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4 11:00
2024年,物企營收增速放緩,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16.05億元,同比增長3.52%,增速較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管理規模增長乏力的同時,物管行業併購市場也繼續遇冷。
中指研究院方面認為,房地產市場邁入下半場,行業重心由開發銷售轉向長效運營。儘管規模增量市場逐步收縮,但存量市場依然持續增長,前景廣闊。從存量市場來看,市場仍存結構性機會,尤其在非住宅領域。百強企業需根據自身戰略方向,聚焦專業細分賽道,進一步挖掘市場空間。
目前,多家物企仍對物管行業的前景持樂觀看法。4月22日下午,龍湖智創生活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中國城市發展到現在,面臨着從速度到質量,從增量到存量的轉變。目前從政策的導向到市場客户的需求都在呼喚‘好房子’‘好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定地相信物業服務這樣一個行業,是大有前途,大有作為的。」
營收增速放緩,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
近期,物業上市公司陸續公佈2024年業績報告,整體來看,業績增長乏力仍是普遍現象。數據顯示,2024年,60家上市物企營收總額增長至2858.1億元,較2023年的2751.1億元增長3.9%,增速下降3.6%。
中指研究院方面近期發佈的研報也指出,2024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16.05億元,同比增長3.52%,增速較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不過,不同類型企業間分化顯著,多數央企、國企以及拓展能力強的物企增長較為穩健,受關聯方影響較小或完全獨立的企業業績也更穩定。
過去一年,物管行業的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上述研報顯示,去年,百強企業毛利潤均值為3.19億元,同比下降1.34%;淨利潤均值為7990.71萬元,同比下降4.71%;毛利率均值為19.87%,較上年下降0.98個百分點。其中,基礎物業服務、增值服務及創新型服務的毛利率均出現下降;淨利率均值為4.98%,首次降至5%以下,較上年下降0.43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記者注意到,包括雅生活服務、金科服務、建發物業、合景悠活、世茂服務魯商服務、朗詩綠色生活等在內,十余家物企的營收出現同比負增長。
例如,朗詩綠色生活2024年收入約為7.89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約9.31億元下降15.3%;方圓生活服務2024年營收約3.69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4.27億元下降約13.5%,主要由於房地產代理服務和物業管理服務產生的收益下降所致;雅生活服務2024年收入138.672億元,較2023年的154.434億元同比下降10.2%等。
規模方面,2024年,百強企業管理面積均值達到6946.30萬平米,同比增速為2.18%;合約面積均值為8847.83萬平米,同比增長1.01%。其中,2024年,百強企業第三方管理面積佔比達到54.83%,同比微增0.30個百分點,基本維持穩定;百強企業非住宅業態管理面積佔比達34.21%,與上一年基本保持一致。「從行業整體看,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增量空間持續收縮。」中指研究院方面表示。
規模弱化,比拼「內卷式」深耕服務
面對下行壓力,物業管理企業採取了審慎的投資態度。中指研究院研報表示,從企業發展策略上看,由追求「規模」轉為追求「效益」,由追求「數量」轉為追求「質量」。為應對市場下行壓力,企業持續聚焦高質量發展策略,持續主動退出低質低效項目,集中資源於高能級城市、優質賽道和優質客户。
去年,不少物企對低質低效項目進行了清退,如萬物雲全年退出53個住宅項目、世茂服務退出6090萬平米、彩生活終止合約面積5860.8萬平米、中海物業退盤4450萬平米等;一些物企則對「副業」進行了切割,如綠城服務出售了2019年收購的教育公司MAG的部分股份,稱「未來將重新聚焦物業服務與社區生活的主航道,確保現金流和盈利的穩健增長」。
部分物企還確立了「城市深耕計劃」,集中資源提升項目質量和運營效率。以萬物云爲例,截至2024年末,其「蝶城」數量已增長至666個。萬物雲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朱保全透露,「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前50個城市,萬物雲的項目市場佔有率數一數二」。
值得注意的是,服務品質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諸多物企的共識。
2024年,「降物業費潮」席捲多地。對此,不少物業公司將物業服務做到標準化、透明化並且嘗試「菜單化」「定製化」服務。例如,2024年年底,萬物雲發佈「智選」產品,推出「彈性定價」。其分類篩選出158項必選服務、350項自選服務,然后根據業主的必選和自選服務從而讓業主自主定物業費。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去年,百強房企在做好基礎物業管理服務的同時,圍繞「家庭生命周期」與「多元生活場景」深度探索社區增值服務,滿足業主多元生活需求,挖掘更大的市場服務空間。IFM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空間巨大;城市服務也已經成為不少物業公司營業收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將傳統業務升級為全鏈路智能化的服務生態,緊跟科技發展前沿,積極擁抱AI,進一步優化管理和服務。記者瞭解到,4月18日,中指研究院、小冰科技、指尖科技聯合發佈了AI物業服務場景大模型,企業通過AI物業服務場景大模型,則可匹配自身資質和招標需求,鎖定匹配度超過85%的高價值項目。
面對行業后續,物企們仍表現出強烈的信心。在2024年業績會上,龍湖智創生活CEO宋海林表示,非常堅定地看好物業管理賽道。目前城市發展面臨從增量到存量的轉變,是物業服務的機遇。
卓越商企服務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李曉平在業績會上表示,物管行業「競爭加劇,行業不斷迭代,對那些具備專業服務能力、較強獨立運營的企業來説,反而是較大的機會」。公司管理層表示,2025年,公司將聚焦主航道業務,同時加快增值服務的多元化佈局,進一步加強與高新科技互聯網賽道客户的業務關聯,以及持續整合多元化服務解決方案,拓展服務邊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