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3 20:56
4月23日,歐盟委員會依據《數字市場法案》(DMA)首次對科技巨頭開出罰單——蘋果因限制應用生態開放被罰5億歐元,Meta因強制用户「付費去廣告」被罰2億歐元,合計7億歐元(約合7.97億美元)。
這一裁決不僅成為歐盟數字反壟斷的里程碑事件,更在美歐貿易摩擦升溫的背景下,掀起科技監管與地緣博弈的巨浪。
作為歐盟數字監管的「核武器」,DMA自2024年生效后便將蘋果、Meta等年收入超75億歐元、市值75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巨頭列為「看門人」,要求其開放生態、共享數據。
此次處罰雖僅佔兩家公司年收入的0.1%,但歐盟反壟斷事務負責人特雷莎·里貝拉強硬表態:
「所有企業必須遵守歐洲法律。」
蘋果的「罪名」直指其應用商店的封閉性。
調查顯示,儘管允許開發者引導用户至外部購買,但蘋果仍設置跳轉限制、強制使用特定模板等隱形壁壘,使得用户難以發現更便宜的訂閲選項,而蘋果繼續抽取15%-30%佣金。
這已是蘋果兩年內第二次受罰——2024年其曾因限制音樂流媒體競爭被罰18億歐元。
Meta的商業模式則因數據利用觸碰紅線。
2023年11月,該集團在歐洲推出「二選一」方案:用户要麼允許Meta收集數據推送廣告,要麼支付9.99歐元/月使用無廣告版本。歐盟認定此舉變相剝奪選擇權,構成「數據剝削」。儘管Meta於2024年推出「低數據廣告」模式,但被指仍未達標,需在60天內整改。
兩大巨頭的反擊火藥味十足。蘋果指責歐盟「不公平針對」,稱投入「數十萬小時」調整技術卻遭「規則隨意變更」,並警告「損害用户隱私安全」。
Meta全球事務負責人喬爾·卡普蘭更直言:「歐盟對美企變相徵收關税,卻縱容中歐公司。」其強調,限制個性化廣告將重創依賴精準營銷的歐洲中小企業,Meta稱每年為歐洲GDP貢獻超500億歐元。
這些激烈言辭背后,是美歐貿易關係的持續緊繃。
特朗普政府早已將歐盟數字監管定性為「非關税壁壘」,並於2025年3月威脅對歐洲商品加徵20%關税。其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在《金融時報》發文,指控歐盟「系統性圍獵美企」。
在此背景下,7億歐元罰款被視作歐盟的「剋制信號」,相較DMA允許的最高罰金(蘋果年收入10%即39.1億美元),此次處罰堪稱「温柔」。
德國綠黨批評「罰金過低」,呼籲效仿此前對谷歌80億美元、蘋果130億歐元的處罰力度;而行業組織CCIA則抨擊DMA執行「政治化」,損害歐洲競爭力。
這場監管風暴正重塑全球科技秩序。《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首席執行官蒂姆·斯威尼力挺歐盟,呼籲美國跟進《開放應用市場法案》;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強調「DMA必須持續發力」。數據顯示,歐盟近十年對美國科技企業罰款超200億歐元,包括迫使亞馬遜調整平臺規則、調查微軟Teams壟斷等。
更深層博弈在於數字主權與產業利益的拉鋸。歐盟試圖通過DMA培育本土企業,但德國經濟部坦言「歐洲尚未誕生能與美國抗衡的巨頭」;美國則擔憂監管浪潮削弱其全球競爭力。蘋果已放緩歐洲新功能上線,Meta被曝考慮縮減投資。分析指出,若美歐衝突升級,科技巨頭或被迫拆解業務以應對區域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