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火熱!寧波境外上市企業達25家,還有多家在排隊

2025-04-22 21:36

轉自:東南財金

近日,新茶飲巨頭霸王茶姬(CHA.US)登陸納斯達克,募資4.11億美元,問鼎年內中企赴美IPO之最。上市首日,該股股價漲幅近16%,市值突破59.5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434.4億元)。

這一案例不僅刷新消費品牌「出海」紀錄,更掀起2025年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熱潮序幕。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4月18日,今年以來已有83家中國來源企業赴境外IPO。

來源:寧波發佈 來源:寧波發佈

從製造「出海」到資本「出海」,海外掘金的路上怎麼少得了寧波企業的身影。近期,寧波企業境外上市捷報頻傳——

4月11日,格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登陸香港創業板開啟資本新徵程;

4月15日,昊鑫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一舉斬獲寧波境外上市「物流第一股」。這也是寧波第3家美股上市公司,第25家境外上市的甬企。

再往前推,3月份,斯凱蒙、找鋼集團分別登陸納斯達克和港交所;此外,BeBeBus(不同集團)、奧克斯電氣、均勝電子均已遞表港交所……

港股成首選「橋頭堡」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31家中國企業在美股市場上市,同比增長63%,募資總額7.72億美元。另有‌16家大陸企業在香港上市‌,同比增長33%,募資總額175.62億港元。其中,新興產業成為境外上市先鋒隊,TMT、醫療健康、工業製造、大消費等領域的企業在境外上市申請中佔比較高。

另據中國證監會發布,截至4月18日,今年以來仍有83家中國企業衝刺境外IPO,較2024年增長36%。申請企業中,港交所因兼具「離岸金融中心」「中國概念窗口」雙重優勢,成為首選目的地,佔比高達92.77%。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3個月,中國大陸企業赴港IPO募資最高的企業都來自消費行業,分別為美的集團、華潤飲料、蜜雪集團。其中,蜜雪冰城融資認購倍數高達5125倍,認購金額達1.77萬億港元,創下港股IPO認購新紀錄,也是自2021年以來亞太地區餐飲服務類最大IPO。

在申請企業中,從傳統消費到科技巨頭,大陸企業赴港上市呈現「全行業覆蓋、多模式並行」特徵——

東鵬飲料作為能量飲料領域 「隱形冠軍」,2024年營收突破158 億元。申請資料顯示,該公司此次赴港上市旨在藉助港股平臺加速國際化進程;

科技巨頭寧德時代作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H股發行規模預計達50億美元,將用於歐洲工廠擴建與鈉離子電池研發。此次上市,不僅是「技術出海」的關鍵一步,更標誌着中國新能源企業從「產品輸出」向「資本輸出」的轉型;

過去一周,遇見小面、溜溜果園、滴普科技、順友物流、瀚天天成等多家境內企業遞表港交所。

此外,A+H上市模式也正在成為趨勢,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PCB企業大族激光、知名空調企業奧克斯電氣、汽配巨頭均勝電子等20家A股上市企業競相宣佈赴港上市。其中,14家企業已正式遞交申請。

境外上市甬企「含科量」提升

去年5月10日,極氪汽車以募資4.41億美元成為首家登陸美股的甬企,更是創造了新能源車企史上最快的IPO速度。

今年,寧波迎來斯凱蒙、找鋼集團、昊鑫控股相繼登陸納斯達克和港股市場,打破歷史同期境外上市企業數量紀錄。

其中,3月10日,找鋼集團通過與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成為中國內地首家以De-SPAC模式在中國香港成功上市的企業。

瑞銀表示,這是自2022年1月1日香港聯交所出臺的主板上市規則18B章生效以來,首家中國企業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交易方式於香港成功上市的案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目前,寧波境外上市公司已有25家。其中,中國香港市場19家,美國市場3家,澳大利亞市場2家,德國市場1家

目前,港股上市甬企中,市值前三甲為申洲國際(760億港元)、舜宇光學科技(668億港元)海天國際(283億港元)

儘管境外上市甬企的體量和總市值均不比A股,但從行業分佈來看也是多點開花——橫跨金屬、旅遊、計算機、醫藥等行業。其中,工業工程(3家)、一般金屬及礦石(3家)是熱門行業,家用電器、醫療設備、汽車次之均為2家。

今年,向境外資本市場發起衝刺的甬企還有不同集團、奧克斯電氣、均勝電子等,三者均劍指港交所。此外,網塑科技於去年3月在美國SEC祕密遞表,去年8月公開披露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IPO

從過去的工業工程、家用電器、一般金屬,到如今的汽車、物流、醫療器械、計算機,寧波境外上市公司的「含科量」正在提升。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當前中國科技資產重估主線持續,排隊境外上市企業中不乏行業頭部企業,科技企業成為主力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