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恆指全日收漲0.78% 創新葯強勢 和黃醫藥(00013)漲11.76%

2025-04-22 16:25

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午后集體回升,截至收盤,恆指漲0.78%,國企指漲0.68%,恆科指漲0.24%。

藍籌中,石藥集團(01093)漲8.81%,翰森製藥(03692)漲7.24%,小米集團(01810)漲5.84%,藥明康德(02359)漲5.49%,藥明生物(02269)漲5.12%;跌幅方面,京東集團(09618)跌6.32%,美團(03690)跌4.62%,新東方(09901)跌2.69%,海底撈(06862)跌2.41%,攜程集團(09961)跌1.65%。

板塊方面,創新葯強勢,和黃醫藥(00013)宣佈賽沃替尼研究完成患者入組提振股價,該股全日收漲11.76%。另外,科倫博泰生物-B(06990)漲5.12%,康方生物(09926)漲6.57%,康諾亞-B(02162)漲4.69%,三生製藥(01530)漲4.68%。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從2025年初以來,國產創新葯企業已經完成了幾十筆對外授權的交易,均與海外MNC達成了重磅交易。國產創新葯的研發進度和臨牀數據越來越在全球範圍內佔到優勢,創新葯BD出海受關税影響較小,有望繼續通過授權出海的形式實現全球的商業化價值。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央強調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將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努力把消費打造成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壓艙石,而醫療服務是促消費的重要一環,生育支持和銀發經濟將共同發力,推薦關注醫療服務板塊。國元證券認為,從我國對美國加關税的角度來看,整體有利於國產替代。目前我國創新葯研發逐步加速,部分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前沿水平,對來自美國的進口藥品增加關税,同樣有助於國內同類創新葯產品的進口取代。第四,看好面向非規範市場出口的藥品企業,不受貿易戰影響,且市場本身發展潛力巨大。

汽車股普遍拉昇,小米集團漲5.84%,零跑汽車(09863)漲3.67%,理想汽車-W(02015)漲2.96%,蔚來-SW(09866)漲2.93%,比亞迪股份(01211)漲2.68%,華晨中國(01114)漲2.35%。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披露,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乘用車庫存達335萬輛,按月增加27萬輛,按年增2萬輛,但前年同時則減少26萬輛。崔東樹指出,中央促消費政策推動及各地車展等營銷活動活躍,令首季廠家總銷量較好。3月底庫存支撐未來銷售天數為55日,相對於2023年3月的62日和2024年3月的52日,今年3月總體庫存壓力不大,惟新能源庫存壓力持續明顯加大。中信證券表示,經過美國上任政府和此任政府的多輪關税加徵,目前汽車行業對美税率已經在55%-200%以上不等。對於整車板塊,我們測算自主品牌幾乎沒有對美出口敞口;汽車零部件絕大部分公司沒有直接對美出口敞口,有直接對美出口敞口的公司敞口多在10%以下,5%左右。兩輪車板塊公司同樣也在積極應對,包括更深入的墨西哥本地化供應以及加速完工美國工廠等。由於美國此輪與全球多國的關税糾紛,歐盟也重新開啟與中國的新能源車進口新的談判;同時,墨西哥汽零產業鏈在本輪關税糾紛中暫不受損,且相對競爭力提升。

個股方面,福耀玻璃(03606)漲4.78%。公司公佈,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 止三個月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6.25%,基本每股收益0.78元人民幣。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表現參差,平均售價和毛利率略低於預期,但受惠於較低的營運費用,純利達到該行預測的高端,預計宏觀環境自2025年第二季起將更具挑戰性,但指公司具有更佳的市場定位,有能力轉嫁關税的影響,加上美國產能,強勁資產負債表均可抵禦潛在宏觀逆風,予H股目標價60港元及「增持」評級。該行表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調關稅后,福耀玻璃H股股價由本月至今已累計下跌11%,關税風險對福耀的影響有限,指公司可選擇將生產臨時轉移至美國工廠,公司管理層預計關税上調的直接影響有限。

蔚來漲2.93%。消息面上,蔚來總裁秦力洪表示,旗下子品牌樂道及螢火蟲今年將進軍歐洲及東南亞市場。他稱,螢火蟲品牌將在歐洲及東南亞中約20個市場銷售,將藉助歐洲本地合作伙伴,爭取6月至8月在歐洲開售,預計螢火蟲的右舵版本會於10月準備就緒。另外,蔚來預計下周將與其在新加坡的合作伙伴簽署協議。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貿易戰僵持階段,超預期的刺激和基於妥協的貿易協議都很難發生;僵持階段比的是兩國的經濟韌性,中國的政策選項更多、空間更大、能耗更久,對美國而言,7月前大規模的國債到期可能會是特朗普關税政策的第一個動搖點;A股也是中國貿易戰中提振信心的關鍵環節,應充分相信國家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決心,港股可能是階段性的薄弱環節,但也要看到內地資金依舊整體明顯低配港股。配置上,從規避不確定性的角度,自主科技、受益歐洲資本開支擴張的板塊、純內需必選消費、穩定紅利以及不依賴短期業績的題材料將佔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