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2 15:12
轉自:衡水日報
隨着監管趨嚴與市場環境的複雜多變,融資租賃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曾經單純比拼資產規模增速的發展模式逐漸式微,大型融資租賃企業紛紛探尋新的發展路徑,業務佈局多元化、追求高質量增長成為行業新方向。海通恆信(1905.HK)作為券商租賃龍頭,圍繞國家戰略與市場需求進行謀篇佈局,積極加快產業化轉型,同時以數字化租賃驅動運營模式創新,在提升經營質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2024年,海通恆信收入總額及其他收入、收益達到88.55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為15.13億元,繼續保持穩健。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為6.37%,加權平均淨資產回報率為8.10%。在資產質量方面,年末不良資產率為1.17%,各項資產質量指標均保持在安全可控水平,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達到316.17%,較2023年末提升約50個百分點,風險抵禦能力顯著增強。
充分發揮 「 融資+融物 」 特色 提升金融服 務質效
融資租賃「融資+融物」的特性,使其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在資源配置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海通恆信從「一體兩翼」、「一大一小」發展戰略出發,精準把握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方向,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優化業務佈局,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聚焦先進製造、綠色租賃、數字經濟、科創租賃等戰略新興領域,海通恆信進一步提升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新材料等領域扶持力度,2024年科創租賃業務全年投放超48億元,較2023年增長71%,其中專精特新企業投放約22億元,較2023年增長91%。在服務綠色租賃方面,海通恆信圍繞能源環保、交通物流領域,積極佈局生態環保、綠色能源、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等產業,構建多產業融合的綠色租賃生態,2024年綠色租賃業務全年投放超92億元,賦能綠色經濟發展。同時,公司在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領域也敢於作為,服務超2,600家中小微企業,落地首單養老租賃項目,加大算力租賃業務投入等,全面推動各產業的資源優化配置與結構升級。
不僅如此,海通恆信還通過創新金融工具的應用,豐富融資渠道,拓寬資金護城河,為前線業務持續「造血」,形成資產負債的良性循環。2024年,公司成功發行融資租賃行業首單中小微企業支持公司債券,併成功開拓與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合作,成為首家與新開發銀行合作的商業融資租賃公司,獲批的1億美元等值人民幣貸款將用於支持環境保護和能效提升項目,將融資產品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有機結合,助推產業化轉型。
紮實推進數字化轉型 深挖發展潛能
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融資租賃行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海通恆信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深度挖掘經營發展各個環節的提質、降本、增效潛能,全面實現業務流程智能化升級。
2024年,海通恆信以數據治理為核心,上線財務中臺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管理和多維度數據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持。在業務流程優化方面,持續改進獲客、盡調、風控、簽約等環節的工具和功能,提升移動端獲客展業效率,增強風控智能化水平,擴大電子簽約覆蓋率。同時,持續升級物聯平臺,優化實時監控和風險預警機制,並積極拓展多元化應用場景,以物聯網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憑藉數字化轉型成果,海通恆信2024年成功斬獲「金翼獎·領軍企業獎」及「星躍獎·數智化轉型先鋒獎•最佳實踐獎」,彰顯了數字化轉型成果的先進性。
向善而行 定義金融責任新內涵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海通恆信深刻踐行社會責任,通過「恆初心」公益品牌,強化志願者團隊建設,常態化開展公益志願活動。2024年,公司組織參與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志願服務、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2024年「第一聲問候」、小東門街道「南外灘金融直通車」等公益活動,以持續性公益投入構築城市文明新圖景。
另外,海通恆信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行動,探索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之道,展現國企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在踐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公司與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簽署結對幫扶協議,向其東回鎮改新村風貌改造提升項目捐贈50萬元,以資金支持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此外,公司還於年內向上海市黃浦區「第一聲問候」青少年關愛保障及幫困助學行動項目、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進行捐贈,推動教育公平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站在行業轉型的窗口,海通恆信通過深度綁定國家戰略的產業佈局、數字技術與租賃場景的深度融合、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共創,實現經營質效的持續提升。未來,公司將繼續以「產業洞察者、科技先行者、責任踐行者」三重角色,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穩健經營,創新轉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