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2 13:12
(來源:市場投研資訊)
航運方面,美國公佈針對中國船舶產業《301調查》結論,啟動港口費用和建造限制措施;航空方面,東航物流2024年度業績穩健增長,天府機場躋身全球30強 ;快遞方面,順豐控股3月營收236.61億元,一季度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長21.6%。
①美國公佈針對中國船舶產業《301調查》結論,啟動港口費用和建造限制措施。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公佈了其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所謂的「不合理做法」的「《301調查》」結果,並宣佈將對相關涉中船舶及更廣泛的外國船舶實施分階段的「港口費用」及船舶建造來源限制,標誌着美方對全球航運業的新一輪政策干預全面啟動。在訂單獲取方面,由於美國強制 「國貨國運」 政策,要求美國出口貨物逐步提高由美籍船舶運輸的比例,這可能迫使部分國際船東將訂單從中國轉移至韓國或日本。儘管日韓產能有限,長期難以完全替代中國供應鏈,但短期內中國船舶企業訂單流失情況已有所顯現,如2025年3月全球新船訂單中,韓國以55%的市佔率反超中國(35%)。全球17%掛靠美國港口的船舶為中國製造,船東可能被迫調整航線或減少對華船舶依賴,這使得中國船舶企業在后續船舶設計、生產規劃等方面需要重新考量,以適應市場變化。②東航物流2024年度業績穩健增長,天府機場躋身全球30強。4月16日,東航物流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東航物流實現營收240.56億元,同比增長16.66%,創歷史新高;淨利潤30.64億元,同比增長7.40%。CADAS發佈2024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0。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5490.6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躋身全球機場前30強,位居全球第29。③順豐控股3月營收236.61億元,一季度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長21.6% 。順豐控股3月營收達到236.61億元,同比增長9.63%。其中,速運業務營收178.97億元,同比增長10.61%;業務量12.95億票,同比增加25.36%,單票收入為13.82元;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57.64億元。 一季度,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96.4億件,同比增長19.0%。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51.4億件,同比增長21.6%。
1.1 美國公佈針對中國船舶產業《301調查》結論,啟動港口費用和建造限制措施
事件: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公佈了其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所謂的「不合理做法」的「《301調查》」結果,並宣佈將對相關涉中船舶及更廣泛的外國船舶實施分階段的「港口費用」及船舶建造來源限制,標誌着美方對全球航運業的新一輪政策干預全面啟動。
美國公佈針對中國船舶產業《301調查》結論,啟動港口費用和建造限制措施。這項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主導的政策明確指出,不僅對中資航運企業、在中國建造的船舶施加費用,還首次將政策擴展至所有非美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以及未來對LNG船的建造來源提出限制要求。在訂單獲取方面,由於美國強制 「國貨國運」 政策,要求美國出口貨物逐步提高由美籍船舶運輸的比例,這可能迫使部分國際船東將訂單從中國轉移至韓國或日本。儘管日韓產能有限,長期難以完全替代中國供應鏈,但短期內中國船舶企業訂單流失情況已有所顯現,如2025年3月全球新船訂單中,韓國以55%的市佔率反超中國。技術與數據領域,美國禁止中國物流信息平臺 LOGINK接入美國航運數據,這對中國船舶企業獲取關鍵數據、優化運營和服務造成阻礙,限制了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發展空間。美國政策還帶來船隊結構調整壓力。全球17%掛靠美國港口的船舶為中國製造,船東可能被迫調整航線或減少對華船舶依賴,這使得中國船舶企業在后續船舶設計、生產規劃等方面需要重新考量,以適應市場變化。
1.2 東航物流2024年度業績穩健增長,天府機場躋身全球30強
事件:4月16日,東航物流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東航物流實現營收240.56億元,同比增長16.66%,創歷史新高;淨利潤30.64億元,同比增長7.40%。CADAS發佈2024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0。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5490.6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躋身全球機場前30強,位居全球第29。
2024年,東航物流實現營收240.56億元,同比增長16.66%,創歷史新高;淨利潤30.64億元,同比增長7.40%。經營層面,全貨機日利用率達到13.01小時,為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載運率為82.17%;貨郵運輸總周轉量79.0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5.87%;貨郵運輸量155.64萬噸,同比增長7.70%;地面貨站處理量248.89萬噸,上海貨站處理量市佔率51.86%。轉型業務方面,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板塊收入124.76億元,同比增長36.72%,佔公司整體收入的51.89%,其中跨境電商解決方案收入59.20億元,同比增長26.01%;產地直達解決方案收入33.07億元,同比增長73.32%。股東回報方面,東航物流已派發的2024年中期現金紅利和擬派發的2024年度現金紅利合計10.75億元,佔當年度歸母淨利潤的40%;2021年上市以來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7.26億元;未來2024-2026年計劃每年現金分紅佔當年度實現的歸母淨利潤的30%-50%。東航物流2024年度業績的穩健增長,反映了其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貿形勢下,通過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運營效率等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業務的快速增長,尤其是跨境電商和產地直達解決方案的突出表現,成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有助於進一步鞏固其在物流行業的領先地位。
根據CADAS發佈的2024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在2024年實現了5490.6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22.6%,位居全球第29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自2021年6月27日正式投運以來,僅用三年半時間就實現了年旅客吞吐量從0到5000萬的跨越。2025年第一季度,天府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1372.9萬人次,同比增長2.0%,延續了增長勢頭。作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機場和成渝世界級機場羣的核心機場,天府機場的客運航線數量居中西部第一,航線網絡覆蓋五大洲,與倫敦、法蘭克福、洛杉磯、多哈、迪拜、新加坡等全球主要航空樞紐均實現直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快速崛起,不僅體現了其作為新興航空樞紐的強勁發展勢頭,也進一步鞏固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在中國民航的「第四極」地位。
機場方面: 2025.4.12-2025.4.18:國內進出港執飛航班量TOP5機場依次是廣州白雲機場(11285班次)、上海浦東機場(11018班次)、北京首都機場(8778班次)、深圳寶安機場(8638班次)、成都天府機場(8057班次)。各樞紐機場國內航班量周環比變化:首都-2.67%、大興環比持平、雙流0.87%、江北2.83%、浦東1.27%、虹橋2.19%、白雲3.70%、寶安0.68%、三亞1.26%、海口0.47%、蕭山3.19%、天府3.83%、咸陽4.50%。
1.3順豐控股3月營收236.61億元,一季度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長21.6%
事件:順豐控股3月營收達到236.61億元,同比增長9.63%。其中,速運業務營收178.97億元,同比增長10.61%;業務量12.95億票,同比增加25.36%,單票收入為13.82元;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57.64億元。 一季度,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96.4億件,同比增長19.0%。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51.4億件,同比增長21.6%。
順豐3月營收達到236.61億元,同比增長9.63%。速運業務營收178.97億元,同比增長10.61%;業務量12.95億票,同比增加25.36%,單票收入為13.82元。這一增速超出國家郵政局公佈的3月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速20.3%。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57.64億元。3月中旬,順豐旗下的廣東順心快運有限公司與深圳德坤供應鏈有限公司宣佈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順心以5.5億元戰略投資入股德坤。儘管當前國際經濟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與挑戰,順豐3月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仍展現出強大韌性,營收保持在近58億元,延續了穩健上揚的發展態勢。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關鍵節點,順豐充分發揮自身在多元物流網絡、數字化運營、供應鏈整合等多方面優勢,通過不斷優化國際物流解決方案,提升全球中轉聯運能力。
國家郵政局公佈一季度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96.4億件,同比增長19.0%,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51.4億件,同比增長21.6%。從收入端看,一季度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244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456.4億元,同比增長10.9%。3月份單月數據顯示,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82.7億件,同比增長18.1%,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166.6億件,同比增長20.3%。業務收入方面,3月郵政行業完成1525.2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246.0億元,同比增長10.4%。這反映出我國消費市場正穩步擴張,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
2
行業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1航空物流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1.1價格:2025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期間,中國至亞太航線價格穩定
航空貨運價格:截至2025年4月14日,上海出境空運價格指數報價4662.00點,同比+4.2%,環比-0.6%。波羅的海空運價格指數報價2144.00點,同比+3.2%,環比-1.4%;中國香港出境空運價格指數報價3571.00點,同比-0.1%,環比-3.7%;法蘭克福空運價格指數報價1092.00點,同比+10.3%,環比-1.3%。
2025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期間,中國至亞太航線價格穩定。據德迅披露,4月上旬至4月中旬期間,中國至歐洲航線,空運市場進入傳統淡季,運價低位震盪,但五一節前可能小幅回升,4月歐洲夏秋航季開啟,客機腹艙運力同比增加,緩解全貨機壓力;中國至美洲航線,受美國關税政策,客運航班的增加等影響,短期內價格會回落,但因美國關税的不可控性,充滿很多不確定因素,小包裹貨物免關税待遇在5月2日結束前,應該會繼續出貨,對運價造成一些支撐;中國至亞太/中東/印度航線價格穩定,受電商影響,東南亞地區貨物激增,中東地區,4月初齋月 期間貨運效率下降,但是節后補貨需求或將反彈。
2.1.2 量:2025年3月貨運執飛航班量國內航線同比下降,國際航線同比上升
2025年3月貨運國內執飛航班量同比下降,國際航線同比上升。根據航班管家數據,2025年3月,國內執飛貨運航班7134架次,同比-0.23%;國際/港澳臺地區執飛貨運航班13102架次,同比+39.16%。
2.2航運港口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2.1 集運運價指數下降,干散貨運價下降
集運:SCFI指數報收1370.58點,運價下降。2025年4月18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報收1370.58點,周環比-1.73%,同比-21.99%;2025年4月18日,中國出口裝箱運價指數(CCFI)報收1110.94點,周環比+0.33%,同比-6.26%,分航線看,美東航線、歐洲航線、地中海航線、東南亞航線周環比-1.01%/-0.62%/-2.43%/+0.05%,同比-12.58%/-13.88%/-19.90%/+40.56%。
內貿集運:內貿集運價格周環比下降,PDCI指數報收1242點。2025年4月4日,中國內貿集裝箱運價指數(PDCI)為1225點,周環比-1.37%,同比+1.16%。
干散貨:BDI指數同比下降,報收1261點。2025年4月17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報收1261點,周環比-14.44%,同比-32.98%,分船型看,巴拿馬型、海岬型、輕便型、輕便極限型運價指數分別報收1273/1678/569/950點,環比-16.77%/-18.75%/-5.06%/-3.30%,同比-36.78%/-36.63%/-20.82%/-31.21%。我們認為BDI中長期走勢需要觀察全球工業經濟恢復情況,可以持續動態跟蹤世界鋼鐵產量、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出口、中國煤炭進口等指標。
2.2.2量:2025年1-2月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26.74億噸/5354萬標箱
2025年1-2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74億噸,同比增長2.3%,其中內貿貨物吞吐量實現18.02億噸,外貿貨物吞吐量實現8.71億噸,同比增長1.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54萬標箱,同比增長8.2%。
2.3快遞物流動態數據跟蹤
2.3.1快遞業務量及營收
2025年2月快遞業務量同比上升58.75%,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加30.43%。2025年2月月度快遞業務量135.9億件,同比增加58.75%,環比下降8.73%,快遞業務收入完成990.9元,同比增加30.43%,環比減少18.75%;2025年1-2月累計快遞業務量284.82億件,同比增加22.44%,2025年1-2月快遞業務收入2210.40億元,同比增加11.20%。
順豐控股:2025年2月快遞業務量9.16億票,同比上升17.74%,環比下降31.13%,業務收入131.49億元,同比上升3.81%,環比下降36.67%。
圓通速遞:2025年2月快遞業務量18.46億票,同比上升48.75%,環比下降18.61 %,業務收入42.90億元,同比上升36.45%,環比下降19.66%。
申通快遞:2025年2月快遞業務量16.99億票,同比上升63.37%,環比下降16.02%,業務收入34.66億元,同比上升48.06%,環比下降16.86%。
韻達股份:2025年2月快遞業務量18.10億票,同比上升69.95%,環比下降10.08%,業務收入35.37億元,同比上升45.32%,環比下降13.07%。
2.3.2快遞價格
順豐控股:2025年2月單票價格16.61元,同比+2.03%(+0.33元),環比+6.41%(+1.00元)。
韻達股份:2025年2月單票價格2.02元,同比-11.79%(-0.27元),環比+0%(+0元)。
申通快遞:2025年2月單票價格3.06元,同比+36.00%(+0.81元),環比+48.54%(+1.00元)。
圓通速遞:2025年2月單票價格2.35元,同比-7.11%(-0.18元),環比+0%(+0元)。
2.3.3快遞行業市場格局
2025年2月快遞業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7.10。2025年2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7.10,較1月環比上升。
順豐控股:2月順豐的市佔率為10.52%,同比+1.43pct,環比+0.16pct。
圓通速遞:2月圓通的市佔率為17.42%,同比+2.93pct,環比+2.19pct。
韻達股份:2月韻達的市佔率為15.55%,同比+3.11pct,環比+2.03pct。
申通快遞:2月申通的市佔率為15.62%,同比+3.47pct,環比+2.04pct。
2.4航空出行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4.1 4月第三周國際日均執飛航班量同比上升
2025年4月第三周國際日均執飛航班1758.57次,環比+1.28%,同比+23.62%。2025年4月12日至2025年4月18日,國內日均執飛航班12647.57架次,環比0.17%,同比-0.14%;國際日均執飛航班1758.57次,環比+1.28%,同比+23.62%。
國內飛機日利用率環比下降。2025年4月12日﹣2025年4月18日,中國國內飛機利用率平均為7.79小時/天,較上周日均上升0.06小時/天;窄體機利用率平均為7.84小時/天,較上周日均上升0.09小時/天;寬體機利用率平均為8.88小時/天,較上周日均值下降0.02小時/天。
2.4.2國外航空出行修復進程
2025年4月13日至2025年4月20日,美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1183.79架次,周環比-3.38%,同比+11.26%。
2025年4月13日至2025年4月20日,泰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678.86架次,周環比+0.27%,同比+10.54%。
2025年4月13日至2025年4月20日,印尼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596.71架次,周環比+9.29%,同比+15.04%。
2025年4月13日至2025年4月20日,英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2141.29架次,周環比+1.24%,同比+7.37%。
2.4.3重點航空機場上市公司經營數據
2025年2月吉祥、春秋、國航、南航、東航、海航ASK已超19年同期。可用座公里(ASK)方面,2025年2月,南航、國航、東航可用座公里分別相對去年同比增長-0.88%、-2.41%、0.97%,恢復至19年同期的251.66%、330.17%、286.15%;吉祥、春秋、海航12月可用座公里恢復至19年同期的190.95%、164.56%、228.26%,已遠超疫情前水平。收入客公里(RPK)方面,南航、國航、海航、吉祥2月收入客公里分別同比+0.80%、+0.44%、-2.96%、+5.82%,南航、國航、海航、吉祥已恢復至19年同期的103.30%、337.05%、439.60%、283.31%。
2.5公路鐵路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5.1 公路整車貨運流量變化
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0.14點,比上周回升0.11%。分車型看,各車型指數環比漲跌互現。其中,整車指數為1055.40點,比上周回升0.13%;零擔輕貨指數為1027.34點,比上周回落0.03%;零擔重貨指數為1055.72點,比上周回升0.19%。本周,公路物流需求小幅增長,運力供給較為充足,運價指數有所回升。從后期走勢看,短期運價指數可能延續小幅震盪回升走勢。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4月7日-4月13日,全國高速公路累計貨車通行5416.4萬輛,環比增長12.2%。
2025年3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7點,環比回落0.10%。2025年3月份,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7點,環比回落0.10%,同比去年回升2.19%。從月內看,第一周運價指數環比有所回落;第二、三周運價指數整體平穩;第四周運價指數環比有所回升。
2.5.2鐵路貨運量變化
4月7日-4月13日,國家鐵路累計運輸貨物7688.5萬噸,環比增長1.02%。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全國鐵路貨運周轉量為3259.0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3.70%。
4月14日-4月18日,查干哈達堆煤場-甘其毛都口岸煉焦煤短盤運費日均60.00元/噸;3月31日-4月6日,通車數環比下降2.34%,日平均通車720.29輛。查干哈達堆煤場-甘其毛都口岸煉焦煤短盤運費環比保持不變,4月14日-4月18日均值達60.00元/噸。
2025年3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約36674輛,同比上升26.53%。2025年3月交付量同比上升26.53%,環比上升39.64%。
2025年Q1,聯想PC電腦出貨量達1520萬台,同比上升10.95%,市場份額環比下降0.3pct。據IDC測算,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4.9%,聯想市場份額為24.1%,環比下降0.4pct。
A股交運上市公司為127家,佔比2.41%;交運行業總市值為32171.79億元,佔總市值比例為3.35%。截至4月18日,目前市值排名前10的交通運輸上市公司:京滬高鐵(601816.SH)2931.66億元、順豐控股(002352.SZ)2130.83億元、中遠海控(601919.SH)2111.16億元、大秦鐵路(601006.SH)1363.96億元、上港集團(600018.SH)1285.13億元、中國國航(601111.SH)1144.82億元、南方航空(600029.SH)922.96億元、招商公路(001965.SH)890.74億元、上海機場(600009.SH)809.25億元、中國東航(600115.SH)766.65億元。
本周情況:本周(2025年4月12日-2025年4月19日),上證綜指、滬深300漲跌幅分別+1.19%、+0.59%,交通運輸行業指數+0.04%;交通運輸各個子板塊來看,鐵路公路+0.84%、航空機場+0.22%、航運港口-1.61%、公交+0.78%、物流+0.74%。
本周交運個股漲幅前五:保税科技(600794.SH)+27.22%,華貿物流(603128.SH)+16.99%,淮河能源(600575.SH)+13.70%,新寧物流(300013.SZ)+8.76%,福然德(605050.SH)+8.41%。
年初至今:2025年初以來,上證綜指、滬深300累計漲跌幅分別為-2.24%、-4.13%,交通運輸指數-4.86%;交通運輸各個子板塊來看,鐵路公路-3.62%、航空機場-8.77%、航運港口-7.17%、公交-5.90%、物流-0.54%。
年初至今交運個股累計漲幅前五:連雲港(601008.SH)+44.65%,三羊馬(001317.SZ)+33.20%,中創物流(603967.SH)+26.61%,保税科技(600794.SH)+26.17%,上海雅仕(603329.SH)+23.20%。
截至2025年4月18日,交通運輸行業市盈率為13.59倍(TTM),上證A股為12.43倍。
在市場28個一級行業中,交通運輸行業的市盈率為13.59倍(2025.4.18),處於偏下的水平。
3.2.3 A股和H股交運行業估值比較
我們選擇[HS]工用運輸指數和[SW]交通運輸指數數進行對比,截至2025年4月18日,上述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14.14倍、13.59倍。
本文來自中銀證券研究部於2025年4月22日發佈的報告《美國啟動港口費用和建造限制措施,東航物流2024年度業績穩健增長(20250422)》欲瞭解具體內容,請閲讀報告原文。(分析師:王靖添,執業編號:S1300522030004)
以報告發布日后公司股價/行業指數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市場指數的漲跌幅的表現爲基準:
公司投資評級:
買入: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20%以上;
增持: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10%-20%;
中性: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變動幅度在-10%-10%之間;
減持: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未有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
強於大市: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強於基準指數;
中性: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基本與基準指數持平;
弱於大市: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弱於基準指數;
未有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滬深市場基準指數為滬深 300 指數;新三板市場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香港市場基準指數為恆生指數或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美股市場基準指數為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 指數。
本報告發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 基金、保險、QFII、QDII 等能夠充分理解證券研究報告,具備專業信息處理能力的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機構客户;2)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其可參考使用本報告。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可能以本報告為基礎,整合形成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建議或產品,提供給接受其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客户。
本報告及其所載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內容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並未考慮到任何特別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不能成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票據的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任何合約或承諾的基礎。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確保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產品適合任何特定投資者。本報告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閣下不會因為收到本報告而成為中銀國際集團的客户。閣下收到或閲讀本報告須在承諾購買任何報告中所指之投資產品之前,就該投資產品的適合性,包括閣下的特殊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及其特別需要尋求閣下相關投資顧問的意見。
儘管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都是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證券分析師從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或達到,但撰寫本報告的證券分析師或中銀國際集團的任何成員及其董事、高管、員工或其他任何個人(包括其關聯方)都不能保證它們的準確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規則規定必須承擔的責任外,中銀國際集團任何成員不對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對其中所包含的或討論的信息或意見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聲明或保證。閣下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本報告僅反映證券分析師在撰寫本報告時的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中銀國際集團成員可發佈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亦有可能採取與本報告觀點不同的投資策略。為免生疑問,本報告所載的觀點並不代表中銀國際集團成員的立場。
本報告可能附載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於本報告可能涉及到中銀國際集團本身網站以外的資料,中銀國際集團未有參閱有關網站,也不對它們的內容負責。提供這些地址或超級鏈接(包括連接到中銀國際集團網站的地址及超級鏈接)的目的,純粹爲了閣下的方便及參考,連結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份。閣下須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