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2 10:00
(來源:華鑫研究)
▌首個人形機器人馬拉松順利完賽,關注機器人核心環節投資機會
全球首個「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在京完賽,天工Ultra奪冠。4月19日,全球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在北京成功舉辦,標誌着人形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本次賽事吸引了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等20支機器人隊伍參賽,其中6支成功完賽。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奪冠,展現了國產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環境適應性和核心零部件可靠性等方面的突破性進展。此外,小頑童戰隊N2機器人以精準環境感知獲得亞軍,「行者二號」則憑藉穩健的運動控制系統奪得季軍。
在長達21公里的賽程中,人形機器人要面對長時間奔跑、複雜路況以及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等挑戰,這對機器人的一體化關節、本體散熱技術、運控算法的魯棒性以及能源系統的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嚴苛要求。能夠完賽的機器人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完備的運控算法,使得機器人具有穩定的運動姿態;2)合理的結構設計以及高質量的零部件,能應對奔跑過程中的衝擊;3)較好的能耗管理能力和散熱能力,能進行長距離、長時間的運動。我們依舊認為本次比賽意義在於將人形機器人研發置於最嚴苛的真實場景熔爐,用持續數小時的動態平衡測試倒逼底層技術的系統性突破,這些突破正在轉化為未來應用的可能性,切實推動機器人發展進程。
投資建議:半馬距離較長,對機器人的續航、能耗管理、算法、運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關節模組作為機器人重要執行器,是機器人運動穩定性、速度和耐久的關鍵。尤其是以絲槓為核心部件的線性執行器,能緩解機器人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的能耗,提高機器人載荷和抗衝擊性。建議關注兩個投資方向:
(1)明線:關注算法、運控、電機及散熱標的,包括德昌電機控股、索辰科技、信捷電氣;
(2)暗線:推薦關節模組、絲標的,包括雙林股份、嶸泰股份、浙江榮泰、捷昌驅動。
▌2025上海車展臨近,關注主機廠新品
2025上海國際汽車展將於下周正式舉行。4月23日至5月2日,上海國際汽車展將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整體展會分為上下兩層,其中1號到2號館上下兩層主要為電氣化,智能化等汽車零部件展區,3號到8號館上下兩層主要為汽車品牌展區。建議關注各家主機廠智能化進展及新車型規劃。
合資品牌智能化再進階。隨着電動化能力的完善,智能化能力逐漸成為各家主機廠打造差異點的重點所在。整體從油電之爭轉變為智駕之爭。傳統車企插混與增程成轉型關鍵,合資品牌「中國化」提速。上汽大眾首款增程式概念車全球首發,定位全尺寸SUV,目標直指理想L8/L9。該車搭載Momenta的智能駕駛方案,預計2026年量產,標誌着大眾在華電動化戰略邁入新階段。豐田、日產以「鉑智3X」、「日產N7」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徹底摒棄傳統設計語言,採用中國本土化研發的電動平臺,彰顯合資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自主新能源品牌續航與智能再升級。比亞迪騰勢發佈全新跑車,採用無邊框車門設計,搭載水平對置發動機或三電機系統,性能對標保時捷911,展現中國品牌衝擊高端的野心。蔚來、小鵬、理想分別帶來ET9、G7、M8等迭代車型,重點升級800V高壓平臺、城市NOA和超充技術,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豪華品牌牽手國內廠商打造智能化能力。 寶馬全球首發「新世代駕趣概念車VDX」,搭載「駕控超級大腦」技術,響應時間不足1毫秒,配合大圓柱電池和AI智能座艙,重新定義電動性能車標準。奔馳、奧迪與華為深度合作,推出基於HarmonyOS NEXT的數字化服務,包括BMW數字鑰匙、HUAWEI HiCar等,實現車機生態的無縫銜接。
投資建議:上海車展中,各家主機廠將展示其在智能化的升級,並推出多款新車,建議關注智能化能力較強的華為系主機廠。
▌推薦標的
我們持續看好汽車行業,維持「推薦」評級:(1)整車:國內40萬元以上市場進入壁壘較高,與華為有深度合作的鴻蒙智行車企有望逐步佔據一定份額,建議關注賽力斯、江淮汽車、北汽藍谷等;(2)汽車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術變遷疊加零部件出海,國產零部件迎來發展黃金期,關注成長性賽道:①內外飾: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②輕量化:關注文燦股份、愛柯迪、旭升集團、嶸泰股份;③智能化:城區NOA集中落地,Robotaxi加速推進,關注中國汽研、中汽股份、華陽集團、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機器人:特斯拉Optimus量產在即,T鏈轉型機器人的汽車零部件標的機會較大,建議關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雙林股份、五洲新春、北特科技、貝斯特;⑤北交所:建議關注駿創科技、開特股份、易實精密。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推薦關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
市場表現及估值水平
1.1
A股市場汽車板塊本周表現
中信汽車指數跌0.6%,落后大盤1.2個百分點。本周滬深300漲0.6%。中信30個行業中,漲幅最大的為銀行(4.2%),跌幅最大的為國防軍工(-2.7%);中信汽車指數跌0.6%,落后大盤1.2個百分點,位列30個行業中第24位。
其中,乘用車跌0.5%, 商用車跌0.4%,汽車零部件跌0.8%,汽車銷售及服務漲0.8%,摩托車及其他漲0.8%。概念板塊中,新能源車指數跌0.8%,智能汽車指數跌1.8%,人形機器人指數跌1.0%。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4月18日),滬深300漲5.8%,汽車、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漲跌幅分別為21.7%、1.6%、18.1%,相對大盤的收益率分別為+15.9pct、-4.2pct、+12.3pct。
在我們重點跟蹤的公司中,久祺股份(17.8%)、曙光股份(17.4%)、正強股份(13.3%)等漲幅居前,新泉股份(-9.1%)、福立旺(-8.4%)、美力科技(-7.7%)等位居跌幅榜前列。
1.2
海外上市車企本周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14家海外整車廠漲跌幅均值為0.4%,中位數為0.6%。寶馬集團(5.9%)、本田汽車(5.4%)、大眾汽車(4.3%)等表現居前,小鵬汽車(-8.9%)、LUCID(-4.8%)、特斯拉(-4.3%)等表現靠后。
1.3
汽車板塊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4月18日,汽車行業PE(TTM)為28.3,位於近4年以來15.7%分位;汽車行業PB為2.6,位於近4年以來76.3%分位。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2.1
北交所行情跟蹤
本周北證50漲3.5%,華鑫北證指數跌0.2%。近一年以來(截至2025年4月18日),北證50、華鑫北證指數漲跌幅分別為65.3%、2.0%,相對滬深300的收益率分別為+59.5pct、-3.8pct。
2.2
北交所汽車板塊表現
本周我們跟蹤的23家北交所汽車板塊公司漲跌幅均值為5.7%,中位數為5.4%。華洋賽車(19.4%)、建邦科技(18.1%)、開特股份(16.9%)等表現居前,九菱科技(-17.2%)、威貿電子(-5.2%)、大地電氣(-2.8%)等表現靠后。
行業數據跟蹤與點評
3.1
周度數據
4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3.5萬輛,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長2%,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日均4.4萬輛,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長13%,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1.5萬輛,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長8%,較上月同期下降1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64.2萬輛,同比增長6%。
在國家促消費和多省市對應的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春季車展線下活動將全面活躍市場氣氛並將加速聚攏人氣。
乘聯會分析,由於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且出現超預期的普遍加關税的巨大外部變盤壓力,消費心態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國家早有促進內需的政策導向,因此我們的發展靠「內、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乘用車市場穩內需的效果也將持續體現。
4月第二周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日均5.2萬輛,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長22%,環比上月同期下降10%。
4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57.7萬輛,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長17%,較上月同期下降14%;今年以來累計批發685.5萬輛,同比增長12%。
2025年4月共有22個工作日,與去年4月持平,有利於車市產銷平穩增長。2024年春季的價格戰帶來2-3月的市場嚴重低迷,隨着2024年報廢更新政策在4月24日落地實施,去年4月后的車市逐步恢復增長,今年4月仍有一定低基數的促進效果。
乘聯會分析,中國汽車出口美國佔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中國生產的自主品牌汽車不會受到美國加關税的影響;2025年4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預計將保持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驅動力,傳統燃油車市場則繼續萎縮。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將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減少對燃油車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對穩定國內外車市銷售將有更好的推動作用。
3.2
成本跟蹤
本周鋼鐵、銅、鋁、橡膠價格均有下降。本周(4 月 14日- 4月18 日),我們重點跟蹤的鋼鐵、銅、鋁、橡膠、塑料均價分別為 0.38/7.62/1.98/1.18/0.73 萬元/噸,本周周度環比分別為 -2.0%/+2.7%/+0.0%/-4.5%/+0.2%。4月 1 日- 4月18日價的月度環比分別為-4.9%/-3.0%/-4.1%/-9.3%/-0.8%。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①機器人:總成是最確定性的方向,三花智控、拓普集團;絲槓是最好的賽道,雙林股份、北特科技、雷迪克;其他結構件,浙江榮泰、駿創科技(北交所)。②汽車:新泉股份、浙江榮泰、多利科技、無錫振華、模塑科技、開特股份(北交所)。
(1)整車:建議關注與華為有深度合作的賽力斯、江淮汽車等;(2)汽車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術變遷疊加零部件出海,國產零部件迎來發展黃金期,關注成長性賽道:①輕量化:2023Q4一體化壓鑄有望迎來滲透率拐點,關注文燦股份、美利信、愛柯迪、嶸泰股份、泉峰汽車;②內外飾: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雙林股份;③智能汽車:城區NOA集中落地,智能化正逐步成為整車廠競爭的核心要素,關注中國汽研、中汽股份、華陽集團、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機器人:建議關注「汽車+機器人」雙輪驅動標的,雙環傳動、精鍛科技、貝斯特。⑤北交所:建議關注駿創科技、開特股份、易實精密。
公司公告、行業新聞和新車上市
5.1
公司公告
1、拓普集團:關於在泰國投資建設生產基地的公告
爲了獲取更多訂單,向海外戰略客户提供更有力支持,同時滿足國內整車客户羣出海對產業鏈佈局的需求,公司擬在泰國投資不超過 3 億美元建設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並將根據訂單需求和業務進展分階段實施上述投資計劃,實際投資金額以中國及當地主管部門批准的金額爲準。
本次境外投資的備案主體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拓普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投資路徑為:拓普電子分別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拓普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全資孫公司拓普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以其為主體在泰國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建設生產基地。
2、 雙林股份: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10億元,同比+18.64%;實現歸母淨利潤4.97億元,同比+514.49%;實現扣非淨利潤3.26億元,同比+317.74%。
新產品開發方面:
(1)人形機器人用行星滾柱絲槓
公司已經成功開發出人形機器人用上肢和下肢直線運動關節模組中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產品,並已經於 2024 年底建立了年產 12000 套行星滾柱絲槓產品的試製產線。當前已經對接國內兩家頭部新勢力車企就人形機器人用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項目進行開發,第一批樣件訂單預計於 2025 年 4 月份進行交付。同時,已經向 YS、TP 等客户進行了送樣。截止目前上述產品尚未實現營業收入。
(2)人形機器人用滾珠絲槓
公司已經成功開發出了人形機器人靈巧手應用 0301 規格的滾珠絲槓產品,併成功向 YS、ZWJD 等客户送樣。同步正在開發 TB 及國內兩家頭部新勢力車企等客户的靈巧手中應用的微型滾珠絲槓產品。目前,公司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微型滾珠絲槓加工能力和生產線。截止目前上述產品尚未實現營業收入。
(3)人形機器人用關節模組
公司具備人形機器人用線性關節模組總成的全流程產品開發能力,涵蓋設計、仿真、製造及試驗驗證等環節。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其核心零部件(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槓、無框力矩電機、電機驅動器)均為自主研發。目前,公司已成功研製人形機器人上肢與下肢直線作動關節模組總成,且核心部件均實現自主可控。現正為國內兩家頭部新勢力車企定製開發同款線性關節模組總成,首批樣件訂單預計於 2025 年 4 月交付。
(4)磨牀公司
2025 年 1 月,公司收購無錫市科之鑫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之鑫」)100%股權,該公司專注於研究內外圈磨削技術、內螺紋磨削技術、外螺紋磨削技術,其數控螺紋磨牀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內螺紋磨牀加工精度可達C3、C2 級,外螺紋牀加工精度可達 P3、P2 級。通過收購科之鑫,公司實現了滾柱絲槓產業鏈上游環節的延伸與資源整合,解決了設備端「卡脖子」環節,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的採購成本。
(5)汽車方向盤自動摺疊執行器
隨着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公司深耕以齒輪傳動、電機驅動和控制技術為核心的執行器類產品開發。2024 年下半年,公司與行業內汽車方向盤管柱頭部企業奧托立夫進行聯合開發方向盤自動摺疊執行器。該產品可實現方向盤自動摺疊功能,以滿足自動駕駛功能需求。目前客户已經正式把該項目定點給雙林開發,終端車型會搭載在國內某新款車型上,預計會在 2025 年底實現量產,同步和國內眾多其他車企的項目也在對應開發中。
(6)汽車無人機艙夾緊器
2024 年,公司在車載無人機機艙領域的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開發的車載無人機夾緊驅動器已形成成熟的技術方案。該驅動器採用旋轉運動與直線運動的相互轉換設計,通過齒輪箱和絲桿的配合,可實現車載無人機夾緊範圍的無極調節,在 570mm 長行程範圍內保持運行順滑,滿足多種型號的無人機的夾緊需求。公司車載無人機夾緊驅動器於 2024 年中旬成功通過國產新能源頭部車企的量產認證,下半年正式搭載於其主力車型,目前已進入穩定供貨階段,后續將會實現平臺化供貨應用在其更多新車型上。產品採用塑料和金屬相結合的結構設計,通過注塑工藝實現輕量化與低成本的平衡。傳動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 19%,噪聲可以控制在 45 分貝以下,可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靜謐性的高要求。響應速度可以在 6 秒內完成 570mm 範圍的極限位置切換,耐久測試壽命 2 萬次循環無故障,優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公司將在低空領域持續進行研發,為推動我國低空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7)飛行器電驅產品
在低空經濟領域,公司積極佈局,規劃了功率範圍在 30KW 至 250KW 系列的飛行器電驅產品。其中,230KW 油冷產品方案進展迅猛,已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公司與某行業頭部客户正緊密攜手、深度合作。截至當下,該產品的樣機方案業已完成,按照計劃,預計在 2025 年中實現樣機交付,有望為低空經濟產業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相關應用邁向新高度 。
5.2
行業新聞
1、特朗普考慮暫停徵收汽車及零部件關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4月14日表示,可能會暫時免除此前對汽車行業徵收的關税,讓汽車製造商有時間調整供應鏈。他説道:「我正在考慮如何幫助車企,以便給予他們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工廠。」不過,特朗普沒有具體説明可能暫停或降低汽車關税多久。
2、墨西哥官員:墨西哥正尋求提高美國進口汽車關税豁免比例
墨西哥經濟部負責外貿事務的副部長Luis Rosendo Gutierrez表示,墨西哥正致力於提高本土生產的汽車中符合美國原產地標準的零部件比例,以減輕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對墨西哥汽車出口的衝擊。
3、尚界首款車型計劃今年推出
4月16日,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在鴻蒙智行新品發佈會上表示,鴻蒙智行聯盟將迎來新成員第五界——「尚界」。尚界首期投入有望達到60億元,專屬團隊人員超過5000人,並將建設專屬超級工廠。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表示,今年一定要推出(與華為合作的)首款車型。
4、大眾品牌凍結美國市場車價至5月,以緩解特朗普關税擔憂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同名品牌大眾計劃在美國市場維持車價不變至5月。若5月后特朗普關税政策仍然存在,大眾品牌將把成本分攤給供應商、經銷商和消費者。大眾汽車北美首席執行官Kjell Gruner表示,該公司從6月開始的任何車價上漲,都將基於對大眾汽車供應鏈及關税成本與競爭對手的對比分析。
5.3
新車上市
汽車產業生產和需求不及預期
大宗商品漲價超預期
智能化進展不及預期
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預期
地緣政治衝突等政策性風險可能導致汽車出口受阻
人形機器人進展不及預期
證券研究報告:《天工Ultra奪得首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冠軍,2025上海車展建議關注主機廠新品—汽車行業周報》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4月20日
發佈機構:華鑫證券
本報告分析師:
林子健 SAC編號:S1050521110002
汽車組簡介
林子健:廈門大學碩士,自動化/世界經濟專業,CPA,6年汽車行業研究經驗。曾任職於華福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分析師。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擔任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兼具買方和賣方行業研究經驗,立足產業,做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擅長自下而上挖掘個股。深度覆蓋特斯拉產業鏈/一體化壓鑄等細分領域。
張智策:武漢大學本科,哥倫比亞大學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2年華為汽車業務工作經驗,主要負責智選車型戰略規劃及相關競品分析。
程晨: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碩士,2024年加入華鑫證券,主要負責汽車&人形機器人板塊。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
法律聲明
本微信平臺所載內容僅供華鑫證券的客户參考使用。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華鑫證券的客户,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我們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非常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