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白手起家成百億「平民富豪」!恆安集團創始人許連捷的商海傳奇

2025-04-22 12:00

《科創板日報》4月22日訊(編輯 梁又勻),紙業大亨許連捷,走了!

4月18日凌晨,恆安集團發佈訃告稱,公司創始人許連捷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17日16時50分逝世,享年73歲。

在恆安集團凌晨發佈的訃告中,「全國勞動模範」(2005年)、「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成爲了許連捷堅持實業創新的最佳寫照。

早在小學時,許連捷因生活所迫而倒賣商品支撐家庭開支,趁着改革開放的東風、晉江同鄉經商氛圍火熱,許連捷逐漸由小商品「倒爺」進化為實業立身的企業家。

「創業沒有高低層次之分,主要是你想做的事能不能做好,做好就是高層次。」在公開場合,許連捷曾多次談及企業經營、創業的思路和心路歷程。

對於各類地位與稱號,他往往只是擺擺手表示:「我小學都沒畢業,當什麼教父。」許連捷近半個世紀的創業經歷,以及身上所擁有的謙虛低調、親歷親為、踏實肯干、敢想敢闖的個人品質,也令其成爲了福建商界的「創業導師」。

白手起家,小學學歷的上市公司創始人

許連捷生於1953年,是福建泉州晉江人,父母都是當地務農的農民,收入微薄。作為家中長子的許連捷不得不輟學回家支撐家庭生計。

13歲那年,許連捷憑藉微薄的本錢干起了收購、轉賣雞蛋等農產品的買賣。年齡稍長,許連捷開始做自行車載客、拉貨的生意,吃苦耐勞的他,一步步將載貨工具從自行車升級為拖拉機、二手汽車。

改革開放后,許連捷投身閩商創業的浪潮中,拉貨生意也發展爲運輸隊,負責為晉江各大工廠運送貨物。憑藉物流的辛苦錢攢下了創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他敏鋭地盯上了勞保服裝這個賽道。

1979年底,許連捷與幾名同鄉合夥順利開辦了「三來一補」的服裝加工廠,可靠的服裝質量吸引了不少訂單,並接到了來自香港的跨境訂單。但服裝生產的門檻較低,周邊同類工廠紛紛涌現,疊加1983年美國限制在華紡織品進口。沒過幾年,許連捷的服裝生意利潤很快下滑,需要儘快尋找新的發展思路。

這時,一批來自香港的衞生巾生產設備進入了許連捷的視線。但當時的中國內地的女性消費者對衞生巾沒有消費認知,包括許連捷妻子在內的中國女性仍然使用着傳統的月經帶等用品。

經過調研,許連捷認定,只要定價合理、在國內推廣順利,乾淨便捷的衞生巾生意會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1985年,許連捷聯合施文博等人,共同籌款136萬元買下了衞生巾生產設備,併成立一家新公司「恆安實業有限公司」,將最初的衞生巾產品命名為「安樂」。

不過,購買產品、投入生產十分簡單,但想要扭轉人們的觀念,把「羞於啓齒」的女性衞生用品賣出去卻困難重重。一方面,男性推銷員極難説服女性用户接受,而女性推銷員又極為稀缺,另一方面雜貨店等渠道也不願意上架此類商品。

「剛做衞生巾的那一年,由於產品銷路還沒打開,銀行也不給我們民營企業貸款,到年底了甚至還欠着工人的工資。」許連捷多年后回憶當時的場景還是十分感慨,如果不是有親朋好友、生意夥伴借錢支持,恆安就無法渡過最初的難關。

爲了打開局面,許連捷只好想在廣東、上海這些對外開放區域市場推銷。通過在電視臺的熱播電視劇《八仙過海》中插播衞生巾廣告吸引意向訂單。電視廣告播出后幾個月,恆安陸續接到了來自廣東、上海等地的訂單。「如果有更多錢做廣告,市場應該打開得更快。」

1986年起,恆安的「安樂」衞生巾迅速佔領了上海、廣東等地的市場。在隨后的三年間,恆安的衞生巾生產線擴充至10條。有數據顯示,至1991年「安樂」衞生巾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超41%,成為行業頭部品牌。

不過,來自海外巨頭「護舒寶」、「高潔絲」、「蘇菲」等品牌的競爭隨之而來。其中,護舒寶僅用數年,就依靠營銷廣告和渠道鋪貨,搶下了安樂中國頭部衞生巾品牌的市場份額。

爲了應對競爭,許連捷選擇擴展全國產銷規模、引進日本先進技術,並推出高端衞生巾品牌「安爾樂」。與此同時,許連捷還發展了紙尿褲、紙巾等業務,期間「心相印」品牌也應運而生。

但自1995年起,恆安公司的業務增長還是遭遇了瓶頸,年銷售額徘徊在10億左右。許連捷發現,公司的經營困境不僅來自外部競爭還來自內部,管理層經營能力和家族式企業的弊病越來越明顯。

「如果不是通過上市來規範,民營企業很難徹底解決。」許連捷曾透露,彼時的恆安並不缺錢,但多年經營積累下來下的股權、土地產權等種種癥結已十分嚴重。

1998年12月,許連捷力排眾議,成功推動恆安國際完成港股上市,也開啟了閩商赴港上市的新潮流。

大刀闊斧改革,收穫「平民富豪」頭銜

就在恆安創始核心團隊幾人躊躇滿志,打算憑藉港股上市推動轉型時候,一場飛來橫禍卻給所有人心頭一記重擊。

1999年8月,在恆安集團公司生活區內,時任公司副總裁吳世界及其妻女被殘忍殺害。吳世界與許連捷是白手起家的「戰友」,在創立恆安初期承擔着公司的財務和行政工作,是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許連捷痛失創業夥伴后自感心力交瘁,核心創始團隊也士氣低迷,讓剛剛完成港股上市的恆安集團內部人心動盪。許連捷回鄉靜養后不久,公司不少員工開始陷入對未來發展的懷疑,對公司倒閉的擔憂也很快蔓延。

最終許連捷還是放不下辛苦打拼多年的事業,重新出山進一步深化內部管理和人事改革。

許連捷改革的第一步便是聘請「洋顧問」,引入國外的職業經理人,並開啟了為期三年的「TCT行動」(Total Cycle Time,即全周期時間管理模式)。期間,「鐵面無私」的許連捷請走了41位資深員工,其中不乏創業元老、家族親戚,就連許連捷的兩位同胞弟弟也被「勸退」。

完成「去家族化」改革后的5年間,恆安營收、淨利潤增長飛快。從2003年的營收16.89億元、歸母淨利潤2.55億元,激增至2008年的營收80.02億元、歸母淨利潤13.41億元,期間年營收、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了29.6%、31.87%。在這一過程中,心相印走向全國市場,成為公司的營收支柱。

「如果都是非常完美的,證明我們沒有辦法去發現問題,那問題就大了。」第一次改革帶動了公司業績的顯著增長,但許連捷很清楚,隨着公司營收規模擴大,效率變革、管理結構調整必須跟上,其領導的第二輪管理變革很快開啟。

2008年底,許連捷邀請美國博斯艾倫公司進駐恆安,為公司梳理部門規劃、分配戰略目標,並在此基礎上推行生產系統的標準化作業。本輪改革完成后,恆安營收很快躍升至100億規模,歸母淨利潤也穩定在20億元以上。

2014年前后,許連捷又牽頭了第三次管理變革,引入IBM和SAP協助,推動恆安數字化、信息化經營水平,實現供應鏈、流程、庫存和物流網絡的管理升級。

至2014年巔峰時期,恆安年營收達到238.31億元,歸母淨利潤達到39.16億。憑藉改革的成功,以及七度空間、心相印等品牌在全國市場份額的穩步提升,許連捷蟬聯了2013年、2014年「福建首富」的頭銜,並在2015年與共同創業的施文博並列成為「福建首富」。許連捷也慢慢嘗試放手了公司管理,退居二線。

但正當恆安集團港股市值突破120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千億)時,公司再度面臨增長困境。

2015年起,電商購物逐漸深入千家萬戶,線下銷售需求一部分轉移至線上,疊加紙漿棉紗原材料成本、規模經營成本等一系列「重壓」,公司年營收收縮至180億元左右。公司原有的層層管理模式,也不再適應新的市場和新時代銷售節奏。

年過60歲、享受半退休生活沒幾年的許連捷,不得不發起第四輪改革——放棄公司原有的金字塔式層級管理結構,轉為扁平化管理,將決策權放歸一線,提升公司在新時代的靈活應變能力。

許連捷拿出了創業時期的勁頭,帶着團隊一個區、一個區地推進。從生產採購,到全國銷售,不少變革都是他實地調研、指導之后完成的。2017年,許連捷隻身奔走全國視察改革推進情況時,其機場吃泡麪、公共座位上打盹的照片流傳網絡。這位身價百億的企業家意外獲得了「平民富豪」稱號,被眾網友點贊。

image

許連捷在機場吃泡麪

而許連捷對此只是習以為常,身為上市公司「一把手」身邊不帶助理、祕書,出差也是拎起揹包就走。「他們經常説我是另類,但我們恆安做的是小本生意,一包紙巾幾毛錢,一包衞生巾幾塊錢,利潤是一點點省出來的。」

經歷3年的艱難改革,恆安年營收回升至200億元大關。不過,還未等到公司營收迎來進一步突破,全球疫情的爆發再次打斷了其業績增長計劃。

順利交棒二代,專心慈善事業

疫情來臨之際,許連捷仍在專心推動恆安的管理模式改革,打破原有的「大鍋飯」並不容易,內部規章的完善仍需要不斷推進。但另一方面,在疫情艱難時刻為保企業經營「獨善其身」不符合其個人情感。

疫情初期,許連捷曾直接向恆安員工表示:「要不計成本、不求回報,全力支援配合全國防疫工作。」

2020年初,許連捷讀過防疫一線衞生巾等用品緊缺的報道后,緊急安排恆安集團對口支援。每月向湖北婦聯捐贈260萬片「七度空間」衞生巾、20萬個甜睡褲以及11萬個「安而康」成人紙尿褲,並捐贈現金供防疫人員採購其他物資。

針對泉州當地的疫情困難,恆安集團累計向泉州紅十字會捐贈2000萬元,而許連捷個人則是捐贈了300萬元。

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國內疫情管控走向平穩,恆安的改革也逐漸落地。2021年5月,68歲的許連捷正式卸任恆安行政總裁職務,由其長子許清流子承父業,接棒恆安總裁。

許清流簡歷顯示,其出生於1979年,2002年從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金融學碩士畢業;2010年取得長江商學院EMBA學位。在接任恆安總裁職位前,曾出任恆安若干家子公司董事、創立連捷投資集團運營許家資產、擔任親親食品集團董事會主席、兼任匯源果汁非執行董事,並於2020年回到恆安集團出任執行董事。

據公開資料顯示,除了許清流外,「老幺」許清池也已出任恆安集團副總裁,成為僅次於大哥的核心管理者。而次子許清水則外出創辦了安騰集團,專注於泉州旅遊、酒店開發,經營着自己獨立的事業。

「別的頭銜、職務可以卸下來,這個職務很重要,我還要在這里面發一份力。」滿意地看到三個兒子各自成家立業,坐擁150億元身價、生活節儉的許連捷又拾起了晉江市慈善總會會長的工作。

據恆安集團官網披露,近幾十年以來,在許連捷直接帶領和推動下,恆安集團及主要股東各類公益捐贈累計超20億元,其中僅許連捷本人捐贈就達10億元以上。而由許連捷成立並帶領的晉江市慈善總會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已累計募資46億元,投入救助32億元,覆蓋扶貧、鄉村建設、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

「有多少財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為公益、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從正式退休到離世的4年內,許連捷頻繁現身於泉州當地各類慈善捐贈活動、探訪活動。

當別人問起堅持慈善的原因,許連捷卻總是談起自己創業初期,是親朋夥伴在其周轉困難時慷慨解囊,多次幫助其事業渡過難關,而童年困苦時村民的接濟讓他們一家得以挺過最艱難的日子。

許連捷退休的第二年,恆安集團營收再次恢復增長。2023年財報顯示,恆安集團年營收回升至237.68億元,逼近2014年營收巔峰水平。

作為一代商業模式開創者、品牌經營者,許連捷為中國消費者留下了安爾樂、心相印、七度空間、安兒樂四大知名品牌。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打拼下,恆安集團坐擁7個生產基地,產品覆蓋中國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最大衞的生用品和生活用紙企業。

但正如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需要面對、解決的生存壓力和挑戰。據2024年最新財報顯示,恆安集團年營收回落至226.69億元。公司財報對此解釋稱,國內生活用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價格戰促銷策略普遍,導致行業整體平均售價下降,市場銷售總規模也出現負增長。

中國初代創業者離去后,其商業經營理念、為人處世經驗必然將交到新時代的創業者手中。而繼承了許連捷所有事業與改革成果的許家二代創業兄弟,面對難題又將交出什麼樣的再創業答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