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張建國:以客户為中心,諮詢、技術、用工「三位一體」,重構人力資源服務價值

2025-04-22 09:12

轉自:蚌埠新聞網

4月18日,人瑞人才主辦的「人才力量、瑞智領航」國央企勞動用工合規管理研討會(上海站)在上海黃浦舉行。數十位國央企人力資源高層決策者齊聚一堂,共同為當下國央企用工難題尋求破局之道。

據瞭解,隨着近年來國企逐步推行「三項制度」改革(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在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倒逼國企將更多精力聚焦到發展主責主業上。在國企改革持續深化的當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全新挑戰與機遇:一方面,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資源減少,國央企需要更多元的用工模式來解決業務波動下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隨着業務場景日趨複雜,以及頻發的勞動爭議和輿情風險,又對多元化用工模式的合規性提出更高要求。

「人瑞人才也是從派遣服務開始,見證了國央企用工逐步規範的過程,併成為其中與時俱進的踐行者。」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在分享中表示。他從國央企用工背景、多元化用工模式及企業實踐案例等多角度,詳細介紹了人瑞人才如何助力國央企實現用工合規和管理目標。

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在現場分享

鑑於人瑞人才與諸多行業頭部企業的長期合作經驗,張建國談到,當前企業用工模式的變化源於多維的外部環境變化,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多個因素。「多維度外部環境的變化,共同推動企業用工模式向‘高彈性、低成本、強合規’方向演變」,張建國表示:「未來,企業需通過技術應用優化用工效率,同時構建多元化的用工策略,在不確定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近兩年備受關注的「降本增效」為例,張建國表示,所謂降本並非硬砍成本,而是在管理過程中動態配置資源,「資源的配置效率最大化,成本就可以最低化。所以降本增效屬於管理範疇,不只是簡單費用範疇。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實現更加有效、良性、生態化的循環。避免損傷上下游的利益,也防止全行業服務質量的下降。」

張建國在分享中詳細介紹了多元化用工模式的發展歷程以及常見用工模式對比情況,並在現場呈現了人瑞人才的「全場景用工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括用工諮詢如多元模式組合策略、人效提升方案、人才庫管理方案、供應商管理方案等,用工聚合平臺如預算管理、需求管理、用工管理、人才庫管理、供應商管理等,外包服務如招聘外包、人力外包、項目外包、數字人才外包、海外人力服務等。

服務理念上,人瑞人才主張以客户為中心,諮詢、技術、用工「三位一體」,重構人力資源服務價值。具體操作層面,人瑞人才的全場景用工解決方案包括定製適配業務需求的用工組合方案、部署數字化工具、執行外包用工三個步驟。

憑藉人瑞人才在專業研究能力、諮詢服務能力、技術研發能力以及招聘和外包服務能力等全維度的支撐保障下,上述「全場景用工解決方案」可以為國央企提供多元化服務價值:

邊界突破:打破企業內部的侷限性,面向全社會勞動力市場;靈活配置:從人才所有權到人才使用權,實現人與組織、人與崗位動態配置;降本增效: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提高人力資源效能,實現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風險管理:降低人員用工風險、人才流失風險,實現項目風險管控;

張建國在現場分享了國內外領先企業的多元化用工案例,並結合人瑞人才的服務實踐,提出企業用工管理應圍繞「多元化、數字化、生態化」展開前瞻佈局,以精準解決企業用工痛點。其中,多元化包括構建多元化用工組合,適配發展需求、促進企業發展;數字化包括推進數字化協同管理,落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生態化包括加強供應商生態合作,整合社會資源、構建競爭優勢。

「在數字化時代,人與組織的關係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簡單的領導跟被領導的關係,也不再是簡單的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我們應該構建數字化的人性與需求思維,通過多元化的用工后,人與組織、人與崗位、人與人的協同合作,可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敏捷化、動態化的匹配。」張建國表示。

他認為企業同時還應確立數字化的人才供應鏈思維,企業不應再侷限於企業內部,而應從社會角度思考,如何去獲取更好的人才,如何構建人才供應鏈,根據企業的數字化戰略和業務發展需要,建立企業戰略、業務數字化、人才數字化的連接和交付。

「企業數字化轉型,首先應從高層領導開始,建設數字化領導力與管理能力,建立數字化的領導思維和領導能力,並建立適合數字化轉型的組織體系、管理模式和管理團隊。」張建國表示。

張建國認為,自1995年開始,30年來中國的人力資源行業變化非常快。此前,很多都是在借鑑歐美經驗,但現在,中國的一些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探索中,某些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未來,人瑞將會繼續踐行‘用技術驅動人力資源高效服務、以專業探索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的理念,專注於人力資源服務領域,不斷精進深耕,持續為全行業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