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的向左海爾向右?萬億賽道誰能搶佔先機?

2025-04-21 09:02

隨着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傳統家電巨頭紛紛跨界佈局汽車賽道,以技術協同和生態延伸開闢新的增長空間。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美的集團與海爾集團在汽車領域的動作尤為引人注目——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產業鏈整合,從工業互聯網賦能到戰略資本收購,這種「以長擊短」的戰略選擇,不僅體現了家電企業對新賽道的敏鋭洞察,也折射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深層邏輯。

步伐加快

據報道,日前,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羣旗下威靈汽車部件位於墨西哥的北美製造基地正式啟動。資料顯示,該項目成為威靈汽車部件繼合肥、安慶基地后,在海外佈局的第一家工廠,自2018年成立以來,威靈汽車部件持續發力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過去的3月底,蔚來董事長、CEO李斌宣佈ET9正式開啟交付,首位車主正是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在鏡頭前,方洪波也頗為主動地「安利」起蔚來的新車。資料顯示,兩人同是安徽安慶人,也是生意夥伴,事實上,美的旗下的威靈和機器人公司庫卡都與蔚來達成了合作。去年4月,美的與蔚來在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安慶工廠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自動化、數字化、低碳可持續園區及智慧物流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行業智能製造典範。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我們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每一輛蔚來汽車上面都有美的在安慶生產的零部件。」

另一個家電巨頭海爾近段時間同樣是動作頻頻,今年2月底,海爾集團發佈公告,其旗下Cartech Holding Company(卡泰馳控股)與中國平安旗下Yun Chen Capital Cayman(雲辰資本)達成協議,卡泰馳控股將以總價約18億美元(約合130億元人民幣)收購雲辰資本持有的汽車之家已發行普通股股份。在上述交易完成后,卡泰馳控股將持有汽車之家約41.91%的股份,成為汽車之家控股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汽車之家為國內三大汽車行業垂直網站之一,為汽車消費者提供選車、買車、用車、換車等環節的一站式服務。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的收購,是海爾在拓展新賽道的又一表現,此前,海爾集團已通過各種渠道佈局汽車產業鏈。

彎道切入

從目前來看,從零部件、汽車產業鏈、工業互聯網等方向切入到汽車賽道,成爲了家電巨頭們跨界的主要選擇。以美的為例,事實上,早在2003年,美的就曾通過收購併改造雲南、湖南的客車廠,試圖進入商用車領域,不過,因為大環境影響以及經營不善等種種原因,2008年,美的宣佈暫停造車項目。這樣的經歷,讓家電巨頭們在汽車這一塊上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家電巨頭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這個賽道。2017年,美的收購德國庫卡公司,資料顯示,庫卡工業機器人已經與福特汽車、比亞迪、特斯拉、寧德時代、蔚來汽車等企業建立合作。2018年,美的集團成立威靈汽車零部件公司,主要業務涵蓋車輛的熱管理、電驅動、底盤執行系統三個領域;2020年,美的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2022年,美的投資11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戰略基地。財報顯示,2024年,美的B端業務營收第一次突破千億元,其中與汽車產業相關的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板塊增長了20.58%。

海爾方面,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海爾開放平臺HOPE就曾與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開放式創新合作簽約;2017年,海爾物聯生態品牌卡奧斯成立,服務行業覆蓋了製造、電子、家電、汽車等;2021年,海爾與上汽、奇瑞、吉利等車企先后達成戰略合作;2022年,此次收購汽車之家的青島卡泰馳車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官網顯示,作為海爾集團旗下的汽車產業互聯網平臺,卡泰馳通過個性化定製、核心技術、官方認證二手車三大業務佈局,為用户提供定製化、標準化、生態化的場景解決方案。具體包括高端改裝定製解決方案,充電技術、智能座艙、家車互聯,中高端二手車直營連鎖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針對海爾造車的傳聞,海爾方面迴應稱,海爾非常明確不造整車,將從生態的角度切入汽車市場。

此次入主汽車之家,分析人士認為,汽車之家擁有強大的內容生態、數據資產與用户信任基礎,對於海爾物聯網和智能家居佈局「家車互聯」提供重要助力。

分析人士認為,家電企業從零部件和供應鏈切入汽車行業,本質是「以長擊短」的戰略選擇:以成熟的製造能力、供應鏈管理和品牌資源,規避整車製造的高風險,同時通過技術協同和生態延伸打開新增長空間。

家電巨頭跨界汽車行業的嘗試,本質上是將自身在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及生態協同方面的優勢向更廣闊領域延伸。分析人士認為,如何在技術壁壘、行業競爭與合作關係中找準定位,仍是美的、海爾等企業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可以預見,隨着「家車互聯」場景的深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成熟,家電與汽車的邊界將進一步模糊,而這場跨界融合的浪潮,或將重塑未來製造業的競爭格局。

(家電網® HEA.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