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0 13:20
儘管市場出現各種雜音,臺積電管理層仍維持全年營收指引和長期增長指引。
臺積電Q1財報:
營收按美元計255億美元,同比增長35%,環比下滑5%。按新臺幣計8393億新臺幣,同比增長42%,環比下滑3%,創歷史同期新高;
毛利率58.8%,同比增長5.7個百分點,環比下滑0.2個百分點;
經營利潤按美元計124億美元,同比增長56%,環比下滑6%,經營利潤率仍維持48.5%;
淨利潤按美元計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3%,環比下滑5%,淨利潤率仍維持43%;
等效12吋晶圓出貨量325.9萬片(約109萬片/月),同比增長8%,連續4個季度同比增長,環比下滑5%;ASP約7832美元,同比增長26%,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
capex按美元計100.6億美元,同比增長74%;全年capex指引維持380-420億美元;
具體看工藝和平臺方面,Q1:
3nm佔22%,5nm佔36%,7nm佔15%,16/20nm佔7%,28nm佔7%,40/45nm佔3%,65nm佔4%,90nm佔1%,0.11/0.13um佔2%,0.15/0.18um佔3%;先進製程3nm/5nm/7nm佔73%,3nm/5nm合計佔58%;
其中3nm營收環比下滑18%,5nm營收環比增長2%,連續7個季度創新高;
HPC佔59%,手機佔28%,IoT佔5%,汽車佔5%;HPC佔比連續10個季度超過手機;HPC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7%,手機同比增長4%,環比下滑22%,IoT環比下滑9%,汽車環比增長14%;臺積電2024年第一大客户蘋果佔比22%,第二大客户佔比12%,看2025年會不會反超蘋果成為臺積電第一大客户。
后續展望:
預計Q2營收284-292億美元,同比增長36%-40%,主要靠AI需求為主的HPC強勁拉動,Q2毛利率57%-59%,經營利潤率47%-49%,Q2税率20%,Q3-Q4回落到14%-15%水平;
預計2025年全年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4%-26%(不變),2024-2029年CAGR 20%(不變);預計2025年capex 380-420億美元(不變);
預計2025年AI營收(GPU+ASIC+HBM controller)翻倍(252-288億美元),2024-2029年CAGR 44%-46%(不變);預計全年先進製程3nm/5nm/7nm營收佔比80%;
2025年CoWoS產能翻倍增長(不變),2026年需求動能延續,繼續提升產能努力實現供需平衡;
尚未看到客户行為在關稅后發生明顯變化;關税、H20禁售等影響都已體現在全年指引中;不會放緩德國、日本擴產計劃;美國市場AI需求持續增長;
公司長期毛利率指引53%+(不變),即使未來5年海外Fab每年毛利率將有2-3個百分點的稀釋,后期會提高到3-4個百分點;
預計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2.0產業規模將增長10%(不變),公司繼續跑贏大盤;
N2 2025H2量產,前兩年投片量遠超N3/N5同期,爬坡曲線與N3E相似,N2P 2026H2量產,用於手機和HPC,AMDZen6 EPYC Venice將首發2nm HPC工藝;HPC專用的A16 SPR(背面供電BSPDN)2026H2量產;
在美國累計規劃投資1650億美元,除原有規劃的3座晶圓廠外,將追加建設3座晶圓廠、2個先進封裝廠、1個研發中心;美國亞利桑那一廠(N4)去年Q4已開始量產,良率與臺灣Fab相當;二廠(N3)已建設完畢,量產時間提前至2027年中;三廠(N2)正進行廠房建設、四廠(A16)同步開始前期建設,五廠、六廠將根據客户需求採用更先進節點;將在亞利桑那形成一個GIGA Fab Cluster,2nm將成為主力製程,未來貢獻約臺積電整體30% 2nm及以下產能;
日本熊本一廠(28/22/16/12nm)已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良率很好,滿產產能4萬片/月,計劃今年開始建設二廠;德國德累斯頓工廠專注於汽車和工業應用,按計劃推進中;
未來幾年在臺灣計劃新建11座晶圓廠、4座先進封裝廠;
沒有和其他公司進行任何合資技術授權、技術轉移和共享的洽談;
總的來説,AI敞口大的臺積電還是很穩,儘管還是飽受供應鏈、關税雜音影響,尤其是那些擔憂AI芯片長期需求的,管理層仍對長期指引樂觀。
在臺積電業績后,郭明錤和陸行之兩人都第一時間進行了點評:
郭明錤認為臺積電今年訂單與競爭優勢確定性要高於其最大客户蘋果與英偉達,給行業足夠信心,同時臺積電的長期毛利率展望已將通脹、關税影響考慮在內。
陸行之則認為臺積電應該具體解釋在這些毛利率逆風下,公司如何使長期毛利率53%+保持不變,是因為臺灣廠折舊完畢后高毛利抵消美國廠影響,還是通過漲價轉嫁成本?
有一點我個人不太認同郭明錤,目前整個半導體需求幾乎由英偉達一家公司主導(雖然很多人不太願意承認這點),臺積電增長的確定性是建立在眾多客户需求增長的確定性基礎上,或者説臺積電業績的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下限,而不是上限,這有點像ASML之於臺積電,Arm之於其下游客户。
從基本面看,按全年業績指引上限,臺積電全年營收1135億美元,淨利潤大約480億美元,當前市值對應PE 14倍,當然目前美股跟基本面關係不太大,跟特朗普關係更大些。
此前財報一覽(時間由近及遠):
《臺積電Q4財報一覽:AI引領未來五年增長》
《臺積電Q3財報一覽:AI纔剛剛開始》
《臺積電Q2財報一覽:HPC、3nm+5nm營收佔比皆首次過半》
《臺積電Q1財報一覽:傳統半導體熄火,AI半導體力挽狂瀾》
《臺積電Q4財報一覽:3nm營收環比暴增,AI仍是2024年最大增長點》
《臺積電Q3財報一覽:3nm需求超預期,HPC營收連續4個季度超越手機》
《臺積電Q2財報一覽:當前AI敞口6%,繼續下調全年營收指引》
《全年營收增長目標miss,臺積電Q1財報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