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8 1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財中社APP
從「江蘇首富」到深陷66億元風波,季昌羣的資本傳奇蒙上陰影。豐盛控股與中國高速傳動的內鬥,不僅是權力與資金的較量,更是資本與實業的試煉。
香港股市上演了「活久見」一幕,「江蘇前首富」季昌羣被自家名下中國高速傳動(00658)起訴挪用66.4億元資金,豐盛控股(00607)反擊稱指控「惡意抹黑」。季昌羣的資本帝國面臨崩塌風險。
控股股東被自己名下上市公司起訴,在港股市場幾乎沒有完全可比的前例,在公司治理結構仍偏傳統的華人控股企業中尤為罕見,具有高度戲劇性和市場影響力。
雙方在董事會和南高齒控制權上針鋒相對,4月24日股東大會或成關鍵轉折,雙方爭奪控制權和66億資金,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從「神股」傳奇到危機:季昌羣的帝國裂痕
季昌羣的資本傳奇始於2000年代初。他與兄弟創立豐盛集團,從南京建築業起家,逐步擴展至新能源、醫療健康和生態農業。
2013年,他借殼匯多利集團(后更名豐盛控股)登陸港股,2016年通過換股控股中國高速傳動,將后者市值從3億港元推至600億港元的「香港神股」,漲幅高達200倍。
當年,他以368億元財富榮登「江蘇首富」,2018年位列胡潤百富榜第89位。
季昌羣的成功源於激進資本運作。2016年,豐盛控股斥資69億元收購20余個醫療健康項目,業務橫跨新能源、文化旅遊和康養地產。然而,2018年豐盛集團12.8億元債券違約打破神話,引發市場對其財務狀況的廣泛質疑。業內人士曾警告,季昌羣的高槓杆擴張策略在資金鍊緊張時易引發連鎖反應。儘管他將豐盛集團股權轉讓給兄弟季昌榮,強調豐盛控股與其無股權關聯,但股價暴跌,投資者信心受挫。
如今,季昌羣被中國高速傳動起訴挪用66.4億元資金,資本帝國的裂痕進一步擴大。
66億資金謎團:財務操控的幕后黑手?
2024年11月,中國高速傳動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南京傳動、南京翰達及南京盛裝在2023年前后簽訂的商品買賣協議涉及66.4億元應收款及預付款,截至2024年10月31日未收回。部分交易對手方被指與豐盛控股及季昌羣存在關聯,資金去向成謎,形同「財務黑洞」。
中國高速傳動迅速展開行動:成立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調查委員會,聘請第三方機構覈查財務記錄,並於3月31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訴豐盛控股、季昌羣及相關人員,指控其通過關聯交易和虛假協議挪用資金,構成欺詐。
調查鎖定前執行董事房堅,稱其掌控子公司公章和財務流程,規避審計,導致房堅於3月2日被罷免。中國高速傳動還向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報案,警方已就資金挪用及職務侵佔立案,初步調查報告預計5月中旬發佈。
豐盛控股4月2日發佈公告反擊,斥責指控「毫無根據」,並提交律師函反駁中國高速傳動對提名董事的「抹黑」,質疑66.4億元應收款為何迟至2024年底暴露,指出貿易業務2023年營收70.22億元,佔總營收30%,如此鉅額異常為何長期未被發現?豐盛控股直指中國高速傳動董事會監管失職,稱年報審批流程存在漏洞,可能涉嫌財務造假。
雙方攻防戰愈發激烈,資本市場密切關注調查進展。
南高齒控制權疑雲:核心資產「失控」?
南高齒是中國高速傳動營收支柱,2023年以29%市場份額位居全球齒輪傳動設備行業第一,貢獻超60%收入。其風電齒輪產品佔據全球風能市場近三分之一份額,被視為中國高速傳動的核心競爭力。然而,2024年11月,豐盛控股發現南高齒公司章程於2024年9月底修訂,引發控制權危機。
修訂前,南高齒董事會7名董事全由控股股東南京高齒企管(中國高速傳動間接持股50.02%)提名。修訂后,董事會擴至9人,南京高齒企管僅提名4人,且成員變動需2/3以上股權批准。
豐盛控股認為,此舉「處心積慮」剝奪了大股東控制權,南高齒可能「失控」。若股權轉讓,50.02%股份或被視為非控制性股權,估值恐損失20%以上控股權溢價,嚴重損害股東利益,可能導致投資者對中國高速傳動長期戰略的信心動搖。
中國高速傳動反駁稱,修訂合法合規,旨在響應新增股東南京金鷹(持股5.83%)和江蘇瑞華(持股2.4%)的治理訴求。公司強調,通過與員工持股平臺金湖釃福(持股6.98%,由胡曰明控制)的一致行動協議,仍控制6個席位,佔投票權66.7%。
豐盛控股多次要求查看協議細節,卻被以「內部文件」為由拒絕,僅獲知協議經頂級律所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覈。
董事會「交火」:權力爭奪白熱化
雙方衝突在董事會全面爆發。《財中社》注意到,3月2日,中國高速傳動以房堅未配合66.4億元資金調查為由,罷免其執行董事職務。房堅曾於2014-2016年擔任豐盛控股執行董事,被指在子公司貿易業務中操控關鍵決策,罷免其職務被視為對「豐盛系」勢力的重大打擊。
3月7日,豐盛控股迅速反擊,要求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提議罷免董事長胡吉春及創始人胡曰明,提名楊啟林為執行董事,李祖濱、陳敏鋭、黃順為非執行董事。胡吉春為胡曰明之子,分別代表中高速的第二代領導和創始團隊。
胡吉春在內部會議中強硬迴應,稱豐盛控股的指控「毫無依據」,並強調其領導對維護客户和貸款方信任至關重要。據公開報道,胡吉春還私下聯絡主要股東,爭取支持以鞏固其地位。
中國高速傳動4月3日公告,將於4月24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罷免胡吉春及選舉新董事,但對豐盛提名的董事人選提出質疑,稱李祖濱涉嫌逃税,楊啟林未經授權參與百億項目,黃順所在會計師事務所被法院強制執行。
豐盛控股斥責這些指控為「惡意抹黑」,李祖濱通過律師函反駁,稱已就名譽損害提起法律程序,楊啟林則表示將視情況採取法律行動。
雙方在董事會上針鋒相對,權力博弈進入白熱化。
資本與實業的博弈:衝突的深層根源
豐盛控股與中國高速傳動的恩怨始於2016年換股交易。季昌羣通過控股中國高速傳動,整合新能源裝備製造資源,意圖打造多元化帝國。然而,2018年豐盛集團12.8億元債券違約、2021-2022年南高齒43%股權出售(交易價43億元,持股從93.02%降至50.02%),導致雙方信任危機加劇。中國高速傳動創始人胡曰明於2019年重返董事會,顯示其對「豐盛系」戰略的不滿。
季昌羣擅長資本運作,2016年通過69億元收購迅速擴張,但製造業企業更需長期穩定。中國高速傳動以南高齒為核心,注重技術與市場競爭力,可能認為「豐盛系」的激進戰略威脅企業根基。南高齒章程修訂被豐盛控股視為「職業經理人奪權」,而胡氏父子或視「豐盛系」為外部干預。66.4億元資金風波成為信任危機的引爆點,暴露了公司治理的深層裂痕。
業內人士分析,衝突根源在於資本逐利與實業穩健的理念對立。季昌羣的擴張戰略在資金鍊緊張時易引發連鎖反應。資本追求短期回報,實業強調長期積累。內鬥暴露了公司治理的深層裂痕,可能動搖南高齒的全球領先地位。
股東大會懸念:和解曙光還是持久戰?
4月24日的股東大會被視為「關鍵一戰」。豐盛控股希望重組董事會,奪回控制權;中國高速傳動則強調胡氏父子的領導穩定性。
市場人士預測三種可能:一是豐盛控股成功罷免胡氏父子,但可能引發客户流失和融資難度,機構投資者或進一步減持;二是胡氏父子保住席位,豐盛控股訴諸法律,延長內鬥周期;三是雙方妥協,達成臨時和解,但需透明披露資金和控制權細節。
中國高速傳動已全額計提66.4億元減值,導致2024年淨虧損65.57億元,儘管營業收入下降8.3%,但風電、工業及軌道交通齒輪業務分別增長0.7%、21%、25.3%,主業穩健,但市值僅剩13.74億港元。
豐盛控股市值跌至2.23億港元,4月17日收盤價0.35港元,創近一年新低,機構投資者信心受挫。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高速傳動和豐盛控股的交易量顯著下滑,反映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
調查進展備受關注。獨立調查委員會已完成對部分交易對手方的初步覈查,發現部分資金流向與豐盛控股關聯公司存在交集,但具體證據尚待確認。
從「江蘇首富」到深陷66億元風波,季昌羣的資本傳奇蒙上陰影。豐盛控股與中國高速傳動的內鬥,不僅是權力與資金的較量,更是資本與實業的試煉。4月24日的股東大會或將帶來轉機,但真相需待司法調查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