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8 17:16
國補政策催動的下沉市場家電消費升級還在持續,加之小米米家、美的旗下華菱、海信旗下科龍、格力旗下晶弘等主打性價比策略品牌都在加速參與下沉市場爭奪,原本立足縣城經濟的奧克斯護城河迅速被填平。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日正在加緊籌備IPO的奧克斯,尚未從各種專利糾紛中脱身,又被爆出「暴力裁員」危機。
入職前就為新員工「挖好了坑」?
「裁員優先新員工,去年開始爲了大規模進軍海外市場以及衝擊IPO,奧克斯寧波總部各個崗位都在擴招,大量新員工如今剛剛轉正一兩個月,補償少所以優先被裁,甚至不少員工還沒過試用期,公司幾乎是零成本裁員。去年新招收的300名應屆畢業生,今天只剩下80人了,而且還在減少。」今年30歲的李俊(化名,下同)就是其中一員,他不久前剛剛辦理轉正手續,被告知將獲得2個月補償。
而就在被裁的前一天,李俊還在為公司即將上市、並在海外市場做大做強,自己要怎麼更好地完成工作,搏出一個未來而幻想。
據李俊介紹,入職奧克斯寧波總部的不到一年時間里,公司都在有意無意向員工灌輸此類思想,並因此將基礎和社保、公積金標準定得極低(基礎薪資約4000元/月,五險一金約400元/月),相應的績效獎勵、加班激勵則相對較高。「之前還沒轉正,像我這種加班比較多的,每月到手薪資能超過2.5萬元。誰知上月底剛把項目做完,本月就接到了裁員通知,沒有任何商量余地。」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所有人的補償金額都是按照基礎工資來補償的,HR只留下一句話,‘同意了就開離職證明,有意見去仲裁,咱們法庭見,看誰耗得過誰’。」李俊表示,「如果説公司是遇到了經營困難要裁員,大家都可以理解,但現在看來,明顯是提前挖好了坑,故意把基礎工資調低,而績效和加班工資比較高,也是爲了讓大家儘快完成項目。」
一份來自寧波三星醫療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星醫療」)的《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顯示,其發給員工的裁員原因是「其他」,並要求員工三日內辦理離職手續。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三星」與廣為人知的科技巨頭三星集團並無任何關聯,而是奧克斯創始人、董事長鄭堅江早年間賴以起家而創建的電錶產品品牌,后隨着奧克斯進軍醫療器械領域而更名為「三星醫療」。
天眼查顯示,三星醫療為奧克斯集團控股子公司,實控人鄭堅江。
金博大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曹文峰告訴觀察者網,若情況屬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該公司的行為屬於典型的「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系違法行為,應給予員工2N經濟賠償金。
曹文峰律師稱,按照法律規定,N+1的經濟補償金是建立在雙方協商同意的基礎上,且這里的薪資應當是員工月平均收入,即最近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包含基礎薪資、津貼、績效、加班工資及獎金等其他形式收入,企業也應當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員工遇到類似情形可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可向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身邊已經有不少同事正在團結大家共同起訴,但也有同事顧慮到正常訴訟時間太長,在拿不到N+1補償和離職證明的情況下,求職、生活都成問題,再加上還得花錢請律師,去與奧克斯專業的法律團隊較量,因此傾向於接受。」李俊表示,他自己也在考慮該如何抉擇。
對於該事件具體情況,觀察者網多次試圖向奧克斯相關部門求證,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反饋。
國內市場份額被搶,被迫加碼海外
「所有不能直接對接市場端、產生直接收益的部門全部被設置了硬性指標,裁員幅度不得低於50%,如果新員工裁完還不能達標,老員工也不能倖免。」2020年初入職奧克斯,在總部工作超過5年的姜濤向觀察者網透露,「從今年年初開始,奧克斯總部已經連續進行兩輪大裁員,如今正在進行第三輪。這導致不少相關項目和部門間,頻繁進行合併重整。有的項目組甚至3個合併成一個,裁員比例接近70%。」
姜濤介紹稱,不同職能部門間具體情況不同、裁員比例也有所不同,如軟件研發等崗位,基本只保留幾名員工做維護即可,裁員比例最高;人事、行政崗也如此,因為基礎員工少了,后勤服務人員自然也要大幅縮減;相較之下,財務等相關部門,由於要為衝擊港股IPO做準備,裁員比例則要小得多;市場端和工廠工人甚至還在招收新員工,目前沒有聽到裁員動作。
「奧克斯本來的市場就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鄉鎮,憑藉低價策略和其首創的網批新零售模式得以快速擴張,但隨着去年以來行業內卷加劇疊加國補政策推動,現在小米、華菱等品牌在下沉市場搶佔了不少奧克斯原有的份額,這幾乎動搖了奧克斯賴以生存的基礎。」姜濤認為,這是企業被迫將戰略發展方向投向海外,並「節衣縮食」的主要因素,部門間因此有所優化、調整在所難免。
劉強是一名河南某鄉鎮的奧克斯空調經銷商,曾專營奧克斯空調長達10年,稱得上最早一批奧克斯擁躉。但在2024年,他也不得不由奧克斯專營,轉而經營美的、格力等品牌空調。
「以前奧克斯空調幾乎是2000元以下的首選,雖然單品利潤低,但銷量是附近最高的。但這兩年,美的、海信等大品牌的空調也在走低價策略,2000以下的空調比比皆是,去年年底到現在小米門店也連續開了好幾家,這導致奧克斯空調幾乎沒有任何優勢,甚至很多年輕一代跟不知道有奧克斯空調。」劉強向觀察者網表示。
既然國內下沉市場優勢不再,轉而向海外開拓其他市場似乎顯得順理成章。
上文所述李俊和他所在的團隊,就是奧克斯集團去年年中,專門為研發一款管理海外貨品流轉的營銷系統而招收的員工,李俊對此早有預料,但沒想到會一口氣裁這麼多人,而且是以這樣的方式「欺負」員工。
重倉海外,負債高企
事實上,據觀察者網瞭解,奧克斯的出海動作早在2018年就開始推動,且海外建有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銷售團隊更是遍佈馬來西亞、 泰國、美國、阿聯酋、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多國。2024年或是迫於國內市場份額下行壓力,戰略上加大了出海意向。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數據,以 2023 年銷量計,奧克斯以6.2%的市佔率位列世界第五大空調製造商。前四家分別是美的集團25.3%、格力電器18.3%、海爾智家11.9%、TCL實業6.8%。
2024年4月,奧克斯還專門舉辦了一個「沙利文認證頒發儀式」,慶祝其智能語音空調取得全球銷量第一的成績。
今年1月,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説明書,正式從新三板轉戰港股主板IPO。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9個月,企業海外收入佔比已經超過45%,空調業務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亞洲(不包括中國)部分的營收佔比24.3%,歐洲和北美洲分別貢獻了8.3%和7.2%。相反,中國市場營收佔比從2023年的58.5%下降至54.1%。
在被問及是否受到中美關税戰影響而做出臨時裁員舉措時,姜濤表示:「奧克斯美國市場佔比很少,可能性不大。海外市場更多聚焦在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日韓、歐洲營收佔比也都超過北美。」
在姜濤看來,更大可能性還是由於企業處於衝擊IPO關鍵時刻,爲了降低費用率、保持利潤增速、美化財報數據而做出的舉措,「畢竟奧克斯原本爲了海外業務擴張就借了不少錢,負債率遠遠高於同行,如果營收利潤增速再出現下滑,可能導致上市進程受阻。」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奧克斯資產負債率分別達到88.3%、78.8%和84.6%。
要知道,就在剛剛經歷的房地產行業「爆雷」年代,相關部門為房企劃定的紅線也才70%。甚至最后不少負債率在紅線以內的房企也都沒有擺脫爆雷宿命。
而在家電製造行業中,2024年末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33%、59.19%,2024年三季度末(年度報告尚未發佈)格力電器為65.05%,均遠低於奧克斯。
對於負債高企的原因,有行業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可能與企業近年來大規模加碼海外業務,在多個國家新建和併購產線及研發中心,並組建銷售團隊、鋪設營銷渠道網絡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