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60家上市物企數據對比,2024年行業過得怎麼樣

2025-04-18 07:51

2024年,物業管理行業在政策支持下穩步發展。

基礎制度層面,物業服務納入鼓勵類商務服務業,行業定位提升。「好房子好服務」內涵逐漸明晰,「好服務」對應着優質的物業服務和生活服務。行業標準化建設加速推進,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計發佈了1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34項團體標準和15項地方標準。

社區治理層面,中央與地方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的管控政策措施,旨在全面加強社區安全管理。22城試點房屋養老金制度。重慶、銀川、青島和武漢4城再公示物業費標準,引發降價輿情。

企業管理層面,針對市場競爭亂象,多省市物協發文呼籲物業企業維護市場秩序,共同抵制不正當低價競爭行為,並加大懲戒力度。

這一切都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60家上市物企2024年報已全部發布,上市物企經營業績成色究竟如何?我們從管理規模、營業收入、盈利能力及經營效率、現金流表現、股東回報五大維度一一拆解。

據53家披露在管面積的企業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物企總在管面積約76.6億平方米,較2023年的72.1億平方米增長6.3%,增速較2023年下滑6.1%,為2021年至今增速最低。

分梯隊來看,小型物企增速最高,達7.6%,其次為頭部物企,增速7.2%,隨后是中型物企和大型物企,分別為5.4%和2.0%。

雖然頭部物企和小型物企增速較高,但增速下滑也較高,分別達7.5%和5.7%,大型和中型物企增速相對更為穩定。

從合約面積來看,2024年44家披露合約面積的上市物企總合約面積約71.5億平方米,較2023年70.1億平方米增長2%,增速下滑3%,同樣為2021年至今增速最低。

由於2024年上市物企合約面積增長放緩,41家上市物企合約在管比均值由2023年1.34倍下降至1.30倍。

具體到市場拓展來看,2024年,企業第三方拓展力度加大,但受到持續退出項目影響,第三方在管面積佔比有所下滑。披露完整數據的32家上市物企來自獨立第三方的在管面積佔比約61.8%,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在管理規模方面,2024年,企業更加註重規模質量,持續對低質低效項目進行汰換。如萬物雲全年退出53個住宅項目,涉及飽和收入2.86億元,世茂服務退出6090萬平方米、彩生活終止合約面積5860.8萬平方米、中海物業退盤4450萬平方米。

企業更加聚焦高能級城市,如中海物業核心都市圈新籤合約額佔比提升17個百分點至66%;招商積余收入前五的區域貢獻金額95.9億元,佔比55.8%;融創服務核心城市簽約額佔比提升6個百分點至98%,核心城市單城市管理密度提升11%。

同時,企業更加聚焦優質賽道、優質客户。如中海物業在學校、醫院賽道持續發力,在管數量分別超過95個、50個;招商積余聚焦醫院、交通、IFM等業態,新籤合同額分別同比提升95%、46%、11%;融創服務在高端住宅發力,新增飽和收入超過9000萬元。

企業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60家上市物企營收總額增長至2858.1億元,較2023年的2751.1億元增長3.9%,增速下降3.6%。

分梯隊來看,頭部物企優勢依舊,2024年營業收入增速最高,達5.7%,其次為小型物企,達2.4%,大型物企營業收入增速為負,達-0.2%,這也是大型物企增速第二年為負。

從基礎物管服務來看,2024年收入佔比仍在提高,43家上市物管企業基礎物管服務營收總額1704.4億元,同比增長6.9%。企業主動聚焦基礎服務主業,年內該佔比為67.7%,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

社區增值服務則收入佔比下滑,各家仍在積極探索。2024年41家上市物企社區增值服務營收總額293.8億元,同比下降4.3%,佔營收的比重為11.9%,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非業主增值服務方面持續收縮,營收佔比持續下滑。2024年40家上市物企非業主增值服務營收總額153.2億元,同比下降20.7%,佔營收的比重為6.3%,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

從盈利能力來看,2024年60家上市物企毛利潤均值9.1億元,同比下降2.2%;淨利潤均值1.9億元,同比下降19.7%。

受物業費降價、人力成本持續上升影響,2024年,59家上市物企平均毛利率19.2%,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毛利率下滑疊加資產減值等導致淨利率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至4.2%。

從管理效能來看,2024年,上市物企持續優化組織管控,平均管理費率下降至9.4%,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經營效率方面,2024年50家上市物企人均管理面積提升至8528.4平方米,較2023年7799.8平方米增長9.3,增速較2023年下降3%,但高於2022年的-6.5%。

57家上市物企2024年人均營收提升至27.3萬元,較2023年25.6萬元增長6.5%,增速較2023年下降0.6%,但高於2022年的-3.9%。

人員精簡成為企業人均在管面積、人均營收提升的主要原因,2024年57家企業員工數量同比下降2.5%。同時,AI賦能、人機協同也成了企業經營效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2024年60家上市物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下降至1137.3億元,同比下降6.9% ,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7.6個百分點。

分梯隊來看,頭部、大型、中型和小型物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均值分別為77.2億元、29.4億元、11.4億元和2.7億元;增速分別為-1.8%、-12.9%、-16.4%和-0.6%,頭部、大型、小型物業增速分別下降14.1、43.8、15.2和9.9個百分點。

2024年60家上市物企應收賬款總額為940.7億元,應收賬款總額與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微增0.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21年80.1天上升至2024年133.4天。

2024年強化現金流管理成為共識,企業通過降低關聯風險、以資抵債、加大預繳、催欠力度,持續提升現金流。

2024年60上市物企中29家上市物企進行了分紅,分紅總額約123.3億元。23家企業連續2年分紅,平均分紅率為63.3%,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29家上市物企年內進行了派息,其中6成以上企業股息率超過5%,潤華服務、祈福生活服務、泓盈城市服務、建業新生活、鑫苑服務、星盛商業股息率超10%。

2024年,上市物業企業面臨經營業績的挑戰,營收增速放緩,淨利潤持續下滑。

為應對市場下行壓力,企業持續聚焦高質量發展策略,持續主動退出低質低效項目,集中資源於高能級城市、優質賽道和優質客户。

同時,加大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採用以資抵債、增強預繳和加強催收等方式強化現金流管理。

未來,企業將繼續秉持現金流重於利潤、利潤重於營收的高質量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業務優化和戰略調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