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信達:深耕破產重整領域 以專業擔當護航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5-04-17 16:44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佈《關於促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提升監管質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規範有序開展問題企業紓困業務」,並賦予過橋融資、共益債投資、夾層投資、階段性持股等多層次紓困工具,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充分發揮功能性優勢,化解實體經濟風險,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一些企業發展面臨困難,作為風險化解「國家隊」,中國信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監管要求,堅守主責主業,發揮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調節功能,積極參與企業重組重整,依法依規、穩妥有序紓困問題企業,打造具有信達特色的全周期、全鏈條問題企業紓困業務模式。

發揮專業優勢

探索信達特色紓困路徑

破產重整是問題企業價值重塑、獲得新生的重要方式。中國信達聚焦問題企業有效金融需求,以破產重整為切入點,綜合運用信達金融「工具箱」,通過「金融+產業」深度協同,切實做好企業紓困的的方案設計者,價值發現者、風險化解者、資金支持者和資源整合者,探索出一條具有信達特色的問題企業紓困救助路徑,在破產重整領域樹立了專業品牌形象。

資產併購激活運營價值。中國信達聯合產業投資者併購破產企業資產,同步注入優質資源、優化生產管理,幫助企業核心資產重回正常運營軌道。

信用修復暢通經營血脈。面對重整企業資金鍊斷裂、信用受損困境,中國信達提供過渡性融資方案,幫助企業在重整期間恢復正常生產經營,修復企業信用。

債務重組化解區域風險。大型企業破產易引發債權人連鎖危機和區域信用危機。中國信達梳理存量債權債務關係,盤活破產債權,避免債權人陷入流動性困局,維護區域金融和社會穩定。

專業服務保障重整進程。中國信達依託自身專業優勢,為重整企業提供債務清理、資產盡調、方案設計、受託處置、諮詢顧問等中間業務,為破產重整流程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聚焦重點領域

推動破產企業涅槃重生

中國信達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問題企業紓困力度,挖掘發展潛力,保障人員就業,維護產業生態。截至目前,中國信達已參與鋼鐵、化工、有色金屬、農業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多個破產重整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超180億元,幫助北大方正、西寧特鋼、山東洪業、新華聯(維權)正邦科技等企業重新恢復經營能力。

助力方圓有色破產重生。方圓有色是國內銅冶煉龍頭企業,受行業周期調整及財務成本過高等因素影響,2022年1月,方圓有色等20家企業進入破產重整,負債規模超300億元。中國信達第一時間成立聯合項目組,全過程參與重整前的諮詢、重整期間的分析策劃及重整方案的設計及執行,通過「債權收購+股權重組+產能優化」組合拳,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引入戰略資源,助力企業2023年實現淨利潤5.5億元,保障了2000余名員工穩定就業,帶動區域有色金屬產業鏈升級,服務區域內新舊動能轉換。

助力西寧特鋼「摘星摘帽」。西寧特鋼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是一家有着輝煌歷史的鋼鐵企業。近年來,受鋼鐵行業周期性波動、企業產供銷多環節錯位、重大投資盈利未達預期等因素影響,西寧特鋼生產經營狀況逐步惡化,面臨退市風險。中國信達首創「重整配套投資+反向收購破產債權+直接紓困」模式,聯合產業投資人北京建龍集團向西寧特鋼注入資金13億元,推動企業完成資產重組與技術升級。2024年上半年,西寧特鋼鋼產量同比增長58.54%,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成功「摘星摘帽」,基本實現保上市、保經營、保就業、保税收的目標。

未來,中國信達將深入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精神,持續強化專業能力建設,不斷探索問題企業紓困業務的新模式新路徑,有效提升金融救助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金融動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