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權力博弈之下 海信集團董事會「大洗牌」

2025-04-17 17:24

  來源:青島資本圈

  《青島資本圈》瞭解到,近日,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集團」)董事會進行改組。公司原獨立董事張亞勤、董事陳彩霞及劉鑫,監事許曉蓉、夏峰、楊馨、曲俊宇、劉振順等8人同時退出,新增JIAO SHUGE(焦樹閣)、王新宇、金志國等3位具有資本與投行背景的新董事。

  這一重大人事變動不僅標誌着海信集團在治理結構上的深刻調整,更透露出其未來發展戰略的深刻轉型意圖——從技術驅動向資本賦能轉變,通過引入外部資本和資源,推動全球化擴張與多元化拓展,開啟新一輪發展征程。

目前海信集團董事會由賈少謙(董事長)、楊紹鵬(副董事長)、於芝濤(兼總經理)、劉克誠、孫明銘、高燕、JIAO SHUGE(焦樹閣)、王新宇、金志國9位董事組成。

  2019年,青島市國資委發佈《青島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項目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以海信電子為主體進行混改,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青島新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戰略投資方,最終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市場化的治理結構,海信電子后更名為海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海信集團在混改前由青島國資委全資持有,青島國資委是海信電子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混改落地后,海信集團在海信電子控股的持股比例降為26.79%,變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作為我國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海信集團近年來在全球化市場和技術創新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行業環境的變化,海信集團面臨着新的戰略挑戰。一方面,國內家電市場增長放緩,全球供應鏈重構壓力增大,技術跨界需求上升,單純依賴內生增長或傳統併購擴張已難以突破現有瓶頸。另一方面,海信集團在業務佈局上雖已涵蓋消費電子、家電、地產、半導體、能源、汽車電子、網絡信息、金融、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但各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性不足,尤其是在C端業務和B端業務的整合上仍存在明顯短板。

  此外,海信視像(黑電)與海信家電(白電)雖同屬消費電子板塊,但分屬兩家上市公司的體制壁壘導致供應鏈協同長期低效,研發投入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在B端業務上,從汽車電子到智慧醫療,從半導體到地產金融,海信的佈局雖廣,但多呈現散點式特徵,缺乏有效整合,資源協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此次董事會改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深刻戰略調整。海信集團通過引入具有資本和投行背景的新董事,旨在藉助外部資本的力量,推動業務整合和戰略轉型,破解當前的發展困局。

從股權結構來看,以海信集團原董事長周厚健為代表的自然人股東合計持有公司31.04%的股份,青島國有控股平臺青島華通集團旗下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6.79%的股份,海豐國際旗下青島新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恆信創勢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海豐航運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超30%的股份。

  新進入董事會的三位董事背景頗為雄厚。JIAO SHUGE(焦樹閣)目前為鼎暉投資董事總經理,是鼎暉投資的6位合夥人之一,曾任職中金直投部。鼎暉投資成立於2002年,是我國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管理的資金規模達1700億元人民幣。鼎暉投資前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部,由吳尚志、焦樹閣等六位創始人,聯合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蘇黎世保險資本集團創立。

鼎暉投資發端於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目前鼎暉投資擁有私募股權投資、創新與成長、地產投資、夾層投資、財富管理、證券投資六大業務板塊,投資瞭如正海生物、口碑網、豐巢、百麗集團、蒙牛、雙匯集團、美的集團、晨光文具、奇虎360 、漢庭酒店 、南孚電池 、本來生活、房多多、慈銘體檢康弘藥業、鏈家地產、商湯科技、分眾傳媒、一嗨租車、和美醫療等超350家企業,其中上市公司超100家,取得了卓越的投資成績。

  金志國曾擔任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事長,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顧家家居」)副董事長,揚州揚傑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務。2020年,金志國從新華都離任,但職業生涯仍未停歇。當年8月,他又出任南京樂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城運樂家的董事長,主要負責戰略、管理及資本運作。

  此前,據媒體報道,金志國曾因被拖欠固定報酬720萬元起訴顧家集團及相關主體,請求凍結顧家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4218.18萬股股份。顧家家居發佈公告稱,其因民事糾紛被金志國起訴,涉及薪酬及長期激勵安排等事項。

  王新宇則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曾任海信家電第8屆和第9屆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MBKPartners(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高級副總裁,2010年9月至今任JP  Capital Investment Limited公司董事總經理。

  本次海信集團董事會改組,展現出企業轉型的鮮明方向——從傳統的製造驅動邁向資本賦能的新階段。

  其中焦樹閣領導的鼎暉投資,曾深度參與美的集團資產整合,展現出卓越的資本運營與產業整合能力;金志國在青島啤酒任職期間,成功實施品牌資源整合戰略,為青島啤酒的國際化進程奠定堅實基礎;王新宇則在TMT領域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其私募基金背景將為海信在新興科技領域的佈局注入強勁動力。三位新晉董事的履歷,直指海信當前亟需突破的兩大戰略瓶頸:一是消費電子板塊內部協同不足,海信視像(黑電)與海信家電(白電)分屬兩家上市公司,體制壁壘導致供應鏈效率低下;二是B端業務佈局分散,從汽車電子、智慧醫療到半導體、地產金融,各業務板塊間缺乏有效資源整合,難以形成生態協同效應。

  此次引入資本系董事,業內人士分析,海信的多元化路徑,將在美的「工業科技」與海爾「高端生態」之間探索第三條道路,即「資本驅動型生態構建」。

  在C端業務整合上,海信有望借鑑美的2013年整體上市經驗,通過股權置換實現海信視像與海信家電的深度協同,集中研發資源攻關AIoT領域,力求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融合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在B端業務佈局上,鼎暉投資在醫療健康、新能源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王新宇的資本運作能力,將推動智慧醫療、汽車電子等潛力業務分拆上市,複製韋爾股份的資本化路徑,實現業務價值的最大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