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7 14:00
原標題:知乎發佈2024年ESG報告:AI技術創新堅持「以人為本」 來源:投資界綜合
4月15日,知乎正式發佈2024年ESG(環境、社會與管治)報告,從社會責任、社區創新、用户體驗、企業管理與綠色運營等多個角度,披露公司在ESG各個領域的舉措與成果。
知乎董事長、創始人兼CEO周源表示:「互聯網平臺的創新性、分享性,已經將互聯網變成了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永不落幕的課堂。過程中,知乎的專家網絡和專業內容也將釋放出更大的社會價值,推動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知乎將更積極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攜手創作者、用户和社會各界,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聯合7700萬創作者,以專業討論推動知識普惠
知乎以專業討論為核心定位,堅信每個人都是某個行業的專家。知乎致力於通過社區,放大每個人大腦中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讓知識加速生產和流動。一直以來,知乎都在踐行這一理念,打造專業可信賴的社區生態,在科普和知識普惠層面,締造了獨特的價值。
迄今為止,超過 7700 萬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在知乎活躍:「夸父一號」衞星首席科學家甘為羣、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首位「蛟龍號」大洋深潛女科學家唐立梅等眾多大國工匠,創作了大量兼具科學精神與普惠價值的科普內容;宇數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骨科醫生孫悦禮等各領域的一線從業者通過分享行業寶貴經驗,幫助他人也精進自己;不同領域的專業答主們還組成「答主評審團」,以實驗室級別的產品評測,幫助網友破解消費困惑,更科學健康地消費;還有更多沒有「光輝頭銜」的答主通過社區分享和認真創作,找到新的自我發展機會......這些專業人士構成了獨 一無 二的專家網絡,成為獨特的新質生產力羣體,為社會發展、行業創新、網絡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爲了鼓勵大家更好地創作,知乎設立了致知計劃、燈塔計劃、加鹽計劃等多項創作基金,過去4年已經累積了十幾億元的現金激勵。例如,中科院大學博士生「子乾」申報的項目,通過對7座高能物理實驗室的深度探訪,拉近科學與大眾的距離,獲得用户支持。
構建良好社區氛圍,踐行青少年保護和用户關懷
知乎堅信健康生態是社區蓬勃發展的源泉。知乎通過規範社區治理,構建「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促進社區共治共享,實現可持續發展。知乎堅決打擊網絡暴力、不實信息、網絡水軍、網絡詐騙等違法違規內容,維護清朗的社區環境。2024年,知乎共處置違規內容超過3100萬條,獲得網信辦頒發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成效突出單位稱號。
同時,知乎堅決打擊盜版行為,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2024年持續優加大反盜版力度,通過機制、技術、產品等手段,取得版權保護的豐碩成果:全年識別侵權線索超過3.5萬條,封禁私域盜版社羣超過150個,發起民事訴訟超過20起,發起刑事訴訟超過10起,關停盜版網站近20家,打擊盜版團伙超過10個。
知乎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關心公益,用產品創新和知識分享傳遞社會關愛。其中,社區持續優化無障礙社區建設,邀請無障礙專業機構與個人入駐「無障礙專欄」,營造更包容的無障礙交流傳播氛圍;持續關心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聯合高校、機構、專業答主共同進行雙相情感障礙、孤獨症等線上科普活動,增進公眾對特殊羣體的理解和包容;在燈塔計劃資助的10個項目中,公益和社會議題成為焦點:《無障礙博物館》關注無障礙羣體出行、紀錄片《動物在中國》聚焦野生動物保護、「ADHD科普」則對多動症人羣展開訪談和調研。通過這些內容創作和實際行動,知乎和答主一起呼籲社會關注公益話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推動AI與社區融合,技術創新「以人為本」
以AI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帶來生產力革命,但也為普通用户帶來信息過載、真假難辨的困擾。尤其在AIGC氾濫下,專業、深度、真實的內容,真實用户之間的討論和反饋將會變得愈加稀缺。
過去一年,知乎也通過AI技術賦能知識的生產和消費,放大社區的專業可信價值。知乎自研大模型「知海圖AI」是首批通過國家備案的大模型之一;AI搜索產品「知乎直答」實現了AI生成結果直接溯源答主真實創作,有效緩解了AI產品普遍存在的幻覺問題,受到用户與創作者的認可。藉助產品技術創新等舉措,知乎引領了知識服務行業模式創新,先后入選第五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和首批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知乎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錨定人的價值,一方面通過AI產品放大創作者的專業價值,一方面持續提升用户體驗,從而推動AI與社區的高效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此外,知乎積極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2024年,知乎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自身戰略和運營,通過積極行動與17項SDGs中的12項保持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創造更廣泛的社會價值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