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400億估值!小鵬飛行汽車的估值已經這麼高了嗎

2025-04-17 07:14

導語:小鵬汽車旗下的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正推進B2輪融資,現已敲定領投方,具有國資背景的產業基金也將加入。

2400億估值

4月首周取得「地面」新勢力銷冠的小鵬汽車(XPEV.N),空中eVTOL (electric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也取得新進展。

業內最近有消息傳出,小鵬汽車旗下的飛行汽車公司小鵬匯天正在推進B2輪融資,現已敲定領投方,具有國資背景的產業基金也將加入。

據筆者瞭解,本輪融資將重點投向航空電池研發及廣州智造基地產線建設,旨在加速其首款飛行汽車的量產進程。

小鵬匯天近期亦對外公佈了其動力系統的核心供應鏈佈局。目前,小鵬匯天已與億緯鋰能(維權)(300014.SZ)簽署低壓鋰電池合作協議,採用孚能科技(688567.SH)研發的能量密度達400Wh/kg的高鎳硅碳電池,並與德國舍弗勒集團合作開發航空電機系統。

參數顯示,孚能科技提供的電池包能量密度為280Wh/kg,相較於特斯拉4680電池的185Wh/kg提升了約51%;舍弗勒供應的電機總成重量較常規產品減少30%,功率密度提高20%。

從上述技術路徑看,小鵬匯天正在探索不同於傳統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解決方案。其供應鏈選擇,體現出對航空工業標準的適配性嘗試。

技術方案部分確定的同時,更為關鍵的取證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根據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司消息,針對小鵬匯天飛行汽車的適航專用條件,已於2025年3月發佈徵求意見。

根據此前業內交流信息,小鵬匯天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取得適航證。如適航認證在預期時間節點內完成,其首款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的量產交付,有望在今年年底啟動。

小鵬匯天廣州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已於2024年10月動工建設,預計2025年三季度完工,規劃年產能1萬台。

如一切如預期發展,小鵬匯天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首批實現飛行汽車商業交付的企業之一。相比目前百億估值,待B2輪融資后,市場樂觀預計估值有翻倍甚至更高的可能性。

在此前兩輪融資中,A輪融資於2021年10月宣佈完成,投前估值超過10億美元。投資陣容包括IDG資本、五源資本以及小鵬汽車公司等。B1輪融資的投后估值已超過19億美元。

目前公司已啟動B2輪融資,預計將有更多產業資本和海外基金加入。

從可比公司看,美國eVTOL企業如JobyAviation和Archer Aviation在取得關鍵認證、上市融資后,市值一度達到數十億美元水平。

一級市場投資人預計,按照小鵬匯天年產1萬台、單價200萬元測算,僅該單品即可貢獻200億元人民幣營收;若對標Joby Aviation的12倍P/S,其理論市值可高達2400億元人民幣(約合328億美元),相對B1輪投后估值增長16倍之巨。

儘管前景誘人,但eVTOL要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仍面臨諸多現實挑戰。

抬腿邁步階段

當技術驗證、監管審批、基礎設施等幾大關卡尚未落定,這場估值狂歡更像懸在空中的多米諾骨牌。

所有投資人和從業者幾乎都清楚,超高估值之下,「汽車飛行」實質上仍處於「抬腿邁步」階段。

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載重和續航,需要現有電池、材料工藝取得突破性進展。

飛行器對動力系統要求極高——既要有足夠的續航,又不能顯著增加重量。然而,現階段相比航空燃油,飛行器電池能量密度仍有數量級上的差距。即便是小鵬匯天與孚能科技聯合研發的400Wh/kg高鎳硅碳電池,其能量密度也僅為航空燃油的1/30

能量密度不足,直接導致續航短板。現有技術下,飛行汽車更適合短途體驗,難以承擔長距離日常通勤。

另外,飛行器對輕量化材料屬於的需求十分「剛性」。碳纖維複合材料雖是理想選擇,但成本高昂且供應受限,一些關鍵航空級材料長期被少數國外廠商壟斷。

並且,當飛行器總重超過1.2噸時,市面上難以找到合適的高功率電機。這或是小鵬匯天選擇與德國舍弗勒聯合定製電機的原因——在飛行體上實現功率密度的顯著提升。

其次是基礎設施和監管挑戰。

與地面車輛不同,eVTOL運行需要全新的空中交通支持體系。目前全球尚未開放城市低空航線供飛行汽車常規飛行,試飛活動一般限制在特定空域內。

並且,要實現日常化運營,政府需要規劃空中走廊和「空中公交站」起降點,建設足夠的垂直起降場站和充電設施,並完善空域管理和通信指揮系統。

這些基礎設施投入巨大且規劃複雜,短期內難以一步到位。

政府亦同樣對安全有顧慮。一旦發生空中交通事故,其影響相對地面更為惡劣,將極大打擊從監管到公眾的接受度信心。

無論是技術故障、惡劣天氣還是通信中斷,飛行汽車都需要成熟的冗余設計和應急處置機制來保障萬無一失。真正的大規模商用,還需經過大量測試驗證。

從小鵬匯天進度來看,其在海南儋州先行試點「低空立體交通走廊」,並累計完成超3000架次合規試飛,正在為適航認證積累關鍵數據。

一場巨型對賭

雖然估值可對標,但從關鍵技術節點看,小鵬匯天幾位國際同行進度參差不齊,難以完全參照。

成立於2009年的JobyAviation穩健的技術路線和美國政府背書,令其被視為行業最有希望商業化的公司之一。Joby專注研發五座電動垂直起降空中出租車,並計劃在2025年前后推出載客「空中出租車」服務。

該領域另一領軍者Archer Aviation,則主攻四座電動飛行出租車。2023年Archer的原型機已成功試飛,並計劃率先開通紐約曼哈頓至紐瓦克機場的示範航線。

除了上述行業領先者之外,馬斯克的SpaceX也參投了美國初創公司Alef Aeronautics。這家公司開發的兩座版飛行汽車,號稱既能合法在公路行駛也能垂直起降飛行,目前已獲得美國FAA的試飛許可。

Alef的產品售價約30萬美元(約合217萬元人民幣),截至今年已有超3300份訂單意向,市場反響熱烈。

然而,業內專家對這類飛行汽車的實際性能表示懷疑——當小鵬匯天在廣州車展完成全球首次公開載人飛行時,Alef發佈的視頻仍停留在動畫演示階段。

對此,小鵬內部分析認為,Alef缺乏長時間載人飛行的實測證明,實際產品相當於「一具空殼」,並不具備飛行汽車的必備功能。

即便是馬斯克,也承認當前電池技術要滿足飛行汽車理想需求仍有瓶頸。

eVTOL商業化是場耐力賽。先發優勢固然重要,更關鍵的是能否持續迭代技術、融到資金並獲得監管許可。

與Joby、Archer等國外同行相比,小鵬匯天雖起步稍晚,但背靠中國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和政策扶持,並聚合從產業到資本的多方資源。中國超大規模的城市羣交通訴求,也將給予小鵬匯天「垂直起降超車」的契機。

眾人拾柴翹首以盼,籌碼也越堆越高。

而這一場浩大規模的對賭,博弈點並非在於能否獲證、量產爬坡、技術進展、乃至盈虧平衡等常規里程碑。

一位接觸過小鵬項目的投資經理認為,小鵬匯天所展示的價值意義,在於其構建的「政策-技術-場景」鐵三角,能否跑通商業閉環。

小鵬匯天雖然將首款產品定價控制在200萬元以內,但相比傳統汽車仍屬於超豪華級別,僅有少部分高端用户可以承擔,且飛行汽車的降本速度難以像電動汽車那樣迅速。

估值高高在上,卻仍處於商業化初期——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既是押注中國智造升級的超級門票,也必須警惕萬億泡沫下的技術懸崖。

當2025年適航證揭曉時刻來臨,資本市場或將見證:要麼是又一個「中國特斯拉」神話的誕生,要麼是「明日科技」估值體系的集體崩塌。

唯一確定的是,低空經濟戰鼓已然擂響,而小鵬正站在風暴眼中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