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創新葯」政策頻發!可T+0交易的港股創新葯ETF(159567)連續13個交易日獲得資金淨流入,實時成交額6.5億元

2025-04-17 14:20

消息面上,今年以來,天津、浙江、北京、深圳等地紛紛支持「AI+醫藥」。天津提出加快培育合成生物學、「AI+醫藥」等特色賽道;浙江省支持企業、研究院所牽頭組建AI新葯創制、高端製劑等領域的創新聯合體;北京提出推動人工智能+醫藥,部署AI+病理和AI+製藥等場景模型開發;遼寧則是推進信息化轉型升級,促進「人工智能+」行動在藥品監管領域的探索實踐。深圳推動「AI+醫藥」的相關規定則更加細化,真金白銀上補貼:支持建設人工智能輔助研發重大公共服務平臺和產業項目、培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生物製造及藥械研發新業態,企業使用AI技術服務可獲合同金額15%補貼。

港股創新葯板塊高盈利持續消化估值。港股創新葯指數2月21日市盈率為64倍,4月17日最新市盈率僅為25倍,不足兩個月前的一半,當前佈局性價比突出。

4月17日,港股市場低開高走,港股創新葯板塊微幅上漲。港股創新葯指數成份股中,諾誠健華漲超6%,藥明合聯、康諾亞-B漲超3%,石藥集團、樂普生物-B漲超2%,泰格醫藥、藥明生物、中國生物製藥漲超1%。港股創新葯ETF(159567)今日溢價交易頻現,盤中淨流入超6500萬份。

小而美、高彈性:港股創新葯ETF(159567)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創新葯企業權重90%為全市場醫藥主題類指數中最高,有望把握AI賦能創新葯研發、國產創新葯出海、商業健康保險逐步完善的創新葯利好浪潮。

大而全:創新葯ETF(159992)跟蹤創新葯指數,該指數佈局創新葯產業鏈龍頭企業,既匯聚全球CXO龍頭企業,又包含國內仿創藥企龍頭,有望同時受益於AI賦能創新葯、國產創新葯出海、針對高價創新葯的醫保丙類目錄出臺等。

中航證券表示,從供給端來看,我國創新葯企業自身競爭力持續增強,逐漸從創新追隨者轉變為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國內擁有全球最多的創新葯研發管線和迅速增加的臨牀試驗數量,反映出國內創新葯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此外,通過「漸進式創新」,國內已有多個創新葯展現出同類最佳(BIC)的潛力,優質創新葯公司正逐步進入盈利周期,這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業績支撐。

相關產品:港股創新葯ETF(159567)、創新葯ETF(15999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