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7 06:5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Wind萬得
周三,美股市場遭遇重挫,三大指數全線收跌,科技板塊成為下行主力。投資者對全球科技巨頭的前景產生擔憂,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關於關税影響的發言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699.57點,跌幅1.73%,報39,669.3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24%,報5,275.7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07%,報16,307.16點,已較此前高點下跌約19%,逼近技術性熊市門檻。
此外,黃金則大漲3.5%至3342.48美元/盎司。
科技板塊的下跌由一則突如其來的公告引爆。英偉達周三披露,公司將在本季度計提高達55億美元的費用,原因是出口限制導致相關芯片產品銷售受阻。這一消息在盤中迅速發酵,該公司股價單日大跌6.9%,帶動整個半導體板塊集體回調。
該公司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指出,由於部分關鍵產品需要獲取特定出口許可,公司被迫中斷部分海外出貨安排。儘管企業未明確説明影響將持續多長時間,但市場普遍擔心,這種限制可能對未來多個季度的營收和利潤構成壓力。
與此同時,其他芯片股亦無一倖免,其中,AMD跌幅達7.4%,美光科技下跌2.4%。追蹤整個半導體行業表現的VanEck半導體ETF(SMH)下跌超過4%。
「當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結構相比以往更加偏向科技板塊,這使得科技股的波動對整體市場影響更為顯著。」Horizon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管理主管Zachary Hill指出,「上周我們看到科技板塊拉動指數上漲,本周則是反向演繹,跌勢同樣迅猛。」
儘管部分貿易限制措施近日獲得暫緩執行,但投資者普遍擔心相關豁免可能只是臨時性安排。特別是在智能手機、電腦等關鍵電子產品方面,雖然目前得以避免額外徵稅,但政策走向仍存諸多不確定性。
過去數年間,科技公司在指數中的權重不斷提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和半導體等熱門領域獲得資本追捧。這種結構性偏重在牛市中放大了收益,但在面臨行業性風險時也導致整體市場承壓。
除企業消息外,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亦令投資者情緒緊張。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當天的一場公開問答中提到,關税措施短期內可能推升通脹,對央行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這兩大政策目標帶來挑戰。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處於一個目標之間出現張力的局面,」他表示,「屆時我們需要評估經濟偏離各項目標的程度,以及不同目標達成所需的時間差異。」
這番表態被市場解讀為貨幣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上升,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尚處於復甦階段、核心通脹尚未完全受控的背景下,加劇了市場對未來政策方向的猜測。
鮑威爾並未明確表態他對利率走勢的看法,但指出:「目前來看,我們有充足的空間在政策上按兵不動,等待更清晰的經濟信號后再考慮是否調整政策立場。」
隨着鮑威爾講話,美股跌至盤中低點,國債收益率亦同步回落。
鮑威爾指出,無論是基於調查還是市場的短期通脹預期均有所上升,儘管長期通脹前景仍大致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他表示,聯儲關注的核心通脹指標預計在3月將達到2.6%。
「關税極有可能導致通脹在短期內上升,」鮑威爾表示,「這種通脹影響也可能更為持久。能否避免這種情況,將取決於關税影響的規模、其完全傳導至價格所需的時間,以及我們是否能保持長期通脹預期的穩定錨定。」
這場演講與他本月早些時候在弗吉尼亞州的講話大致相同,其中一些段落幾乎原封不動。鮑威爾同時提到了增長與通脹面臨的雙重風險。
他指出,美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本月稍晚公佈,初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較去年強勁水平明顯放緩。儘管汽車銷售依然強勁,但整體消費支出增幅較為温和。此外,一季度強勁的進口數據(反映出企業試圖在關税生效前提前備貨)預計也將拖累GDP增長。
當天早些時候,美國商務部公佈,3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4%,高於市場預期。報告指出,這一增長中相當一部分來自消費者為規避關税而提前購車,但多個其他行業也錄得可觀增長。
在這份數據發佈后,亞特蘭大聯儲將其對美國一季度GDP的增長預期下調至-0.1%,並指出這是在剔除黃金進出口異常上漲后的估算。儘管增速放緩,鮑威爾仍表示,美國經濟「整體處於穩健狀態」。
如果通脹上升,美聯儲將維持利率不變,甚至可能加息以抑制需求;而如果經濟增長放緩,則可能促使美聯儲考慮降息。鮑威爾強調,控制通脹預期仍是重中之重。
根據芝商所(CME Group)的FedWatch工具,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開始降息,並在2025年底前累計降息三到四次,每次幅度為25個基點。
數據顯示,自4月初相關政策首次公佈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累計下跌約7%,納斯達克下跌7.4%,道指則下跌6%。市場的高度敏感性表明,科技股的利空消息疊加政策擾動,將持續成為決定短期走勢的關鍵變量。
// 美聯儲左右為難 //
近期美債價格的劇烈波動迫使美國總統關税休戰,即使在他改變主意之后,投資者仍然感到不安,美債收益率上升表明美國政府面臨壓力,並且對政府償還債務的信心正在減弱,市場將目光放在美聯儲身上。
根據Semafor報道,知情人士表示,美聯儲並未加速推動鼓勵銀行增持政府債券的監管改革。這一立場與華爾街和白宮的期望形成鮮明對比,后者一直遊說監管機構迅速修改資本金要求,以增加銀行購買美債的意願。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對持有大量美債的銀行進行懲罰性調整的規則,正在經歷一個可能耗時數月的艱苦內部程序。但調整這些政策可能會為充滿市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購買力。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上周表示,美聯儲「絕對」準備在必要時進行干預。一些投資者認為,這番言論表明美聯儲已準備好介入。
// 鮑威爾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
隨着2025年美國政治格局變化,鮑威爾的未來正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當地時間周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與總統「一直在考慮」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人選,並計劃在秋季開始面試潛在候選人。
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而貝森特的此番發言提前點燃了市場對美聯儲領導層變動的猜測火焰。
知名金融分析師Jim Bianco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鮑威爾可能面臨兩種命運——要麼被總統直接解職,要麼被實質性架空:
貝森特去年提出的替代方案是設立一位「影子美聯儲主席」,也就是説提前幾個月任命鮑威爾的繼任者。
接着,這位被提名人可能會定期出現在財經電視節目上,像個「紙上談兵的四分衞」(armchair QB),批評鮑威爾的每一次講話和決定,從而削弱他的權威。
我們應該聽明年5月離任的鮑威爾的意見,還是聽明年5月即將上任的美聯儲主席的意見?聽起來影子美聯儲主席將於今年秋季上任。
// AI芯片禁售升級 //
美東時間4月15日,英偉達宣佈由於美國政府限制其H20人工智能芯片向部分國家出口,公司將計提55億美元的相關費用。
受此消息影響,4月16日,公司股股價跌6.9%。
公司在一份文件中稱,4月9日,美國政府通知英偉達,出口這些芯片到部分國家需要獲得出口許可證。美國當局正強化對AI芯片的出口管制,英偉達在管制生效后加快研發步伐,設計出儘可能符合美國政策要求的新型芯片。
這一披露標誌着迄今為止最明顯的信號,顯示美國加強對其芯片出口限制可能會減緩英偉達歷史性的高速增長。
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在2022年就對AI芯片出口進行了限制,並在次年更新了相關規則,以防止更先進的AI處理器的銷售。針對部分市場推出的H20芯片正是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而特別設計的,該芯片在2024年為公司帶來了約120億至150億美元的收入。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公司今年2月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部分市場收入已降至出口管制前水平的一半。在截至1月結束的財年中,公司超過一半的銷售收入來自美國企業。
從技術規格看,英偉達的H20芯片與在美國及其他國家使用的H100和H200AI芯片在架構上具有可比性,但H20芯片在互連速度和帶寬方面較慢。該芯片基於2022年推出的Hopper一代AI架構,而英偉達當前正重點推廣其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系列。
除了現有的出口管制外,英偉達還將面臨從下月開始實施的「AI擴散規則」帶來的新限制,該規則最初由拜登政府提出,用以規範公司的芯片出口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