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易主首年永杉鋰業靠1億「外財」扭虧 加碼鋰業務或牽手鋰業大佬

2025-04-16 21:37

轉自:貝殼財經

易主化工民企永榮控股后,永杉鋰業(603399.SH)4月15日盤后交出首份年報。

依靠1.02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永杉鋰業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不過公司兩大主營業務鋰鹽與鉬在價格下降影響下均遭遇營收下滑。

去年年末,永杉鋰業自杉杉系易主福建化工民企永榮控股。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上市公司新主的野心或更偏向鋰業務,永杉鋰業的公司經營宗旨在今年3月從「成為知名鉬業公司」變更爲了「成為知名鋰業公司」。

在描述2025年發展戰略時,永杉鋰業提到了力求在鋰資源自給方面實現從無到有的關鍵突破。今年2月,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到訪永榮控股,提出結合自身在鋰資源開發的優勢共同探索。

年報發佈后的4月16日,公司股價收報8.15元/股,跌2.16%。

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兩大業務營收下滑

2024年永杉鋰業實現營業收入58.95億元,同比減少21.45%;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2542.16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永杉鋰業實現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1.02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其中包括4849萬元政府補助,以及6346萬元的其他損益項目。永杉鋰業曾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報告期公司符合先進製造業增值税加計抵減政策的確認收益。公司扣非后歸母淨利潤為-7662.72萬元。記者注意到,公司扣非淨利潤已連續兩年為負。

永杉鋰業的兩大主營業務鋰鹽和鉬去年營收均出現下滑,鋰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28億元,同比降低42.82%;鉬業務實現收入48.67億元,同比降低14.72%。

湖南永杉為永杉鋰業的鋰鹽業務經營主體,主要從事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下游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電子類產品電池等,截至2024年已建成年產3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及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能力。公司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鋰鹽行業延續產能擴張趨勢,基礎鋰鹽產量同比增長超30%,然而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的需求增速雖保持兩位數增長,但階段性不及供給擴張速度,導致市場呈現結構性供大於需的特徵。

雖然營收大幅下降,不過永杉鋰業的鋰鹽業務去年毛利率回正,為13.69%,上一年度該業務出現毛利倒掛。公司解釋稱,主要由於2024年生產成本下降,以及報告期內產品價格波動較上年較為平穩,減少了存貨跌價風險。

不過,鉬業務因主要產品鉬鐵銷售量價齊跌,毛利率降至1.42%。

新主永榮控股志在鋰業務,劍指資源自給牽手鋰業大佬

2024年11月,化工民企永榮控股集團旗下的平潭永榮致勝投資有限公司(「永榮致勝」)通過司法拍賣耗資8億元競得永杉鋰業1.02億股股份,同時由於原先控股永杉鋰業的杉杉系遭行政處罰放棄了部分投票權,永榮致勝取得永杉鋰業的控制權。

永榮控股對永杉鋰業的控股路徑 來源/永杉鋰業公告

永榮控股對永杉鋰業的控股路徑 來源/永杉鋰業公告

入主之后,永榮控股迅速進入了上市公司管理層,現任永榮控股副董事長、執行總裁的楊希龍成為永杉鋰業董事長,原永榮控股財務中心副總經理林宏志任永杉鋰業財務總監。

雖然目前鉬業務依然是永杉鋰業的營收大頭,不過新主永榮控股的野心或更偏向鋰業務。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永杉鋰業在今年3月經董事會審議修改了公司章程,其中經營宗旨從「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鉬業公司」等表述修改爲了「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鋰業公司」。

在2024年年報中,永杉鋰業表示,公司2025年的發展戰略之一為集中優勢資源推動鋰鹽業務板塊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一項舉措為推進大礦企戰略,與全球領先的大型礦企建立合作關係,確保鋰礦石來源穩定可靠。與此同時將關注全球範圍內的鋰資源動態,尋找高品質鋰資源項目,力求在鋰資源自給方面實現從無到有的關鍵突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鹽生產國,近年鋰原料對外依存度雖然有所下降,但短期內仍需依賴海外資源。S&P Global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球鋰鹽CR5(雅保、SQM、贛鋒、天齊、Livent)控制超60%的優質資源,鋰鹽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頭部企業主導資源整合。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今年2月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曾赴永榮控股參觀交流,並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在鋰資源開發、鋰電池材料等領域的優勢,與永榮控股共同探索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校對 盧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