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6 11:55
轉自:焦作發佈
焦作市「3+13+N」產業鏈羣培育
新聞發佈會實錄
主持人:李旭華 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焦作市「3+13+N」產業鏈羣培育新聞發佈會,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中站區人民政府、温縣人民政府,圍繞「3+13+N」產業鏈羣培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題發佈,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本次新聞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王世興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閆新華 市商務局四級調研員;
王晨亮 中站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焦海東 温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下面,請王世興先生介紹全市「3+13+N」產業鏈羣培育工作開展情況;
王世興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在這兒和大家會面。今天,我和市商務局、中站區、温縣的同志一起向大家介紹「3+13+N」重點產業鏈培育情況。首先,我代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焦作產業鏈培育工作的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3+13+N」重點產業鏈羣培育為重點,深入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按照「一羣多鏈、聚鏈成羣」原則,健全「鏈長+鏈主+協會+聯盟」推進體系,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着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羣鏈為鮮明標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一、強化組織領導,鏈羣培育成效凸顯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印發《焦作市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方案》《關於建立省市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機制的通知》等文件,確定重點培育「3+13+N」產業鏈羣,即着力打造新材料、綠色食品、高端裝備及汽車零部件3個千億級產業集羣,培育生物醫藥及原料藥、節能環保、氫能及儲能、電子信息等13條重點產業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羣鏈長,每個產業鏈由1名市級領導擔任鏈長、1個市直部門為責任單位、1-2個龍頭企業為盟會長單位,組建工作專班,分鏈編制培育方案、發展圖譜及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重點事項「四個清單」,形成了「鏈長統籌、鏈主帶動、專班服務、市縣協同」的工作格局。2024年全市「3+13+N」產業鏈羣增加值增長7.9%,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98.2%,新材料產業集羣規模超千億元,電子信息(14.9%)、鋁基及鈦鋯合金新材料(13.8%)、裝備製造(9.1%)、現代化工及新能源電池材料(9.0%)、節能環保(8.0%)等產業鏈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車儲能裝置製造產業集羣創成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羣,鋰離子電池新材料產業集羣成為河南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超硬材料產業集羣入圍河南省首批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温縣休閒食品、武陟縣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羣入選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
二、聚力企業培育,梯次發展成勢見效
持續推進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集聚要素資源,給予精準服務,加快培育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形成「頭雁」領航、「羣雁」齊飛的雁陣格局。2024年,我市鋁基及鈦鋯合金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中鋁中州營收超百億元,龍佰集團連續7年入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391位),8家產業鏈重點企業入圍河南民營企業100強。龍佰集團、多氟多新材料等8家企業入選河南省製造業頭雁企業名單,全省第5。天寶桓祥獲評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總數達4家;新增11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總數達21家,全省第4;新增6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288家,全省第5;淨增173家規上工業企業。
三、加快產業轉型,發展能級不斷躍升
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推進產業鏈羣培育的主要着力點,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2024年全市技改投資增長61.6%,超全省平均水平54.5個百分點,中福鈦鋯產業園、飛孟金剛石超高導熱金剛石等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成投產。一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2024年,新開源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獲批省產業研究院,我市省級產業研究院總數達到3家,遴選組建10家市級產業研究院;新增創新龍頭企業10家,全省第5;新增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示範企業5家,總數達26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9家,總數達520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17家,總數達603家。二是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我市在全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觀摩活動中榮獲先進,創成全省首批數據標註基地建設先行先試城市。焦作經濟技術開發區獲評省先進製造業開發區數字化轉型標杆,焦作高新區獲評省級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千業水泥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中原內配獲評國家級卓越智能工廠,新增6家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杆、15家省級智能工廠(車間),總數分別達13家、63家。三是深入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綠色建築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5個重點產業鏈入選省綠色製造業產業鏈羣培育名單;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31家,總數達87家;中鋁中州獲評國家級能效領跑者,實現零的突破;我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經驗入選國家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踐案例。
四、強化鏈式服務,產業生態持續優化
以產業鏈全周期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構建覆蓋研發、生產、流通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各類主體高效協同、要素有序流動、政策同向發力。建立跨區域供水機制,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推廣天然氣整縣打包模式,千方百計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大力開展產業鏈產銷對接、產融對接、用工對接、產學研對接,2024年,「產銷月月行」系列活動促成合同意向13.46億元;建立金融服務全流程工作機制,幫助鏈上企業融資6.03億元;舉辦重點產業鏈系列招聘活動,定期發佈分產業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4297人;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技術合同成交額77億元。加強宣傳造勢,在焦作廣播電視臺開設《產業鏈觀察》欄目,先后播出超硬材料、綠色食品等5期產業鏈宣傳片,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輿論支持。
2025年我們將圍繞「3+13+N」產業鏈羣,開展先進製造業集羣提升行動,強化「缺什麼補什麼、什麼弱就強什麼」導向,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推進機制,分鏈實施細分領域專項攻堅,加快建設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干、具有焦作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持續完善產業鏈培育機制。深化「鏈長」領導協調機制,健全「鏈長+鏈主+協會+聯盟」推進體系,發揮各產業鏈鏈長領導協調作用,優化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政部門資源配置。
二是加快產業鏈市場主體培育。篩選100家產業鏈頭部企業,支持企業圍繞核心產業實施兼併重組、強強聯合,打造一批領航產業鏈發展的「鏈主」企業。開展「專精特新」企業量質提升行動,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
三是強化產業鏈重大項目攻堅。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招商圖譜,明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舉措、加大招商力度,精準招引一批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不斷壯大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鏈條。
四是加快產業鏈轉型升級步伐。實施數實融合賦能行動,加快推進「一轉帶三化」,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推廣「鏈式」轉型和集羣轉型。實施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通行動,提升產業鏈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效能。實施綠色領跑行動,加快企業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
五是強化產業鏈要素保障能力。聚焦土地、水、電、氣、熱等企業關注的核心生產要素,構建與鏈羣發展相適應的要素保障體系,持續深化產銷、用工、產融、產學研「四項對接」活動,着力拓市場、破瓶頸、減負擔、激活力,暢通產業循環。
李旭華
謝謝王局長。下面請記者朋友們就本次新聞發佈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媒體。提問現在開始。
河南日報
請問閆局長,焦作市在產業鏈招商方面有什麼舉措與成效,下步有什麼工作計劃?
閆新華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堅持將招商引資工作與產業鏈培育的頂層設計、關鍵環節佈局和生態構建緊密結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招商引資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計新引進省外境內項目444個、居全省第1位,實際到位境外資金4127萬美元、居全省第2位,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51.2億元、居全省第6位。
一是高位推動激發新動能。市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隊外出招商14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考察對接41個項目,已簽約項目36個。二是創新方式跑出新速度。綜合運用以商招商、資本招商、委託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招引優質項目落地。例如,依託主導產業開展以商招商,編制《焦作市主導產業鏈招商圖譜》,圍繞主導產業鏈重點招商,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羣。博愛縣新材料產業園、武陟縣杭州大希地華中倉、修武縣鋁精深加工產業園、温縣食品產業園等共簽約入駐項目20家,招引項目投資總額達90億元。發展資本招商,與前海基金等合作,推動成立焦投天使基金、中原前海二期基金。促成前海方舟投資解放區虎石新材料、國合新力基金投資山陽區凡知區域醫學總部基地、豫信泛半導體基金投資高新區天寶桓祥超硬材料產業園等主導產業項目落地。推進科技招商,積極對接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招新引優。推進解放區國家物聯網標識中心、博愛縣能源動力裝備及新材料科技研究中心、温縣蘭興電力加氫站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產線等項目簽約落地。三是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推動中聯煤層氣開發利用、東方鈧業鈧釩材料產業園、奇瑞年產30萬台第五代混合動力發動機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對我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鏈培育起到了極大示範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樹牢全市「一盤棋」思想,圍繞「3+13+N」重點產業鏈羣培育,進一步優化機制、明晰方向、創新方式、強化保障。持續完善「產業主管部門+商務部門+要素保障部門+縣(市、區)」聯動協同的產業招商機制。綜合運用以商招商、優勢資源招商、場景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緊盯重點產業鏈頭部企業,建立重大產業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引進一批「鏈主型」企業。針對性地招引「補鏈、延鏈、強鏈」企業和項目,增強產業鏈競爭力;加快推進空天數據產業園、馬村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博愛縣新材料產業園等主導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集聚、集羣發展。
河南電視臺
我想問一下王區長,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當下,新材料產業已成為搶佔未來科技和產業制高點的關鍵領域。那麼,中站區新材料產業鏈目前最新進展是什麼?
王晨亮
感謝您的提問,我區緊扣市委「四個聚焦」,圍繞全市「3+13+N」重點產業集羣,以「一都一谷六鏈羣」為抓手,培育壯大「2+6+N」重點產業鏈羣,統籌產業規模、產業佈局、產業能級,形成了現代化工及新能源電池材料、汽車零部件及裝備製造、綠色建築建材及耐火耐磨材料、節能環保及電子信息、鈦鋯鈧釩鋁材料、氫能及儲能6條產業鏈,堅持「一鏈條一專班一方案」,現代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產業佔比超98%,重點產業鏈羣增加值增長8.8%,在實現工業強區發展能級提升上聚力突破。
大河報
這個問題還請問王區長,今年,中站區在加速推動新材料產業鏈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王晨亮
感謝您的提問,我區圍繞打造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核心區,加快建設一流現代產業體系,逐步構建焦作工業強引擎。下一步,我區將錨定「四高四爭先」戰略佈局,以「四個聚焦」為導向,聚力推進區委「1346」發展戰略和「311」重點工作,力爭2025年主導產業營收增長10%以上。一是堅持「政策興鏈」。推動「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鏈式集羣發展,強化「產業鏈+市場主體」培育模式,統籌技改資金、能耗指標等政策資源,全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二是堅持「項目固鏈」。聚焦「三十工程」和「雙十培優育強行動」,建立產業鏈重點項目庫,動態推進「謀劃-簽約-開工-投產」全周期管理。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審批、能耗等要素,加速實現項目「落地即開工、投產即達效」。三是堅持「創新強鏈」。構建「技術攻關—協同創新—應用落地」全鏈條體系,支持鏈主企業突破「卡脖子」技術,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攻關關鍵工藝。深化校企共建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應用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等政策,打通創新產品入鏈通道,實現「研發—驗證—商用」閉環。四是堅持「招商延鏈」。組建專班繪製「強鏈圖譜」,靶向招引高精尖項目。推行「政企園」聯動招商,鏈主協同精準對接目標企業,建補鏈項目庫拓展以商招商。搭建京津冀等重點區域招商平臺,以市場化機制提升專業化水平,加速補短板鍛長板,提升全鏈韌性。
頂端新聞
請問焦縣長,在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先行區工作中,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羣」,温縣作為全市食品產業發展的核心區、主戰場,產業特色鮮明,請您介紹一下温縣綠色食品產業鏈培育情況?
焦海東
首先,感謝您的提問和對温縣綠色食品產業的關注。温縣是太極故里、小麥之都、懷藥之鄉,經過多年產業深耕,綠色食品產業聚勢蓄能、厚積薄發。大咖國際自2014年遷建温縣后,主營業務收入四年時間達到1.9億元,九年時間突破百億元大關,為全球4.5萬家「蜜雪冰城」門店供應原料,滿足了億萬民眾對「甜」味的感官需求。市場上熟知的螺螄粉、酸辣粉、肥汁米線、粉面菜蛋等一個個爆火食品,背后都離不開温縣調味料的味道支撐和加持,年產能20萬噸的速食調味料產業為全國90%螺螄粉提供了核心原料,滿足了河南80%酸辣粉的調味料需求,咸鮮美味贏得了國人味蕾。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孕育出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等「四大懷藥」,特別是温縣鐵棍山藥品質道地、享譽全國,相關功能保健食品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這兩年我縣食品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平均增幅在20%以上。
2025年,我縣將大力實施綠色食品產業發展「456」培育工程,堅定不移把綠色食品產業作為温縣「首位」產業來發展,突出第一主導產業地位,實現「食品小縣」向「食品名縣」完美過渡,「食品名縣」向「食品強縣」強勢轉變,使温縣成為河南省食品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和河南省現代食品產業重要示範基地,全力建設「綠色食品新質產業示範區」。(「4」即圍繞「一甜一咸」發展方向,全力打造新式茶飲、速食調味料、休閒食品、四大懷藥及功能食品等四個產業鏈羣,使其成為支撐温縣工業經濟發展重要支柱;「5」即到2027年底,培育5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的食品龍頭企業,形成一批骨干食品企業羣體;「6」即到2027年底,全縣食品產業集羣產值達到600億元。)
關於如何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我縣探索了「差異化方向、鏈長制構建、梯次式培育、創新性驅動」的路徑,在食品產業繁多門類中尋找自己的「小賽道」,聚焦「一甜一咸」,以成功創建「中國速食調味料之都」、「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河南省消費名品(區域品牌)」為契機,進一步清晰產業標誌,精心打造引流,讓温縣這個調味料產業的「隱形冠軍」從幕后走到臺前;圍繞休閒食品、功能茶飲、速食調味料、懷藥功能食品四大細分領域,梳理完善「一鏈一圖譜四清單」,做實做細延鏈補鏈擴鏈強鏈工作,同時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精準開展以商招商、鏈式招商、環境招商,應該説效率是明顯的,目前招引「入鏈進羣」項目44個,逐步補齊了產業鏈的斷點和短板,產業生態叢林日益形成;健全「龍頭型、創新型、成長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擁有大咖國際、京華食品、立達老湯等一批龍頭企業,30家專精特新企業為主體的行業領軍企業;強化科技創新,與河南農業大學共建食品產業研究院,指導20余家企業與江南大學、中國農科院等開展合作,神農種業實驗室中試和成果轉化基地、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試驗站成功落户温縣,同時積極引導企業探索連鎖經營模式、輸出方案模式、網紅食品商業模式,為食品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温縣將認真落實市委的部署要求,進一步聚焦比較優勢,讓茶飲的「甜」回味無窮,調味的「咸」味道飄香,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集羣,努力在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先行區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謝謝!
李旭華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現場提問就到這里。感謝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和各位發佈人的回答!
媒體朋友們,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剛剛,幾家單位圍統我市「3+13+N」重點產業鏈羣培育情況進行了專題發佈,展示了我市持續發展壯大「3+13+N」重點產業鏈羣的舉措成效,規劃了今年產業鏈羣建設重點。2025年,我市將圍繞「3+13+N」產業鏈羣,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強化創新驅動,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先進製造業集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我們期待與社會各界攜手並進,共同譜寫產業發展新篇章!希望各媒體多角度、多形式宣傳好本場新聞發佈會的內容,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記者朋友們!
監 制:李華傑
統 籌:王 鵬 劉洋瑞責 編:趙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