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曹德旺胞妹,「退休」11年做出一個200億港元的超級IPO

2025-04-15 17:34

華夏能源網&華夏儲能(公眾號hxcn3060)獲悉,4月14日,正力新能(HK:03677)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開盤價8.46港元/股,高開2.30%。全天震盪盤整,以8.39港元/股收盤,總市值210.46億。

此次IPO,正力新能發行1.22億股,發行價格為每股8.27港元,募集資金總額約10.05億港元。

正力新能成立於2019年2月,是一家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主要專注於動力電池產品及儲能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提供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系統的一體化方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和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4年,正力新能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市佔率為1.8%。正力新能還入選2023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彼時估值20.9億美元。

值得注意得是,正力新能董事長曹芳是福耀玻璃(SH:600660、HK:03606)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的胞妹。2014年4月,56歲的曹芳從福耀玻璃退休,與福耀玻璃另一位高管陳繼程創業殺入動力電池產業,用11年時間成功收穫了200億的IPO,這樣的人生閱歷真是不要太精彩。

曹德旺胞妹創業,多名高管來自福耀

正力新能由曹芳和陳繼程兩人聯合創立。曹芳現年66歲,任正力新能董事長,陳繼程任總經理,主導技術。

曹芳出生於1958年,比曹德旺小12歲,1997年加入福耀玻璃,曾任銷售部經理、董事及副總經理等職,主導福耀玻璃的市場開拓與供應鏈管理,前后在福耀玻璃工作了27年。

在福耀期間,曹芳積累了大量汽車行業資源,這為正力新能的初期客户羣體開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繼程也是福耀的「老人」。2003年加入福耀玻璃,直至2016年離開,一直做到福耀玻璃的副總經理。

2014年,曹芳從福耀玻璃退休。在退休前一年,曹芳和陳繼程創辦了新中源創投,從事風險投資,並於當年11月與豐田合資,創立新中源豐田公司,為豐田汽車供應電池包產品。

2016年8月,曹芳與陳繼程又共同創辦了正力投資,從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投資;2019年2月,兩人再度聯手創辦正力新能,全面進軍動力電池及儲能領域。

正力新能還有多位高管都曾在福耀玻璃任職,例如首席財務官(CFO)兼董事會祕書梁旺春、副首席財務官兼聯席公司祕書徐婧等。

截至IPO前,曹芳和陳繼程二人通過正力投資、新中源創投、正力諮詢等主體,控制正力新能48.56%的股權,又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控制16.04%的股權,合計持有正力新能64.6%的股權。此外,曹德旺也間接持股正力新能2.52%的股權。

目前,正力新能主要生產和銷售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其車用動力電池覆蓋BEV、PHEV、EREV和HEV等多種類型,兼顧轎車、SUV、MPV等多用途汽車需求。

在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基礎上,正力新能還積極佈局磷酸錳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半固態電池及全固態電池技術。

在儲能電池方面,正力新能的產品組合涵蓋電芯、模組、系統和電池簇,提供從電芯到系統集成的一站式服務,現有產品系列覆蓋了發電、商業、工業和户用儲能等多種場景。

曾踩雷威馬汽車,計提損失10.2億

在財務方面,正力新能近年來營收保持穩定增長。招股書顯示,2021—2024年,正力新能營業收入分別為15億、32.9億、41.62億和51.3億元。

2021—2023年,正力新能連續虧損,淨利潤分別為-4億元、-17.2億元和-5.9億元,虧損總額超27億元。

正力新能2022年虧損幅度巨大,主要是由於「踩雷」破產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威馬汽車均為正力新能第一大客户,貢獻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55.2%和29.3%

2022年11月,因威馬汽車的業務運營發生重大不利變動,以及長期延迟結算且無法結算其應收款項,正力新能停止向威馬汽車交付用於BEV的三元電池產品。正力新能當年還由此計提了10.2億元的應收賬款以及存貨減值損失。

威馬汽車事件,使正力新能的三元鋰電池銷量從2022年的2.9GWh降至2023年的1.5GWh,三元鋰電池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26.29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4.48億元。

到2024年前8個月,正力新能的虧損規模仍在1億元。不過,2024年,正力新能卻實現了扭虧為盈,淨利潤達到9101.4萬元。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失去威馬汽車后零跑汽車(HK:98863)躍居正力新能第一大客户。目前,正力新能的客户包括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多家車企。

請輸正力新能主要產品年度平均銷售價格入圖説

在儲能業務板塊,2021年,正力新能尚未切入儲能業務;2022—2024年,營收分別為276.8萬元、3.15億元和2.13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0.1%、7.6%和4.2%。正力新能還與德業股份(SH:605117)圍繞儲能電池展開合作,並尋求與船舶、航空領域客户推進產品量產合作。

目前,正力新能擁有2個電芯生產基地,分別是常熟正力新能基地、常熟銀河基地,總設計年產能達24.1GWh,並計劃在常熟新建一座生產基地,設計產能25GWh,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10GWh產能,於2025年10月完成,二期規劃15GWh產能,於2026年12月前完工。

新生產基地完工后,正力新能將擁有約50GWh的產能。

資本大騰挪,「反向」收購塔菲爾

值得注意得是,正力新能有今日成就,與曹芳的資本騰挪之技密不可分。

2019年2月,曹芳與陳繼程控制的正力投資注資入股了一家動力電池製造商塔菲爾。同年,正力新能成立,正力投資和塔菲爾分別持股70%和30%

公開資料顯示,塔菲爾創立於2015年,專注於動力電池研發與生產,創始人龍繪錦與寧德時代(SZ:300750)創始人曾毓羣均曾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任職,曾毓羣是龍繪錦的上司。

正力投資入股次年,塔菲爾在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中便位列第11名。

然而,正值步入發展高速路之時,塔菲爾陷入了專利戰。2020年3月,塔菲爾被寧德時代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訴訟金額為1.2億元。

此時,曹芳與陳繼程迅速出手增資,實現了對塔菲爾的控股。2020年5月,正力投資以10.8億元認購塔菲爾新增註冊資本4.04億元,並以2000萬元受讓其他股東持有的註冊資本,對塔菲爾的持股比例提升至43.47%。

同時,正力投資將手中持有的正力新能70%股權出售給塔菲爾,正力新能成為塔菲爾全資子公司。

2021年6月,一審判決塔菲爾敗訴,不僅要賠償寧德時代2297.93萬元,還被判立即停止製造、銷售侵害寧德時代實用新型專利權的電池產品。

面對塔菲爾困境,曹芳並未退縮,反而在同年12月,塔菲爾全體股東出面,按所持股權比例,從塔菲爾手中收購了其持有的正力新能100%股權,總價為25.38億元。

2022年2月,塔菲爾將業務及資產轉讓給正力新能及其子公司,總價為18.55億元。對此,正力新能解釋稱,是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覆蓋範圍,以及策略性精簡營運結構。

至此,經過一系列資本輾轉騰挪,正力新能「反向」收購了塔菲爾,塔菲爾成為正力新能旗下子公司,資產和業務被完全裝進正力新能,其債務及其他不良資產被剝離,直接增厚正力新能的開發和製造能力,為上市鋪平道路。

此外,2023年11月,正力新能還收購了新中源創投持有的新中源豐田50%股權,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新中源豐田是豐田汽車在中國的主要電池包供應商,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包。

如今,隨着正力新能的成功上市,之前的投入都有了豐厚的回報。以4月14日收盤價算,曹芳和和陳繼程持有的股份價值高達97.25億港元。

不過,儘管正力新能成功掛牌,但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依然巨大。鋰電行業競爭激烈,洗牌還未停止,馬太效應加劇。正力新能上市后,能否藉助資本的力量「更上一層樓」,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