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6 10:48
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4,國證生物醫藥指數(399441)下跌1.72%。成分股方面,健帆生物(300529)領跌6.36%,派林生物(000403)下跌4.53%,迪哲醫藥(688192)下跌4.26%,天壇生物(600161)下跌3.70%,昭衍新葯(603127)下跌3.15%。生物醫藥ETF(159859)下跌1.73%,最新報價0.34元。流動性方面,生物醫藥ETF盤中換手1.52%,成交4938.02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4月15日,生物醫藥ETF近1月日均成交1.09億元,居可比基金第一。生物醫藥ETF盤中實時淨申購超1.1億份,居同類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醫藥再此跌出性價比,資金逆勢湧入!生物醫藥ETF(159859)近60日有36日獲資金淨申購,今年以來新增份額7.25億份,最新份額95.42億份,創上市以來新高,資金佈局意願強烈!
規模方面,生物醫藥ETF近1周規模增長4308.80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生物醫藥ETF最新份額達95.42億份,創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資金流入方面,生物醫藥ETF最新資金淨流入1364.44萬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有3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2533.87萬元,日均淨流入達506.77萬元。
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佈局中。生物醫藥ETF前一交易日融資淨買額達237.84萬元,最新融資余額達1.48億元。
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生物醫藥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7.87%,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16.90%,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5.58%。截至2025年4月15日,生物醫藥ETF成立以來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2.01%。
費率方面,生物醫藥ETF管理費率為0.50%,託管費率為0.10%,費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5,恆生滬深港創新葯精選50指數(HSSSHID)下跌2.07%。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領漲1.14%,天士力(600535)上漲0.33%,科倫藥業(002422)上漲0.29%;百濟神州(06160)領跌4.28%,和黃醫藥(00013)下跌3.99%,百利天恆(688506)下跌3.85%。創新葯滬港深ETF(517380)下跌1.46%,最新報價0.54元。
資金流入方面,創新葯滬港深ETF9個交易日內有5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1080.86萬元。
截至4月15日,創新葯滬港深ETF近1年淨值上漲21.93%。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創新葯滬港深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1.99%,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26.78%,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6.00%。截至2025年4月15日,創新葯滬港深ETF近1年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4.89%。
截至2025年4月11日,創新葯滬港深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00。
從估值層面來看,創新葯滬港深ETF跟蹤的恆生滬深港創新葯精選50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6.76倍,處於近1年5.54%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1年94.46%以上的時間,處於歷史低位。
截至2025年4月16日 10:26,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H30178)下跌1.44%。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萬東醫療(600055)領漲0.47%,山東藥玻(600529)上漲0.41%,偉思醫療(688580)上漲0.30%;健帆生物(300529)領跌6.40%,貝瑞基因(000710)下跌4.93%,威高骨科(688161)下跌3.77%。醫療設備ETF(159873)下跌1.62%,最新報價0.55元。
拉長時間看,截至4月15日,醫療設備ETF近1年日均成交531.82萬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規模方面,醫療設備ETF近1周規模增長220.92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2/5。
份額方面,醫療設備ETF最新份額達1.45億份,創近1月新高。
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醫療設備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6.59%,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28.63%,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6.41%。截至2025年4月15日,醫療設備ETF近2年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2.89%,排名可比基金1/5。
消息面上,近日,北京市推出了32條創新葯支持措施,重點加速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優化審批流程,並強化資金支持。同時,深圳市通過《全鏈條支持醫藥和醫療器械發展若干措施》,覆蓋研發、生產、應用及出海全鏈條,明確對完成臨牀試驗並上市的1類創新葯給予最高3000萬元獎勵,同時大力推動「AI+醫藥」與寵物藥械等新興賽道。此外,商務部、國家衞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在醫療服務方面,重點提及「增強銀發市場服務能力」: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健身休閒等業態深度融合,同時要求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開展中醫養生保健、營養指導、藥膳食療等活動。
長城國瑞證券認為,創新和出海仍是醫藥生物板塊的核心投資主線之一,目前處於業績密集披露期,建議持續關注具有原始創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藥械公司,以及業績超預期的企業。
國信證券表示推薦創新葯械和AI醫療主線。高質量的研發創新是醫藥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創新葯械在國內的商業化放量已經得到了較好的驗證,我們持續看好具備差異化創新能力和出海潛力的公司。醫藥產業正處於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變革期,AI將改變藥物研發、醫學影像、多組學診斷、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
興業證券也指出,板塊策略方面,我們建議關注創新+自主可控+內需三條主線,繼續建議重點關注具備較好成長性和產業邏輯的細分領域。創新+國際化仍是核心關鍵詞,重點關注創新葯以及基本面開始改善的創新葯產業鏈。同時,隨着deepseek等技術發展,我們認為AI醫療有望成為2025年醫藥板塊重要方向之一。
相關產品:
生物醫藥ETF(159859),場外聯接(A:011040;C:011041)。緊密跟蹤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國證生物醫藥指數以滬深北交易所屬於生物醫藥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為樣本空間,根據市值規模和流動性的綜合排名,選出前3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股,反映了生物醫藥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向市場提供了細分行業的指數化投資標的。
創新葯滬港深ETF(517380),場外聯接(A:014564;C:014565)。緊密跟蹤恆生滬深港創新葯精選50指數,恆生滬深港創新葯精選50指數追蹤首五十隻研究及發展投入較高且動量表現較好並於滬深港上市的創新葯相關股票之表現。
醫療設備ETF(159873)緊密跟蹤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從中證全指指數中選取與醫療保健主題相對應的行業內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該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