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11 22:29
來源:財聯社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外宣稱將逐步取代動物測試要求的消息,今日帶動美股AI醫藥開發概念股。
其中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 (RXRX.US)$ 盤中一度拉昇漲超30%,現漲幅近20%;此外, $Simulations Plus (SLP.US)$ 漲超近20%,$Certara (CERT.US)$ 漲超14%。
然而,業內對此消息評價各有褒貶。在AI醫藥企業看來,取消對單抗和其他藥物的動物實驗要求,轉而追求包括基於人工智能的毒性計算模型、細胞系以及實驗室環境下的類器官毒性測試的動作,代表的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亦有觀點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遠到不了可以實施的地步。
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FDA宣佈了一項重大決策,計劃逐步取消對單克隆抗體和其他藥物的動物測試要求,轉而採用更有效的、與人類相關的方法進行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
FDA局長Martin A.Makary表示,「通過利用基於人工智能的計算模型、基於人體器官模型的實驗室測試以及真實世界的人體數據,我們可以更快、更可靠地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療,同時降低研發成本和藥品價格。這對公共衞生和倫理道德而言是雙贏的。」
FDA在公告中表示,利用計算機建模和人工智能來預測藥物的行為將大大減少對動物試驗的需求,此外使用實驗室培養的人體「類器官」和芯片器官系統(模擬人體器官,例如肝臟、心臟和免疫器官)來測試藥物安全性能更直接地瞭解人體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FDA還推出了激勵政策,如提交非動物試驗的強有力安全性數據的公司可能會獲得簡化的審查。
針對此事,中國藥企管理協會MAH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行誠生物商務副總裁劉肖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毒理實驗中使用類器官和AI替代動物是很好的嘗試,但步子邁得有點大。」
劉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還遠到不了可以實施的地步。因為在目前技術情況下,沒有足夠的動物毒理試驗情況下,沒有很好的數據支撐貿然上人體試驗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
「首先,即使科研人員把整個基因的序列全部搞清楚了,依然無法找到好的治療方法去治很多類疾病,其次,人類整個身體是比基因組更復雜一種體系,以腫瘤為例,在人體細胞腫瘤的微環境中,存在大量腫瘤逃逸的可能,而AI和類器官也無法模擬末線白血病人脆弱的免疫系統,因此用現在的技術去模擬是做不到的。」劉肖説道。
當被問及何時能實現AI和類器官完全替代動物試驗,劉肖表示,其原本預期是十年之內,但隨着美國NIH數據庫限制訪問受限數據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加劇可能會延緩。這件事絕不是某一個國家的科學家團隊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全球合作。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