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創新葯「黃金十年」啟幕:百億賽道背后的競速與突圍

2025-04-11 09:03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爲準;本文僅作醫療健康相關藥物介紹,非治療方案推薦(若涉及),不代表平臺立場。任何文章轉載需得到授權。

2024年,中國創新葯行業迎來歷史性轉折點:91種新增醫保藥品中,38種為「全球新」分子,國產創新葯首次在靶點發現、臨牀設計、國際化佈局上與國際巨頭同台競技,出海案例不斷刷新紀錄——處於中國創新葯「黃金十年」的臨界點,「百億俱樂部」頭部藥企正以超高的創新葯收入增速,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遷。

百濟神州(ONC.NS、06160.HK、688235.SH)全球化創新先鋒

2024年,百濟神州總收入達272.14億元,其中產品收入為269.94億元,同比增長74.1%,成為推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其國際化佈局功不可沒。

核心產品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188.59億元,同比增長106.4%,成為首個躋身全球「10億美元俱樂部」的國產創新葯;PD-1腫瘤藥替雷利珠單抗銷售額總計44.67億元,同比增長17.4%。

作為最燒錢的藥企之一,百濟神州2024年研發投入140億元,佔營收比例約52%,研發佈局覆蓋雙抗、ADC、CAR-T等前沿領域。強大的研發實力推動其在全球市場加速佈局,國際化進程顯著提升了產品銷售表現,使其在國際創新葯市場擁有重要話語權。

恆瑞醫藥(600276.SH):傳統巨頭的轉型突圍

恆瑞醫藥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79.85億元,同比增22.63%,創新葯銷售收入138.92億元(含税,不含對外許可收入),同比增長30.60%,佔總銷售收入一半以上。

明星產品PD-1卡瑞利珠單抗國內獲批10項適應症,年銷售額超40億元;HER2 ADC(SHR-A1811)臨牀數據對標國際一線產品,海外授權首付款達1.6億歐元。

2024年恆瑞研發投入82.28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65.83億元,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達到29.40%,至今恆瑞累計研發投入已超440億元。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牀開發,約400項臨牀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出海方面,目前已實現13筆創新葯海外授權合作,其中近三年對外授權8筆。公司將自主研發的Lp(a)抑制劑、DLL3 ADC、PARP1抑制劑等許可給包括默沙東、IDEAYA Biosciences、默克在內的多家海外藥企。

翰森製藥(03692.HK):創新葯高增長典範

翰森製藥2024年實現總收入122.61億元,同比增長約21.3%,創新葯與合作產品銷售收入約94.77億元,同比增長約38.1%,佔總收入比例上升至77.3%,成為中國藥企成功實現創新轉型的樣板。

2024年,翰森製藥研發開支27.02億元,同比增長28.8%,佔總收入比例22%。翰森製藥有40款候選創新葯正在開展60余項臨牀試驗,包括ADC、合成多肽、siRNA、雙抗及小分子等藥物類型,在深化抗腫瘤、代謝等優勢領域的同時,快速拓展自免及腎病領域,管線進入新一輪收穫期。

國際合作方面,翰森先后與GSK、MSD達成三項海外授權,交易總金額超52億美元,藉助國內國際研發協同,實現全球同步研發,加速創新價值變現。隨着新產品的陸續上市和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以及與MNC合作的深化,翰森製藥有望在創新葯賽道保持高增長態勢,鞏固其行業地位。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聚焦核心領域的創新收穫期

中國生物製藥2024年創新產品收入達120.6億元,增長21.9%,創新產品佔總收入比例達到41.8%。中生以多元化路徑推動創新發展,展現出獨特的市場競爭力。

中生創新葯銷售主要貢獻來自安羅替尼、易立舒及四款生物類似藥。安羅替尼是中生創新管線中的核心產品,目前適應症已向一線治療逐步拓展,第十個適應症上市申請已受理。

2024年,中國生物製藥研發投入費用達到50.9億元,佔總收入比例達17.6%,其中約78%投入到創新葯研發中。在國際化方面,中生建立海外平臺,推動產品全球註冊和商業化,並通過與MNC和Biotech的協作,拓展聯合開發與對外授權。

目前,中國創新葯收入佔規模以上藥企總營收的24%,相比之下歐美藥企的創新葯收入佔比早已穩定在80%以上。百濟神州、翰森製藥、恆瑞醫藥的創新葯收入佔比分別超過了85%、77%和50%,接近國際一線藥企。

四家藥企以差異化路徑共同印證:當創新葯收入佔比突破40%閾值,企業將進入「研發-商業化」正循環。儘管中國的創新葯起步晚,但頭部企業正在逐步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恆瑞醫藥和中國生物製藥連續六年躋身全球製藥企業TOP50榜單。中國創新葯已進入規模化增長和全球化競爭的關鍵窗口期。從「跑得快」到「跑得遠」,未來的贏家將取決於突破重磅品種天花板、打通海外市場以及資本化能力。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增長競速,更是一次全球視野下的結構性機會。

植根上海、輻射全球,藥融圈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級戰略平臺,以"讓智慧與人脈無界流動"為使命,構建覆蓋藥物研發、生產、流通、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賦能體系。通過智能化雲服務、精準資源鏈接、產業智庫與生態社羣四大核心引擎,打造中國醫藥價值流動的基礎設施。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雙重浪潮下,藥融圈正重新定義醫藥資源的流通範式--這里不僅是信息與人脈的樞紐站,更是催生產業變革的化學反應器。我們以中國為原點,編織全球醫藥智慧網絡,讓每一次精準鏈接都成為企業跨越式增長的催化劑。

點點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