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向「數」圖強 ——張家口轉型記

2025-04-11 12:23

轉自:河北新聞網

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之一,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樞紐節點,算力規模位居河北省首位……如今,以算力為加持的新數字浪潮奔湧而來,張家口市亦早在大數據這片藍海中提前佈局,探尋出了一條產業轉型升級、向上突圍的張家口路徑。張家口,正以「算力」之名,「數」説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密碼。

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武殿森 攝 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武殿森 攝

打好優勢牌聚力新動能

2017年9月,懷來首家數據中心企業——秦淮數據落地。如今,該企業已在懷來建成4個基地,投運及在建I T容量近500兆瓦,投運數據中心上架率超過90%。

回望企業的發展歷程,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大數據企業,選址首要考慮的地理條件。張家口氣候冷涼,區位得天獨厚,在這兒建廠優勢集中。

而這並非一家之言。這些年,張家口市依託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緊鄰京津的地理區位,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優先搶灘大數據藍海,阿里雲、騰訊雲、合盈數據、中明科技等頭部企業相繼落户,張家口市成為互聯網巨頭重要的數據中心承載地。當前,全市已註冊大數據企業超120家,累計上雲企業3200多家。

從一家企業的發展壯大到眾多企業的蜂擁而來,似乎可以窺見張家口市近年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路徑思考。

認清優勢,深挖優勢,放大優勢,起好步還要形成聲勢、建好「磁場」,產業規模化、集羣化發展是必由之路。

在位於張北縣廟灘工業園區的阿里巴巴雲聯數據中心,廠房內設備運轉有序,正在為網絡購物、視頻直播等業務提供着穩定的數據支撐。這是阿里集團率先在張北投建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張家口市第一家大數據企業。不遠處,阿里巴巴張北察哈爾數據中心二期項目正加緊建設,這是該集團在張北規劃建設的5個數據中心之一,計劃投運服務器數十萬台。

在張家口市聚力優勢構建大數據產業集羣的進程中,張北已實現了從0到N的華麗蝶變。如今,該縣在全力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隆起帶中蹄疾步穩,已有云聯數據中心、小二臺數據港數據中心、阿里廟灘數據中心等7個數據中心投入運營,全縣服務器規模發展到84萬台。

距離張北一百多公里的懷來,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同樣強勁。

春日的官廳湖畔候鳥蹁躚,與之交相輝映的是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內湧動的勃勃生機。走進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機房里一排排機櫃藍光閃爍,猶如數據音符演奏着新的歡歌。作為京津冀區域目前在建面積最大、建設等級最高、機架規模最大的核心級數據中心,在構建京津冀一體化算力格局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時的懷來早已是三大運營商及31家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落户的熱門高地,現簽約算力項目66個,投運數據中心項目24個,投運標準機架36萬架,運行服務器106萬台,已構建起以東花園為龍頭,輻射帶動沙城、存瑞、桑園的「一龍頭三片區」產業發展格局。

連點成線,串線成面,集聚合力賦能發展下的優勢效應持續凸顯。如今,張家口市逐步形成以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張北雲計算基地等為核心的數據產業集聚區,已建成投運數據中心項目30個,投運標準機櫃超44.8萬架,投運服務器達172萬台,算力規模約2.91萬P,成為我國「東數西算」工程8個樞紐節點之一、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之一、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速度最快地區之一。目前正着力構建「一廊四區多園」的大數據產業空間佈局,搭建京津冀大數據產業發展廊道,主動承接京津大數據產業外溢;以經開區為龍頭,打造數字服務產業功能區;以張北縣為龍頭,打造數據存儲與綠色低碳功能區;以懷來縣為龍頭,打造數據存算與融合應用功能區;以宣化區為龍頭,打造裝備製造與數據存算功能區;打造一批分佈合理、特色鮮明、運行高效的大數據產業園,構建多園協同聯動格局。

佈局全鏈條邁向新高地

下好先手棋,發展規模化,構建起了張家口市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堅實基礎,進一步織密產業版圖,則需在頂層設計上有着更深遠的謀劃和更全面的統籌。

2023年以來,張家口市先后出臺《數字張家口建設行動方案》《張家口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支持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若干措施》《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文件,目標清晰、措施明確。紮實推進中,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正轉化為可視可感的「實景圖」。

走進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一個個服務器高速運轉,處理着在這里匯聚分流的信息。產業園二期項目正施工建設,建成后將容載100萬台服務器,成為該企業在國內佈局的最大數據中心集羣。

如果將合盈數據理解為一間「房子」,那麼另一家企業寶德數壩生產的服務器就是里面用來存儲數據的「家俱」。今年3月17日剛上線運行的張家口可信數據空間和數據流通服務支撐平臺,作為全省第一個城市級數據要素流通基礎設施,則是助力這些行業企業創新發展的產業聚合服務平臺。

在張家口市,像這樣上下游有效銜接的大數據產業鏈條日臻完善。近年來,張家口市圍繞建立「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製造+應用服務」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目標,在延鏈強鏈補鏈方面不斷突破,實現由單一數據存儲到算力、裝備製造、應用服務多元業態的轉變。製造業方面,寶德數壩、河北樂寧、易特數字、英維克等企業先后投產,服務器、機櫃、製冷設備、回收利用等產能初具規模。信息軟件服務產業方面,建成投運了懷來數字港、張北數壩科技信息技術服務基地和大數據信息技術服務基地A、B區和經開數字文創基地等園區。數據加工方面,軟通動力、中國網庫、競業達、阿里客服中心等一批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已先后運營。

算力的基礎是電力,「雙碳」背景下,平衡好供給與能耗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題中之要。坐擁全國首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000萬千瓦,背靠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借勢「東數西算」工程歷史機遇,多項利好因素加持下,註定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追「新」逐「綠」,算力發展含綠濃度更高。

在張北,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52億度,落地的數據中心全部建成后,可完全滿足能源所需。同時,該縣大力推進算電協同發展,通過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體系,實現源、網、荷、儲全鏈條統籌規劃,探索區域內「綠電」供「綠產」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懷來,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內「綠電聚合供應」模式已生動實踐,其在張家口市多地建設新能源電站,年新增新能源發電量達130億千瓦時,滿足產業園算力集羣超1G W負荷規模,真正實現從算力到綠色算力的轉型升級。去年,騰訊在懷來成功落地了國內首個風電、光伏、儲能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微電網項目,「綠電」已經佔年度用電量的71%。

目前,張家口市6個項目入選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下一步,將以大規模綠色算力為切入點,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治理與服務、數據價值化,着力打造算力調度先行示範區、綠色低碳創新樣板區、數字服務產業集聚區。充足的綠色能源已成為大數據產業不斷壯大的堅實后盾,「綠色供能+綠色用能」的路徑再次構建起張家口市綠色發展的新引擎。

拓寬多場景厚植新生態

位於張家口市經開區的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張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項目現場,一派繁忙,項目一期即將投運。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規劃算力超5萬P,全部建成后將成為距北京1小時可達的首個超大規模智算中心。可高效滿足京津冀區域科研機構、互聯網公司進行大模型訓練等應用場景需求。

在市場需求、技術迭代、政策引領等共同推動下,智算勢不可擋。張家口市依託高水平、多元化的算力基礎,正成為環京最佳溢出算力需求承載地,「算力之都」的名號越叫越響。

如果説通算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那麼智算則是其進階版本。由通算邁向智算,張家口市大數據產業轉型駛入快車道。正是在一個個「智慧大腦」的賦能下,更多數字成果轉化為可感可知、普惠共享的「新圖景」。

「幸福張家口」A P P涵蓋教育、醫療、住房等12個重點領域,開發了15個掌上「一次辦」應用場景;搭建「垣崗在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通過系統智能化匹配,可為用工方和求職者精準提供崗位信息;推行「一網統管」改革,搭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成大民生、大建管、大平安、大市場等7個輔助決策系統,藉助大數據分析,精準識別城市治理熱點問題並做出快速應對……一場由「數據要素·」為主題的應用場景深度植入,在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12個領域多點開花,張家口市數智賦能水平持續提升。

新質生產力的持續轉化中,一批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重塑着大數據產業的生態圈。其中,優良的營商環境猶如沃土,滋養着產業的蓬勃發展,讓引得來、留得住、成長好成為雙向奔赴的生動註腳。

在張家口市,為保障項目快速落地,通過「虛擬審批」「容缺辦理」「拿地即開工」等措施,助力企業開工建設手續「壓茬辦」「並行辦」,創下了從立項到開工用時32天的新紀錄。「承諾+審批」新模式、「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及「優化聯合驗收」等措施,讓大數據項目落地開建贏在了「起跑線」……

數字浪潮奔湧而來,張家口正將資源優勢聚合為算力創新勢能,加速轉化成助推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記者 韓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