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業績最高增超50倍!2025年一季度「開門紅」,這些企業成大黑馬

2025-04-10 15:45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謝碧鷺 帥可聰 北京報道

2025年一季度已圓滿收官,A股市場陸續有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一季度財報或者業績預告,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午間,已有130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超九成公司業績預喜,6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翻倍,預計最高增幅超1000%的上市公司更是達到了5家。

從行業分佈來看,半導體、機械、醫藥生物和軍工等板塊成為增長「領頭羊」。例如,半導體領域的芯動聯科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800%,泰凌微淨利潤同比增長894%。機械行業的中船防務預計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05.77%至1200.91%,中國動力淨利潤同比增長240.48%至410.73%。

受訪專家分析認為,一季度業績的強勁表現反映了當前市場部分行業經營狀況良好,經濟環境穩中向好。不過,當前披露的業績數據僅為部分樣本,可能集中在景氣度較高的板塊,全面復甦仍需進一步觀察。

超九成公司一季度預喜

一季報作為全年業績的開端,往往能夠為上市公司上半年乃至全年的業績表現提供重要參考,因此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風向標」。近期,隨着一季度的收尾,多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成績單。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午間,已有130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預告。其中,有125家公司業績預喜(包括略增、扭虧、續盈和預增等)。預計增幅在50%以上的超90家;有60家上市公司預計2025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將實現翻倍;還有5家公司預計一季度增幅超1000%,分別為鋭捷網絡、芯動聯科、利民股份廣大特材和中船防務。

其中,芯動聯科和利民股份為扭虧為盈。鋭捷網絡預計一季度淨利潤為0.98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4142.15%至5310.9%。廣大特材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為7500萬元,同比增長1504.79%。中船防務預計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為1.7億元至2億元,同比增長1005.77%至1200.91%。

對於一季度業績增長,鋭捷網絡稱,在AI算力需求持續驅動下,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強勢增長,同時公司繼續推進管理改善和效率提升工作。廣大特材稱,報告期內,公司下游所屬行業需求整體向好,公司產銷兩旺,營業收入同比實現有序增長。中船防務稱,本報告期,公司聚焦年度目標任務,深化精益管理,船舶產品收入及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產品毛利同比改善;公司聯營企業經營業績向好,確認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這些行業為「大贏家」

那麼,哪些行業業績增幅「遙遙領先」?據《華夏時報》記者梳理,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機械、醫藥生物和軍工等(以Wind行業分類為基準)。

半導體行業中,除了芯動聯科之外,泰凌微預計一季度淨利潤為3500萬元左右,同比增長894%。據悉,泰凌微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從事無線物聯網系統級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一季度業績增長,受益於高毛利產品和客户銷售佔比的提升,還有公司銷售額快速成長帶來的規模效應。

業績增速較快的中船防務和中國動力均為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中國動力的主要業務涵蓋燃氣動力、蒸汽動力、柴油機動力、綜合電力、化學動力、熱氣機動力、核動力(設備)等七類動力業務及機電配套業務。其預計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3億元至4.5億元,同比增加240.48%到410.73%。

翰宇藥業預計一季度的淨利潤為6000萬元至7200萬元,同比增長525.47%至610.57%。翰宇藥業是一家專業從事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多肽製劑、多肽原料藥和客户肽(定製服務)、藥品組合包裝類產品、器械類產品、固體類產品六大系列。

中國重工鋮昌科技均預計今年一季度淨利潤最高增幅超300%。其中,中國重工預計淨利潤為5億元至6億元,同比增長267.85%至341.42%;鋮昌科技預計一季度淨利潤為2700萬元至3450萬元,同比增長281.17%至331.49%。中國重工是國內海軍艦船裝備的主要研製和供應商。鋮昌科技是一家以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T/R芯片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后市仍有待觀察

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委員祕書長吳高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季報整體表現較好,反映出當前市場部分行業經營狀況良好,企業盈利能力較強。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當前市場整體經濟環境向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業績預喜的趨勢有望延續到后續的季度報告。一方面,我國經濟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政策環境持續優化,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隨着市場需求的逐步回暖,企業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業績預喜的趨勢並非一成不變。后續季度報告中,部分公司可能受到市場競爭、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出現業績波動。」吳高斌稱。

同時,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也提示稱,這或許是結構性修復,不是全面復甦。畢竟目前披露一季度預報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少,僅僅只是A股市場中的部分小樣本,預喜企業可能集中在景氣度改善較快的板塊,如高端製造、能源裝備、新材料等,不能以點帶面地推論整個經濟環境已全面回暖。相較於數據的「好看」,投資者更應關注這些增長是否具備持續性,是否來自「經營性改善」而非「短期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預告披露前后,不少績優股受到機構扎堆青睞。

比如4月8日晚,滬電股份對外披露了一季度預告,預計今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為7.2億元至8.2億元,同比增長39.86%至59.28%。4月7日至9日,滬電股份接受了多家機構的調研,機構詢問的主要問題圍繞公司的成長空間展開。比如行業以后的發展前景、本期盈利水平、之后的盈利增長點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