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酒店行業分化加劇:三巨頭增速放緩,亞朵靠「賣枕頭」狂攬22億元,華天、華大深陷虧損泥潭

2025-04-10 14:12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敬 北京報道

近期,國內多家上市酒店集團陸續披露2024年業績。2024年,中國酒店行業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呈現顯著分化格局,頭部企業因戰略定位和業務結構不同,業績表現迥異。

其中,錦江酒店(600754.SH)受經濟型酒店競爭加劇與中高端轉型成本拖累,成為「三巨頭」中唯一營收與淨利潤雙降的企業;華住集團(1179.HK)憑藉下沉市場擴張實現營收增長9.2%,但受外匯虧損、附屬公司的一次性重組成本和預扣税增加影響,淨利潤同比下滑26.8%,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首旅酒店(600258.SH)通過優化成本結構和提高運營效率,在營收微降0.54%的背景下,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41%。

除了中國酒店業「三巨頭」外,亞朵集團(NASDAQ:ATAT)靠着賣枕頭等衍生品的零售收入高增速,帶動營收大幅增長55.3%,調整后淨利潤同比上漲44.6%,成為少數實現雙位數營收與利潤雙增長的酒店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華大酒店(0201.HK)因財務成本增加和行政費用減少,導致營收同比增長16.02%但淨利潤縮水36.05%;同爲上市公司的華天酒店(000428.SZ)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擴大至1.73億元至2.08億元。

根據酒店之家統計數據,2024年行業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為118元,同比下降9.7%;平均每天房價(ADR)為200元,同比下降5.8%;出租率(OCC)為58.8%,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

亞朵靠零售業務收入突圍

2024年,包括中國酒店業「三巨頭」在內的國內酒店集團業績分化顯著。營收方面,華住集團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39億元,同比增長約9.2%,位列國內酒店行業第一位;錦江酒店位列第二,實現總營業收入140.63億元,同比減少4%;首旅酒店營收微降0.54%至77.51億元;亞朵集團表現最為搶眼,全年淨收入72.48億元,同比大增55.3%。

淨利潤層面,2024年,華住集團實現歸屬於華住集團有限公司的淨利潤為人民幣30億元,同比下降約26.8%;錦江酒店實現歸母淨利潤9.11億元,同比減少9.06%;首旅酒店實現歸母淨利潤8.06億元,同比增長1.41%;亞朵集團實現調整后淨利潤13.06億元,同比增長44.6%。

進一步分析發現,華住集團盈利下滑主要受外匯虧損、附屬公司的一次性重組成本和預扣税增加影響;錦江酒店淨利潤下滑是有限服務型酒店業績下滑、成本上升、非經常性收益減少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首旅酒店2024年盈利增長主要依賴酒店管理業務盈利能力顯著、成本結構優化和運營效率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方面,亞朵集團再度趕超「三巨頭」,憑藉獨特的「酒店+零售」商業模式成為酒店行業的業績「尖子生」。公司盈利增長主要依賴管理加盟酒店業務的增長和零售業務爆發。具體而言,亞朵管理加盟酒店收入為41.49億元,同比提升53.32%;而零售收入為21.98億元,同比增長126.2%,在集團總營收中佔比已達三成,其中枕頭等睡眠相關產品是核心增長點。

2024年,亞朵集團零售業務GMV同比增長127.7%至25.92億元。其中,深睡記憶枕PRO系列產品2024年累計銷量超過380萬隻;被子品類GMV同比增長超300%。

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教授王春娟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亞朵集團這種「酒店+零售」的商業模式不僅拓寬了企業的盈利渠道,還增強了客户黏性,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她分析稱,隨着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和對酒店品牌認同感的提升,對酒店衍生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亞朵集團作為知名酒店品牌,其衍生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溢價能力,有助於提升產品銷量和利潤率。然而,亞朵集團也需要注意保持對市場趨勢的敏感度,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相比之下,有酒店企業仍在困境中掙扎。華大酒店2024年虧損0.41億元,主要受資產減值、財務成本增加和行政費用減少;華天酒店預計虧損1.73億元至2.08億元,主要因收入結構調整,固定成本較高,同比上年股權處置帶來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

王春娟分析稱:「隨着酒店行業的持續擴張,市場競爭加劇,區域型酒店企業面臨來自大型酒店集團和新興酒店品牌的雙重壓力。與大型酒店集團相比,區域型酒店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較弱,難以吸引高端客户和保持客户黏性。由於規模較小,區域型酒店企業的運營成本較高,難以在價格上形成競爭優勢。」

華大酒店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在中國香港、中國和英國均有業務佈局,未來將繼續拓展多元化市場,分散風險並尋找新的增長點;同時,隨着中國其他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進一步推行一簽多行政策,公司將重點關注大灣區市場,吸引更多中國旅客。

行業三大核心運營指標均下跌

酒店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行業平均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為118元,同比下降9.7%;平均每天房價(ADR)為200元,同比下降5.8%;出租率(OCC)為58.8%,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

RevPAR、ADR和OCC作為酒店行業最核心的三大運營指標,是酒店經營者日常最關注的KPI,也是投資者分析酒店企業財報時的重點考察數據。從各家上市酒店集團的數據來看,其三大指標在2024年大多呈現下滑態勢。

對於2024年酒店行業多項指標普遍下滑,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宏觀經濟層面,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增加,商務出行和旅遊需求受到抑制;消費者層面,消費觀念轉變,更加註重性價比,對價格敏感度提升,導致高價位酒店入住率和房價受到衝擊。同時,市場競爭方面,酒店數量持續增加,供給過剩,加劇了市場競爭,各酒店為吸引客源不得不降低價格,進而拉低平均房價和每間可售客房收入。

錦江酒店2024年年報顯示,其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平均房價(ADR)為240.67元、出租率(OCC)65.43%、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157.47元,同比分別下降4.44%、0.93%、5.78%。

華住集團方面,華住中國的日均房價(ADR)同比下降3.2%至289元;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3.%至235元;只有入住率(OCC)仍保持在81.2%的較高水平,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

年報數據顯示,首旅酒店核心運營指標每間可售客房收入(RevPAR)為147元,同比減少4.7%;平均房價(ADR)229元,同比減少2.6%;出租率(OCC)64.2%,同比減少1.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亞朵集團在2024年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但其酒店運營指標同樣承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351元,相比2023年的377元減少26元;平均房價為437元,較2023年的464元減少27元;入住率達77.4%,為2023年同期水平的99.5%。

運營與擴張的抉擇

當前,酒店行業正處在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關鍵階段。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數據,截至2023年期末,中國前十家酒店集團客房總數近373萬間,同比增長8.18%,連鎖化率持續提升至41%。這表明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市場整合加速。

截至2024年底,錦江酒店、華住集團、首旅酒店和亞朵酒店旗下的酒店數量分別為13416家、11147家、7002家、1619家。

錦江酒店旗下已經開業的酒店中,有限服務型酒店數量達13332家,有限服務型酒店中又包含中端酒店8067家、經濟型酒店5265家,客房數126萬間,其中超過九成的酒店採取「加盟」模式;錦江旗下全服務型酒店佔酒店總數的比重僅為0.63%,客房數2.25萬間,佔總客房數的比重為1.75%。

從酒店新增數量來看,錦江酒店2024年新開業1515家酒店,淨增開業酒店968家,關閉酒店數為547家。新開酒店中,全服務型酒店29家、有限服務型酒店1486家。財報顯示,全年有限服務型酒店中,直營酒店減少75家、加盟酒店增加1019家,加盟店佔比超九成。

截至2024年底,華住集團11147家在營酒店遍佈全球19個國家,客房數量首次突破百萬間至108.82萬間。其中,華住中國在營酒店數量達11025家,客房數量為106.23萬間。

2024年,華住中國的中高端在營酒店和待開業的酒店數量同比均增長了35%,分別達到873家和521家。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華住待開業酒店數量為2988家,環比上一季度增加89家,其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佔比升至54%,較在營酒店中的佔比高出12個百分點。

2024年全年,首旅酒店新開店數量為1353家,其中直營店12家,特許加盟店1341 家。經濟型酒店新開店數量為298家,中高端酒店新開店數量為412家,輕管理酒店新開店數量為64家,其他1家。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已簽約未開業和正在簽約店為1743家。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亞朵集團新開業471家酒店,同比增長63%。截至2024年年底,集團在營酒店數量達到1619家,同比增長33.8%,擁有183184間客房,酒店數量突破歷史新高。

談及2025年規劃,錦江酒店在財報中表示,預計於2025年實現營收143億元-150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境內的營收增幅預計可達5%—10%。從開店計劃看,錦江酒店計劃新開1300家酒店,新增簽約酒店數達到2000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不過,2022—2024年分別新開酒店數為1328家、1407家、1515家,這意味着錦江酒店計劃放緩擴張速度。

華住集團在發佈會上介紹,接下來,通過推出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華住將繼續擴大對中國市場的覆蓋。華住集團預計,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幅在4%以內;2025年全年,收入預期同比增長2%至6%。預期2025年全年開設約2300家酒店,並關閉約600家酒店。

年報中,首旅酒店將「全面提速開店節奏,全力發展標準管理酒店,創新發展模式」列為重點任務。公司表示,2025年計劃新開酒店1500家,繼續提升標準管理酒店及中高端酒店佔比,通過「屬地深耕」策略聚焦區域市場深度開發,加強精細化市場佈局,推進全域覆蓋。

亞朵集團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上強調,集團是「住宿和零售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公司將繼續擴大酒店網絡,優化產品組合,並加強零售業務的發展,預計2025年零售業務收入將同比增長不少於35%。

實際上,包括華住集團、首旅酒店、藝龍酒店等在內的國內酒店集團和萬豪國際集團等國際酒店集團近年來都在積極拓展零售業務,試圖通過售賣酒店同款產品、打造線上購物平臺增收。

基於當前酒店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支培元對本報記者指出:「未來,酒店集團零售板塊將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產品種類會不斷豐富,除現有牀品、洗護用品外,還會拓展到家居飾品、特色食品等領域。銷售渠道將更加多元,線上依託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線下在酒店大堂、機場車站等地開設體驗店。品牌化趨勢明顯,各酒店集團打造自有零售品牌,提升產品辨識度和競爭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