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Phone美國造」?特朗普強推製造業迴流,蘋果要為此付出3500美元的代價?

2025-04-09 16:44

特朗普政府認為,蘋果(AAPL.O)應將其全球iPhone製造體系遷回美國——但分析師普遍質疑,該公司近期是否可能採取如此重大的行動。

周二早些時候,白宮確認,自周三起將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104%的關税,這一消息引發股市再度大幅震盪。仍然大量在中國生產iPhone的蘋果公司股價下跌近5%。華爾街分析師們近來也在努力預測iPhone價格可能會因此上漲多少。

但一些分析師認為,強行要求蘋果全面重置製造戰略並非明智之舉。自疫情以來,全球供應鏈暴露出巨大問題,蘋果已逐步將部分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出去,目前已有部分iPhone在印度生產,部分產品則在越南製造。

但即便有所「去中國化」,幾乎每一個iPhone的零部件仍是在美國以外生產的。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周二在報告中表示,若按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通過天價關税迫使企業迴流美國」的思路,一部美國製造的iPhone售價可能達到約3500美元,而目前僅為1000美元左右。

「如果美國科技公司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未來數十年的科技格局將被徹底改變。」艾夫斯寫道。

「徹底改變製造佈局和供應鏈體系成本極高、周期極長,」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迪潘賈恩·查特吉(Dipanjan Chatterjee)指出,他雖然不專注供應鏈研究,但長期跟蹤蘋果。「只有在確信這是絕對必要之舉時,公司纔會考慮行動。」

周二稍晚,當被問及是否應將iPhone製造遷回美國時,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萊維特再次強調政府的保護主義立場。

「當然(應該)。[特朗普]認為我們擁有所需的勞動力、人才和資源。」萊維特表示,「你也知道,蘋果已經在美國投資了5000億美元。所以,如果蘋果不認為美國能做到,它們可能根本不會投入這麼一大筆錢。」

但將蘋果承諾的「未來四年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全部理解為製造業投資,是一種誤解。實際上,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將用於在德州建造一座用於AI服務器的工廠。蘋果還計劃將「美國先進製造基金」翻倍至100億美元,在密歇根州設立專注於新一代製造技術的學院,並擴大其芯片工程和生產業務。

根據蘋果新聞稿,其余資金將用於美國本土員工薪資、數據中心和AI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在美國20個州投資Apple TV+影視製作。

蘋果方面尚未就此置評。

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Gil Luria)認為,蘋果可能會將部分製造轉移至美國,但預計需要五到十年。「在五到十年的時間里,蘋果實現部分美國製造是可能的,而且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是可接受的。」盧里亞在郵件中表示,「當前中美製造差距更多是技能而非成本。」

盧里亞指出,如果美國本土能在某些關鍵製造技能上加大投入,並推進自動化製造,就可能複製中國現有的製造能力。「未來幾年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本身就能帶來顯著突破。」他補充説。

不過,就目前而言,蘋果仍需應對新一輪關税所帶來的衝擊,並尋找討好特朗普政府的方式。

「如果我是蘋果高管,雖然我不是供應鏈專家,但我會考慮在哪些領域做出儘可能小的讓步,來遷移部分業務到美國,從而對外展示‘看,我們已經在行動’。」查特吉表示。

他還指出,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的不斷變化,幾乎不給企業高管任何確定性,蘋果CEO蒂姆·庫克也無法例外。

「庫克可能在想,‘在這個政府之前,美國七十年來無論哪種黨派執政,從未有過如此極端的保護主義政策。我為什麼要相信這次真的會長期持續下去?’」

上周末,特朗普宣佈新一輪關税政策后,美國股市遭遇劇烈下跌。而在本周二,最新關税消息也再度逆轉了美股盤中的漲勢。總體來看,蘋果被認為是此次消費電子行業中受創最嚴重的公司之一,不過PC廠商也預計將在未來面臨漲價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