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8 19:30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4月8日電(記者閆鵬)繼「國家隊」中央匯金4月7日盤尾「出手」之后,8日盤前中央匯金、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重磅發聲,釋放穩市強信號,同時上市公司掀起回購增持潮,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截至8日收盤,上證綜指漲1.58%,深證成指漲0.64%,創業板指漲1.83%。
業內人士表示,多部委、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聯合共進,展現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的堅定決心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信心,有望形成政策合力,為資本市場發展注入強心劑。當前,無論從歷史縱向對比,還是全球橫向對比以及和債券回報率相比,中國股票市場都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中國版平準基金為股市提供堅實后盾
4月8日盤前,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中央匯金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人民銀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寬基ETF是「國家隊」資金入市通道,滬深300ETF更為首選標的。截至8日收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華夏滬深300ETF(510330)、嘉實滬深300ETF(159919)成交額分別達216.69億元、143.64億元、133.26億元和122.04億元,上述4只滬深300ETF合計成交額超過600億元。4月7日,上述4只滬深300ETF合計成交額約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8日另外多隻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等寬基ETF也明顯放量,南方中證500ETF(510500)和南方中證1000ETF(512100)成交額破百億元,分別成交為160.18億元和137.3億元。此外,華夏中證1000ETF(159845)和廣發中證1000ETF(560010)成交額分別為81.49億元和56.63億元。
「中央匯金等資金作為政府和公共部門,購買二級市場股票ETF不僅直接為市場提供資金支持,化解資金面負反饋,更重要的是起到信號意義,對於穩市場和穩預期都有積極影響。」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説。
李求索稱,近年如2024年2月,市場連續調整后觸發雪球等衍生品平倉,資金面呈現階段性負反饋,匯金公司從單一增持藍籌ETF到擴大ETF增持範圍,快速化解了流動性壓力也穩住市場預期。簡單從主要的寬基ETF成交額超常規放大估算,4月7日ETF尤其尾盤放量可能超過600億元,單日資金流入強度超出2024年2月初的水平。
中央匯金穩市資金來源有哪些?中央匯金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是資產實力雄厚。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中央匯金公司經營穩健,資產負債表健康。二是現金流充足穩定。中央匯金公司每年獲得穩定的現金分紅,可動用的自有資金規模較大。三是融資渠道暢通高效。經多年發展,中央匯金公司已建立起覆蓋短中長期限、成熟穩定的市場融資渠道,還可獲得人民銀行流動性支持。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表示,中央匯金歷史上多次在市場關鍵節點發揮「穩定器」作用。此次政策升級后,其資金來源從自有資金、分紅收入,擴展至人民銀行再貸款支持,資金規模上限被徹底打開,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大幅增強。
「面對全球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帶來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複雜環境,中國第一時間果斷應對,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彰顯應對外部衝擊中國自身具備充足的政策空間。」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説。
長期資金入市「快馬加鞭」
同樣在8日盤前,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一條重要內容是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這一調整預計釋放數千億增量資金,並通過‘集中度比例松綁+税延賬户合併’等政策,引導保險資金精準投向新質生產力領域。」姚余棟説。
華創證券金融業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徐康認為,從長期來看,保險資金作為長錢配置以債為主,利率下行帶來再投資壓力,而增配權益能夠增厚投資收益,兼顧安全性考慮或流向低波高息資產。同時從現金流角度考慮,紅利資產能夠以股息收入部分補償利息,減緩淨投資收益率壓力。
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也如火如荼。據新華財經瞭解,第一期試點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全部投資落地;第二批試點機構總計批覆試點額度1120億元,參與的保險機構更多,目前各機構正在加快工作進度,儘快推進私募證券基金設立及投資工作。
同樣作為典型的長期資金代表,社保基金「官宣」近期也將繼續增持。8日盤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此次多部委聯合發佈政策穩定資本市場,打出政策組合拳,表達了堅定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力挺資本市場的決心。這不僅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部署的迅速落實,更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邁向新階段。
此外,多家知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紛紛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產。8日,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稱,已分步抄底中國核心資產;淡水泉投資、星石投資、神農投資等私募基金也公開表示:「不應因市場短期的劇烈調整和情緒化反應,忽視中國優質資產的長期成長空間」「一些被情緒錯殺的企業呈現出更為明顯的投資價值」「關注超跌帶來的機會」。
上市公司掀起回購增持潮
4月7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多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回購與增持計劃公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8日收盤,A股已有百余家公司宣佈回購增持計劃,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美的集團、貴州茅臺等多家龍頭上市公司。
比如,4月7日,寧德時代公告,公司擬回購公司部分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份,公司回購資金總額擬使用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含)且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含)自有或自籌資金,回購價格上限為392.32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
今年以來,寧德時代股價累計跌幅近20%。截至4月8日收盤,寧德時代當日收盤價為219.05元/股,此次公告擬定的最高回購價格溢價近80%。后續寧德時代將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股票回購往往被視為穩定股價重要舉措。一方面,當股價被低估時,公司通過回購股票,向市場傳遞出對自身價值的堅定信心,有助於穩定股價,防止股價過度下跌,發揮股價 「穩定器」 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減少市場上流通股的數量,在公司盈利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會相應提高,從而提升股票的內在價值,增加股東財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市公司披露的回購股份的用途多為股權激勵計劃或註銷,這被市場視為更具「含金量」的回購方式。「回購后註銷股份會使得剩余股份減少、註冊資本減少,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每股收益的提高,這對市場價格無疑是強心劑,能形成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有力支撐,向投資者傳遞積極信心和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説。
國務院國資委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中央企業持續為投資者打造負責任、有實績、可持續、守規矩的價值投資優質標的,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章俊表示,A股市場估值總體處於相對歷史低位,其核心資產的配置吸引力持續提升。中央匯金加大力度增持A股市場,以及央行、金融監管總局重磅發聲,突出多部門協同形成合力,體現了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決心和信心。投資機構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短期波動不改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
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4月7日,滬深300指數動態市盈率僅10.6倍,明顯低於歷史均值(2005年以來指數動態估值均值12.6倍),恆生國企指數動態估值不到10倍,比滬深300更低。從股息率的維度,滬深300的股息率TTM高達3.67%,超出10年期國債收益率2個百分點,反映即便盈利預期面臨挑戰,但股息穩定回報仍明顯高於債券回報率,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