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又是爆量的一天!

2025-04-08 17:21

A股涌現罕見的一幕。

中國版平準基金」出手!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公告增持,央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步釋放穩市強信號;
頭部寬基ETF在昨日飆漲680億成交額的基礎上,今日繼續爆發天量成交額!

01

A股再現罕見一幕

昨日A股大幅調整,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均公告出手增持中國股票資產。

今早盤前,中國官方再次重磅表態,A股上市公司也掀起回購潮。

中央匯金公司稱,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

央行馬上跟進支持,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也表態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險資馬上響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今日均表示做好資本市場「壓艙石」。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收盤后也最新發聲,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公告直接刷屏全網。

從昨晚至今,A股上市公司合計發佈近100份公告類型是「回購股權」的公告。

國務院國資委今日也表示,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

如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計劃提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貴州茅臺已着手起草新一輪迴購股份方案,寧德時代、國泰君安、美的集團、復星醫藥等也紛紛發起回購,海爾智家和航民股份回購增持「雙管齊下」。

同時,ETF市場今日又是爆發天量成交額的一天!

A股的四隻滬深300ETF、四隻中證1000ETF、中證500ETF、科創板50ETF、上證50ETF等11只寬基ETF今日合計成交額高達1201億元,比昨日的703億元直接爆量497億元。

其中滬深300ETF華夏(510330)、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和中證1000ETF(159845)在昨日爆量的基礎上繼續「爆表」,今日成交額分別為133億、128億和81.49億,一舉超過昨日全天的92.52億、48.72億和12.72億。

02

昨日股票ETF淨流入超700億

就在昨日中央匯金盤中重磅宣佈已再次增持ETF后,股票ETF當日淨流入738億元。

逆勢「吸金」的指數毫無意外依舊是寬基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中證1000、恆生科技、科創50等指數獲資金青睞。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其中包括滬深300ETF華夏(510330)在內的四隻滬深300ETF就淨流入400億,創業板100ETF華夏(159957)跟蹤的創業板指合計淨流入64.77億元。

資金青睞寬基ETF的原因也很好理解,穩股市的政策基調+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大背景下,核心寬基A500、滬深300更具韌性,是資本市場的「穩定器」。

從資金角度來看,寬基ETF也更容易吸引增量資金。

政策表態要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若險資用足權益資產比例上限,機構測算出可帶來1.66萬億增量資金。

險資天然偏好高股息、有充足現金流的資產,如A500ETF基金(512050)和自由現金流ETF(159201)。

目前保險資金第二批私募證券基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正在加快落地,總計批覆試點額度1120億元。

同時個人投資者仍在加速跑步入場。

上交所數據顯示,2月A股賬户新增開户數283.59萬,比1月的157萬增長80.6%,是近兩年第二高月度記錄,僅次於去年10月的684.68萬戶。

目前ETF已經成為居民入市的主要通道之一,偏向成長的寬基類ETF,如科創50ETF(588000)、創業板100ETF華夏(159957)、科創綜指ETF華夏(589000),更容易吸引個人投資者。

從指數的今年表現來看,經過昨日罕見暴力調整下,A股的主要寬基指數年內盡數轉負,創業板指今年累計下跌14%,A500、滬深300和科創綜指分別跌7.59%、7.22%和5.08%。

這意味着權益資產的估值安全邊際又進一步提高。

截至4月7日,A500、創業板指估值分別位於近十年23.87%、6.07%的歷史分位數,目前PE(TTM)在13.38倍和27.54倍。

03

A股后市怎麼看?

但一邊是特朗普政府的肆意妄為、一邊是內需刺激的緊迫性,兩廂夾擊之下,面對劇烈波動的市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昨夜,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向客户發信,談及市場巨震后的配置策略。

信中表示,市場短期或維持震盪,一方面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另一方面基本面風險尚未釋放完畢,全球股市情緒或仍有反覆,但中長期不改A股上漲趨勢,建議均衡配置紅利、消費和科技板塊。

經過昨日的劇烈回調后,紅利指數的股息率已經來到6.5%,遠超2%的30年國債收益率,對於長期資金來説吸引力逐步上升。

自由現金流ETF(159201)跟蹤的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相比單一的紅利指數,能進一步評估股東回報潛在能力,以及跟蹤企業基本面周期,一定程度上兼顧成長性。

此外,經過一季度的火熱上漲,科技板塊本輪迴調自然是首當其衝。

創業板100ETF華夏(159957)、科創綜指ETF華夏(589000)跟蹤的指數創業板指、科創綜指,從3月6日回調以來,已經持續下跌超15%,把2月5日以來累計的漲幅全部回吐。

但在經濟動能轉換、自主可控的邏輯驅使下,科技板塊仍舊是市場長期貫穿的主線。

因此,儘管昨日暴跌,14.49億資金仍逆勢淨流入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科創50ETF(588000)當日也「吸金」3.86億元。

大家都經歷過2016年和2020年的劇烈波動行情,都知道最終市場能從恐慌中恢復正常。

對於當下而言,最關鍵的或者是「遠超預期的關税政策」目前定價幾何、后續的國內政策力度等。

投資路上從不會是一路坦途,最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向前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