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angtise投研日報 | 2025-04-08

2025-04-08 06:31

  來源:Gangtise投研

  製造 | 科技8條)

  01. CPO 分析師表示,英偉達第一款CPO的IB交換機的滲透進度低於預期,但長期對CPO整體滲透仍樂觀,主要基於其延迟和功耗優勢。英偉達第一代IB交換機備貨臺數下修,之前預期今年4000台、明年26000台,現下修到今年2000台、明年2萬台,2026H2~2027年可能是滲透較快階段。

  02. 叉車分析師表示,叉車在34%關税落地后出口美國税率達79%,本土生產再出口無優勢,但國產雙龍頭美國營收敞口不高,分別約3%和5%,雖美國市場毛利率較高,但影響可控。且二者已提前備貨,按庫存半年量計算,對2025年業績影響將進一步減少,還披露了海外建廠規劃,選址泰國,泰國生產成本比國內高15%,對等關税36%時,若與經銷商共擔關税壓力可微利。

  03. 整車分析師稱,2025年中國內銷乘用車增長非常快,預計銷量將達2500萬台左右,同增10%以上,預計出口約400多萬台,且美國佔比極低,內銷增長對內銷汽車有很強的支撐,美國加徵關税對國內汽車行業影響很小,只有少部分零件出口到美國會受影響。

  04. 模擬芯片分析師表示,國內模擬芯片對美國出口比例小,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模擬芯片及功率及放大器出口到美國佔比僅0.8%和1.1%。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税對模擬芯片板塊影響更值得關注。模擬芯片較多采用IDM模式,全球前十大模擬芯片公司約一半是美國公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模擬芯片及功率及放大器從美國進口占比約2.5~5.9%。以德州儀器為例,2024年其中國區域收入超30億美元,關税增加可能抵消其成本優勢,減少海外公司競爭優勢,加快國產模擬芯片導入。當前模擬芯片國產化率約20~30%,國產替代空間大。

  05. 小家電分析師表示,關税下,小家電影響較大,以掃地機器人為例,中國品牌在北美市場佔比40%多,代工廠主要在中國和越南,預計會受加徵關税影響。但從主要SOC公司穿透到美國的出口比例看,大部分不到20%,直接出口比例小個位數可忽略不計,所以節前SOC板塊大跌部分公司可能被錯殺。

  06. 大家電分析師表示,關税下,可穿戴產品和大家電影響有限,以可穿戴產品以TWS耳機為例,剔除蘋果后美國地區需求佔全球僅8%(2024年數據),大家電如空調、洗衣機採用中國SOC和MCU比例不高,且洗衣機終端廠家有美國本土產能佈局,電視雖有中國品牌全球份額高,但相關企業有墨西哥產能在美墨加協定框架內,所以對中國SOC或MCU公司影響不明顯。

  07. PCB 分析師表示,PCB行業產值集中在亞洲,中國大陸加臺灣佔全球產值近60%,美國是全球較大客户,每年消耗產值佔全球20~25%。經測算,美國每年消耗的PCB中約142億美元的PCB需從海外進口,極端情況下,2025年可能帶來約64億美元的關税增加。算力鏈公司受影響可能不大一是高端PCB產能緊張,全球核心PCB公司開工率高;二是算力客户對價格敏感度低;三是白宮有豁免條例,如美國成分佔海關價值20%以上產品可申請豁免AI服務器產品如英偉達的美國價值含量達30~40%以上。在極端假設下,如PC公司海外收入全來自美國客户且生產成本不變,外銷PCB產品價格下降5~10%時,頭部PC公司盈利可能下降10~20%或20~30%,但這一測算假設非常極端。

  08. 果鏈分析師表示,果鏈組裝廠不直接承擔關税,可尋找新增製造基地如馬來、印尼、北非、泰國等地配合蘋果進行海外佈局,實力強的平臺公司有競爭優勢。若蘋果豁免不成功可能漲價,零部件廠商目前看不到直接關税影響,但也會配合蘋果尋找其他生產基地,若無法豁免不排除漲價向消費者傳導。

  消費 | 醫健5條)

  01. 牛肉分析師稱,牛肉市場主要邏輯為進口量有非常明顯的收窄2024年我國進口美國牛肉15萬噸(佔總進口5%),2025年可能歸零,同時商務部暫停了多家巴西牛肉屠宰廠進口資質,2025年其進口量將有明顯下降。2025年牛肉產能去化幅度較大,接近2019年去化幅度。目前牛肉價格淡季不淡,上行趨勢十分明確。

  02. 旅遊分析師稱,2025年清明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為7.9億人次,同比增長7.1%,超過節前7.6億人次、同增3%的預測值。航班管家預測清明假期日均航班量同增5.7%,前兩天分別為6.2%和4.1%,考慮到最后一天集中返程增速應更高。預計五一假期客流量有中高個位數增長,預期人均消費同比會轉正。

  03. 糧食安全分析師稱,中美貿易摩擦下我國糧食安全種源自主可控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目前農業部累計頒發了20個轉基因玉米和7個轉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證書2024~2026年是轉基因玉米產業化三年示範期,2024年種植範圍擴至8個省、面積達1000萬畝,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轉基因玉米推廣面積有望達4000~5000萬畝,整體滲透率接近10%。

  04. 生豬養殖分析師稱,2024年我國豬肉消費量5700多萬噸,進口107萬噸左右,豬副產品122萬噸左右,進口量佔比不到4%,從美國進口的佔比更小,美國加徵關税對豬肉供需關係基本無影響。本次加徵關税對生豬養殖主要通過間接路徑影響,即影響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上升,進而影響養殖利潤,最終可能促使產能去化,短期對農業板塊或生豬養殖板塊有情緒提振作用。

  05. 美國關税 分析師稱,2024年我國進口農產品中,高粱、棉花、大豆、玉米、雞肉、豬肉、牛肉從美國進口量佔總進口量比值分別為65%、33%、21%、12%、11%、6.6%、3.7%,本次美國加徵關税,大豆在貿易金額上影響最大,加徵關税有望推動國內深度育種產業擴面提速、帶動農產品漲價,進而正向拉動種子等領域。

  材料 | 能源(6條)

  01. 石英分析師表示,2024年中國進口石英總量約68億,從美國進口38億,佔比56%,對美國產品加徵關税會使進口石英價格上升,利好中國石英產品價格和國產替代比例。此外,2024年石英砂進口19.2億,從美國進口1.2億,佔比6.3%,石英砂價格和進口替代比例也會首先受到影響。

  02. 石油焦分析師表示,中國石油焦進口量大,2024年進口54億,其中從美國進口22億,佔比40%,低硫石油焦供不應求,國內生產裝置不盈利導致開工率低,供給不足需求旺盛使價格上漲,對美國產品加徵關税可能使價格進一步上升。

  03. 天然氣分析師稱,天然氣價格在2美元/百萬英熱水平時,美國企業能存活且有盈利性,當前油價下跌、關税及國際反制等因素下,美國天然氣市場可能被孤立,需求若跟不上,存儲和管道能力有限時,天然氣價格可能下跌,通過倒算得出天然氣價格可能下跌30%,極端情況可能跌50%。

  04. 煤炭分析師稱,覆盤2018年貿易戰和2020年全球衞生事件時市場表現,市場整體需求預期走弱時,原油和煤炭價格因需求前景惡化而下跌,但動力煤與內需相關性大,價格跌幅更小2025年煤炭供給彈性較過去減弱,供給剛性使煤價穩健性增強,目前煤價處於主力長協上下限內(合理區間),后續煤價下跌幅度可能收窄。

  05. 銅分析師稱,美國對銅的關税政策將導致美銅溢價,進而導致全球庫存發生轉移市場對美國25%的銅進口關税預期仍然存在個人認為未來落地概率很大,主要系特朗普的關税政策是為製造業迴流,讓行業在美投資建廠,此為支撐關鍵金屬製造迴流的重要因素,甚至25%的關税加徵幅度並不能起到很好效果,未來可能加徵更多關税。

  06. 銅分析師稱,貿易戰開啟將帶來全球各區域貨幣、經濟、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此將使礦端生產不確定性增加,后期供應擾動風險提升2024年我國從美國進口銅精礦和廢銅分別為12萬金屬噸和42.5萬實物噸,關税會使進口收縮,在國內缺礦背景下,對國內銅礦供需有邊際影響,廢銅進口短期受衝擊更大,國內廢銅供應會更緊張。

  2024年度業績報告(5條)

  01. 魯北化工 2024年實現營收57.5億元,同比增長15.06%,淨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157.28%。公司主要業務涵蓋鈦白粉、甲烷氯化物、化肥、水泥和鹽業,其中鈦白粉業務由金海鈦業和祥海科技共同組成,金海鈦業擁有年產超20萬噸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祥海科技擁有年產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裝置。2024年鈦白粉行業產量同比增長20.93%,但價格有所下降,主要受新增產能釋放和需求端託市不足影響。甲烷氯化物行業產銷平衡,價格震盪上行,主要受HFCs配額政策實施和下游空調市場旺盛需求推動。化肥行業受多種因素影響,需求整體穩定,但市場競爭激烈。水泥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價格低位補漲。原鹽價格下跌,溴素價格也呈下降趨勢。

  02. 洛陽鉬業 2024年業績亮眼,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大關,達到2130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首次突破100億,達到135億元,同比增長64%;經營性現金流也大幅增長,達到324億元,同比增長108%。公司「礦山+貿易」雙輪驅動模式成效顯著,礦山端銅鈷、鉬鎢、鈮磷三大板塊均實現穩定增長,其中剛果(金)銅鈷板塊營收同比增長80.71%,鈷產量同比增長105.61%;中國鉬鎢板塊鎢產量同比增長3.9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09%;巴西鈮磷板塊鈮產量同比增長5.35%,磷肥產量同比增長1.05%。公司ESG績效領跑礦業行業,ESG外部鑑證首次實現全集團100%覆蓋,銅產品碳排放密度低於全球70%的礦業公司,全球可再生能源佔比36%,循環用水佔比81%。

  03. 牧原股份 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79.47億元,同比增長24.43%,淨利潤189.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54.07%,扭轉了2023年的虧損局面。公司銷售生豬7160.2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7萬頭,仔豬565.9萬頭,種豬46.5萬頭;屠宰生豬1252.44萬頭,銷售豬肉產品141.59萬噸。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降至13元/kg左右,全年約為14元/kg。屠宰肉食業務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構建全國豬肉銷售網絡,已在全國20個省級行政區設立70余個服務站,並在12月實現單月盈利。公司持續投入科技創新,累計授權專利1764項,並積極發展光伏等新能源,2024年發電2.05億度,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公司降氨除臭技術被生態環境部重點推廣,參與的「畜禽養殖氨排放覈算與管控關鍵技術體系及應用」項目榮獲2024年度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04. 泰禾智能 2024年業績顯著提升,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同比增長10.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46.96萬元,同比增長89.89%,主要得益於智能分選裝備業務的穩步增長。公司智能分選裝備產品涵蓋農副產品、礦石、再生資源等領域,廣泛應用於國內外市場。其中,智能農副食品分選裝備銷量持續擴大,為業績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公司積極拓展智能礦石分選和再生資源分選市場,開發應用於再生資源行業的X射線除雜分選機,進一步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同時,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户持有327.17萬股股份,擬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扣除回購專用證券賬户中的股份)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0元(含税),回饋股東。

  05. 索菱股份 2024年營業收入13.98億元,同比增長10.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06.76萬元,同比增長84.26%。公司聚焦汽車智能化及物聯網通信兩大領域,其中汽車智能化領域以智能網聯、智能艙駕、V2X、商用車為核心業務,物聯網通信領域則圍繞4G/5G無線通信和物聯網解決方案展開。2024年,公司通過向車廠、Tier1客户提供智能網聯與智能艙駕類產品和相關服務,以及向運營商等客户提供物聯網產品和相關V2X服務獲得收益。公司積極拓展業務,與芯馳科技、地平線機器人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收購雲木科技57.0853%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此外,公司還完成了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部分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的註銷和回購,並向激勵對象授予預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

  港美股精選會議摘要(5條)

  01. 華晨中國(01114.HK)2024年業績電話會議:華晨中國2024年業績顯示,淨利潤為30.4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華晨寶馬業績下滑及14.74億元的高額税負。華晨寶馬2024年國內銷量60.38萬輛,同比減少15%,出口銷量2.13萬輛,同比減少37.3%,淨利潤預計為257.9億元。華晨中國持有華晨寶馬25%股份,2024年應占利潤43.63億元,同比減少44%。華晨中國2024年末現金及等價物為105.4億元,扣除相關支出后,剩余約43億元可用於投資或派息。

  02. 敏實集團00425.HK)2024年度業績電話會:2024年公司營業額達231.5億,同比增長13%,毛利率28.9%,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分別增長29%和22%,自由現金流達13.6億,有息負債率降至24.3%。電池盒業務增長迅猛,過去5年複合增長173%,2024年淨利潤率達13.8%,遠高於集團平均水平。公司在北美、歐洲等海外市場佈局完善,北美產能利用率超90%,歐洲新能源市場訂單增長顯著。2025年計劃投入20億用於產能擴張,其中非中國區佔比60%,電池盒和結構件業務增長潛力大,未來將繼續拓展新賽道,如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和無線充電等

  03. ECARXHoldings(ECX.O)業績電話會2024年,eCarX在第四季度及全年實現了顯著增長和里程碑。全年收入達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毛利率為20.8%。第四季度收入為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36%,毛利率21.2%。公司總出貨量達200萬套,同比增長33%,其中第四季度出貨量超70萬套,環比增長10%。eCarX與大眾汽車集團達成新項目,將解決方案擴展至全球18家制造商的28個品牌。此外,公司發佈了AutoGPT車輛AI應用,並整合了多個大型語言模型。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692項註冊專利和723項待批專利申請。展望2025年,eCarX計劃通過技術創新和客户羣多樣化繼續推動增長,目標是實現全年正向EBITDA

  04. 萬物新生(RERE.US)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實現了強勁的財務表現。全年營收達到16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9%,顯著高於二手電子產品行業及全國消費品零售的增長率。第四季度營收為48.5億元,同比增長25.2%。全年運營淨收入為4.1億美元,同比增長62.8%,全年二手商品交易總數超過3530萬單,訂單量呈健康增長態勢。公司專注於自給自足的回收業務,通過與京東合作,提升了供應鏈能力和用户體驗。2025年,公司計劃繼續加強品牌建設,擴大門店網絡和交付能力,並利用國家補貼政策推動業務增長,預計第一季度總收入在45.5億元至46.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24.6%至27.4%。

  05. 禾賽科技(HSAI.US)2024年度業績解讀禾賽科技資本市場負責人石安婷與CFO樊鵬分享了公司業績及未來展望。2024年,禾賽科技實現全球最高收入,連續四年交付量翻倍,綜合毛利率行業第一,且是全球首家全年實現盈利的激光雷達公司。2025年,公司預計收入達30億至3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4%至69%,預計交付量達120萬至150萬台,毛利率指引為40%。其中,乘用車業務佔比約60%,機器人業務佔比約40%。公司已與5家海外OEM簽訂量產訂單,包括一家歐洲頂級車廠的獨家定點,預計海外業務將帶來300億至600億美金的市場空間。

  市場情緒如同狂風暴雨,唯有堅定的信念和冷靜的判斷,才能引領投資航船穿越風暴,抵達成功的彼岸。

  ——沃倫·巴菲特

責任編輯:王若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