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理想MEGA車主訪談:他是7年高爾夫車主,花60萬后悔嗎?

2025-04-07 17:18

理想MEGA是一個十足的「怪胎」。

除了打破世俗偏見的造型之外,理想MEGA自帶的傲氣要遠高於其他的純電動MPV,官方當初喊出的「50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型,且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目標,如今已經成為部分網友調侃理想的談資。

但有句話説得好:從來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合適的車。

理想MEGA的科技、空間、舒適都是賣點,其實只要你能夠接受這款車的造型、純電補能方式,以及擁有50多萬元的購車預算,這款「怪異」的純電動MPV確實並非不值得考慮。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銷量數據顯示,理想MEGA做到「上市即巔峰」,從月銷破三千輛的水平一路下滑至如今的一千輛以內。很多時候,銷量成績與保值率有着一定的相關性,電車通從二手車網站查詢到,理想MEGA Ultra在行駛0.42萬公里之后就降價了超10萬元,市場行情與當初的理想ONE相差甚遠。

那麼問題來了,已經入手理想MEGA的車主是否后悔了呢?恰好,電車通剛好認識一位理想MEGA的車主朋友小張(化名),不妨聽聽他真實的內心想法。

小張之前的座駕是第七代手動擋高爾夫,算起來已經陪伴了他整整7年,無論是踩下離合器的精準時機,還是換擋時手動擋杆入檔的精準手感,抑或指哪打哪的轉向反應,讓坐在副駕駛座的電車通也能直接感受到他與高爾夫之間的默契,那種駕駛激烈但安全感十足的感受令人難以忘懷。

電車通問小張,「都磨合到這種地步了,為什麼還想買別的車呢?」

圖源:車主提供 圖源:車主提供

他説:「我手頭正好有點兒閒錢,當然買理想MEGA主要還是我老婆的想法,(第七代)高爾夫不管怎麼保養,始終很難和‘舒服’二字扯上聯繫,平常小毛病還挺多的,我也希望她坐着能舒服點兒。」

「本來我想買個混動車,但后來一想,反正我們家人一起出門大多數都是在城里轉悠,恰好廣州的充電條件還可以,乾脆就直接買個純電動車得了,需要跑長途的時候再開我的高爾夫。」

説完,他決定帶我兜兜風。

電車通發現,坐在理想MEGA主駕駛位的小張,與駕駛大眾高爾夫的小張判若兩人。以前的小張,面對絕佳的超車機會肯定會抓住,現在駕駛着零百公里加速只有5.5s的理想MEGA,儼然沒有以前的駕駛激情。

原來,性格迥然不同的汽車,會讓駕駛者的開車習慣悄然改變。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關於理想MEGA的造型爭議,車主小張自然有所瞭解,市場銷量的低迷確實反映出該產品的設計難以獲得廣泛認同。

然而「各花入各眼」,刻意詆譭車身設計的行為實屬沒必要,更何況喜歡開車的小張早就清楚,「子彈頭」造型主要是爲了降低風阻,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種功用性設計罷了,也從不理會網上的爭議。

電車通在國內主流汽車信息平臺中瞭解到,網友普遍認為理想MEGA存在三個擔憂:

一是可能存在的充電焦慮問題;

二是理想MEGA是否值得五十多萬元這一價位;

三是車身尺寸過大可能導致的操控難和停車難問題。

對於這三個擔憂,小張也分享自己的看法。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前面提到,小張主要是在廣州市區內駕駛理想MEGA,第三方充電樁本來就有不少,而且在自己家不遠處就有理想5C超充站,最不擔心的反而恰恰是充電便利性。再説續航能力,小張透露在正常駕駛下,理想MEGA的百公里耗電量在18~20kWh範圍內,710km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實際可以跑450~500km。

至於產品力與價格的匹配度,以及車身尺寸大可能導致的問題,小張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電車通自己感受一番。

理想汽車在高端家用車市場紮根多年,早已深諳各種家庭出行的生活場景需要用到怎樣的設計,理想MEGA雖是品牌旗下最貴的產品,但有理想L9這款四十萬級SUV的配置參照,我們就可以對理想MEGA到底值不值五十多萬元就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

理想MEGA比理想L9大很多,得益於更寬大的空間,理想MEGA除了能照顧第二排的乘坐體驗之外,也有更多的能力和資源去照顧全車的乘坐體驗,比如增加了第三排座椅的電動調節、副駕駛座腿託調節、遮陽簾以及分辨率更高、尺寸更大的后排屏幕等配置和功能。

電動關閉的側滑門基本上是高端MPV的必備配置了,上下車體驗確實很好,但電車通斗膽詢問小張:「理想MEGA都沒有電吸門,而更便宜的理想L9都搭載了,你怎麼看?」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我能怎麼看,在旁邊看唄!」小張很擅長用小幽默來化解尷尬,現在就連20萬出頭的SUV都電吸門了,他也知道落地快60萬的車沒有電吸門確實説不過去,只是對他來説,這個配置不常用也不太實用,所以也就沒那麼在意。

經過一番體驗之后,電車通認為理想MEGA確實有比理想L9更貴的理由,其一是在延續L系列舒適性優勢的前提下,更大空間和MPV定位帶來的舒適性增益,其二是與純電動相關的一眾全新技術。

雖然理想MEGA是品牌目前唯一一款純電動車,但其所採用的技術卻處於行業第一梯隊,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搭載了5C充電倍率的102.7kWh電池。按照小張的説法,平常只需要在5C超充站待十幾分鍾就可以充到80%左右,即便是在第三方充電樁也只需要等待半小時左右,大大節省了他的時間成本。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在理想發佈這一技術時,業內普遍的超充速度是在4C左右,達到5C水準的車企寥寥無幾,只是現在擁有相近超充技術的車企多了不少,而且比亞迪都已經發布10C超充技術,這也使得消費者越來越不認可理想MEGA的技術溢價。

坐上主駕駛座后,電車通似乎理解了小張駕駛性格大改的原因,即便理想MEGA有着6s以內的零百公里加速時間,但足夠出色的靜謐性以及乘坐舒適性很難激起激烈駕駛慾望,就連整個制動過程都很自然,不會有明顯的點頭情況。

難以激起駕駛慾望並非短板,而是理想MEGA產品定位的一部分。試駕一段距離之后,電車通難以理解的唯一一點事,理想MEGA未配備后輪轉向功能,要知道四十多萬元的純電動MPV小鵬X9可是直接把后輪轉向功能當作賣點來宣傳。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理想汽車L系列產品負責人侯越曾透露,后輪轉向會讓旋轉中心前移,最小轉彎半徑是變小了,但第三排乘客會感受到更快的橫向擺動,舒適性變差,而且后輪轉向功能需要更大的佈置空間,這就需要採用主前驅加后橋小電機的方案來解決,但對於豪華車來説后驅必須是主驅。

簡而言之,理想MEGA是爲了確保第三排乘客足夠舒適以及豪車的調性,才決定不提供后輪轉向功能的。

然而在電車通看來,這似乎有一絲「撿到芝麻丟了西瓜」的味道。在狹窄的掉頭路段,有了后輪轉向功能的理想MEGA説不定可以一把過,這確實有可能影響到第三排乘客,但車長超5.3m的理想MEGA在現實情況下就需要倒一把,倒一把帶來的不適感直接影響到車內全員。

「沒錯,這正是我目前唯一在意的點。」小張補充道。

試駕了理想MEGA之后,電車通逐步理解理想MEGA為何難以達成「50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型,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這一目標。

理想產品非常適合對出行品質有要求的家庭用户,理想MEGA也是這麼一款純電動車,科技體驗、駕乘舒適性都沒有毛病,而且還用比較強的補能速度、逐步豐富的補能體系來彌補純電動車的短板。也正是這幾點優勢,才能夠吸引到小張下單。

圖源:電車通攝製 圖源:電車通攝製

然而,認可其獨特外觀、純電動力這兩個方面的用户並不多,再加上五十多萬元的價格,使得更多家庭用户傾向於選擇小鵬X9、極氪009等純電動MPV,或者直接考慮空間略小的理想L系列。

今年的理想汽車還會在純電動車市場發力,但這次不再入局五十萬級別純電動市場,而是以理想i8為抓手,設法在三十萬級別純電動SUV市場站穩腳跟。

這一細分市場的市場需求量並不小,在持續發展超充體系的前提下,理想i系列應該不會重蹈理想MEGA的覆轍,但能否達到理想L系列的銷量水平,暫且還打一個問號。

(封面圖源:電車通攝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