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7 16:37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從2021年的203家增至目前的277家;近20人榮獲江蘇省「雙創人才」及南京市「五個一批」人才、青年文化人才、百名優秀文化人才;文化產業在南京市高質量發展考覈中位列郊區組第一方陣……「十四五」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南京市棲霞區全區上下齊心協力,精誠協作、精準施策,文化產業保持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現已形成以文化裝備製造、圖書發行、出版印刷、休閒旅遊、影視文化、創意設計6大行業為主導,動漫遊戲、演藝娛樂、工藝美術3大行業為輔助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棲霞區以文化為畫筆,精心繪就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做強園區載體 產業煥發新活力
棲霞區集行政區、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三大板塊於一體,獨具發展優勢。「十四五」期間,棲霞區堅持「三區」聯動,深度融合行政區的管理優勢、開發區的產業優勢和大學城的科教優勢,使之互為依託、相輔相成,實現協同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形成了以光電顯示產業為核心,以棲霞高新區紫東國際創意園、南大科學園等文化產業園區為重要載體,各街道特色鮮明、各有側重的多層次體系。
文化產業園區是棲霞區發展文化產業着力打造的關鍵載體。其中,棲霞高新區紫東國際創意園榮膺「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及省市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南大科學園、江蘇省蘭德地理信息產業園、「ABC」數字文化產業街區等也獲評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示範空間。此外,新培育的江南水泥廠文化產業園、「未由造物」時尚美學創意空間亦獨具特色,亮點紛呈。園區內企業發展勢頭較好,多家入選省市級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園區競爭力持續攀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自入選江蘇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南京市A級文化產業園區以來,棲霞高新區紫東國際創意園已集聚了南京泛太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南京一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遇見光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43家文化企業,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85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塑造和提升自身競爭力,園區精心整合文化產業上下游資源,構建完整產業鏈,有效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積極打造「星創薈」「下午茶」「私董會」等特色園區品牌活動,拓寬企業交流合作渠道,促進企業間深度互動,不斷提升園區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吸引更多企業和優質項目入駐。當前,園區正以高標準建設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抓手,打造「AI+文化」產業地標,培育文化大模型、數字影視等新興文化產業。每年舉辦「AI+文化」等創新創業活動30余場,並完成紫東路沿線亮化建設,營造濃厚的產業氛圍。2024年,園區相關產業從業人員超3000人,企業營收超80億元。
作為市級文化園區的江蘇省蘭德地理信息產業園,園區配套設施完善,擁有公寓、酒店、會議室、超市、咖啡吧、健身房等居住與商業服務配套,還有中餐廳、小觀園、蘭園匯等特色餐飲,全方位滿足企業辦公、人才生活、商務活動及創新孵化等多元化需求。目前,入園文化+科技融合企業已超20家,年產值超億元。園區以文化產業為核心,重點佈局數字創意、文化科技融合等產業板塊,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值得一提的是,園區藉助「蘭創匯」省級眾創空間,打造了一個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園區依託已入駐企業形成的產業集聚優勢,整合政府、龍頭企業、行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資源,圍繞「地理信息+」「互聯網+」「文化+科技」等相關產業,通過完善的創業服務機制助力創客成長。
為進一步強化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鏈延伸,2025年,棲霞區將引導棲霞高新區紫東國際創意園、南大科學園、江蘇省蘭德地理信息產業園、聚寶數字體旅產業園等文化科技類園區發揮自身優勢,強化創新驅動,孵化一批數字文化企業,帶動產業集羣發展,壯大全區文化產業經濟規模;同時,放大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帶動效應,針對互聯網廣告服務、互聯網遊戲服務、多媒體、遊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通過專業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引進文化企業和項目。
優化對企服務 企業迸發新動能
企業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近年來,棲霞區通過「三區」協同聯動,強化對文化企業的培育與孵化,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呈增長態勢。該區還定期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推動中小微文化企業「升規納統」,助力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例如,南京合智電力、南京地平線等4家企業獲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瞪羚企業。
爲了給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棲霞區還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在招商推介上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較好成果:對接清華校友會,吸引來自澳門及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走進棲霞、瞭解棲霞,組織交流座談並現場開展招商推介;藉助2024「中國南京周」——棲霞主題日契機,赴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開展文化交流與產業招商活動,進一步拓展「朋友圈」,提升影響力;積極參加國內多個特色展會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其中南京一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精彩亮相,展現了該區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成果。
棲霞區各街道、園區積極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快遞員」,將政策推送到位、服務提供到位、承諾兑現到位,助力加速企業發展。出門問問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家以生成式AI和語音交互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AI智能硬件、政企服務以及面向創作者的AIGC產品。2024年4月,出門問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被譽為「AIGC第一股」。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棲霞區的落地過程中,公司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門在人才引進、項目申報和員工安居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目前,出門問問以南京為中心的全國業務已全面展開,涵蓋研發、供應鏈、銷售和企業服務等核心業務。未來,這家文化科技企業將繼續植根於南京,探索更多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智能科技領域貢獻創新與發展的力量。
促進業態聯動 融合發展開新篇
棲霞之地,勝景薈萃,文化底藴深厚。「第一金陵明秀山」棲霞山,盡顯靈秀之姿;「內河第一深水港」龍潭港,展現壯闊之態;「萬里長江第一磯」燕子磯,透着雄渾之氣;「長江第三大島」八卦洲,則綻放生態之美。全國規模最大的萬象匯——燕子磯城北萬象匯,以及南京歡樂谷在此落户,蓬勃發展,為這片土地注入了現代活力。不僅如此,區域內匯聚18所高校,近20萬師生在此學習生活,每年舉辦的仙林大學城藝術季更是高校齊聚,開啟一場青春與藝術的盛宴,濃厚的學術氛圍與豐富的人文氣息交相輝映,讓棲霞成為一座集山水之美、人文底藴與盎然活力於一身的魅力之城。
近年來,棲霞區依託突出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稟賦以及堅實的產業基礎,秉持「宜融盡融、能進則進」的理念,全力推動文化與旅遊、商業、體育的深度融合。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創新發展模式,實現文化旅遊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以文化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素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美譽的棲霞山,不僅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更與北京香山、長沙岳麓山、蘇州天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賞楓勝地。棲霞山的楓葉多為雞爪槭,每至金秋時節,紅葉爛漫,繽紛奪目,彷彿為整座山披上五彩霞衣。精彩紛呈的「紅楓藝術季」系列活動,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遊客慕名而來,賞楓打卡。同時,棲霞山結合四季不同特點,推出新年燈會、周末劇場、實景演出、青年音樂會、春茶會、棲霞山廟會等特色活動。此外,還與駐區高校聯合開展藝術共創主題月活動,創新打造「文旅+劇本殺」「文旅+數字經濟」「文旅+教育」「文旅+體育」「文旅+康養」等新型文旅供給產品,並引入茶肆、設計廊等一批文化創意企業,不斷滿足羣眾休閒旅遊、商務洽談、親子研學、文化交流等多元需求,吸引更多人羣關注棲霞山、走進棲霞山,將「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實現遊客量、旅遊收入的雙提升,讓棲霞山成為文旅融合的新地標。
棲霞區還積極推動商圈與街巷融合發展,統籌核心景區和周邊區域協同共融發展,持續對棲霞山風景區、幕燕濱江風光帶、南京歡樂谷等重點文旅項目進行提檔升級,精心構建「水陸空」三位一體的城市濱江休閒、遊樂與消費新空間;與此同時,加快燕子磯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推進德基仙林羊山湖風情街項目改造,巧妙串聯森林公園、主題樂園、美麗鄉村、歷史古蹟等文旅資源,進一步豐富城北、仙林等商圈內涵,促使消費場景「上新」升級。「長江之戀」「長江傳奇」遊輪線路,如靈動的絲帶般串起沿途美景,讓市民與遊客沉浸式領略串珠成鏈的美妙景緻,感受長江之畔的獨特魅力。達摩古洞景區匠心打造中國首個沉浸式達摩石窟光影藝術館,全方位、立體化地再現了達摩「一葦渡江」的傳奇故事,為遊客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全球首個地中海俱樂部城市度假村——地中海白日方舟·南京仙林度假村,融合一千平方米的室內恆温水樂園、大型水幕光影秀、室外探索樂園、體育運動項目以及時尚潮吧U Bar等多元業態,為城市消費注入全新活力,成為市民與遊客休閒娛樂的熱門打卡地。此外,棲霞區積極鼓勵引導金鷹、萬達茂、城北萬象匯等商業綜合體合理開設露天集市、美食一條街、非遺創意集市等,協調企業充分利用項目外部空間,全力做好夜間消費服務,不斷拓展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點亮城市「夜經濟」。
此外,棲霞區持續發揮體育賽事對旅遊產業的拉動效應,秉持「一人蔘賽,多人旅遊」的理念,大力推進體育賽事進商圈、進高校、進鄉村。4月13日,「仙馬」即將開跑,人氣很「旺」。棲霞區還成功組織了中國田徑街頭巡迴賽·南京站、第15屆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舞獅項目)、江蘇省體育舞蹈俱樂部聯賽(南京棲霞站)、全國山地自行車錦標賽暨全國青年山地自行車錦標賽、「湯金華杯」混合團體羽毛球邀請賽、第十屆南京市龍舟公開賽暨南京市首屆村龍舟總決賽等一系列重大賽事活動。賽事期間,轄區景區貼心推出旅遊「優惠大禮包」,將體育賽事與文旅深度結合,不僅吸引了眾多參賽者,還帶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賽、旅遊,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體育賽事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棲霞區,既能感受城市的日新月異,又能體驗美麗鄉村的恬靜悠然。「江潤麗島、生態田園」的八卦洲、「稻香荷韻、濱江水鄉」的龍潭、「稻香樺墅、桃源樺墅」的西崗等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在這里,遊客不僅可以住民宿、品美食、賞美景、坐遊船,還能體驗採摘、垂釣、露營的樂趣,盡情享受鄉村生活的愜意與美好。每年舉辦的八卦洲「百合季」、龍潭「荷花季」,以「花」為媒、以花興業、以花富民,巧妙地將生態資源、文化資源轉化為「綠色財富」,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是文化、商業、旅遊、體育等消費關聯業態要素間不斷滲透、相互促進、交融共生所形成的複合生態體系。下一步,棲霞區將繼續發揮「美」的優勢、厚植「文」的底藴、放大「客」的流量、做足「融」的文章,讓越來越多的幸福產業、幸福圖景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花,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江蘇經濟報記者 周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