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7 14:31
特朗普開打對等關税戰,中國隨即反制還擊,市場憂慮貿易衝突升級加劇,將會引發經濟衰退。2025年4月7日,港股暴跌,午后跌幅進一步擴大,恆生科技指數大跌超16%,恆指、國企指數大跌超12%,恆指狂泄逾2700點。
相關ETF方面,恆生醫療ETF(513060)盤中放量成交,成交額近5億元。成分股中方舟健客跌近30%;醫脈通、藥明生物、亞盛醫藥、晶態控股、再鼎醫藥、康方生物、和黃醫藥等個股跟跌,跌幅均超20%。
招銀證券表示,創新葯板塊收入增長強勁。分板塊來看,表現最好的是創新葯(Biotech),收入平均增長36.8%,主要由於創新葯享受較為積極的醫保支付環境,以及部分創新葯企業實現了品種出海授權,獲得授權收入。大部分Biotech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是由於快速增長的商業化收入以及豐厚的出海授權收入,多家Biotech企業大幅減虧,或者首次實現經營利潤轉正。製藥(Pharma)板塊的業績穩健,2024年平均收入持平,平均淨利潤增長2.6%。受益於豐富的創新葯管線儲備,多家龍頭製藥企業預期出海授權將成為可持續的盈利來源。未來集採政策或將迎來優化,有利於仿製藥業務實現穩定的盈利預期。
我們認為,受益於國內藥品價格政策優化、國內宏觀環境改善以及創新葯和器械出海持續增長,醫藥行業有望在2025年繼續迎來估值修復。丙類醫保目錄年內即將落地,創新葯將獲得更好的支付環境。醫療設備招標加速復甦,將推動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盈利復甦。
恆生醫療ETF(513060)緊密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覆蓋創新葯、CXO、醫療器械三大核心賽道。指數成分股2023年平均研發投入佔比達45%,22家企業進入商業化兑現期。據海外相關機構預測,2024-2026年板塊營收復合增長率將達38%,淨利潤率有望提升至15%以上。當前板塊市盈率(TTM)處於近三年低位,顯著低於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隨着港股流動性改善,創新葯企估值修復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