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7 00:51
轉自:北京商報
近日,東鵬飲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計劃「A+H」兩地上市。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東鵬飲料用大篇幅描述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探路,截至報告期末,其產品已出口至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東鵬飲料的性價比策略在東南亞低收入羣體中可能形成差異化優勢,但從短期來看對其業績貢獻十分有限。
赴港二次上市
2025年4月3日,東鵬飲料披露的公告顯示,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華泰國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東鵬飲料成立於1994年,於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功能飲料企業,東鵬飲料的收入、毛利率、淨利潤增速在同行中處於高水平。2022年、2023年、2024年度,東鵬飲料的收入分別約為85億元、112.57億元、15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6.47%;毛利分別約為35.32億元、47.61億元、69.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0.61%;淨利潤分別約為14.41億元、20.4億元、33.2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1.96%。
如今,東鵬飲料赴港二次上市,其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完善產能佈局和推進供應鏈升級;加強品牌建設和消費者互動,持續增強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全國化戰略,拓展、深耕和精細化運營渠道網絡;拓展海外市場業務,探索潛在投資和併購機會;加強各個業務環節的數字化建設;增強產品開發能力,持續實現產品品類拓展;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能量飲料是中國功能飲料行業中規模最大的細分品類,2024年以1114億元的零售額佔整體功能飲料銷售市場零售額的66.9%,並預計將以10.2%的年複合增長率於2029年增長至1807億元。
2021—2024年,東鵬特飲在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量佔比由27%上升至47.9%。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銷量計算,東鵬飲料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自2021年起連續4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5%增長到2024年的26.3%。
拓展海外市場
自去年開始,「A+H」上市模式成為眾多企業的戰略選擇,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熱度持續升溫,東鵬飲料也是想借此熱度提升海外影響力嗎?
事實上,早在2022年6月,東鵬飲料就曾籌劃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不過,該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事項於2024年2月被終止。對於境外上市,東鵬飲料曾表示,能量飲料行業的領頭羊「紅牛Red Bull」和「魔爪Monster Energy」均通過國際化提升了品牌競爭力、做大做強品牌,公司也希望能通過境外上市,加快品牌的國際化。
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東鵬飲料也提到,「計劃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發展機會,將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等可複用的核心競爭力用於全球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高速增長下,東鵬飲料現金流十分充沛。此前東鵬飲料在公告中稱,2025年度擬將不超過110億元的閒置自有資金,投向包括但不限於結構性存款、定期存款、協定存款、大額存單、理財產品、資管產品、基金產品、信託產品、收益憑證、國債逆回購等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投資產品。
不差錢的東鵬,或許需要更大的舞臺。在國內提到東鵬,第一反應是「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這是東鵬2014年確定的經典廣告語。而在海外市場,人們一提到功能飲料,先想到的是紅牛、魔爪。東鵬飲料想複製在國內市場的成功經驗,探索有潛力的海外市場。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經過幾年的積澱,東鵬飲料的產品已出口至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已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設立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海南和昆明生產基地將作為未來面向東南亞市場的重要生產及出口樞紐。
低價策略先行?
出海並未易事,除了需要充足的資金在海外投資建廠、深耕渠道外,還要與本土品牌和國際性大牌正面交鋒。
對於海外市場策略,東鵬飲料在年報中稱,將對擬開拓地區的市場狀況、消費者特點及監管要求進行綜合分析,並尋求與當地合作伙伴的深度協作,以把握市場機遇、積累本地洞察,推進產品本土化。例如,調整產品配方以滿足監管要求和消費者的口味偏好,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以定製產品包裝和設計,從而增強產品吸引力。
東南亞是東鵬飲料國際化的核心試驗田,在其進入前,紅牛、魔爪等國際品牌已佔據先發優勢。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南亞地區人口眾多,經濟快速增長,為東鵬飲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東南亞與中國文化相近,飲食習慣相似,有助於東鵬飲料快速融入當地市場。然而,紅牛等國際品牌已在東南亞市場佔據先發優勢,東鵬飲料需憑藉其在性價比、渠道運營等方面的優勢,以及針對東南亞市場的定製化產品策略,來突破紅牛主導的市場格局」。
東鵬飲料的大單品東鵬特飲與紅牛、魔爪等品牌的定位高度重合,市場競爭加劇下,增長空間受到擠壓。詹軍豪認為,東鵬飲料的性價比策略在東南亞低收入羣體中可能形成差異化優勢。「相較於紅牛等國際品牌,東鵬飲料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同時保持了一定的產品品質。這種性價比優勢有助於東鵬飲料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尤其是在東南亞這樣的低收入市場。通過提供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價格策略,東鵬飲料有望在東南亞市場實現差異化競爭。」
而東鵬飲料在多品類上可能具有先發優勢。2024年,東鵬飲料提出「全面實施1+6多品類戰略,其中的「1」是核心產品東鵬特飲,「6」是電解質飲料、咖啡飲料、無糖茶、雞尾酒、椰汁及大包裝飲料六大品類。從年報看,東鵬飲料的多元化戰略顯成效。其中,2023年1月推出的「東鵬補水啦」產品,在推出的第二年收入近15億元,同比增長280.4%。
東南亞市場對功能飲料需求旺盛,「補水啦」憑藉定價低於國際品牌20%—30%的高性價比,快速打開市場,部分區域銷量增速超預期。在印尼、越南等市場,產品已進入主流商超和便利店,復購率逐步提升。
不過,從目前來看,海外市場對東鵬飲料整體營收的貢獻十分有限。截至2024年,其境外收入佔比不足0.3%,境外資產約為15.43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6.8%。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東鵬飲料一直實踐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羣的五多戰略,‘1+6’多品類戰略能夠匹配其未來可持續發展。同時,現在的新生代‘喜新厭舊’,年輕消費者歡迎新品牌進來,但關鍵是新品牌能否匹配其核心需求。此外,產品線的均衡度也十分重要」。
對於「出海」戰略規劃、資源分配、風險應對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東鵬飲料發出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
責任編輯:何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