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6 00:00
核心觀點
北森業務壁壘穩固,一體化架構驅動產品具備差異化優勢。AI 面試官等產品ROI 可明確衡量,預計落地路徑清晰。我們預計公司2025-27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5 億/11.1 億/13.1 億元,同比增長10.8%/17.5%/18.0%;營業利潤預計分別為-0.7 億/-0.1 億/0.3 億,對應OPM -7.5 %/-1.3%/2 .1%;Non-IFRS 歸母淨利潤預計分別為-0.5億/0.1 億/0.5 億,對應Non-IFRS 淨利率-5.3 %/0.6%/3.8 %。當前股價交易於FY26 3.3x P/S,較可比公司存在折價,我們首次覆蓋並給予「買入」評級。
事件
北森控股收購酷學院,並接入DeepSeek 與AI 產品融合2025 年1 月15 日,北森控股宣佈以1.8 億元現金收購企業培訓SaaS 平臺「酷學院」母公司100%股權,酷學院覆蓋超萬家企業客户,聚焦企業培訓場景,其市佔率在國內學習雲領域排名第二。
北森原有學習雲模塊市佔率第四,與酷學院整合后,未來有望提升行業地位。通過補充企業培訓場景,北森的一體化HCM 平臺在技術上也許可行,但產品上很難兼顧行業屬性極強的CRM 和HR 功能模塊。因此,北森首要優勢在於構建了一個通用底座,后端研發的複用率很高,避免重複造輪子產生技術債的問題。其次在於積累業務Know-Ho w,例如Core HR 的時間軸模型、組織、匯報關係、權限等在不同組織架構的公司間差異很大。再次是多年積累的用户測評問卷,基於這些問卷篩選出具備統計顯著差異的測評問題(相當於篩選出有效因子),進而提升測評的質量。
北森控股競爭壁壘穩固,外部挑戰反而會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北森控股的核心價值在於HCM SaaS一體化平臺+AI 技術賦能+強客户粘性,持續受益於數字化轉型與AI 商業化。儘管公司面臨宏觀經濟挑戰、企業IT 預算謹慎等不利因素,這導致既有客户削減付費席位,對於NDR 擴張本身造成一定壓力。但積極的是,行業預算壓力下企業會更謹慎的評估IT 支出,尋求優化空間,而北森一體化架構下產品間集成、協作成本低,易用性高,長期積累的技術債較輕,因此在企業更替HCM 時具備優勢。因此,我們認為外部挑戰反而會倒逼企業數字化轉型(出於運營效率提升的需求,本質是提升FCF),長期反而有利於行業格局集中。
北森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幅度可能不如同行,更關注Mid-Market 的中長期機會。根據IDC,北森連續八年HCM SaaS 市場佔有率第一,2024H1 北森在國內HCM SaaS 市場佔有率達到14.9%,行業第二、第三名份額分別為11.1%、5.8%。一些觀點認為國產替代會加速北森等國產HCM 的份額擴張,但事實上國央企往往是大體量客户,偏好本地化部署+單品招標,而北森產品為雲原生架構,不支持本地部署,因此實際上北森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幅度可能不如同行。另外,與海外市場類似,大型客户預算相對充裕,更追求Best-of-Breed(最佳單品)而非Best-of-Suite(最佳套件),因此採購時傾向於單品招標,這使得SaaS 廠商向Enterprise 客户交叉銷售其他模塊的能力弱於M id-Market / SM B 客户。這意味着如果專注於服務國央企的定製化需求,可能會犧牲打磨產品的機會1,在中長期、更廣闊的M id-Market 市場錯失機會。
TAM 預估超千億,目前HCM SaaS 滲透率較低。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中國法人企業數量約為800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約100 萬家,去除北森不覆蓋的行業(農林牧副漁、採礦、挖掘、事業單位、公益組織)后約80 萬家。北森CEO 紀偉國判斷Core HR 即核心人力系統的潛在市場規模在800 億左右,而HR SaaS則超過千億,目前2024 年HCM SaaS 滲透率~6.1%,仍處於較低水平。
北森長期聚焦中大型客户,專注於標準化產品的打磨+交叉滲透HCM 其他模塊。更具體而言,北森CEO紀偉國2曾分享北森戰略,「北森一直將500-20000 人的中大型企業客户作為核心客羣...公司有嚴格的畫像限制,以便於聚焦服務優質客户,不要在不適合的客户上浪費太多精力。」同時,公司也採用多產品模塊觸達用户,並非所有客户都從Core HR 起步滲透,測評、績效、培訓等也都可以成為獲取客户的入口,因此北森也非常注重提升Core HR 以外的產品性能和體驗。傳統安裝部署模式的e HR 往往只聚焦於人力資源核心的幾個模塊,模塊間場景割裂,功能覆蓋有限,而據IDC,北森在Core HCM、招聘管理SaaS 和績效管理Saa S 三大HCM SaaS 子市場中連續多年處於行業第一,僅在學習雲方面處於行業第四,但2025 年1 月收購行業第二酷學院,整合后有望提升北森在培訓領域的產品力,產品力的提升將進一步強化北森產品組合的Cross-Sell 成功率。基於產品和平臺的差異化,反向吸引客户進行SaaS 模塊部署而非本地化部署(北森產品力強於同行的情況下客户別無選擇)。
AI 產品場景明確,ROI 容易計算,考慮到北森在業務層面的深厚積累,AI+產品兑現業績的路徑較為清晰。
在採購A I 產品時,一個核心難點在於ROI 如何衡量,一些複雜的AI 應用往往按照節約工時對應成本節約,但實際上如果AI 工具無法完全替代人工,僱員的工資實際上仍然是固定成本,大量中后臺員工的工作總量並不是無限增長的,所以小幅採購一些AI 工具並不足以推動總體成本的下降,效益提升主要體現在中后臺員工的實際工時節約,但這部分員工往往並非計件工資制,因此賬面收益並不必然轉換為實際效益。而AI 面試等場景則有明確的邊際成本概念,需求量是相對固定的(每年畢業大學生達千萬級,人均N 次招聘),企業面試官需要安排時間專門進行面試,消耗的時間越多面試成本越高,因此ROI 可較為明確地衡量。截止2024 年9 月30 日,北森AI 面試官採購客户數量已經達到50 家,佔同期付費客户數量的0.89%,AI 面試官替代傳統校招3 輪面試流程,學生作答時間節約83%,大幅提升校招效率。受益於ROI 的可衡量+產品水平優良,我們預計2025 年訂單將繼續快速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5-27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5 億/11.1 億/13.1 億元,同比增長10.8%/17.5%/18.0%;營業利潤預計分別為-0.7 億/-0.1 億/0.3 億,對應OPM -7.5%/-1.3%/2.1%;Non-IFRS歸母淨利潤預計分別為-0.5 億/0.1 億/0.5 億,對應Non-IFRS 淨利率-5.3%/0.6%/3.8%。當前股價交易於FY263.3x P/S,較可比公司存在折價,我們首次覆蓋並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分析
行業競爭激烈:HCM Saa S 市場參與者眾多,國際巨頭和本土競爭對手均在加速佈局。北森雖為市場領導者,但需持續投入以維持優勢。
市場滲透率低:中國HCM SaaS 滲透率仍較低,若企業數字化轉型放緩或市場接受度不及預期,可能影響客户增長。
AI 戰略的高投入與低迴報風險:北森投入大量資源開發AI 產品(如A I 面試官、招聘助手),但研發成本高昂,市場接受度和商業化效果尚未完全驗證,可能進一步消耗現金流。
生態建設與協同風險:北森試圖通過生態夥伴擴大影響力,但生態夥伴間的競爭、利益分配問題可能導致合作效果不及預期。
企業支出收縮:宏觀經濟波動可能導致企業削減人力資源管理預算,影響北森的客户續約率和A RR(年度經常性收入)。
政策監管風險: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政策趨嚴,可能增加合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