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聯易融科技-W(9959.HK):戰略深化驅動韌性增長 行業龍頭錨定長期價值

2025-04-05 00:00

核心觀點

公司公佈2024 年全年業績,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及收益10.31億元,同比+18.8%;毛利潤7.17 億元,同比+36.2%,受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增提的影響,經調整虧損錄得6.79 億元。分業務來看,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在行業下行環境中仍能取得逆勢增長,直接融資業務通過快速拓客實現了業務規模擴張;新興市場則抓住龍頭企業出海機遇,積極開拓小微電商市場。建議關注公司未來經營修復的機遇,給予「增持」評級。

事件

公司公佈2024 年全年業績,收入、毛利均明顯改善。2024 年全年公司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及收益10.31 億元,同比+18.8%;毛利潤7.17 億元,同比+36.2%,毛利率同比+8.9pct 至69.6%。

期內主要受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增提的影響,經調整虧損6.79 億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為2.89 億元)。

簡評

全年業績韌性凸顯,核心指標實現增長。2024 年,公司在供應鏈金融科技領域的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儘管面臨宏觀經濟波動與地產行業信用風險,公司通過業務結構優化、技術賦能與戰略併購實現高質量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31 億元,同比增長18.8%;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8.9 個百分點至69.6%,推動毛利同比增長36%至7.17 億元。核心業務表現亮眼,全年處理供應鏈資產總規模達4112.1 億元,同比增長28%。新增核心企業及金融機構客户373 家,客户數較2023 年增長51%至1,108 家。

資產證券化業務(AMS 雲與ABS 雲):行業下行環境中取得逆勢增長,未來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2024 年宏觀經濟弱復甦背景下房地產行業承壓延續,供應鏈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規模同比下滑18%。公司AMS 雲與ABS雲供應鏈資產處理規模仍能實現正增。其中,1)AMS 雲通過加速擁抱大基建、新能源與高端製造等新興領域,通過專業壁壘支撐市場份額擴張、以結構性調整對衝行業風險,供應鏈資產處理量同比增長16%至750 億元;2)ABS 雲把握大基建鏈條的行業機遇,積極聯動金融機構協同創新,資產處理量同比大幅增長101%至542 億元。

展望未來,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科技行業正處於政策支持與市場集中度提升的雙重窗口期,公司核心優勢在於輕資產模式下對客户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及技術壁壘的構建。根據灼識諮詢的統計,公司以21.1%的市佔率連續五年蟬聯榜首,未來伴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宏觀經濟和房地產等行業有望逐步企穩回升,進一步打開公司業務增長空間。

直接融資(多級流轉雲和e 鏈雲):快速拓客帶來業務規模擴張,已落地多個綜合產融平臺項目公司多級流轉雲2024 年全年保持快速拓客,新增客户370 家,總客户數量達至928 家。通過為核心企業打造一站式全場景綜合產業鏈金融科技平臺、持續深化存量客户運營,公司已經與通用環球醫療集團、長江產業投資集團、陝西交通控股集團及雲南白藥集團等35 家央國企及頭部民企落地了綜合產融平臺項目。作為公司核心戰略板塊,多級流轉雲的地位進一突出,佔交易總體規模比重已從2023 年的43%進一步提升至50%。e 鏈雲方面,受面對核心企業加速主導產融生態圈建設導致存量業務轉移,以及基於優化產品組合的戰略考量,業務處理的供應鏈資產總量同比下降34%至530 億元。

展望未來,公司以「AI 重構產融生態」為戰略支點,順應市場變化,開始積極探索與各類金融機構在場景化金融科技服務及模塊化智能工具輸出方面的創新發展機遇。目前,公司基於LDP-GPT 垂直大模型與蜂聯AI智能體的突破性進展,已構建起覆蓋數據智能、決策優化與自動化運營的AI 賦能體系。依託與DeepSeek 大模型的深度協同,蜂聯AI 將搭載新一代認知引擎,實現供應鏈金融場景的智能交互精度提升40%、風險識別效率優化60%,有望通過科技平臺的搭建助力自身實現降本增效並幫助金融機構實現高質量數智化轉型。

新興解決方案(跨境雲和中小企業信用科技解決方案):抓住龍頭企業出海機遇,開拓小微電商市場2024 年,公司跨境雲業務以科技賦能跨境貿易生態,全年實現供應鏈資產流轉規模207 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64%。通過"Go Early 生態鏈接"與"Go Deep 價值深挖"雙輪驅動戰略,公司已經構建起多層次的跨境服務矩陣。在生態鏈接維度,依託與Infor 等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數據穿透,聯手Amazon、Shopee 等電商平臺生態網絡為超過1,000 家跨境中小微企業提供跨境貿易融資服務;在場景深挖維度,公司聚焦消費領域,為出海龍頭企業打造了全球供應鏈產融體系。展望未來,隨着我國企業出海潮的持續以及跨境電商平臺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公司跨境雲業務憑藉輕資產模式、技術壁壘與ESG 先發優勢,有望在行業集中度提升浪潮中持續領跑。

中小企業信用科技業務板塊,公司已完成了傳統線下商户數據信貸業務的轉型出清,開始探索發展直播電商場景融資業務。目前,公司基於直播小微商家交易、物流和結算等數據驅動的創新實驗性供應。2024 年,公司基於直播小微商家交易、物流和結算等數據驅動的數位化融資解決方案「小微蜂電商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已服務了電商平臺上近3,000 家中小微商家,併成功引入了35 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

戰略收購拓展業務邊界,國際業務加速全球佈局2024 年 8 月,公司公告其全資子公司聯睿達擬收購拜特科技 29.3763% 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對拜特科技持股比例將增持至54.3763%。公司通過戰略性收購拜特科技,切入智慧司庫管理市場,形成「資金管理-供應鏈融資」閉環。拜特科技深耕司庫領域20 余年,服務超1500 家大型企業並接入超過2000 家銀行,其系統集成能力與聯易融的供應鏈金融場景深度融合,有望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矩陣,從核心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延伸拓展至集團司庫管理類解決方案。此外,公司全球化戰略進入縱深推進階段,全面打造全球化業務體系,計劃在美國、英國、印度設立區域運營中心,並與新加坡總部的亞太資源、浩立(Olea)的東南亞產業生態網絡及綠聯數字銀行的跨境清算能力形成有機聯動。

投資建議:2024 年全年公司營收、 毛利向好,關注未來經營修復,給予「增持」評級儘管2024 年因審慎計提供應鏈資產減值6.40 億元使公司2024 年出現虧損,但公司現金儲備逆勢增長至50.72 億元,為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提供充足彈藥。公司未來增長動能明確:一是戰略收購協同效應有望在未來釋放利潤;二是AI 技術規模化應用推動人效提升,並打開新的增長空間;三是跨境業務全面佈局實現快速獲客。

管理層通過派發末期特別股息每股0.03 港元及年內的多次回購傳遞出對長期價值的信心。

我們根據公司最新的運營情況調整了我們的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 2025~2027 年公司將實現營收11.86/13.79/16.89 億元,同比分別+14.97%/+16.31%/+22.46%;調整后淨利潤為-1.75/0.33/1.45 億元。考慮到板塊估值整體有所下修,給予未來6 個月目標價1.82 港元,對應3.5 倍PS 給予增持。

風險分析

房地產行業恢復不及預期:雖然公司近年來積極拓展其他行業的客户,但整體而言由於房地產行業客户較多開展的是費率較高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因此其對公司收入的貢獻也更大。 2024 年上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銷售數據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債務問題還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若房地產行業恢復不及預期則可能導致公司業績下滑。

客户自營平臺分流風險:面對核心企業加速主導產融生態圈建設,金融機構的供應鏈普惠業務逐步向核心企業平臺轉移,對於 ABS 雲業務造成了業務交易分流的壓力,未來公司若不能夠有效拓展業務範圍,謀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則企業核心業務交易規模將會面對持續縮減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