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周外盤頭條|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税 全球市場遭血洗 美股2天蒸發47萬億 非農超預期 馬斯克闢謠「很快離職」

2025-04-05 08:13

專題:一周外盤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祭出「對等關税」重拳,將對所有外國輸美商品徵收10%的基線關税,全球金融市場遭「血洗」:各國股市、債市、金銀、石油、銅市場全線跳水,美股兩天蒸發6.5萬億美元(超47萬億元)。對此,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應對舉措。

  美國3月份就業人數增長22.8萬人,超過預期,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2%。交易員削減了對美聯儲在5月份降息的押注,預計6月份將是降息的可能開始時點。繼續押注到年底前美聯儲將實行四次降息。

  本周有報道稱,特朗普已告訴其核心圈子,馬斯克將在未來幾周內退出他目前在政府效率部的角色,馬斯克則表示:假新聞。

  保守派電視新聞網絡 Newsmax本周在紐交所上市,上市3小時熔斷10次,收盤漲幅超700%,前兩日漲超2230%,市值一舉超過了福克斯公司。

【一周要聞】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税」,全球金融市場遭血洗,美股2天蒸發47萬億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徵收對等關税,引發了人們對全面貿易戰和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金融市場「血流成河」,全球股市周四和周五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

  當地時間周三,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税」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税」,並對某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税。

  白宮發佈的文件顯示,針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徵的10%關税將於5日生效。此外,特朗普將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和地區徵收不同的、更高的「對等關税」,這些措施將於9日生效。文件還稱,特朗普擁有「修改權限」,可以視情況提高或者降低關税。

全球金融市場遭「血洗」

  在特朗普宣佈全面關税措施后,美國股指期貨周三盤后旋即下跌。周五收盤,道指暴跌超2200點進入回調,跌幅達5.50%;納指暴跌5.82%,較歷史高點跌逾20%,跌入技術性熊市;標普500指數暴跌5.97%。

兩個交易日(4.3-4.4),美股市場就蒸發近6.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47萬億元)的市值。其中,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Meta、英偉達、谷歌等美股「七巨頭」的市值總共損失1.8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3萬億元)。

  富豪榜上的億萬富翁這兩天總共損失了5360億美元,其中,周五3290億美元的跌幅創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以來單日最大。特斯拉CEO馬斯克損失得最多,該公司股價周五暴跌逾 10%,導致馬斯克的淨資產較周四開盤時縮水310億美元,年度損失達到1300億美元。

  面對美股的史詩級暴跌,特朗普仍堅稱他的「對等關税」計劃反響很好,並表示「美股將會繁榮,美國將會繁榮」。他還在社交平臺喊話投資者,稱其政策永遠不會改變。這是一個致富的好時機,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有。

  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則表示 「特朗普牛市行情現在剛開始」。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採訪時稱,股市下跌更多的是因為科技股回調,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無關。

  然而,從市場的反應來看,特朗普的加税行為絕對不是什麼「解放日」,而是美國股市的「恐懼日」。美國股市以慘烈的下跌回應了特朗普的關税政策。

  亞太股市周四和周五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日經225指數周四下跌2.8%,周五進一步下跌了2.8%,東證指數跌入回調區間。韓國KOSPI指數周四下跌0.77%,周五進一步下跌0.86%。

  由於面臨美國高達46%的對等關税,越南股市周四暴跌了6.7%,創下自2001年以來最大跌幅,周五進一步下跌了1.56%,盤中一度暴跌5.7%。澳大利亞標普/ASX指數周四下跌0.9%,周五下跌2.4%,較2月14日的歷史高點下跌11%,進入回調區間。

  4月4日,歐洲股市全線暴跌,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超6%,西班牙IBEX指數跌近6%,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5%,德國DAX指數跌超4%,法國CAC 40指數跌近4%。特朗普的關税政策不僅衝擊了股市,還影響了其他市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4%,創下自去年特朗普勝選以來新低,市場押注美聯儲最快今年6月開始降息,今年降息四次、每次25基點的概率已飆升至50%,而就在前一天,這一情景還幾乎無人考慮。歐洲央行也加入降息預備隊,歐洲和英國的國債收益率也大幅走低,市場押注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今年各自還有三次降息空間。

  原油、比特幣均大幅回調,即便是近期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也未能倖免,現貨黃金周四早盤刷新歷史高位至3167.84美元之后震盪下行,周五一度跌破304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跌破30美元/盎司,創1月29日以來新低;LME倫銅跌超6%,WTI原油跌幅超過9%,歐洲天然氣期貨一度下跌10%。

多國制定應對措施

  針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税」,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應對舉措,包括反制措施。

  據央視新聞,中方出手連環反制。

  4月10日12時01分起,國務院關税税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税税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税。

  商務部多項舉措連發:決定將斯凱迪奧公司等11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將高點航空技術公司等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進口醫用CT球管進行產業競爭力調查;對原產於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管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會同海關總署決定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4月2日,美方宣佈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税」,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

  海關總署決定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暫停1家美國涉事企業高粱輸華資質,3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並暫停2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產品輸華。

  加拿大總理卡尼周四宣佈,對美國汽車關税採取反制措施,對等徵收25%關税。卡尼説,全球經濟「今天與昨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美國2日宣佈的關税措施將破壞全球經濟。「我們與美國穩步深化一體化的舊關係已經結束。美國過去80年全球經濟領導地位的時代已經結束。」卡尼還表示,加拿大已經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認為美國的關税措施違反國際貿易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已準備好「強有力的報復計劃」,包括針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務出口進行反制。歐盟的反制重點將瞄準美國服務出口領域。據歐委會數據,2023年歐盟對美國貨物貿易順差高達1570億歐元,但在服務貿易中對美國則有1090億歐元逆差。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敦促歐盟企業暫停在美國的投資計劃,並表示不排除對美國關税做出反制,且法國對美國關税的迴應將比之前對美國鋼鐵和鋁關税的報復「規模更大」。馬克龍説,特朗普宣佈的關税是「殘酷和毫無根據的」,是對國際貿易的衝擊。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四表示,他對美方徵收的關税「非常失望」,並對這些關税是否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日美貿易協定深表關切。日本將全力推動汽車關税的豁免,並將採取必要措施以減輕關税對經濟和就業的衝擊。在周五的講話中,石破茂更稱美國關税對日本來説是一場「國家危機」。

  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周四上午緊急召開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商討應對美國「對等關税」的措施。 韓德洙在會上表示,全球關税戰已迫在眉睫,形勢極其嚴峻,政府將盡全力突破貿易困局。

  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英國不會對特朗普宣佈的措施作出「應激反應」,但他「保持所有選項在桌面上」。美國、英國的經濟協議談判也處於「高級階段」,但他並未就相關談判的進展給出具體時間框架。

  當地時間4月2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表示,歐盟必須「堅定但明智」地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税問題上犯下的「重大錯誤」。

  科斯塔警告説,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戰將「影響每個人」。歐盟必須以「堅定但明智的方式」來應對特朗普即將推出的關税政策。同時,他希望特朗普能夠在毀滅性的貿易戰爆發之前收回計劃。

消息稱馬斯克將很快辭去政府職位,馬斯克、特朗普都回應了

  本周有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告訴他的核心圈子,包括他的內閣成員,馬斯克將在未來幾周內退出他目前在政府效率部的角色。

  據三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特朗普內部人士透露,特朗普仍然對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感到滿意,但兩人最近幾天都決定,馬斯克很快就會回去管理自己的企業。

  該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內部人士和許多外部盟友對馬斯克的不可預測性感到沮喪,越來越多地將這位億萬富翁視為一種政治負擔。周二,馬斯克口頭支持的一名保守派法官以10個百分點的劣勢輸掉了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的席位,突顯了這一局面。

  這也代表了特朗普和馬斯克關係較一個月前的變化,當時白宮官員和盟友都預測馬斯克會「留在這里」,特朗普會找到辦法超過「特殊政府僱員」130天的任期限制。

  一名高級政府官員表示,馬斯克可能會保留顧問的非正式角色,並繼續偶爾出現在白宮。另一個人警告説,任何認為馬斯克將完全從特朗普的軌道上消失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在公開場合,特朗普從未對馬斯克表示不滿,后者花了數億美元幫助他當選。他經常吹捧DOGE聲稱發現的浪費、欺詐和濫用行為,稱讚馬斯克的工作是革命性的。

  在有關馬斯克可能很快離開特朗普政府的消息傳出后,白宮新聞祕書卡洛琳·萊維特周三在X上發帖,駁斥了相關報道。

  萊維特説:「這個‘獨家新聞’是垃圾。埃隆·馬斯克和特朗普總統都曾公開表示,埃隆作為一名特殊政府僱員將在完成他在DOGE的出色工作后離開公共服務部門。」

  馬斯克隨后轉發萊維特的帖子稱:「是的,假新聞。」

  當地時間周四,特朗普本人對記者表示,只要馬斯克願意,他想留任多久都可以,但可能在幾個月后離職。馬斯克離職后,「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仍將繼續。

【一周市場】越南股指VN指數收跌6.7% 創下自2001年以來最大跌幅

  周四,越南股指VN指數收跌6.7%,創下自2001年以來最大跌幅,周五收盤跌幅收窄,盤中一度暴跌5.7%。此前美國宣佈關税措施。

  儘管越南削減進口關税並誓言購買更多大宗美國產品,對特朗普政府展開「魅力攻勢」以期保護該國依賴出口的經濟,但在白宮最新宣佈的大規模對等關税措施中,越南仍未能倖免。

  越南面臨着46%的對等關税税率,在特朗普最新關税行動表中高居前列。作為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對越南的新關税措施可能會嚴重打擊越南經濟。該國此前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至少8%。

  「如果這些關税一直實施,我們可能會看到越南的GDP增長預測被下調,」Asia Frontier Capital駐香港基金經理Ruchir Desai表示。「鑑於出口對越南經濟的重要性,整體市場情緒將是負面的。」

  花旗分析師説:「如果對亞洲國家的關税持續下去,我們預計經濟增長將受到重大負面打擊,這將進一步加大貨幣寬松傾向和外匯貶值壓力。」T. Rowe Price首席新興市場宏觀策略師克里斯·庫什利斯説,「雖然對談判開放態度,但亞洲國家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大幅降低面臨的關税,還有待觀察。關税反制和貨幣貶值等措施可能引發美國的額外關税迴應,給地區決策者帶來進一步的複雜局面。」

金價再創歷史新高后跳水 但分析師警告回調風險

  黃金價格本周一度再次躍升,延續屢創新高的走勢,但分析師警告稱,儘管4月2日生效的美國關税支撐了這一避險資產,但金價仍可能很快回調。

  「目前金價遠高於每盎司3000美元,可能引發一些獲利回吐,「City Index和FOREX.com的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表示。「雖然有逢低買入者潛伏,但在當前水平上,金價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本周,紐約期金最高紀錄刷新至3196.6美元/盎司,現貨黃金最高紀錄則衝到了3167.6美元/盎司。隨后大幅回落到3036.98美元/盎司。 

  「金價本周初節節攀升的原因是股市回調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溢價重新回升,」GraniteShares首席執行官Will Rhind表示。「黃金正在確立作為美元對衝工具的地位。」

  不過Rhind周一稱,隨着對等關税生效,金價恐將出現回調,投資者可能會在當天趁新聞傳出而買入股票,這可能為風險資產提供急需的支撐。

  Razaqzada表示,當風險偏好「變差」、美國股市開始下跌時,人們也「傾向於了結獲利的黃金多頭頭寸,釋放保證金」。他在上周晚些時候表示,黃金多頭頭寸可能被平倉,跌破近期3057-3066美元附近的支撐位可能是「短期觸發因素」。他表示,長期來看,金價可能需要跌破3000美元才能引發更大的下跌。

摩根士丹利表示金價今年可能達到3400美元。

  黃金是今年表現最強勁的大宗商品之一,在開局的三個月里創下了自1986年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央行的持續買入,加上地緣政治和宏觀不確定性加劇帶來的避險需求,金價一路上漲。

  「金價今年第二季度伊始處於歷史強勢位置,」Pepperstone Group Ltd.的研究員Quasar Elizundia在一份報告中説。「金價罕見漲勢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對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日益擔憂。」

  在不確定時期,黃金往往是首選避風港。數據顯示,在經歷了四年的淨流出之后,2025年以來黃金ETF的持倉已增長逾6%。這使得總規模達到2023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實物需求和有利的宏觀背景因素,正在助推黃金的這輪漲勢,摩根士丹利商品策略師Amy Gower預計金價今年可能升至3300-3400美元。這一前景與其他主要銀行的預測不謀而合,高盛集團目前預計金價到年底將觸及3300美元。

賣空重啟 韓國電動汽車電池類股重挫

  周一,隨着韓國17個月來首次重啟賣空活動,Ecopro和Ecopro BM等韓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股重挫,領跌指數。

  Ecopro一度下跌9.3%,至2023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附屬公司Ecopro BM一度下跌6.8%,至2023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高盛分析師表示這兩隻股票在禁令實施前的空頭倉位最為密集。

  在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其他股票中,Posco Future M一度下跌7.2%,至2022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Ecopro Materials一度下跌9.5%至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兩隻股票都是藍籌股Kospi 200指數中跌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一周數據】3月非農超預期 美聯儲6月前能降多少基點?

  表明在全球經濟受到廣泛關税打擊之前勞動力市場保持健康狀態。

  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2.8萬人,之前兩個月數據被向下修正。失業率小幅升至4.2%,勞動參與率上升。薪酬增長穩固。

  經濟學家們預計,對等關税的影響可能在4月份的就業報告中顯現出來。隨着消費者在價格上漲中蜷縮起來,零售就業人數最有可能下降。金融市場預計,美聯儲在1月份暫停政策寬松周期后,將在6月之前恢復降息。

  交易員削減了對美聯儲在5月份降息的押注,預計6月份將是降息的可能開始時點。繼續押注到年底前美聯儲將實行四次降息。

  據CME「美聯儲觀察」: 美聯儲5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56.7%,較非農公佈前的60.1%有所下降。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43.3%。美聯儲到6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0,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2.1%,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44.3%,累計降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3.5%。

  「今天這份好於預期的就業報告,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立即走弱的擔憂,」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多元固定收益投資主管Lindsay Rosner表示,「不過,這個數據現在只是配菜,市場關注的主菜是:關税問題。」

  哥倫比亞線程投資公司的利率策略師Hussainy表示:「市場押注於衰退風險與金融條件收緊將迫使美聯儲今年大幅降息,幅度可能達到約100個基點。」至於鮑威爾今天晚些時候的講話,Hussainy認為:「如果鮑威爾及其團隊對此釋放出任何反駁信號,短端利率可能就會走偏。」

美國挑戰者3月份裁員人數躍升至2020年5月以來最高

  DOGE裁員衝擊下,美國挑戰者裁員人數創疫情以來最大規模。4月3日,挑戰者企業(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發佈裁員報告,今年3月美國僱主宣佈的總體裁員人數為275240人,比去年增加了205%,是疫情以來的最大規模,也是自1989年開始報告裁員計劃以來,任何3月份報告的最高數字。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效率部(DOGE)的行動所致,3月份聯邦政府共計裁員216215 人,過去兩個月27個聯邦機構裁員約280253人。

  就業數據公司挑戰者高級副總裁Andrew Challenger表示,上個月的裁員數據主要受到政府效率部計劃裁減聯邦政府職位的主要影響。否則,這個月的裁員數據會相當清淡。

  馬斯克自擔任 「政府效率管理部門」 負責人以來,已在多個聯邦部門推行裁員舉措,其行事風格與他在 X(原推特)秉持的強硬管理方式極為相似。據悉,他在接手推特后,迅速裁減了約 75% 的員工。當下,這種激進的 「效率優化」 模式正被推廣至整個聯邦政府體系。

  報告顯示,華盛頓特區受裁員宣佈的衝擊尤為明顯,今年截至目前,該市裁員總數達 278711 人。

  從各部門具體情況來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近期經歷了大規模裁員。該部門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於周二裁減了10000名員工。

  一份法庭文件顯示,多方報告指出,退伍軍人事務部可能削減80000個工作崗位,國税局預計將裁撤約18000個職位,財政部也計劃裁減 「大量」 員工。

  根據挑戰者報告的數據,今年截至目前,聯邦政府宣佈的裁員人數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72%。

  此外,報告還表明,馬斯克推行的相關行動產生了連鎖反應,致使依賴聯邦援助或合同的僱主(主要是一些非營利組織和健康組織)宣佈裁員人數超過4400人。

  大規模裁員計劃尚未在其他就業數據中得到體現。自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每周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一直維持在較為狹窄的區間內。薪資增長速度稍有放緩,但仍呈正向增長態勢,職位空缺數量有所減少,不過僅略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另外,美國勞工部預計將於本周五公佈3月份就業報告。經濟學家預測新增就業崗位將降至21萬個,相較於2月份的27.5萬個有顯著下降。失業率預計維持在3.9%不變,但鑑於最新的裁員數據,這一預測或許過於樂觀。

美國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升至逾三年高點 再就業難度加大

  美國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升至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進一步表明失業者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勞工部周四公佈的數據,截至3月22日當周,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升至190萬。市場預期為187萬。

  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小幅降至21.9萬人。低於預估中值。

  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上升與首次申領人數相對較低體現了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上個月所描述勞動力市場「低裁員、低招聘」的狀態。

  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的四周移動均值降至22.3萬。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的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幾乎沒有變化。

【一周公司】美國保守派媒體Newsmax股價飆升 上市兩天累漲超20倍市值超福克斯

  當地時間 3 月 31 日,保守派電視新聞網絡 Newsmax 在紐交所上市,上市3小時熔斷 10 次,收盤漲幅超 700%,前兩日漲超2230%,市值一舉超過了福克斯公司。此后幾日,該公司股價回落。

  在首次公開募股中,該公司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籌集了7500萬美元,公司估值略高於10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Newsmax是一家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的保守派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及數字媒體公司,由克里斯托弗·魯迪於1998年創立。該公司通過流媒體、在線和印刷平臺,已成功觸達超4000萬美國家庭。其媒體業務包括Newsmax頻道、免費流媒體頻道Newsmax2、Newsmax應用程序、流媒體服務Newsmax+、網站Newsmax.com以及《Newsmax雜誌》。

  根據監管文件,Newsmax在2024年上半年虧損超過5500萬美元,營收約為8000萬美元,總負債為1.42億美元,而資產僅為6900萬美元。其2024年全年營收為1.71億美元。

  該公司的成功得益於美國保守派浪潮的興起。在右翼政客活躍、相關受眾增多的背景下,其收視率已位列全美第四。

  分析機構指出,Newsmax股價飆升類似 2020-2021 年 「meme 股」 熱潮。當時投資者紛紛買入股票推動股價上漲,遠超對公司基本面的計算。當時,十多家公司的股價在首次公開募股后立即出現了類似的飆升,其中許多公司的估值都很小。此前多隻新股上市首日大漲后,股價平均回撤 94%。

  Newsmax上市后的股價走勢極具戲劇性,其背后既有美國政治環境因素,也受市場投機影響。未來,它能否擺脫財務困境、穩定股價,仍有待觀察。

軟銀集團同意牽頭為OpenAI的營利性子公司提供不超過400億美元融資

  日本軟銀集團已同意牽頭為OpenAI的一家營利性子公司提供不超過400億美元的融資,這對該ChatGPT開發商的估值為3000億美元。

  這家日本科技投資公司周二表示,該公司計劃向OpenAI Global投資不超過300億美元,其余100億美元將分配給聯合投資者。軟銀集團表示,首筆100億美元的投資定於4月中旬支付,其余不超過300億美元的融資料將於12月完成。這家日本公司表示已經決定對OpenAI進行追加投資,以便進一步支持其增長並獲取收益。

  媒體此前已報道稱,要獲得上述全部金額,OpenAI必須在年底前成功重組為一家獨立的營利性公司。如果未能實現,軟銀可以將此輪融資規模縮減至200億美元。

  OpenAI表示,最新一輪融資將有助於該公司繼續構建可推動科學發現、幫助實現個性化教育並增強人類創造力的人工智能(AI)系統。

  軟銀自去年9月以來已通過SoftBank Vision Fund 2向OpenAI投資了22億美元。

  今年1月,軟銀集團和OpenAI宣佈了一項計劃,將與甲骨文 和總部位於阿布扎比的MGX等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在美國投資不超過5,00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這家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合資企業將為OpenAI建設數據中心。軟銀的股價近幾周已下跌,時值美國市場上科技股遭拋售,原因之一是對美國關税、通脹以及高借貸成本的擔憂。該公司公佈,在截至去年12月的三個月里出現季度淨虧損,部分原因是其科技基金業務表現疲軟。

  周一OpenAI宣佈完成了科技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私募融資。包括新注入的資本在內,這筆400億美元的融資使ChatGPT製造商的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PitchBook數據顯示,這一金額幾乎是此前科技公司私募融資最高紀錄的三倍。

  根據CB Insights的統計,這一估值使OpenAI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企業之一,僅次於估值3500億美元的SpaceX,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持平。日本軟銀集團以300億美元領投本輪融資,其他聯合投資方包括核心投資者微軟以及Coatue、Altimeter和Thrive等機構。

特斯拉一季度交付跌至近三年低點 受產線調整和馬斯克言行拖累

  特斯拉第一季度汽車銷售下降13%,主要受制於主要車型改款以及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引發的國際反感情緒。

  這家汽車製造商周三表示,今年前三個月共交付336681輛汽車,為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季度水平。根據機構匯編的分析師平均預期,市場原本預計特斯拉將售出超過39萬輛汽車和卡車。

  這些數據說明了今年年初特斯拉業務受到的干擾程度。爲了生產改款后的Model Y車型,特斯拉對全球的工廠進行重新調整,這在汽車製造商更換車型代際時很常見。但不同尋常的是馬斯克在全球政治事務中的參與引發了美國和歐洲的抗議浪潮。

法國對蘋果開出1.5億歐元罰單 指其ATT框架違反競爭法

  經過對蘋果公司收集iOS用戶數據及其對廣告商的影響展開長期調查后,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蘋果處以1.5億歐元(1.62億美元)罰款。

  法國競爭管理局周一表示,蘋果的應用追蹤透明度(ATT)系統未能讓應用開發者遵守歐洲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隱私規則,迫使這些應用顯示多個彈窗,使得用起來過於複雜。

  這一處罰結果可能會引起唐納德·特朗普的注意,這位美國總統曾警告,若對美國科技公司施加任何「不成比例」的處罰,他將通過徵收高額關税予以反擊。

  蘋果在電郵聲明中表示對該決定感到「失望」,並表示監管機構並未要求對ATT框架做出具體更改。代表廣告商的多個行業協會組織作為原告則呼籲蘋果「立即暫停」該系統並進行修改。

  監管機構在處罰決定中指出,蘋果的ATT框架「既無必要,也不相稱」。監管機構表示,該框架本身「沒有問題」,但實施方式「在競爭法意義上構成濫用」。

【一周人物】尹錫悦被罷免韓國總統職務

  韓國憲法法院周五上午就尹錫悦彈劾案做出宣判,8名憲法法官一致認為,尹錫悦嚴重違反了憲法和法律,並於當地時間11時22分宣佈尹錫悦被罷免。

  尹錫悦成為繼2017年朴槿惠被彈劾下臺之后,第二位被彈劾下臺的韓國總統。

  韓國憲法法院當天宣佈,尹錫悦宣佈緊急戒嚴違反了戒嚴法。憲法法院認定尹錫悦發動緊急戒嚴出動軍人進入國會違反憲法,認定逮捕政治界人士違法。

  韓國憲法法院表示,尹錫悦違反憲法規定的軍隊統帥義務。尹錫悦宣佈緊急戒嚴侵犯了國會議員審議表決權、不逮捕特權。尹錫悦嚴重違法,法所不容。

  尹錫悦當天沒有出席宣判,在總統官邸觀看了彈劾案宣判直播,由其代理人團代為出庭。遭到罷免的韓國總統尹錫悦最新發表講話稱,「沒能達到預期,非常遺憾。」

  尹錫悦被罷免意味着他將以普通民眾身份接受涉嫌發動內亂案刑事審判。檢方或加速辦理尹錫悦涉及內亂罪的刑事案件,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尹錫悦的妻子金建希涉及的貪腐案或將同步發酵。尹錫悦被罷免后,他與妻子金建希可能面臨「權利濫用」「經濟犯罪」和「選舉干預」一系列的司法調查與指控,尹錫悦的刑期有可能創下韓國前總統獲刑的新高。

  根據韓國《前任總統禮遇法》,總統如果因彈劾被罷免,將失去任滿卸任情況下可享受的退休金、辦公室、配備車輛和祕書等待遇,只能獲得最基本的警衞安保。

  尹錫悦被罷免后,現任國務總理韓德洙繼續代行總統職權,韓國政界將進入新一屆總統選戰時間。根據法律,韓國須在60日內舉行新一屆總統大選,預計大選於6月3日前舉行。照此時間,總統候選人登記將從5月10日開始,留給朝野政黨推選候選人的時間約為一個月。

  從目前民調數據來看,韓國民眾希望在下屆大選中完成政權交替,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是目前最熱門的總統人選。在下屆總統熱門人選民調中,目前李在明以絕對優勢領跑。

  根據民調結果,李在明支持率達到33%,僱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以9%的支持率位列其后。其他人選包括國民力量黨前黨首韓東勛、大邱市長洪準杓、首爾市長吳世勛等,三人支持率都僅為4%。

  韓元兑美元匯率周五出現大約兩年半以來的最大升幅,原因在憲法法院作出罷免尹錫悦總統職務的決定后,人們希望韓國政局能夠穩定。

  截至當天收盤,韓元兑美元匯率報1434.1,為2月26日以來的最高水平,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32.9韓元,創下了自2022年11月11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渣打銀行韓國分行的經濟學家Park Jong-hoon表示:「考慮到美元指數目前的情況,韓元可能會進一步走強。預計彈劾決定將提高韓國市場在投資者中的可信度。」

【下周預告】

  4月7日,周一

  17:00:歐元區2月零售銷售環比(前值為-0.3%)

  4月9日,周三

  10:00:新西蘭央行利率決策(預估為3.5%,現值為3.75%)

  12:30:印度央行利率決策(預估為6%,現值為6.25%)

  23:00:美國里士滿聯儲行長Barkin講話

  4月10日,周四

  02:00:美國3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政策會議紀要

  07:50:日本3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預估為4.0%,前值為4.0%)

  18:00:澳大利亞央行行長Bullock講話 20:30:美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預估為0.1%,前值為0.2%)

  20:30:美國3月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預估為0.3%,前值為0.2%)

  20:30:美國周度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

  21:30:美國達拉斯聯儲行長Logan講話

  4月11日,周五

  00:00:美國芝加哥聯儲行長Goolsbee講話

  00:30:美國費城聯儲行長Harker講話

  14:00:德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終值(初值為2.2%)

  20:30:美國3月生產者價格指數環比(預估為0.2%,前值為0.0%)

  22:00:美國4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預估為55.0,前值為57.0)

  22:00:美國聖路易斯聯儲行長Musalem講話

  23:00:美國紐約聯儲行長Williams講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