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網紅博物館的流量密碼丨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讓文化傳承有年輕的「心跳」

2025-04-03 23:25

轉自:黃山在線

新華社合肥4月3日電 題: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讓文化傳承有年輕的「心跳」

新華社記者劉美子、何曉

【博物館故事】

一座深藏於皖南小城的縣級博物館,卻吸引了大量參觀者,2024年遊客接待量突破80萬人次,文創銷售額達300萬元。

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位於安徽歙縣徽州古城中心,千年徽韻匯聚於此。在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把打開徽州文化歷史之門的鑰匙。

元代科舉石刻鐫刻着寒門學子的青雲志,明代王妃金飾折射出宮廷工藝的璀璨……超3萬件館藏文物中,64件(套)為國家一級文物。

博物館突破了傳統的展陳思維,重構歷史敍事邏輯:曲折迴廊暗合徽州山水走勢,光影裝置隱喻徽商經營智慧……每一條遊覽動線都暗藏玄機。

帶給觀眾可看、可感、可互動的文化體驗是博物館創新的重點。

比如針對「初登第,得意回」石刻,結合徽州「十户之村,不廢誦讀」的科舉傳統,通過真人演繹方式重現古代文人高中進士慶祝遊街的盛景。

針對部分館藏經書,開發了數字化互動項目,觀眾可以親手「翻閲」千年典籍。通過這種「一物一策」的深度開發使歷史文物成為文化傳播的「活教材」。

「小而專」的價值闡釋、「小而美」的展陳設計、「小而活」的跨界聯動。如今,這座縣級博物館,正以創新基因激活歷史文脈。

目前,「博物館奇妙遊」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兩年,成為歙縣文旅的重要IP之一,在旅遊旺季該活動日均接待遊客超4000人次,年輕遊客佔比超六成。

縣級博物館正在成為重構「小城文旅新生態」的重要引擎,文化傳承與經濟效益實現「雙向奔赴」。遊客白天逛古城,晚上游博物館。今年春節期間,歙縣累計接待遊客112萬人次,同比增長18.39%,旅遊總消費10.87億元,同比增長21.59%。

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館長王衞東認為:「當文物走出展櫃,與當代生活發生化學反應,文化傳承便有了年輕的心跳。」日前,他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對話館長】

記者:如何深度挖掘館藏文物資源?

王衞東:縣級博物館就像歷史拼圖中的細節圖,應該更多立足於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做好價值闡釋,提升文化辨識度。

徽州歷史博物館在縣級博物館中擁有較為豐富的館藏資源,近年來我們以「精品文物羣」為核心抓手,對藍釉爵杯、元代科舉石刻這類重點特色文物進行「一物一策」的開發。

記者:展陳設計上有什麼特色和考量?

王衞東:我們打破了傳統博物館方方正正的佈局,以「行進式觀展」重構展陳設計邏輯,將「天下徽州、遙憶徽州、尋根徽州、秋興徽州、夢里徽州」等五大主題展廳通過迴環式動線串聯。

遊客穿行在徽州民居、祠堂、書院等復刻場景中,藍釉爵杯陳列在靜謐的時空窖藏,元代石刻融入徽派雕刻長廊……這種「移步換景」的設計,配合聲光電技術,讓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成為穿越千年徽州歷史的親歷者。

記者:如何創新徽文化傳播方式?

王衞東:通過可看、可感、可互動的文化體驗,將靜態文物轉化為動態生產力,打破文化傳播的敍事邊界。

在徽州歷史長河中流淌着無數故事和傳奇,我們根據徽州歷史上許國等著名人物故事和歷史事件,精心策劃編寫了不同主題的夜遊劇本,創新打造「博物館奇妙遊」系列活動,將傳統經典與館藏文物相結合,通過現代演繹活化再現,還特別邀請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專業演出人員,與遊客扮演的角色共同完成情景演出。

比如圍繞「初登第,得意回」石刻,遊客可身穿漢服參與科舉答題互動,答對者還能獲得「進士及第」文創禮包。

記者:未來如何延續「出圈」勢頭?

王衞東:博物館的IP化不僅依賴於它所展現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人們與博物館建立情感連接、激發情感共鳴,讓遊客從參觀者轉變為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我們搭建了徽文化「活態傳承」平臺,推出徽墨描金、魚燈製作等體驗工坊,在節假日定期上演非遺魚燈、洪琴草龍表演;在博物館內設置了專門的多媒體展示區,通過AR、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將徽州故事生動呈現給遊客;定期邀請歙縣徽文化研究專家、高校學者等為遊客深度解讀徽文化。

未來,我們將深化「博物館+」模式,構建全域聯動的文旅生態,形成「博物館-古城-鄉村」三級敍事網。

一方面深入挖掘傳承活化館藏文物背后的歷史價值,擦亮徽文化標識,打好文創牌;另一方面以博物館「夜遊熱」反向賦能古城文旅,與同樣「出圈」的徽州府衙實景劇《徽州府有喜》以及汪滿田魚燈、瞻淇魚燈古村遊等IP聯動,在徽州古城全域內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吸引遊客走進來、留下來,進一步打開地方文旅消費新增長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