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藥配方顆粒行業深度調整 多家上市公司去年業績驟降

2025-04-03 16:43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晏國文 盧志坤 北京報道

(中國中藥公司大樓。公司官網/圖)

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取消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政策施行以及新舊國標切換3年來,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發展仍處於深度調整中。

近期,中藥配方顆粒上市公司中國中藥(0570.HK)、紅日藥業(300026.SZ)、神威藥業(02877.HK)等陸續披露了2024年年報或預告,2024年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較前一年度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影響了公司整體業績表現,其中行業龍頭中國中藥2024年淨利潤同比減少98.5%。不過,也有華潤三九(000999.SZ)、佐力藥業(300181.SZ)等部分上市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恢復增長或保持增長。

中國中藥主要業務包括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生產及經營、中醫藥大健康等。2024年,中國中藥營業收入為165.1億元,同比減少8.9%;淨利潤(溢利)為0.21億元,比2023年的13.96億元減少98.5%。

中國中藥是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龍頭企業,此前市場份額曾超過一半。一方、天江、同濟堂等均為中國中藥旗下中藥配方顆粒品牌。

2024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為69.72億元,同比下降23.5%。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佔中國中藥總收入的比例為42.2%。業務收入下降的核心原因之一是集採降價、市場競爭加劇及藥材成本偏高等多重因素影響中藥配方顆粒業務銷售規模及盈利水平。

中國中藥方面稱,目前集採區域售價大幅下降,非集採區域價格聯動調整頻繁,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期」,集採所預期的帶量效應尚未能顯現。

就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未來發展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中國中藥方面,不過未獲得迴應。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結束后,各省都有許多新入局者,原有的部分龍頭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市場被蠶食,競爭加劇。

2020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首次突破100億元;2021年,該業務收入達到134億元,為歷史最高峰。不過,從2021年11月起,取消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另外,行業新舊標準轉換持續推進。2022年開始,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受到巨大的不利影響。2022年至2024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分別為77.11億元、91.08億元和69.72億元。

2024年,中國中藥還因子公司補税而影響了業績表現。

2024年8月21日,中國中藥方面披露,附屬公司接受了當地税務局的檢查或進行了自查,應補繳2017年至2023年企業所得税、增值税等相關税款和滯納金合計1.534億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已經補繳税款1.028億元。

具體涉及哪家子公司,中國中藥方面未進行披露。中國中藥方面稱,此次補税預計減少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29億元。

不過,在2024年年報中,中國中藥方面披露,附屬公司補繳税款金額為1.83億元。

紅日藥業也是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之一。據2024年度業績快報,2024年,紅日藥業營業收入下降5.34%,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93.59%。

紅日藥業方面稱,報告期內,受終端市場價格下降、同業競爭加劇以及生產成本上漲等多種影響,公司整體收入及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主力業務配方顆粒及飲片影響較大。據瞭解,這已經是紅日藥業自2022年以來連續3年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下滑。

神威藥業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主要分佈在河北和雲南。2024年,神威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為10.9億元,同比減少9.3%。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額的28.9%。

對於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首次下滑,神威藥業方面稱,本集團中藥配方顆粒受醫藥行業整治工作及省際聯盟配方顆粒集中採購的影響,醫院於2024年採購速度放緩,基層醫療機構市場採購量更呈負增長及競爭加劇。

華潤三九和佐力藥業是少數在2024年實現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正增長的上市公司。

雖然未披露具體數額,在年報中,華潤三九方面稱,2024年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受國標省標備案增加等因素影響,2024年佐力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保持增長態勢,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5.34%。

2025年1月13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第八批26箇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發佈數量累計已達342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