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3 11:30
面對當前產業環境的深刻變化,在華跨國藥企正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加緊應對這一複雜多變的局面。4月2日,CSL集團旗下子公司杰特貝林(CSL Behring)宣佈任命王玉擔任杰特貝林中國總經理。據悉,王玉此前任職輝瑞中國副總裁兼腫瘤業務總經理,主導了輝瑞腫瘤業務的轉型上市模式升級等工作。憑藉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王玉或將帶領杰特貝林中國團隊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的突破。
作為製藥業務遍佈全球的佼佼者,跨國藥企深知只有迅速適應並有效應對產業環境的變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今年以來,不僅是杰特貝林,輝瑞、默沙東、武田等在華跨國藥企的高層職位亦皆有變動。通過調整戰略佈局,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研發創新,跨國藥企期待在新的產業環境中佔據有利位置,以實現中國市場業務的長期增長。
血液製品整合加速,杰特貝林未雨綢繆
杰特貝林的母公司CSL集團是全球生物製品領域的頭部玩家,而其作為后者在中國的運營實體,則是中國市場人血白蛋白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可以維持滲透壓和體液平衡,起到抗休克、運輸和解毒等作用,還能調節水腫、腹水,供給營養。山西證券研報顯示,根據《人血白蛋白臨牀應用及處方點評分析》,腫瘤科、消化內科、心胸外科、感染科等是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前十的科室,其中腫瘤科用藥人數佔到了14.45%。
自2001年起,我國未再批准設立新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血漿供給短缺導致人血白蛋白藥品存在較大的市場缺口。根據中檢院批簽發數據,2023年進口人血白蛋白佔比64.38%,杰特貝林和基立福的佔比並駕齊驅。另有數據顯示,杰特貝林在過去五年為中國患者提供了超過8000萬支白蛋白。
因為稀缺性,2022年廣東牽頭的11省聯盟集採對人血白蛋白藥品的價格影響較小,杰特貝林、基立福等產品的中標價均維持在380元(50ml:10g規格)左右。由於臨牀應用廣泛,中國人血白蛋白市場持續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5年中國人血白蛋白藥用市場規模到有望達到421億元。
而面對這一潛力賽道,國內頭部血液製品企業正在藉助國資和頭部集團型企業力量進行併購、重組,以加快血液製品業務的擴張,近期「海爾系」的上海萊士以支付42億元現金的方式收購南岳生物100%股權、獲得9個在採漿站便是有力註腳。隨着后續國產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的增長,上海萊士、博雅生物等國產廠家有望實現對進口人血白蛋白的替代。
此番王玉的加入,被業界視為杰特貝林應對行業環境變化的一次重要任命。這次履新杰特貝林中國總經理的王玉在生物製藥行業擁有豐富經驗,尤其在商業戰略、團隊領導、市場準入、商務和政府事務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憑藉豐富的領導經驗、卓越的戰略眼光與深厚的行業積澱,王玉或將為杰特貝林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杰特貝林近期也動作頻頻。今年3月,CSL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總經理保羅·麥肯齊(Paul McKenzie)到訪中國,見證了杰特貝林與國藥控股續簽戰略4PL合作協議。
此次續約標誌着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升級,杰特貝林表示將依託國藥控股全國一體化的物流網絡、多元化的渠道資源、完備的商業佈局以及領先的數字化營銷能力,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杰特貝林創新療法和藥品的可及性。
隨后,保羅·麥肯齊還與杰特貝林高管拜訪了北京協和醫院以及上海瑞金醫院,深入探討了中國罕見疾病的診療挑戰,積極探索在科研合作、患者服務、提升疾病認知和藥品可及性等領域的合作機會。可以看到,杰特貝林已經從單純的血液製品公司轉型成為更具有勢能的生物技術企業,為免疫缺陷、凝血障礙、心血管及代謝性疾病、呼吸疾病以及移植排斥等領域的患者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接下來,杰特貝林將如何在新「掌舵人」帶領下全力推進其在中國的戰略佈局,業界將繼續關注。
應對複雜挑戰與機遇,跨國藥企調整步伐加快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是跨國藥企全球健康戰略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中國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在華跨國藥企近年來加快組織架構優化、高管更替及戰略聚焦。
2024年12月,阿斯利康任命Iskra Reic為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負責人,全面負責包括中國、亞洲和歐亞市場、中東和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的這一廣袤地區整體戰略,推動業務實現可持續增長。隨后Iskra Reic發佈內部信,宣佈林驍出任阿斯利康中國總經理,關冬梅出任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總經理。
此外,阿斯利康的中國腫瘤業務將成立四個獨立協作的事業部,分別為肺癌事業部(LC)、泌尿婦科及消化道腫瘤事業部(GU/GY/GI)、乳腺癌事業部(BC)、血液腫瘤業務部(Hema)。今年1月,原強生創新制藥中國神經科學產品業務部的負責人田大蓉正式加入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擔任助理副總裁及乳腺癌事業部負責人。
作為在中國市場營收最高的跨國藥企,阿斯利康這次高層大調整被業界視為應對中國市場變化、持續推動業務增長的重要舉措。不僅如此,今年3月,阿斯利康還公佈了一項為期5年、總額25億美元的重大投資計劃,核心內容包括在北京建立其全球第六大戰略研發中心,並深化與本地政府、醫療機構及生物科技企業的合作,以加速中國生命科學創新生態發展。
2024年12月底,武田製藥也將其中國消化事業部由原來的4個區域總監調整為2個,4個大區,整合為南、北兩個中國銷售區域,新架構於今年年初開始生效。消化領域是武田全球及中國的核心戰略領域之一,擁有完整、覆蓋廣泛適應症的系列產品。在業內看來,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內部管理的需要,武田製藥決定對消化事業部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亦在情理之中。
無獨有偶,今年3月,默沙東中國在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中新設立企業家事業部(BU),將感染、腫瘤、糖尿病領域的諸多成熟產品歸入其中。這些產品大多數已進入集採範圍,引起業界關注。
這一事業部由默沙東中國原糖尿病事業部負責人史家維負責,將採用獨特的企業家模式運營,整合腫瘤、院內專科醫療和糖尿病領域的成熟產品,成為極具凝聚力的整體。據介紹,通過數據洞察、醫院及零售渠道戰略佈局,以及價值驅動的客户互動,默沙東希望藉由這一模式,凝聚跨產品線的合力,推動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此次默沙東中國的組織架構調整,是其面對集採政策和市場變化做出的重要戰略決策,但實際運營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輝瑞中國也宣佈了一項重要的領導層與組織架構調整。由於王玉的離任,李進暉接任腫瘤及罕見病事業部總經理一職。此外,輝瑞中國優化組織架構,決定將零售業務團隊和全國招標團隊與原商務團隊合併,成立商務與零售部。曹智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商務與零售部負責人,直接向輝瑞中國區總裁匯報。
輝瑞中國方面透露,此次調整是爲了提升運營效率,加速新產品的上市,延長成熟產品的生命周期,並最大化渠道間的協同效應。
有觀點指出,未來,跨國藥企在華戰略將呈現「三化」趨勢——創新葯全球化、生產本土化、市場精細化,而能否在政策紅利與市場競爭中找到平衡點,將決定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