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3 14:29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郝楠楠 文圖】2024年的新茶飲市場,在一片熱鬧中迎來了關鍵轉折點。這一年,蜜雪冰城超越星巴克,居全球現制飲品門店規模第一;茶百道成為「新茶飲第二股」;古茗門店數達到9914家,有望成為第二個萬店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放低加盟門檻,尋求規模增長……
目前,四大巨頭業績均已發佈完畢,成績單卻呈現明顯分化:蜜雪冰城領先,古茗增長,茶百道業績下滑,奈雪的茶則出現虧損。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新茶飲市場已經到了存量競爭階段,更考驗系統能力。從原來的「有長板就能活」,變成了現在的「有短板就危險」。新競爭態勢下,出海成為眾多品牌佈局方向,也對品牌供應鏈能力等提出更高挑戰。
新茶飲巨頭成績單:蜜雪、古茗增長,奈雪的茶、茶百道下滑
整體來看,去年新茶飲巨頭們的業績分化明顯。
2024年,奈雪的茶收入為49.21億元,同比下降4.7%。分產品看,現製茶飲營收為33.88億元、烘焙產品5.28億元、瓶裝飲料2.93億元、其他產品7.11億元。盈利方面,奈雪的茶經調整淨利潤由2023年度的盈利2090萬元,轉變為2024年的虧損9.19億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門店新增143家至1798家,其中,直營門店1453家,加盟門店345家。
茶百道2024年度收入49.1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8%,其中,銷售貨品及設備的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4.2%,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的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7.9%,其他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0%,淨利潤4.72億元,同比下滑58.55%。截至2024年12月31日,茶百道全國門店數量8395家,同比增長7.6%。
蜜雪冰城、古茗分別交出了上市后首份成績單,業績均實現增長。
蜜雪集團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48.3億元,同比增長22.3%;毛利達到80.6億元,同比增長34.4%;毛利率為32.5%;淨利潤達44.5億元,同比增長39.8%。門店網絡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集團全球門店總數達到46479家,相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8914家,並在年內超越星巴克,居全球現制飲品門店規模第一。
古茗2024年全國門店數量則達到9914家,同比增長10.1%。業績方面,古茗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87.91億元,同比增長14.5%;淨利潤14.79億元,同比增加36.95%。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2022年開始,新茶飲品牌「馬太效應」持續凸顯,頭部品牌優勢更加明顯;發展至2025年,行業空窗期已經關閉,步入品牌固化階段。他認為,在此期間,以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早期新茶飲品牌,優勢慢慢弱化,急需建立起更明確的核心競爭力。
奈雪的茶探索更多店型,閉店可能繼續
虧損超9億元的奈雪的茶,一直都是高端茶飲的代表品牌,也是其區別於茶百道、古茗等品牌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在2024年,這也造成了它競爭力下降。
奈雪的茶方面表示,2024年度消費市場表現疲弱,更多的顧客傾向於謹慎消費或目的性消費;另一方面,新品牌及跨界品牌持續湧入現製茶飲行業,使得行業競爭加劇,導致門店收入承壓。
此外,記者從奈雪的茶業績説明會上獲悉,9.19億元虧損中,有1.6億元是閉店相關虧損。
以鄭州市場為例,記者走訪瞭解到,奈雪的茶正弘城店、國貿360店、熙地港店等均已閉店。點單小程序顯示,鄭州市現有奈雪門店約15家。鄭州多家門店為何撤離?對河南市場未來有何規劃?大河財立方記者聯繫奈雪方面採訪,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覆。
目前來看,閉店可能還會繼續。奈雪在公告中稱,2025年,一方面公司將探索更多的店型以適應不同消費場景下茶飲店網絡的拓張,提升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奈雪將繼續通過門店評估機制對部分存量門店進行主動優化,包括但不限於改造、調整店型或者關閉等方式,以進一步釋放門店利潤。
茶百道、古茗等拓店速度放緩
面對消費市場以及新茶飲競爭格局的變化,茶百道在去年選擇加大對加盟商政策支持及向加盟商出售貨品及設備的優惠力度,以及加大整體市場推廣及市場營銷方面的費用投入。茶百道方面稱,這是其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告顯示,2024年茶百道分銷及銷售費用達到了3.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1.6%。
加大營銷和品牌建設力度,讓茶百道的用户有效增長,截至2024年12月31日,註冊會員數為1.39億名,同比上升53.2%。
然而,高營銷費用下,茶百道加盟商們的買單興趣提升並不明顯,加盟店增速放緩:2024年茶百道加盟門店淨增587家,2023年、2022年加盟門店淨增數量則為1443家、1282家。
此外,記者注意到,2023年底,茶百道開出了旗下首家直營咖啡店「咖灰」,打造新業務曲線,並計劃三年里開設15家咖啡店。如今,咖灰點單小程序顯示,品牌目前僅有一家門店,位於成都市桐梓林航中路。
事實上,門店增速放緩也是奈雪、古茗等面臨的共同問題。2023年,奈雪的茶僅直營門店淨增就達到了506家,2024年新增直營和加盟門店總量僅為143家;2023年,古茗門店淨增長2332家,去年則放緩至913家。
有味餐飲加速器創始人譚野認為,國內新茶飲市場已經到了存量競爭階段,從一、二線,到縣城鄉鎮,新茶飲的覆蓋率近幾年都快速拉昇,局部區域的門店密度已經到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程度。「紅海市場,更考驗系統能力,原來是「有長板,就能活’,現在變成了‘有短板,就危險’。產品創新能力、組織運營能力、供應鏈能力正成為新茶飲企業的鐵人三項。」譚野説道。
向海外要增長,供應鏈是核心競爭力
面對擴張壓力和新的競爭態勢,出海成了新茶飲品牌們的共同選擇。
茶百道自去年1月份正式進軍海外市場,一年時間里,分別於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等地共開出10余家門店。今年2月中旬,茶百道歐洲首店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業,讓其海外業務又進一步。
奈雪的茶也已陸續進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並於泰國開出了5家門店。奈雪的茶方面表示,2025年計劃在泰國市場再開出20多家門店。
然而,從實際規模來看,除了蜜雪冰城在海外的4800家門店已形成優勢外,茶百道、奈雪的茶等在海外市場的份額仍然較低。
「出海面臨着巨大的文化差異和社會制度差異。」譚野認為,新茶飲們出海門店更多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和日韓,也是因為這些地區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然而,從市場滲透性看,多個品牌的出海都還處於戰術性試探階段,可能需要不斷驗證不斷迭代策略。
朱丹蓬提到,可以預見,頭部品牌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的佈局將提速,新一輪競爭即將打響。「供應鏈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他提到,「然而,目前除了蜜雪冰城之外,其他品牌的供應鏈尚未夯實,門店佈局也偏少,出海條件仍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