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營收近百億,翰森製藥領跑Bigpharma轉型升級

2025-04-02 14:35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爲準;本文僅作醫療健康相關藥物介紹,非治療方案推薦(若涉及),不代表平臺立場。任何文章轉載需得到授權。

創新葯營收從50億到接近100億,翰森製藥只用了2年時間。

3月21日,翰森製藥發佈2024年度業績:創新葯業務收入達到94.77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40%,創新葯佔公司總營收的比重提高到77.3%。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2022年時,翰森還在強調「創新葯業務破50%、營收佔比超50%」的轉型成績,因為這標誌着公司邁進了創新葯企的門檻。沒想到纔剛過兩年,翰森的營收結構就又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且,2024年翰森製藥的淨利潤達到43.72億元,同比增長33%。公司的利潤增速持續超過整體營收增速,體現出成熟的商業化能力。

翰森這輛狂奔的馬車上,還想帶動更多有前景的產品。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翰森明顯加快了產品輸出和引進的節奏。去年公司BD收入15.7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已經超過12%,預計今年這個比重還會進一步增大。

創新葯佔比近八成

如果按照「創新葯收入100億」這個標準畫一條線,國內藥企中能站到這條線之上就只有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等少數幾家。

如今,翰森製藥距離「百億標準」只一步之遙,已經是妥妥的國內創新葯頭部企業。

在翰森近100億的創新葯營收里面,以阿美替尼為核心的抗腫瘤藥物板塊佔據大頭。2024年翰森腫瘤藥物收入81.22億元(含合作產品授權費用),創歷史新高。

外界最關心的當然是翰森阿美替尼的具體銷售數據。在三代EGFR-TKI這個已經卷上天的百億黃金賽道,翰森是其中跑得最快,也是獲益最多的一家。2023年,華泰證券估計阿美替尼銷售額在37億元左右。如果按翰森創新葯整體收入增速推算,阿美替尼去年的銷售額可能已經超過45億元。

翰森還在繼續鞏固阿美替尼的優勢。今年3月,阿美替尼新獲批了一個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成為目前唯一獲批用於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放化療后維持治療的國產三代EGFR-TKI,該適應症有望在今年通過談判新增進入醫保目錄,屆時在醫保適應症數量上,阿美替尼將穩居國產三代EGFR藥物第一位。

而且2024年,翰森阿美替尼聯用HS-10241(c-MET TKI)聯合化療一線治療NSCLC進入Ⅲ期臨牀,通過拓展阿美替尼適應症、聯合用藥及開發互補產品,翰森在肺癌領域做了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探索。

腫瘤領域一直是是翰森的傳統優勢領域,從近兩年披露的臨牀進展來看,翰森持續擴大在腫瘤領域的領導地位,除肺癌外,還深化佈局了血液瘤、婦科腫瘤等細分領域研發,在研藥物主要覆蓋第三/四代EGFR TKI、RET TKI 、EGFR C-MET 雙抗、EGFR C-MET 雙抗ADC、KRAS G12C 、Bcr-AbI TKI、XPO1抑制劑、B7-H3 ADC、B7-H4 ADC、CDH6 ADC、CDH17 ADC等,如此豐富的管線佈局,可以看到翰森打造集羣優勢的意圖很明顯。

翰森的抗感染、中樞神經、代謝等其他三大板塊,2024年收入保持穩定,在集採的大趨勢下表現出相當的韌性。

BD將成新的增長點

2024年,翰森在業務全面開花的同時,內部經營效率也有顯著提升。

去年,翰森的銷售費用接近38億,同比增長7.5%;但公司整體營收增速在22%左右,且翰森的銷售費用率在過去5年整體持續下降,表明公司的營銷效率是不斷提高的。這一方面得益於創新葯物營收佔比的攀升,另一方面,翰森銷售團隊適應公司產品結構的變化做出快速調整,使得公司有效控制營銷成本的同時,獲得了更高的收入。

硬幣的另一面是,翰森在研發上的投入一直沒有放松過。過去這五年,翰森的研發費用增長了1倍多,從2020年的12億元左右增長到2024年的超27億元,佔到公司總收入的22%。這在頭部成熟藥企中處於領先水平。

翰森目前的在研管線中有多款熱門的GLP-1相關品種,給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間,尤其是GLP-1/GIP雙靶點藥物HS-20094,肥胖相關適應症已經進到III期。除此之外,自免領域的引進產品抗CD19單抗、IL-23p19單抗、BTK抑制劑及自研的TYK2靶點的HS10374、精神類OX2R靶點的HS10506,以及針對難治性慢性咳嗽的P2X3藥物都相當有看點。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還讓翰森在過去一年多里逐漸開闢了新的賽道:先后實現了多個品種的對外授權。

這其中,授權給GSK開發的B7-H3 ADC,首付款高達1.85億美元,總里程碑付款至多15.25億美元。這一品種在GSK手里已經拿到兩項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一項歐洲EMA的優先藥物認定。

另外,去年12月翰森授權給默沙東一款口服小分子GLP-1藥物,獲得1.12億美元的首付款,總費用有望達到19億美元。

2024年翰森對外合作收入達到15.7億元。未來隨着研發進度的推進,翰森還會有更多管線有機會BD出海,也將收穫更多里程碑收入和銷售分成,合同收入將成為翰森重要的增收來源。

手中管線屢屢出海的同時,翰森也敞開大門引進更多優秀品種。

2024年,翰森從普米斯生物、荃信生物、麓鵬製藥等公司手中引進了多款潛力管線,其中不少已經取得臨牀進展。

在翰森的規劃中,2025年公司還將進一步提高創新葯品的收入佔比,並推動更多項目的引進和對外授權。

核心品種持續突進,BD多點開花,業績和市值行業領先,如今的翰森製藥已經是一家成熟的big pharma。未來,期待翰森能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代表中國醫藥界的創新力量,向世界展現東方的風采。

植根上海、輻射全球,藥融圈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級戰略平臺,以"讓智慧與人脈無界流動"為使命,構建覆蓋藥物研發、生產、流通、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賦能體系。通過智能化雲服務、精準資源鏈接、產業智庫與生態社羣四大核心引擎,打造中國醫藥價值流動的基礎設施。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雙重浪潮下,藥融圈正重新定義醫藥資源的流通範式--這里不僅是信息與人脈的樞紐站,更是催生產業變革的化學反應器。我們以中國為原點,編織全球醫藥智慧網絡,讓每一次精準鏈接都成為企業跨越式增長的催化劑。

點點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