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吳電新】周策略:人形機器人亮點多、逆變器去庫后增長明顯

2025-04-01 21:21

電氣設備7203下跌1.7%,表現弱於大盤。鋰電池跌3.02%,新能源汽車跌1.4%,電氣設備跌1.7%,光伏跌0.46%,風電跌7.05%,核電跌1.26%,發電設備跌4.63%。漲幅前五為電投產融、賽摩電氣、弘訊科技ST聆達(維權)合縱科技(維權);跌幅前五為ST旭藍、方正電機(維權)海得控制*ST中程(維權)天能重工

行業層面:人形機器人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在國會山會見了美國議員,並敦促美國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略;智元舉辦首屆供應商大會,攜手百余家合作伙伴開創機器人發展新篇章;科盟發佈行業首創的Peek諧波減速器;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宣佈完成天使輪1.2億美元融資。儲能:特斯拉上海工廠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出口;陝西發改委:發佈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含3.89GWh新型儲能;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開展電網公平開放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重點監管儲能。電動車仰望U7發佈,起售價62.8萬;雷軍宣佈小米YU7中文名叫「御7」,預計年中上市;億緯鋰能(維權)全極耳圓柱電池新品首發,推動工具鋰電邁入高倍率新階段;比亞迪2025年銷量目標550萬輛,海外市場增速超90%,自研「端到端城區智駕」年內量產;寶馬中國宣佈與阿里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將搭載在新世代車型;百余家供應商聯合倡議支持哪吒汽車債轉股,推動儘快復產復工;李想官宣:理想汽車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開源;寧德時代 CTO 高煥:為超充犧牲電池可靠性不可取;長安汽車今年將首發全固態電池樣車,預計2027年量產;剛果(金)預告鈷出口禁令或延長;市場價格及周環比:鈷:SMM電解鈷24.45萬/噸,+0.4%;百川金屬鈷25.20萬/噸,+2.9%;鎳:上海金屬網13.21萬/噸,+1.1%;碳酸鋰:SMM工業級7.22萬/噸,-0.2%;SMM電池級7.42萬/噸,-0.2%;電解液:MM磷酸鐵鋰1.95萬/噸,0.0%;SMM三元動力2.38萬/噸,0.0%;前驅體:SMM四氧化三鈷21.13萬/噸,-0.6%;三元523型7.90萬/噸,0.0%;正極:SMM磷酸鐵鋰-動力3.36萬/噸,-0.1%;三元81114.95萬/噸,0.0%;三元62213.30萬/噸,0.0%;負極:百川石油焦0.28萬/噸,-8.1%;DMC碳酸二甲酯:電池級DMC0.59萬/噸,0.0%;EC碳酸乙烯脂0.47萬/噸,0.0%;六氟磷酸鋰:SMM5.93萬/噸,0.0%;百川5.70萬/噸,-1.7%;電池:SMM方形-鐵鋰523 0.338元/wh,0.0%;圓柱18650-2500mAh 4.06元/支,0.0%新能源逆變器2月出口4.54億美元,同增2%、組件2月出口14.4億美元,同降43%;3月28日緬甸突發地震,影響光伏硅片拉棒核心的西部地區英法德睿BC項目16GW預計在今年5月迎首片下線;本周硅料43.00元/kg,環比持平;N型210硅片1.60元/片,環比漲3.23%N型210R硅片1.50元/片,環比漲7.14%;雙面Topcon182電池片0.31元/W,環比持平PERC182/雙面TOPCon182組件0.70/0.80元/W,環比持平/持平;玻璃3.2mm/2.0mm 22.25/13.75元/平,環比持平/持平。風電:本周招標5.27GW:陸上 5.27 GW/海上暫無;本周開/中標 暫無:陸上 暫無/海上暫無;本月招標10.49 GW:陸上 8.69 GW/海上1.8GW;本月開標均價:陸風暫無,陸風(含塔筒)2117元/kW。

公司層面:比亞迪:24年營收7771億,同比+29%,歸母淨利403億,同比+34%,其中Q4營收2749億,同環比+53%/+37%,歸母淨利150億元,同環比+73%/+29%。三花智控24年營收279.5億,同比+13.8%;歸母淨利31.0億,同比+6.1%,經營淨現金流43.7億,同比+17.3%,其中Q4營收73.8億,同環比+32.3%/+7.2%,歸母淨利8億,同環比+4.7%/1.2%。璞泰來擬授予320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15.43元/股,激勵262名核心人員,考覈目標25-27年歸母淨利分別為23/30/39億。宏發股份24年營收141.0億,同增9.1%,歸母淨利16.3億,同增17.1%,其中Q4營收32.3億,同環比+6.1%/-11.1%,歸母淨利3.6億,同環比+24.8%/-14.9%。天齊鋰業1)24年營收130.6億,同比-67.8%;歸母淨利-79.1億,同比-208.3%;其中Q4營收30億,同環比-58%/-18%,歸母淨利-22億,同環比-175%/-345%。2)向24名激勵對象授予共計44.14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16.71元/股。良信股份24年營收42.4億,同比下降7.6%,歸母淨利3.1億,同比下降38.9%。福萊特24年營收186.8億,同比下降13.2%,歸母淨利10.1億,同比下降63.5%。麥格米特發佈定增預案,募資總額不超過26.6億元,不超過1.6億股,董事長認購不低於3000萬元,主要投資研發中心、長沙智能產業中心等。驕成超聲兩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3.4%公司股份。永興材料24年營收80.7億,同比下降33.8%,歸母淨利10.4億,同比下降69.4%。精達股份24年營收223.2億,同比增加11.6%,歸母淨利5.6億,同比增加31.7%金雷股份24年營收19.7億,同比增加1.1%,歸母淨利1.7億,同比下降58%。南網科技24年營收30.1億,同比增加18.8%,歸母淨利3.7億,同比增加29.8%。運達股份24年營收221.9億,同比增加18.5%,歸母淨利4.6億,同比增加12.2%。伊戈爾24年營收46.4億,同比增加27.8%,歸母淨利2.9億,同比增加39.8%。西高院擬於4月17日至7月16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49.74萬股,佔總股本3%。阿特斯預計2025年組件出貨量30至35GW,儲能系統出貨量11至13GWh。東方電纜24年營收90.9億元,歸母淨利10.1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Q4營收23.9億,同環比+22.0%/-9.0%;歸母淨利7604萬,同環比-57.3%/-73.6%。金風科技24年營收567.0億,同比+12.4%;歸母淨利18.6億,同比+39.8%。

投資策略:機器人:Tesla明確Optimus今年過萬的產能、英偉達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初創公司密集發佈產品更新,科技公司全面入局,25年國內外量產元年共振,催化劑眾多,行情從T鏈放大至1+N,當前位置核心公司僅為100萬臺機器人銷量情況下機器人業務15-20x的估值,我們繼續全面看好T鏈確定性供應商和壁壘較高的絲槓、減速器、傳感器、運控等環節,也全面看好國內人形配套企業。儲能美國大儲需求持續旺盛,歐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大儲需求大爆發國內6月后新能源入市將極大提高儲能質量歐洲户儲去庫完成,出貨明顯恢復,工商儲需求也開始起量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光儲平價需求繼續上量;我們預計全球儲能裝機23-25年的CAGR為40-50%,看好儲能逆變器/PCS龍頭美國大儲集成和儲能電池龍頭。電動車:2月電動車89萬輛,同環比+87%/-6%,智駕下沉+新車型快速迭代,全年預計25%-30增長。歐洲2月9國合計銷量17萬輛,同環比18%/2%,符合預期;短期看,4月排產環比增長5-10%Q2有望恢復至24Q4水平。且供需關係持續好轉,B價格談判已落地,C價格已陸續落地,盈利看鐵鋰和6f盈利將改善。當前鋰電核心標的已跌至15x的低估位置,強烈看好,首推寧德、比亞迪、科達利、億緯、裕能、富臨、尚太、天賜、天奈、璞泰來等鋰電龍頭公司。工控:工控25年需求弱復甦3C需求向好,新能源影響減少,傳統行業需求好同時佈局機器人第二增長曲線,全面看好工控龍頭光伏協會制定0.69元/W成本線,出口退税下降至9%;②行業自律已基本落地,限產有望使得企業走出內卷困境,后續能耗雙控等供給側改革政策可期!需求端,25年全球裝機預計10-15%增長,國內531搶裝開始,硅料、硅片、電池價格持續上漲,組件價格尤其是分佈式明顯上漲Q2是較好的時間窗口,依次看好逆變器、受益供給側改革的硅料、玻璃、一體化組件龍頭、格局好的輔材和電池新技術。風電25年國內海風10GW+,同比翻倍以上,陸風100GW+,同增25%,風機價格去年底企穩回升,鑄件價格談漲5-15%落地,葉片等仍在談判中,繼續看好風電,推薦海纜、鑄件、海塔、葉片和整機龍頭等。電網:25年電網投資確定增長海外AI數據中心旺盛需求持續,國內AI數據中心新一輪基建開始繼續推薦AI電氣、特高壓、出海、柔直等方向龍頭公司

重點推薦標的:寧德時代(動力&儲能電池全球龍頭、盈利能力和排產均超預期)三花智控熱管理全球龍頭、特斯拉機器人總成空間巨大)、比亞迪(電動車銷量持續向好且結構升級、全民智駕超預期)、陽光電源(逆變器全球龍頭、海外大儲優勢顯著、估值極低)、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弱復甦龍頭Alpha明顯、聯合動力持續超預期)、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鋰電上量盈利向好並走出特色之路、消費類電池穩健)、錦浪科技(歐洲去庫完成逆變器迎來拐點、新興市場銷售提升提供支撐)、科達利(結構件全球龍頭優勢突出穩健增長、大力佈局機器人)、雷賽智能(伺服控制器龍頭企業、機器人關節批量優勢明顯)、宏發股份(繼電器恢復穩增長、高壓直流持續穩增長)、德業股份(新興市場開拓先鋒、户儲爆發工商儲蓄勢)、富臨精工(高壓實鐵鋰領先、機器人佈局深厚)、浙江榮泰(雲母龍頭增長確定、微型絲槓優勢明顯)、固德威(組串逆變器持續增長,儲能電池和集成逐步恢復)、禾邁股份(微逆去庫尾聲重回高增長、儲能產品開始導入)、偉創電氣(變頻伺服傳統行業為主持續增長、大力佈局人形機器人)、鳴志電器(步進電機全球龍頭、機器人空心杯電機潛力大)、湖南裕能(鐵鋰正極龍頭強阿爾法、新品放量和價格見底盈利反轉)天奈科技(碳納米管龍頭、快充&硅碳&固態持續受益)、璞泰來(負極龍頭盈利拐點確立、隔膜塗覆持續增長)、尚太科技(負極龍頭份額提升超預期、成本優勢大盈利能力強)、天賜材料(電解液&六氟龍頭、新型鋰鹽領先)、帝科股份(銀漿龍頭、銀包銅銀漿率先量產在即)、金盤科技(干變全球龍頭、海外訂單超預期)、麥格米特(多產品穩健增長、AI電源未來潛力大)、晶澳科技(一體化組件龍頭、盈利率先恢復)、上能電氣(逆變器地面地位穩固、大儲PCS放量在即)、容百科技(高鎳正極龍頭、海外進展超預期)、阿特斯(一體化組件頭部企業、深耕海外大儲進入收穫期)、三星醫療(海外配網和電錶需求強勁、國內增長穩健)、東方電纜(海纜壁壘高格局好,海風項目開始啟動)、日月股份(大鑄件緊缺提價可期,盈利彈性大)、鈞達股份Topcon電池龍頭、擴產上量)、科華數據(全面受益國內AI資本開支新周期、數據和數能雙星驅動)、科士達(受益國內AI資本開支新周期、UPS龍頭)、盛弘股份(受益海外和國內AI資本開支、海外儲能新客户拓展)、思源電氣(電力設備國內出海雙龍頭、訂單和盈利超預期)、平高電氣(特高壓交直流龍頭、估值低業績持續超預期)、許繼電氣(一二次電力設備龍頭、柔直彈性可期)、通威股份(硅料龍頭受益供給側改革、電池和組件有望改善)、福萊特(光伏玻璃龍頭成本優勢顯著、價格底部有望企穩反彈)、禾望電氣(大傳動優勢明顯、內部變革激發活力)、欣旺達(消費鋰電盈利向好、動儲鋰電逐步上量)、中偉股份(三元前聚體龍頭、鎳鋰金屬佈局可觀)、華友鈷業(鎳鈷龍頭、前聚體龍頭)、明陽智能(海上風機龍頭、風機毛利率修復彈性大)、中國西電(一次設備綜合龍頭、受益特高壓和管理改善)、晶科能源(一體化組件龍頭、Topcon明顯領先)、隆基綠能(單晶硅片和組件全球龍頭、BC技術值期待)、天合光能210一體化組件龍頭、户用分佈式和渠道佔比高)、聚和材料(銀漿龍頭、銅漿率先佈局)、愛旭股份ABC電池組件龍頭、25年大幅放量)、三一重能(成本優勢明顯、雙海戰略見成效)、福斯特EVA和POE膠膜龍頭、感光干膜上量)、曼恩斯特(磨頭龍頭持續高增、多品類擴張佈局固態)、金風科技(風機毛利率恢復、風電運營穩健)、新宙邦(電解液&氟化工齊頭並進)、艾羅能源(深耕歐洲户儲、新興市場和新產品起量明顯)、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穩健增長可期)、海興電力(海外渠道深厚、電錶及AMI模式高增)、星源材質(干法和濕法隔膜龍頭、LG等海外客户進展順利)、當升科技(三元正極龍頭、佈局固態電池技術)、恩捷股份(濕法隔膜龍頭)、天順風能海工裝備開始放量、風電運營穩步釋放)、北特科技祥鑫科技斯菱股份德方納米昱能科技永興材料、中礦資源贛鋒鋰業威邁斯儒競科技派能科技元力股份大金重工、科士達安科瑞中熔電氣、天齊鋰業、日月股份、TCL中環振華新材、三一重能、弘元綠能、金風科技。建議關注:良信股份、峰岹科技廈鎢新能英維克明陽電氣多氟多天際股份東方電氣中信博東威科技宇邦新材海力風電新強聯通靈股份快可電子中科電氣美暢股份璉升科技信捷電氣大全能源通合科技帕瓦股份(維權)、金雷股份、禾川科技嘉元科技東方日升等。

風險提示: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

正文

一、機器人板塊:星火燎原,勢如破竹,繼續強推

看好理由:1)人形機器人工業+商業+家庭,預計遠期空間1億台+,對應市場空間超15萬億,25年量產元年,特斯拉引領市場。2)類比電動車三段行情,當前機器人尚處於0-1階段,主流零部件廠商按人形100萬台,給予合理份額測算機器人業務利潤,這部分業務利潤僅對應15-20x估值,長期空間大。3)當前階段,無需過分擔心份額與價格,在快速放量階段,或將經歷各環節產能緊缺,廠商量利雙升。當達到一定規模,行業洗牌,優質龍頭預計將勝出,地位穩固。

板塊后續催化劑眾多: 1)3月底-4月初,T新視頻發佈以及T對量產計劃的更新/T鏈公司的訂單指引(重要);2)4.13北京亦莊舉辦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3)4月上海車展,車以外也可能展示機器人;4)Q2起國內人形開始密集小批量交付車企,地方鏈主平臺人形機器人產品發佈等新進展。

當前板塊仍有空間:目前市場演繹到主流零部件廠商按人形100萬台,給予合理份額,測算機器人業務利潤,這部分業務利潤對應15x估值。而人形遠期市場空間上億台,對比電動車三段行情,當前僅僅是演繹0-1階段,而1-10和10-N確定且空間巨大。

觀點重申:當前時點相當於14年的電動車,十年產業大周期即將爆發,首推量產進度最快的特斯拉鍊,並看好各環節優質標的。1)執行器:推薦三花智控、拓普集團、富臨精工等;2)減速器:推薦科達利、綠的諧波、關注斯菱股份、豪能科技、瑞迪電驅等;3)絲桿:關注北特科技、浙江榮泰、震裕科技等;4)靈巧手:雷賽智能、偉創電氣、兆威電機、鳴志電器、曼恩斯特、關注峰岹科技、禾川科技等;5)整機:優必選、匯川技術等;6)傳感器:關注奧比中光安培龍凌雲股份等;7)結構件:關注祥鑫科技等。

二、儲能板塊:

美國光儲

根據EIA數據,美國大儲2月新增裝機534MW,同環比+1387%/+147%,對應1823MWh,同環比+5230%/+207%,平均配儲時長3.4h。25年1-2月累計裝機750MW,同比+258%,對應2416MWh,同比+540%。2月末美國大儲備案量65.18GW,與1月末大儲備案量基本持平。備案量中,計劃25年3月併網規模為2.3GW,EIA預計年內新增裝機19-20GW,同比翻倍增長。根據Wood Mackenzie數據,24Q3美國儲能裝機新增9.9GWh,同環比+58%/-14%,Q1-3儲能裝機24.9GWh,同比增79%,全年指引34.4GWh,增26%(Wood口徑23年虛高,為27GWh)。其中,Q3大儲裝機9.2GWh,同環比+60%/-16%,Q1-3為23GWh,同比增89%;Q3工商儲為73MWh,同環比-11%/-16%,Q1-3為204MWh,同比-48%;Q3户儲為0.65GWh,同環比+36%/+51%,Q1-3為1.6GWh,同比+29%。產業鏈看,美國大儲需求旺盛,預計25年美國大儲裝機增速50%,而考慮搶裝實際出貨增速將大幅提升。此外,美國大儲irr高達15%+,考慮后續關税提升至25%,依然具備較好經濟性,預計長期可持續穩健增長。

2月大儲裝機高增,7個項目集中併網扭轉1月低基數;2月德國大儲裝機167MWh,同比+186%,環比+2438%;配儲時長穩定在1.4小時,匹配電網調頻需求。德國2030年80%可再生能源目標倒逼配儲剛性增長,大儲項目招標量同比+60%。我們預計25年德國大儲有望翻番增長至1.5GWh。

户儲環比下跌17%,工商儲規模略有減少。2月户儲裝機170MWh,同環比-52%/-17%,主因補貼退坡及高基數效應;裝機數量同比跌幅收窄至-5%,顯示終端需求逐步觸底。工商儲2月裝機4.14MW,對應8.4MWh,同環比-41%/-48%,考慮季節性回調因素。

澳大利亞:24Q4澳大利亞大儲新增併網2個儲能項目,合計419MW/1277MWh,首次季度併網數據超過1GWh。24全年新增大儲併網619MW,同比-15%,對應1677MWh,同比+77%,平均配儲時長從1.3h提升至2.7h。

24年新增在建規模大增:24年新增獲得投資承諾的大儲規模11.3GWh,同比基本持平;新增在建大儲規模11.1GWh,同比+41%,在建規模快速增長。

儲能招投標跟蹤

本周(2025年3月22日至2025年3月28日,下同)共有4個儲能項目招標,其中EPC項目2個,儲能系統項目1個。

本周共開標鋰電池儲能系統設備/EPC項目4個。其中儲能系統項目1個,EPC項目3個,液流電池項目1個。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5年2月儲能EPC中標規模為4.1GWh,環比上升2.86%,中標均價為0.94元/Wh,環比下降24.6%。截至2025年3月28日,2025年3月儲能EPC中標規模為5.06GWh。

二、電動車板塊:

2月主流車企銷量環比基本持平、略好於市場預期,其中吉利和小鵬表現亮眼。2月電動車銷量89萬輛,同環比+87%/-6%,略好於預期。其中,比亞迪2月份銷售32.3萬輛,同環比增長164%/7%;小鵬銷量3萬輛,同環比+570%/0%;理想2.6萬輛,同環比+30%/-12%;廣汽Aion銷2.1萬輛,同環比+25%/+45%;蔚來1.3萬輛,同環比+62%/-5%;零跑2.5萬輛,同環比增285%/0%;極氪1.4萬輛,同環比+86%/+17%。3-4月進入新車密集發售期,同時高階智駕下沉,預計銷量將明顯恢復。25年考慮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延續,疊加26年購置税減免退坡帶來搶裝,預計25年國內銷量有望增長25%至1600萬輛。

歐洲2月電動車銷量增速恢復,預計25H2新車推出后加速改善。2月歐洲9國合計銷量17萬輛,同環比18%/2%,電動車滲透率23%,同環比+3.2/-0.3pct。德國2月電動車註冊5.5萬輛,同環比32%/6%,電動車滲透率27.3%,同環比+8.0/+2.2pct。英國2月電動車註冊2.9萬輛,同環比35%/-32%,電動車滲透率33.9%,同環比+9.1/+3.6pct。法國2月電動車註冊3.2萬輛,同環比-15%/28%,電動車滲透率18.7%,同環比-7.7/-2.9pct。意大利2月電動車註冊1.3萬輛,同環比35%/14%,電動車滲透率9.5%,同環比+3/+0.9pct。挪威2月電動車註冊0.9萬輛,同環比27%/-6%,電動車滲透率96.2%,同環比+4.1/-2.3pct。瑞典2月電動車註冊1.2萬輛,同環比23%/18%,電動車滲透率61.1%,同環比+9.3/+9.5pct。西班牙2月電動車註冊1.3萬輛,同環比39%/27%,電動車滲透率14.4%,同環比+2.9/+0.2pct。瑞士2月電動車註冊0.5萬輛,同環比-4%/14%,電動車滲透率30%,同環比+2.7/+1.2pct。葡萄牙2月電動車註冊0.6萬輛,同環比8%/14%,電動車滲透率27.9%,同環比+2.5/-5.1pct。25年歐洲電動車銷量有望恢復15%增長,其中25H2隨着新平臺推出,增長有望提速,另外歐盟雖放松25年碳排放考覈,但對長期電動化目標不變,預計28年歐洲電動車銷量有望提速。

美國25年2月銷量增速平穩,25-26年新車型拉動,增速有望恢復。美國24年電動車銷162萬輛,同增10%,滲透率10.1%。25年2月電動車註冊12萬輛,同比5%,環比1%,其中特斯拉銷量4.2萬輛,同比-2%,銷量持續走弱。美國25年政策尚未清晰,預計總體增長10%左右,但美國電動化率僅10%,電動化空間廣闊,預計25-26年新車型推出后有望提速。

投資建議:行業估值盈利底部,龍頭技術創新、成本優勢突出,盈利率先恢復,供需反轉在即,強烈看好。首推格局和盈利穩定龍頭電池(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結構件(科達利);並看好具備盈利彈性的材料龍頭,首推(湖南裕能、尚太科技、天賜材料、富臨精工),其次看好(璞泰來、新宙邦、容百科技、華友鈷業、中偉股份、恩捷股份、星源材質、德方納米等),關注(龍蟠科技)等;同時碳酸鋰價格已見底,看好具備優質資源龍頭,推薦(中礦資源、永興材料、贛鋒鋰業)等。

三、風光新能源板塊:

光伏:

硅料

本周硅料價格持穩,暫時無變動。硅片廠家直接採購國產塊料現貨執行價格,約落在每公斤 38-43 元範圍,主流廠家交付價格落在 40-42 元人民幣、二三線廠家則約落在 39-40 元人民幣。國產顆粒硅當期交付以主流廠家供貨為主,價位落在每公斤 37-39 元人民幣,報價上調 1 元人民幣,但尚未落定。

報價受到下游價格上揚、且政策后續變化使廠家策略分化,價格仍有醖釀向上提升的趨勢,但須要注意買賣雙方自身在手都有一定的庫存量體。目前成交訂單小量執行,本月交付量體受限買方在手庫存仍有一定水平影響,考慮四月硅片廠家排產增長,有機會使庫存緩步下探。

須關注高質量產品發展策略的執行程度、及四至五月硅料新投、提產的速度,整體產出量若無急遽性提升,且下游需求在國內搶裝過后海外需求能有支撐性,整體價格有機會穩定在可控範圍。

硅片

受到下游 430/531 搶裝節點將至,旺盛需求帶動下,硅片環節價格仍在努力堅持上探。

觀察本周,整體價格維持穩定,至於 RN 價格再次上行來到每片 1.45 元人民幣水位。本日周三,硅片廠預計將出臺新報價,更新報價價格落在 183N 每片 1.23 元、210RN 每片 1.5 元人民幣,正式價格將在明日正式生效交付。

細分規格來看,P 型 M10 和 G12 規格的成交價格分別為每片 1.1-1.15 元和 1.7 元人民幣,P 型硅片成為定製化的產品,國內需求大幅萎縮,主要為海外訂單驅動拉貨。

而 N 型硅片部分,這周 M10 183N 硅片主流成交價格維持每片 1.2 元人民幣水平;至於 G12R 規格本周成交價格上行至每片 1.45 元人民幣;G12N 價格維持每片 1.55 元人民幣的價格。

當前硅片成交價格持續上漲,廠家報價亦不斷上調,然而市場對后市走勢的樂觀程度卻未如近期價格表現般強勁。儘管 430 與 531 節點前有一定的需求支撐,但節點過后,整體市場需求恐將快速轉弱,預期價格將難以維持在硅片企業所期望的水平。

電池片

本周電池片價格如下:P 型 M10 電池片價格本周仍然不變,均價為每瓦 0.31 元人民幣,價格區間依舊維持為每瓦 0.295-0.32 元人民幣,與上周邏輯一致,P 型電池片價格隨着印度財年末裝機潮即將結束而出現松動,考慮交付與運輸周期,P 型需求已進入退坡階段,后續價格將有可能再度下滑。

N 型電池片方面:M10、G12R 電池片本周均價分別上漲至每瓦 0.305、0.34 元人民幣,G12 電池片均價則持平於每瓦 0.30 元人民幣,M10、G12R、G12價格區間分別位於每瓦 0.295-0.31、0.33-0.35 元與 0.30-0.31 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 N 型 M10 電池片部分,本周頭部電池片廠家開始執行每瓦 0.31 元的價格,當前各家組件廠家接受程度不一,整體價格走勢仍須觀察,假設下半周開始大批量成交,M10 電池片均價有望在下周達到每瓦 0.31 元以上。

展望 N 型電池片后續價格走勢,隨着政策因素帶動短期終端需求上升,近期上下游價格上漲一併帶動電池片整體漲幅,但隨着后續政策搶裝節點結束,考慮到廠家運輸與交貨周期,電池片整體價格或將在四月中旬后伴隨國內需求退坡而松動,但具體價格走勢仍須考慮各尺寸供需情況。

組件

本周價格仍在微幅上行、測算權重后總體均價上抬 1 分錢人民幣來到每瓦 0.74 元人民幣的水平。高質量發展影響仍在響應,電池片供應緊張,廠家仍較注重謹慎排產,部分廠家尋求外部代工。

分佈項目新單價格落定 0.75-0.77 元人民幣不等的幅度,雖仍有部分前期項目執行,賣方對於低於 0.75 元人民幣的訂單交付意願低,而高價 0.78-0.8 元人民幣的價位,買方接受程度有限,賣方考慮與買方之間的商業信任維護、以及搶裝節點逐漸逼近,部分採混合前期訂單發貨、或提供部分折讓。

集中項目近期交付量體較少,本周成交區間小幅度上移,落於每瓦 0.635-0.73 元人民幣,均價仍位於 0.67-0.69 元人民幣的水平,賣方對於低價 0.61-0.65 元人民幣的交付意願低,多爲了維繫客户關係少量交付,在組件廠家的談判之下,低價交付量體持續減少,或採混合新單售價平均價格后發貨。考慮次月價格將重新議價,集中式價格有望小幅度上抬。然而節點過后項目下半年簽訂價格恐回落至每瓦 0.65-0.68 元人民幣以內的水平。

其余產品規格售價,182 PERC 雙玻組件價格區間約每瓦 0.6-0.68 元人民幣,HJT 組件價格約在每瓦 0.75-0.855 元人民幣之間,集中項目執行價格落於每瓦 0.75-0.78 元人民幣之間。BC 方面,N-TBC 的部分,目前價格約 0.75-0.84 元人民幣之間的水平,集中項目價格約落在 0.75-0.78 元人民幣。

本周海外價格暫時穩定,本周 TOPCon 組件總體平均價格落在每瓦 0.08-0.1 美元的水平。HJT 價格每瓦 0.095-0.12 美元。PERC 價格執行約每瓦 0.07-0.08 美元。BC 方面,N-TBC 的部分,目前價格約 0.1-0.11 美元的水平。

TOPCon 分區價格,大陸輸往亞太區域價格小幅上行約 0.09 美元左右,其中印度市場本地製造價格 PERC 與 TOPCon 價差不大,受中國電池片近期變動影響,近月並無變化,使用大陸電池片製成的印度組件大宗成交價格約落在 0.14-0.15 美元的水平。澳洲區域價格約 0.09 美元的執行價位,分銷分佈式項目價格落在 0.09-0.10 美元之間;歐洲總體交付價格仍落 0.085-0.1 美元的水平,下半年價格集中式項目價格落定 0.085 -0.087 美元左右的區間。拉美市場整體約在 0.08-0.095 美元,其中巴西市場價格 0.08-0.095 美元皆有聽聞;中東市場價格大宗價格約在 0.085-0.09 美元的區間,仍有舊有訂單 0.09-0.105 美元的訂單執行。美國市場價格受政策波動影響,如先前預估東南亞輸入產品價格下探,且美國已開始關注老撾、印度尼西亞產製產品,東南亞輸入美國風險性增高,買方購買意願降低,近期東南亞輸入價格小幅度下探至 0.2-0.27 美元的水平,因風險規避考慮,買方對於本地產組件購買意願增高,TOPCon 本地產製價格報價開始上行 0.33-0.34 美元聲量漸增。

風電:

本周招標 5.27GW:陸上 5.27 GW/海上暫無;

本周開/中標 暫無:陸上 暫無/海上暫無;

本月招標10.49 GW:陸上 8.69 GW/海上1.8GW;

25年招標 21.84 GW:陸上 19.19 GW/海上 2.65 GW;

本月開/中標 0.54 GW:陸上 0.54 GW/海上暫無;

25年開/中標 9.39 GW:陸上 8.89 GW/海上 0.5 GW;

本月開標均價:陸風暫無,陸風(含塔筒)2117元/kW。

氫能:

本周新增1個新項目,1)山西呂梁集中籤約20個氫能項目

四、工控和電力設備板塊觀點:

2025年2月製造業數據環比提升,2月製造業PMI 50.2%,前值49.1%,環比+1.1pct:其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49.2%/46.3%,環比+2.6pct/-0.3pct/-0.2pct;2025年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5.9%;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9.0%。2024年1-12月電網累計投資6083億元,同比增長15.3%。

景氣度方面:短期持續跟蹤中游製造業的資本開支情況,在經濟持續復甦之后,若製造業產能擴張進一步加大對工控設備的需求。

2月製造業PMI 50.2%,前值49.1%,環比+1.1pct:其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49.2%/46.3%,環比+2.6pct/-0.3pct/-0.2pct。

2025年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5.9%:2025年2月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5.9%,2月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31.2%。

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0%: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9.0%。

2025年2月機器人、機牀產量數據向好:2025年2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同比+27.0%;2月金屬切削機牀產量累計同比+14.4%,2月金屬成形機牀產量累計同比+15.0%。

電網:

2023年特高壓高速推進,2025年有望繼續開工「5直3交」。23年國網已開工「4直2交」,12月已完成「5直2交」的滾動增補,特高壓工程建設規模持續擴大。25年我們預計國網有望繼續開工「5直3交」,特高壓建設持續高景氣。

特高壓直流: 24年9月30日,首個全容量特高壓柔直工程甘肅-浙江工程啟動設備招標,蒙西-京津冀有望在24Q4覈准開工,陝西-河南、疆南-川渝混合特高壓柔直有望在24Q4完成核準。

特高壓交流: 24年1月,國網啟動達拉特-蒙西線路的可研招標工作,工期要求24年6月前力爭完成可研,我們預計24年底有望實現覈准開工,根據能源局計劃,川渝1000kV環網工程有望在24年提前投運,建設進度持續加速中。

電力設備物資招標:

電網建設受清潔能源大基地拉動需求持續增長。受存量在建項目進度影響,招標需求批次間有所波動,但總體趨勢上來看,需求依舊旺盛。

一次設備:24年一次設備整體保持較為穩健的增長態勢,24年第六批一次設備招標需求相對前五批有所減弱,變壓器/組合電器/電抗器/互感器/電容器/斷路器/隔離開關/消弧線圈/開關櫃需求同比分別為-25%/-27%/-16%/+7%/-15%/+6%/+15%/-7%/+7%,第六批主要以改造、擴建等項目為主,新建項目較少,我們認為主要系前期招標庫存較多所致,展望25年,一次設備招標需求有望提速。

二次設備:24年第六批二次設備需求基本持平微增,繼電保護/變電監控招標量同比+1%/-1%。

關注組合和風險提示:

關注組合:儲能:陽光電源、德業股份、禾邁股份、錦浪科技、固德威、昱能科技、派能科技、科士達、盛弘股份、科華數據、科陸電子、金盤科技、南網科技、永福股份同飛股份;電動車: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科達利、湖南裕能、比亞迪、天賜材料、璞泰來、中偉股份、中礦資源、永興材料、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新宙邦、天奈科技、德方納米、容百科技、華友鈷業、恩捷股份、星源材質;光伏:隆基綠能、陽光電源、通威股份、錦浪科技、固德威、中信博、晶澳科技、愛旭股份、福萊特、捷佳偉創林洋能源;工控及工業4.0:匯川技術、宏發股份、麥格米特、正泰電器、信捷電氣;電力物聯網:國電南瑞、國網信通炬華科技新聯電子智光電氣;風電:東方電纜、天順風能、泰勝風能、大金重工、日月股份、新強聯、恆潤股份(維權)、海力風電、三一重能、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特高壓:平高電氣、許繼電氣、思源電氣。

風險提示: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達市場預期,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

1. 行情回顧

電氣設備7203下跌1.7%,表現弱於大盤。滬指3351點,下跌14點,下跌0.4%,成交25536億元;深成指10607點,下跌80點,下跌0.75%,成交36193億元;創業板2128點,下跌24點,下跌1.12%,成交16791億元;電氣設備7203下跌1.7%,跌幅弱於大盤。

本周股票漲跌幅

漲幅前五為電投產融、賽摩電氣、弘訊科技、ST聆達、合縱科技;跌幅前五為ST旭藍、方正電機、海得控制、*ST中程、天能重工。

2. 分行業跟蹤

2.1. 國內電池市場需求和價格觀察

鋰電池:本周下游電池需求總體穩定,4月份預計環比持平。年初的新車促銷以及價格戰。除了個別熱銷車型以外,整體銷售情況並沒有出現特別強的一個爆發增長,因此動力端的量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車上,雖然量級維持,但3、4月份不太會有明顯的增加,數碼消費相對比較樂觀,但因基數小,帶動較為有限,儲能端,頭部大廠總體有穩中小增的一個狀態。價格方面的話,成本雖有所波動,但向下傳導壓力較大,目前還是以維穩為主。

碳酸鋰:本周國內碳酸鋰價格基本穩定,貿易商爲了加速一些前期庫存出貨,有700-1000元/噸的優惠。供應方面:目前鋰輝石價格出現了小幅的下跌,澳洲方面的報價下跌10美元/噸至845美元/噸,國內鋰雲母礦價格比較堅挺,江西地區的復產情況較好。鹽湖的產量也有增加,智利3月份進口的碳酸鋰基本集中到港,碳酸鋰供應端呈現偏寬松的狀態,所以短期來看,碳酸鋰仍將維持底部震盪格局,具體要以下游什麼時候出現集中備貨,碳酸鋰纔有可能會出現反彈行情。 

正極材料:

磷酸鐵鋰:本周國內磷酸鐵鋰價格穩定,部分頭部企業4月份訂單情況非常好,平均環比增幅在20%左右,而比亞迪供應鏈上的幾家廠家更是超出更多。目前市場上較熱的就是四代產品,但由於該產品有一定門檻,真正能做出來的難度比較大。磷酸鐵則壓力更大,目前上游原料上漲,但磷酸鐵想要進一步上漲又比較困難,因此 4月份的話壓力會比3月份更大,主要因為市場競爭太激烈了。

三元材料:本周國內三元材料總體穩定,中低鎳的需求仍較弱,數碼消費需求並沒有因鈷價帶動帶來多少增量,反而還是有所欠缺的,因為部分企業覺得漲價超過了預期之后,備貨意願明顯下降,更多是剛需採購,因此三元材料市場的主要增量仍以中高鎳為主。受海外需求較弱的影響,4月份中高鎳的環比增幅有限。價格方面,在月初受鈷價的漲價傳導,目前三元材料的價格基本到達了短期高位,沒有再進一步持續上漲的動力,市場觀望為主。

負極材料:本周國內負極材料市場變化不大,上游的價格有一定的企穩,對於成本端形成了一定支撐,但是后期再繼續上調價格的可能性也不大。3月份下游對負極材料備貨需求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好的,但4月份目前來看沒有明朗,增速較為有限,預計短期內市場以維穩節奏為主。本周石墨化代工維持原有的價格,天然石墨市場大型工廠基本都已開工,3月份需求總體來看不錯,但整體出貨價格還是偏低的。進入二季度可以關注一下海外的一些情況,包括印度尼西亞的工廠拿貨情況,還有日、韓廠家訂單的一些情況。原料方面:本周石油焦在經過前兩周的大跌后,價格又有反彈,主要原因是錦西、大慶近期都將有檢修,而東北的一些廠家下個月的計劃量都已簽完,產銷平衡,因此他們認為后期價格能穩住。針狀焦則不太樂觀,已有部分廠家小幅下調了價格。

電解液:本周電解液需求較為穩定,從各家已出臺的年報情況來看,數碼消費用電解液還有一點利潤,而動力用和儲能用電解液的利潤幾乎為零,6F出貨量有所提升,大廠開工率較高,小廠停產或較低的開工情況,價格以穩定為主,目前也將視4月份的訂單情況,如果好於預期,價格將會有所上調。溶劑供應比較充足,價格變化不大。

隔膜:本周國內隔膜整體一般,需求方面並未出現放量情況,市場競爭加劇,4月份排產來看分歧較大,整體來看的話,這個增長的幅度並不會特別明顯,如果二季度的市場整體增長不及預期的話,廠商生產壓力會有進一步的加大的趨勢。另外,干法隔膜方面因低價競爭,導致生產量減少,供應也有所減少。

(文字部分引用自鑫欏資訊)

2.2. 新能源行業跟蹤

2.2.1. 國內需求跟蹤

國家能源局發佈月度光伏併網數據。1-2月新增39.47GW,同比 +7%

根據中電聯統計,風電2024年12月新增裝機27.6GW,同比-20%,環比+364%;1-12月累計109GW。

本周風電招標 1.47GW:陸上 0.67 GW/海上0.8GW;本月風電招標5.22GW:陸上 4.42 GW/海上0.8GW;25年招標 16.57 GW:陸上 14.92 GW/海上 1.65 GW。

2.2.2. 國內價格跟蹤

硅料:

3月已接近尾聲,但本周落地的硅料訂單仍然不多,整個三月硅料新簽訂單落地情況一般。雖下游各環節漲勢一片,硅料企業報漲硅料價格的意願也較為強烈,但在下游硅片環節前期屯有不少硅料的情況下,硅片企業對於硅料漲價接受度不高,本周開始洽談訂單多為四月訂單,價格上相比三月也暫無太多變化,大廠N型用料報價在43-45元/公斤,但預計實際主流成交將要低2元/公斤左右;顆粒硅價格維穩在37-39元/公斤區間。庫存方面,當前下游企業的硅料庫存逐步消化下降,但對上游硅料企業採購不強,硅料企業的庫存仍未得到有效緩解;硅料排產供給方面,四月不不同硅料企業間生產增減不一,但整體產出預計環比三月將略有增加,硅料價格上漲動力略顯不足。

硅片:

本周國內硅片價格在大廠領漲下繼續上行,其他硅片廠商跟漲積極性明顯。各尺寸硅片中N型210R硅片需求最旺,價格上漲勢頭最猛,3月以來每周上漲幅度在0.05-0.1元/片區間,近一周國內210R硅片成交價格來至1.4-1.45元/片區間,同時市場也傳出龍頭企業進一步上調至1.5元/片的聲音,具體成交還需視下游接受度而看。其他尺寸硅片方面,漲幅不大,本周N型183硅片價格主流價格在1.2元/片左右,高位報價來至1.23元/片;本周N型210硅片價格穩在1.55元/片左右,高位報價來至1.6元/片,同樣高位報價能否成交也還需視下游需求情況,接受度而看。整體而言,在下游需求持續增温下硅片價格漲勢仍有可能繼續延續,但不同尺寸硅片價格存在繼續分化可能。排產方面,4月各家企業排產有上調預期,但具體計劃還需視各家計劃而看。HJT硅片方面,近期國內下游HJT電池產線陸續復產,對應HJT硅片需求也開始增加;HJT硅片價格也隨着硅片整體價格的上調而上漲,本周HJT硅片半片價格來至0.81元/片左右。

電池片:

本周國內各尺寸電池成交價格繼續小幅上提,價格逐步接近上周報價高位。Topcon各尺寸電池中210R電池價格漲幅最為明顯,本周市場主流成交價格來至0.33-0.35元/W,成交進一步接近高位。其他尺寸電池方面,上周頭部電池企業拉漲183/210電池價格至0.31元/W,其他電池廠商也是跟漲意願較強,來至本周183/210電池成交價格也是小幅抬升,本周主流成交價格在0.3-0.305元/W,高位0.31元/W價格也開始有成交。當前電池上下游漲勢不減,對應電池價格有較強支撐,短期甚至仍有上漲可能,但后續的可持續性還需視下游組件端需求、價格漲幅而看。HJT電池方面,隨着開年詢價的增多,HJT電池需求開始有提升,近期市場上HJT電池產線開工陸續增加,價格受上游前期硅片漲價的因素影響,春節后市場上HJT電池廠商對HJT電池的報價略有抬升,尤其是前期的低位價格上漲,本周主流HJT 0BB電池價格維持在0.38-0.39元/W區間,SMBB價格在0.45元/W左右。

組件:

本周國內組件成交價格繼續上漲,但上漲幅度趨緩,國內頭部一體化組件企業的Topcon主流功率組件價格維穩在0.75-0.78元/W,各廠商之間價格略有差異,但同時急散單組件的0.8元/W+的高位價格成交也略有增加,隨着分佈式搶裝節點的臨近,四月的國內組件價格仍將得到較強的支撐、同時國內搶裝帶動的組件出貨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也是影響了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組件出口需求增加,價格相比國內價格開始更有溢價。HJT組件方面,HJT組件因功率高低,價格差異也較為明顯,主流功率組件價格在0.76-0.79元/W區間,而隨着其他組件價格的上調,HJT組件前期的低位價格也逐步恢復至0.75元/W左右。

2.3. 工控和電力設備行業跟蹤

工控自動化市場2024年Q4整體增速-0.2%。1)分市場看,2024Q4 OEM&項目型市場持續復甦,光伏鋰電承壓,傳統行業(尤其輕工相關)復甦明顯。2)分行業看,OEM市場、項目型市場整體增速為-1.4%/+0.6%(2024Q3增速分別為-4.3% / +0.1%)。

2月製造業PMI 50.2%,前值49.1%,環比+1.1pct:其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49.2%/46.3%,環比+2.6pct/-0.3pct/-0.2pct。后續持續關注PMI指數情況。2025年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5.9%;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9.0%。

景氣度方面:短期持續跟蹤中游製造業的資本開支情況——

2月製造業PMI 50.2%,前值49.1%,環比+1.1pct:其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49.2%/46.3%,環比+2.6pct/-0.3pct/-0.2pct。

2025年2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5.9%:2025年2月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5.9%,2月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31.2%。

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0%:2025年2月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9.0%。

2025年2月機器人、機牀產量數據向好:2025年2月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同比+27.0%;2月金屬切削機牀產量累計同比+14.4%,2月金屬成形機牀產量累計同比+15.0%。

2.3.1. 電力設備價格跟蹤

截至3月27日,本周銀小幅上升,銅、鋁價格小幅下降。Comex白銀本周收於35.08美元/盎司,環比上升3.21%;LME三個月期銅本周收於9846.00美元/噸,環比下降1.05%;LME三個月期鋁收於2575.00美元/噸,環比下降3.56%。

3. 動態跟蹤

3.1. 本周行業動態

3.1.1. 儲能

陝西發改委:發佈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含3.89GWh新型儲能。日前,陝西省發改委發佈陝西省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清單顯示,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共計616個,總投資2876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917億元。聚焦新型儲能,本年度清單包含6大項目,技術路線涉及電化學儲能、全釩液流、壓縮空氣。

https://mp.weixin.qq.com/s/KgNMHhjZ1qAlN2iNLCSuvQ

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開展電網公平開放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重點監管儲能。在監管內容方面提出:重點監管電網企業對新能源、儲能等各類主體配套送出工程、電網側變電站內間隔及主變投資建設情況;電網企業在提供接入服務過程中是否違規收取服務費、改造費等情況;電網企業對新能源、儲能等各類主體投資建設的接網工程回購情況(包括電網企業推進回購工作開展情況、接網工程項目手續合規性、電源企業出售意願等);新能源等各類電源項目與配套送出工程規劃建設進度是否相互協調等。重點監管申請接入電網的常規電源、新能源、分佈式電源和儲能等各類項目是否符合規定條件;電網企業是否無正當理由拒絕或拖延受理電源等項目業主的接入申請;電網企業是否拒絕向電源等項目業主提供接入本電網須知曉的必要信息;電網企業是否在規定時限內向各類項目業主出具有關書面回覆意見;電網企業與電源等項目業主有關接網協議簽訂情況;電網企業對常規電源、新能源、分佈式電源和儲能等各類項目接入服務保障情況;電網企業在提供併網接入服務過程中是否存在區別對待情況;電網企業是否不規範受理、違規設置技術壁壘、違規收費等。

https://mp.weixin.qq.com/s/Y19Upiu2aut9s2-SpM90qQ

貴州省能源局:下發4.1GW風光指標和762.7MW分散式指標,或將產生412.5MW/825MWh儲能需求。3月27日,貴州省能源局下發《貴州省2025年第一批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計劃》和《貴州省2025年第一批分散式風電試點項目建設計劃》。貴州省第一批風/光發電項目總裝機4125MW,其中,風電3275MW,光伏850MW。第一批分散式風電試點項目總裝機762.7MW。按照2月能源局發佈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納入貴州省風電、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計劃並按規定時序建成的項目,要求配置項目建設裝機容量10%(滿足2小時運行要求)以上儲能或購買儲能服務。本次下發的4125MW風/光發電項目至少需要配置412.5MW/825MWh儲能。

https://mp.weixin.qq.com/s/OA9JWIk-92qtUO1CdAFPAA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合理配置分佈式電源和新型儲能,用足用好分時電價政策。近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於印發《上海市關於促進智算雲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表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雲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雲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通知強調,推進智算中心用能管理系統升級,合理配置分佈式電源和新型儲能,用足用好上海市分時電價政策,通過調節用能行為降低運行成本。

https://mp.weixin.qq.com/s/AvIR2I4H6IU4bIsXUuNRSA

3.1.2. 新能源汽車及鋰電池

大眾寶馬2月歐洲電動車銷量反超特斯拉 中國品牌表現亮眼。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周一發佈的數據顯示,特斯拉(272.3501, 23.64, 9.51%)2月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銷量已落后於傳統汽車巨頭大眾集團、BMW(29.2, 0.00, 0.00%)YY>寶馬集團以及中國競爭對手。埃隆·馬斯克旗下純電動品牌正面臨歐洲消費者的忠誠度考驗。數據顯示,特斯拉在歐盟25國、英國、挪威和瑞士市場的純電動車註冊量同比暴跌44%,2月銷量不足1.6萬輛,市場份額降至9.6%,創五年來同期新低。相比之下,大眾集團純電動車銷量激增180%至近2萬輛;寶馬品牌與旗下Mini合計銷售約1.9萬輛。中國品牌整體銷量同樣超越特斯拉——比亞迪和極星分別實現94%和84%的增長,銷量突破4000輛和2000輛;小鵬交付超1000輛,零跑近900輛。不過吉利旗下沃爾沃和上汽名爵純電車型銷量分別下滑30%和67%。2月歐洲整體車市微降3%至97萬輛,但純電動車註冊量逆勢增長25%。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5-03-24/doc-inequprh6492183.shtml

億緯鋰能全極耳圓柱電池新品首發,推動工具鋰電邁入高倍率新階段。3月24日,第38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作為五金機電、電動工具及園林工具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行業盛會,本屆展會吸引全球超3000家產業鏈企業參展。在「無繩化」「鋰電替代」浪潮下,全球電動工具市場正以年均9.2%的增速邁向千億級規模(數據來源:Frost & Sullivan),但電池性能與終端需求的斷層始終存在——功率不足、續航焦慮、壽命短板成為制約工具鋰電滲透率提升的關鍵瓶頸。在此背景下,億緯鋰能以"倍率無極限,澎湃芯動能"為主題,重磅發佈18650 30PL與21700 50PL兩款全極耳圓柱電池新品,並推出倍率型圓柱電池全面解決方案,為行業痛點提供系統性破局之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REEIB8I0534A4SC.html#:~:text=

EVTank:2024年全球小軟包鋰離子電池出貨量59.6億隻 同比增長8.6%。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佈了《中國小軟包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小軟包鋰離子電池出貨量59.6億隻,同比增長8.6%,結束了連續兩年同比下滑的趨勢。EVTank指出,2024年以來,全球經濟復甦趨勢延續,AI浪潮的興起引領消費電子新一輪的產品創新,從而刺激終端需求進一步增長,帶動小軟包電池出貨量重回上升趨勢。從競爭格局來看,EVTank發佈的《中國小軟包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ATL以超過25%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出貨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企業還包括珠海冠宇、鋰威、贛鋒鋰電、億緯鋰能、豪鵬科技紫建電子、LGES、SDI和中山天貿。

https://cn,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article-2725808

比亞迪2025年銷量目標550萬輛 海外市場增速超90%,自研「端到端城區智駕」年內量產。3月25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小範圍宣佈,公司2025年的總銷量目標為55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銷量目標超過80萬輛。這一目標意味着比亞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速約為30%,而海外市場增速則高達91.8%。報道指出,在連續三年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后,比亞迪對國內市場的銷量預期在更高基數下顯得更為謹慎,增長規模和增速略低於2024年。在出海戰略方面,比亞迪目前擁有「開拓者1號」、「常州號」、「合肥號」、「深圳號」和「長沙號」等汽車運輸船,並計劃在2026年前建成8艘滾裝船組成的「出海艦隊」,年運力超過百萬輛。此外,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戰略取得新進展,比亞迪全民智駕項目自去年9月內部立項,已實現第一階段天神之眼C平臺搭載自研的高速NOA與自動泊車算法,並正向「端到端城區」智駕邁進,目標是今年實現自研端到端城區智駕的量產。報道透露,比亞迪的自研算法開發由新技術院下的算法中心全力推進,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端到端城區智駕量產上車。當前,端到端城區算法的開發基於雙OrinX平臺開展,這一目標與長安等車企的自研目標一致。

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65170

寶馬中國宣佈與阿里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將搭載在新世代車型。3月26日,寶馬官方與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佈在中國深化戰略合作,推動AI大語言模型「上車」。基於全球先進的通義大模型,以斑馬元神AI為基礎,寶馬智能個人助理採用與阿里巴巴共同開發的寶馬定製AI引擎,將於2026年率先搭載於中國生產的寶馬新世代車型,帶來更自然、更智能的全新智能交互體驗。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寶馬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以及雙方合作的智能出行交互場景都將於今年4月亮相上海車展。寶馬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開始於2015年。10年間,雙方在數字化領域協同合作,已從雲計算、智能網聯、智能製造、智慧物流,延伸到如今的語音交互和AI大語言模型等前沿技術。未來,雙方將在基礎設施、平臺與服務等跨域整合業務進行交流探討。AI賦能的新世代車型是寶馬科技創新的集大成之作。寶馬為新世代車型打造了全新一代智能電子電氣架構,以及三大突破性創新技術——BMW首創全景iDrive、BMW首創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圓柱電池,將智能駕駛樂趣提升至全新高度。而基於多年來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深入研究,寶馬更融入強大的中國本土研發體系實力,依託四大研發創新基地,三個軟件公司,以及德國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機交互研究中心」,擁有全棧智能網聯汽車軟件開發能力,滿足中國用户的智能化駕駛需求。

https://www.autohome.com.cn/news/202503/1304892.html

20億!百余家供應商聯合倡議支持哪吒汽車債轉股,推動儘快復產復工。3月25日,哪吒汽車官微發文,近期,哪吒汽車經過三輪磋商,與134家核心供應商達成共識,共同簽署超20億元債轉股協議,同步引入泰國金融機構100億泰銖(約21.5億元)戰略授信。參與簽署債轉股協議的百余家供應商夥伴,對哪吒汽車過去十年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哪吒汽車在東南亞及南美市場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優勢,連續三年海外銷量暴漲150%,在泰國市場更是名列前三。百余家供應商共同發表以下倡議:一、支持哪吒汽車完成化債推動融資:讚賞並支持哪吒汽車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與措施,認可並支持當前的化債與下一步調整方案。全力助力推動哪吒汽車儘快完成新一輪融資,恢復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二、推動哪吒汽車儘快復產復工:將團結一致,積極推動哪吒汽車儘快復產復工,不遺余力地保障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物流效率,確保哪吒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供應需求得到及時滿足,保障哪吒汽車一如既往繼續為廣大用户提供優質、穩定與可靠的服務。三、支持哪吒汽車出海共謀更好發展:供應商夥伴將全力支持哪吒汽車依託「一帶一路」優勢,聚焦東南亞及南美市場,與哪吒汽車攜手,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努力,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實現共贏。四、建立長期穩定的緊密合作關係:供應商夥伴對哪吒汽車接下來的發展有充分的信心,珍視與哪吒汽車的合作,並致力於建立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將通過定期溝通和協作,不斷優化合作模式,增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325A06BQQ00

李想官宣:理想汽車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開源。3月27日,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開幕。開幕式上發佈了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重大科技成果,首次展示了包括理想星環OS在內的北京重大開源成果。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分享了理想星環OS的自研歷程和技術優勢,宣佈理想汽車成為全球首家將汽車操作系統開源的汽車企業,整體性能全面超越行業頭部閉源AUTOSAR操作系統。

https://mp.weixin.qq.com/s/lVnybpA_v4Z43tjr2OUdCQ

蘭博基尼首款純電車將於 2030 年前問世,此前宣佈燃油車產能已售罄。蘭博基尼汽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史蒂芬・温科爾曼(Stephan Winkelmann)透露,該品牌將在 2030 年前推出首款純電動車。温科爾曼表示,預計到 2030 年時市場將足夠成熟,適合超豪華汽車品牌推出純電車型。

https://www.ithome.com/0/841/364.htm

3.1.3. 光伏

特斯拉上海工廠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出口。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首批Megapack儲能系統正式出口,首批產品將運往澳大利亞。Megapack是特斯拉專為公用事業規模儲能設計的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每個單元可儲存約3.9兆瓦時的電能,能夠為電網穩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提供高效解決方案。特斯拉目前在美國拉斯羅普和中國上海各設有一座儲能超級工廠,計劃年總產能達80吉瓦時,足以滿足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電力需求。

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65037

3月28日緬甸突發地震,影響光伏硅片拉棒核心的西部地區;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雲南震感強烈。據SMM瞭解,此次地震對我國光伏硅片拉棒核心的西部產區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已經影響到銀川、內蒙部分產區。目前對較遠地區影響主要以斷線為主,預計短期即可恢復。但云南、宜賓地區影響較重,部分廠家甚至出現燜鍋、炸棒、炸爐等情況或將對后續較長期開工造成影響。影響企業基本囊括市場主流生產企業,SMM將進一步跟蹤市場反饋。

英法德睿BC項目16GW預計在今年5月迎首片下線;近日,宜賓英發德睿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龍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英發睿能宜賓基地三期BC電池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主廠房土建工程已完成70%,同時機電安裝工程於3月初進場施工。以英發德睿為主體的三期16GW BC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年產6GW BC項目預計在今年5月迎來宜賓首片BC電池下線。

中國化學:天辰公司簽約埃及首個光伏產業鏈核心項目。中國化學天辰公司與埃及阿拉曼硅業公司正式簽署4.5萬噸/年工業硅項目EPC總承包合同。該項目作為埃及綠色能源戰略轉型的「開山之作」,將填補其光伏發電產業鏈和硅基新材料產業鏈上游空白,也標誌着中國化學在非洲新能源材料和硅基新材料工程領域實現里程碑式突破。埃及作為傳統化石能源依賴型國家,地處撒哈拉沙漠東翼,全年光照充足,光伏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此次天辰公司與埃及阿拉曼硅業公司(埃及石化控股公司下屬企業)簽署的4.5萬噸/年工業硅項目,採用半封閉旋轉式礦熱爐,以硅石和低灰煤為原料生產高牌號工業硅,填補其光伏產業鏈關鍵環節空白,為后續建設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奠定了堅實基礎。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4/1433602.shtml

阿特斯集團預計2025儲能系統出貨量超11GWh!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北京時間2025年3月25日在美國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2024年全年業績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 2025年度經營展望等信息。截至本公告披露日,CSIQ直接持有公司62.24%的股權。其中,CSIQ 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儲能系統出貨量約為800兆瓦時,2025年全年預計儲能系統出貨量在11至13GWh之間,其中有約1吉瓦和1吉瓦時儲能系統預計將用於公司自有項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CSIQ旗下阿特斯儲能科技(e-STORAGE)擁有約79 吉瓦時的儲能系統訂單儲備,包括簽約長期服務協議在內,已簽署合同的在手訂單金額3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0.1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總出貨量為8.2吉瓦,同比增長1%,環比下降2%。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15.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8.5億元),毛利率為14.3%。2024年全年收入達59.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25.9億元),其中全年組件出貨量達31.1吉瓦。截至2024年底,大型儲能系統製造年產能20GWh,預計到2025年底,擴大至30GWh,電芯製造產能預計為3GWh。阿特斯旗下能源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全球儲能項目儲備總量約75.1GWh。其中,在建和處於項目開發后期的儲能項目總量9.9GWh,處於項目開發早/中期的儲能項目總量約65.2GWh。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6/1433983.shtml

特朗普將光伏製造從《國防生產法》中排除。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佈行政命令,撤銷此前拜登政府的將太陽能光伏組件及其組件製造納入1950年《國防生產法》(DPA)的決定。2022年6月,時任總統喬·拜登發佈總統裁定,授權美國能源部(DOE)利用DPA加速國內五大關鍵能源技術的生產,包括太陽能、電網變壓器和部件、熱泵、隔熱材料、電解槽、燃料電池及鉑族金屬。拜登政府此舉旨在加強美國本土清潔能源技術製造能力,減少對清潔能源進口的依賴,並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當時,美國能源部表示,利用DPA支持清潔能源製造的同時,將鼓勵聯邦資金受益方採用嚴格的勞動標準,包括項目勞工協議和本地僱傭條款的社區福利協議。特朗普此次撤銷光伏製造支持政策,是其政府推翻拜登政府78項總統命令和備忘錄的一部分,未來可能還將有更多相關調整。特朗普在行政命令中稱:「我已決定採取以下額外撤銷措施,以推進美國恢復聯邦政府理性治理的政策,並釋放美國公民的潛力。」此外,新政府還撤銷了多項清潔能源資金支持政策,這可能會對美國光伏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特朗普在上任首日便籤署了《釋放美國能源》行政令,凍結了《通脹削減法案》(IRA)下的資金發放,而該法案此前是推動美國光伏行業投資的關鍵因素。目前,美國年產光伏組件名義產能已超過50GW,但上游核心組件仍存在缺口。由於這些環節資本密集,行業擴張仍需財政和政策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最新決定,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美國光伏製造業的發展前景。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6/1434002.shtml

晶科預計2025年組件出貨85-100GW。3月27日,晶科能源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及2025年出貨量預測的公告。根據公告,2024年度出貨量達99,596兆瓦(包括92,873兆瓦太陽能組件,6,723兆瓦電池片及硅片),同比增長19.2%。2024年總收入達922.6億元人民幣(126.4億美元),同比下降22.3%。總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太陽能組件平均銷售價格的下降。晶科能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組件出貨量在16吉瓦到18吉瓦之間,2025年全年預計組件出貨量在85吉瓦至100吉瓦之間。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7/1434297.shtml

最高超364%!美國擬上調中企越南工廠光伏進口關税。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向在越南設廠的光伏企業提供補貼,決定大幅提高從越南進口的中國光伏產品關税,部分企業綜合税率可能超360%,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認定。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7/1434332.shtml

十部門:擴大鋁產品在市政光伏等領域的應用規模及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於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提到,提升產品高端化供給水平。通過加強上下游對接、打造樣 板工程等方式,擴大鋁產品在市政設施、汽車、光伏、家俱 家居等領域的應用規模及層次,拓展消費潛力。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8/1434492.shtml

蘋果啟動7.2億元清潔能源基金 投資中國風光項目。美國科技巨頭蘋果(Apple)宣佈在中國啟動第二期清潔能源基金(ChinaCleanEnergyFund),承諾投資最高人民幣7.2億元(約9900萬美元),預計每年可向中國電網新增約55萬兆瓦時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50328/1434513.shtml

3.1.4. 風電

120台10MW!華能一風電基地項目獲覈准批覆。3月28日,華能蒙東新能源公司赤峰市200萬千瓦基地翁牛特旗120萬千瓦風電項目取得覈准批覆,進一步拓展了華能蒙東公司新能源業務版圖,為項目儘快開工奠定堅實基礎。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8/1434524.shtml、

南高齒滑動軸承技術,引領風電裝備行業革新。在全球風電裝備領域,南高齒憑藉其卓越的滑動軸承技術,再次彰顯了其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影響力。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技術」重點專項的引領下,南高齒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用滑動軸承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課題牽頭單位,成功攻克了滑動軸承技術的一系列難題,為風電齒輪箱的高效、可靠運行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4/1433683.shtml

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試產!3月13日,在位於北海市鐵山港的華電藍水海洋能源裝備製造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加緊施工作業。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一期主要建設海上風電及海工裝備,二期建設海上風電裝備,目前一期已經處於試投產階段。全部投產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單體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5/1433816.shtml

土星視界陳雙輝:聲紋技術——葉片內部裂紋預警「黑科技」。以「聲紋+AI」技術為核心的風機葉片內部裂紋預警產品已經服務於多家頭部用户,能夠「保障葉片裂而不斷」,助力風電場降低事故發生,提升發電企業經濟效益。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8/1434397.shtml

3.1.5. 氫能

中氫新能長沙研發中心及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簽約

3月18日,中氫新能裝備公司總經理石明華出席湘江科學城重大項目集中籤約儀式,現場簽約「中氫新能長沙研發中心及裝備製造基地項目」。本次集中籤約的項目涉及新材料、智能製造裝備和工程機械、人工智能及傳感器(含檢驗檢測)、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等多個重點領域,項目質量高、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總投資約415億元。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5/1433795.shtml

中電豐業斬獲智利本地電解槽工廠項目

3月24日,中電豐業宣佈公司成功通過智利經濟發展署(Corfo)的嚴格評審,獲得在該國建設尖端電解槽生產基地的財政支持。該項目從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以顯著優勢斬獲評審最高分,成為最終入圍的首選項目。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50325/1433776.shtml

3.1.6. 電網

32條儲能系統專利曝光!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等下一階段技術博弈風向標。3月2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了最新一批知識產權專利,據統計,儲能系統核心專利共有32條。其中,涉及構網型儲能專利4條,涉及儲能安全專利4條,此外微電網、超級快充樁、工商儲、海上風電配儲領域均有涉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一批的專利公佈中,包含2條寧德時代針對儲能系統的專利,欣旺達公佈了1條儲能系統的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的專利,包含1條億緯鋰能關於充放電控制方法、電子設備以及存儲介質的專利。另外,共有10條專利公佈來自於央國企,佔比達到三分之一,2條來自大學。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50326/659920.shtml

3.1.7. 人形機器人

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在國會山會見了美國議員,並敦促美國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略。3 月 26 日,包括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和敏捷機器人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前往國會山,會見美國議員,敦促開啟國家機器人戰略,建立專注於促進機器人行業發展的聯邦辦公室,以推動美國公司在全球競爭中開發下一代機器人。

https://www.cls.cn/detail/1985858

智元舉辦首屆供應商大會,攜手百余家合作伙伴開創機器人發展新篇章。3 月 26 日,智元機器人舉辦首屆供應商大會,聯合百余家合作伙伴深化產業鏈佈局,釋放出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強信號,其背靠騰訊、藍馳創投等頭部資本,產品迭代與生態構建已進入快車道。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6673326207812137/?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科盟發佈行業首創的Peek諧波減速器。科達利子公司科盟創新在深圳工業展會上推出新型高精密諧波減速器,採用自主研發齒形優化技術,關鍵性能指標比肩日本高端品牌,集成傳動與智能控制系統,適配機器人複雜動作場景,製造成本較進口產品降低 30% 以上。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5960856984683020/?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宣佈完成天使輪1.2億美元融資。具身智能新鋭企業它石智航宣佈完成 1.2 億美元天使輪融資,由藍馳創投、啟明創投聯合領投,刷新該領域早期融資紀錄,資金將重點投向核心產品矩陣研發、具身智能大模型訓練、場景化解決方案落地等方向。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6002502752649779/?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3.2. 公司動態

4. 風險提示

1)投資增速下滑。電力設備板塊受國網投資及招標項目影響大,若投資增速下滑、招標進程不達市場預期,將影響電力設備板塊業績;

2)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光伏、新能源汽車板塊受政策補貼影響較大,若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將影響板塊業績與市場情緒;

3)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企業紛紛擴產后產能過剩、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