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1 20:38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供包括資訊、報告、培訓、諮詢等在內的14項ESG服務,助力上市公司傳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續發展表現。點擊查看【 ESG評級中心服務手冊】
3月31日-4月3日,2025上海國際智慧物業博覽會召開。碧桂園服務以「AI智慧化物業,賦能空間管理新範式」為主題在展會亮相,全面展示在數字化基建、AI場景落地及人機協同服務領域的創新科技成果。展會期間,碧桂園服務向行業描繪了一幅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未來社區圖景,彰顯其在智慧物業領域的行業領先實力。
展區全景呈現碧桂園服務構建的數字化管理閉環體系。基礎物業服務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效率躍升;市場拓展模塊實現線索-商機-簽約全流程線上化運營;增值服務板塊打造供應鏈-經銷商-全渠道生態體系,形成業務增長新動能。各業務鏈條的數字化貫通,展現碧桂園服務全周期服務能力的系統性升級。
在AI技術加持下,碧桂園服務已實現客户訴求精準響應、工單自動處理、標書智能生成等場景突破。「超級大管家」-碧服自研零號助理(一看、一問),在全面接入Deepseek后,「一看」可實時分析海量經營管理數據,精準呈現主營增值等業務關鍵指標,經營管理數據一目瞭然,即時反饋驅動業務快速決策;「一問」物業智能對話助手,深度融入碧桂園服務的業務場景知識庫,實現企業內部知識的實時問答。未來,碧桂園服務規劃聚焦市拓、運營、增值等六大領域深度AI化,打造多垂直智能體。以「零號助理」為例,其可協助項目經理完成數據覆盤、客户訴求處理、風險預警等任務;客户服務端則通過人機協同模式,讓智能設備具備認知與決策能力,構建安防、能源管理等系統聯動的「智慧生命體」。「AI正在重新定義物業人的角色。」碧桂園服務講解員在現場為客户分享道,「比如‘零號助理’,它不是取代項目經理,而是幫人從繁瑣的數據整理中解脫出來,專注更有温度的服務。」
聚焦行業結構性難題,碧桂園服務在展會現場呈現了系統性解題方略。
近年,電動自行車因其便捷、經濟實惠等特點,成為羣眾廣泛選擇的交通工具。但其充電安全問題,卻如同一個「隱形炸彈」埋伏在居民身邊。智慧服務不僅要便捷更要安全,碧服旗下智享樓下充電解決方案就是最佳例證。智享樓下充電目前已覆蓋4200余社區,服務400萬用户,兩項創新技術全面提升兩輪車充電效率並保障安全:自適應充電策略:動態調節充電速度,效率達95%,延長電池壽命30%;風險預警系統:實時監測過熱、短路等隱患,同步推送至物業與業主端。
而針對電梯維保「監管難、報修慢、審覈低效」的痛點,碧桂園服務則打造了電梯數字化平臺,已實現全國94%維保單位的連接。其三大突破——智能報修(1秒響應,精準率96%)、智能審覈(攔截異常工單超3000例)、全域數字化監管(工單線上管控、投訴量下降21.5%)——為16萬台電梯構築可追溯的安全防線。
展會上,作為明星產品的「零號居民」機器人也亮相其中,據現場講解員介紹,「零號居民」已在7個小區實現常態化運行,無故障時長突破500小時。「年均收益1-2萬元」的字樣格外醒目,通過展板上的對比圖,碧桂園服務展示了「零號居民」機器人的進階之路:2025年完成分級清潔、自動避障,2026年實現從地面向立面、從人機協作到獨立運行的跨越,2027年則規劃提升其認知及決策能力。
碧桂園服務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趙曉光
碧桂園服務集團副總裁李迪昇發表演講
除AI技術展示外,在智慧物業Plus高峰論壇上,碧桂園服務集團副總裁李迪昇分享了社區酒類業務的創新實踐。面對物業增值業務市場化發展的挑戰,碧桂園服務以酒類銷售為切口,探索「專業+物業」新模式。通過構建專業酒類銷售能力,疊加社區私域流量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在客户運營層面,碧桂園服務將社區客户精準分層,設計針對性引流與轉化策略。業務架構上,與頭部酒企深度合作,整合社區內外資源,強化供應鏈議價能力與營銷效能。私域運營則聚焦客户管理、產品供應鏈及專業團隊三大核心能力,形成閉環邏輯。
碧桂園服務通過數智技術與物業服務場景的深度融合,持續驅動行業價值升級。展會現場,其展區「零號居民」機器人、智享樓下充電等科技產品內容吸引眾多觀眾駐足,社區酒類業務的創新模式也引發行業熱議。從智慧化基建到市場化增值服務,碧桂園服務正以多形式的創新實踐,勾勒未來社區生態的多元圖景。
(碧桂園服務)
(轉自:碧桂園服務)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簡介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是業內首箇中文ESG專業資訊和評級聚合平臺,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理念,傳播ESG的企業實踐行動和榜樣力量,推動中國ESG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ESG評估標準的建立和企業評級的提升。
依託ESG評級中心,新浪財經發布多隻ESG創新指數,為關注企業ESG表現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新浪財經成立中國ESG領導者組織論壇,攜手中國ESG領導企業和合作夥伴,通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時代特徵的ESG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