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01 17:03
來源:一德菁英匯
作者:谷靜/F3016772、Z0013246/
一德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
要點速覽版
2025年1月碳酸鋰期價衝高至81000元/噸,節后供給放量壓制價格回落至75000元/噸區間;3月礦價松動引發破位至72000元/噸后反彈,成本支撐顯著但供需矛盾未解。現貨窄幅波動(電碳74000-78000元/噸),電工價差縮至2000元/噸以下。
供需情況
供應端:南美/非洲鋰礦增量顯著,國內鋰輝石冶煉產能擴張,雲母及鹽湖增量有限;港口庫存結束去化,非洲礦迴流推動庫存轉增,資源端預期寬松。
需求端:新能源車維持高增速,歐洲需求修復,儲能受搶裝透支+政策調整拖累增速。
全年過剩量收窄,但階段性短缺與過剩交替,成本支撐下價格波動延續。
后市展望
二季度海外資源增量+國內冶煉釋放,需求端儲能承壓,成本支撐下預計主力合約震盪於【70000,85000】,建議波段操作。
01
內容摘要
從供應端看,海外澳礦增量有限,南美和非洲增量明顯,國內鋰輝石冶煉產能增量明顯,雲母以及鹽湖提鋰產能增量較少,自碳酸鋰上市以來,國內鋰礦港口庫存維持去化狀態,近期雖然澳礦發貨量維持較低水平,但非洲鋰礦的迴流使得國內鋰礦港口庫存轉增,這一現象使得市場對於資源端的增量預期趨於樂觀。
從需求端看,終端新能源汽車前兩個月數據累計同比維持較高增速,2024年三季度較為低迷的歐洲市場環比轉增,國內由於滲透率的較高水平后期增速或將承壓;儲能方面,2024年四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搶裝提前消費2025年二、三季度需求,疊加2月份國內出臺強制配儲取消政策,對於全年儲能裝機增速產生一定影響。
從供需平衡看,過剩格局不改,過剩量相較2024年全年有所收窄。國內階段性短缺和階段性過剩共存。
02
核心觀點
過剩格局短期內難改,成本支撐角度看,前期澳礦750美元/噸、鋰鹽7萬元/噸附近均有資源端的減產,階段性的過剩以及短缺給市場帶來一定波動,短期內趨勢性行情難有,預計二季度碳酸鋰盤面密集震盪區間或在【70000,85000】,操作上區間對待。
03
報告正文
1. 2025年一季度碳酸鋰市場回顧
1.1 期價走勢:成本支撐強,盤面再次破位下行后迅速反彈
2025年一季度,碳酸鋰價格先揚后抑,維持窄幅震盪走勢。1月份盤面震盪上漲,高位至81000元/噸之上,年后隨着大廠復產,供給的增加,盤面震盪回落,進入75000元/噸附近的窄幅區間,供給增速高於需求增速,庫存持續累積,經歷近一個月的震盪后,礦價松動,盤面也於3月中下旬破位回落至72000元/噸的低位,而后迅速反彈,目前再次反彈至75000元/噸的位置。可見,當下碳酸鋰價格支撐較強,但供需格局無根本性轉變,反彈高度都受到抑制。
圖 1.1:碳酸鋰期價
1.2 現貨市場:現貨價格波動收窄,電工價差進一步收縮
近期碳酸鋰現貨價格波動較窄,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於【74000,78000】區間內波動,工業級碳酸鋰於【71500,75000】區間內波動。3月月底廣州期貨交易所集中註銷倉單,進入3月后,部分倉單分散註銷流入現貨市場,也給現貨市場帶來一定壓力。貿易商多若基差採貨,強基差出貨的模式進行操作,實際消費表現差強人意,基差表現一般,電工價差也從年初的3000元/噸之上縮窄至當前的2000元/噸以下。
圖 1.2:電碳基差(單位:元/噸)
圖 1.3:電碳-工碳價差走勢圖(單位:元/噸)
2. 基本面:全球供需分析
2.1 海外礦山:澳礦增量有限,南美非洲礦增量明顯
礦山企業最新季報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澳礦老礦多環比下降,新投產礦山對處於爬坡增長中:其中,Greenbush生產鋰精礦39.2萬噸,環比減少3%;Pilbara四季度鋰精礦產量為18.82萬噸下降了14%,同比增長7%;Mt Marion四季度總產量11.6萬噸,環比下降15%,同比減少30%;Wodgina在2024年四季度生產了10.8萬噸鋰精礦,環比增5%,平均Li2O品位5.7%;Bald Hill四季度鋰精礦產量環比增加36%至2.5萬噸;Kathleen Valley四季度鋰精礦產量為88683噸,環比增長215%。南美礦山和鹽湖情況:Sigma四季度產量約7.7萬噸,遠高於上季度的6萬噸,2025年生產指引30萬噸鋰精礦,2026年生產指引52萬噸鋰精礦;AMG2024年銷量8.9萬噸鋰精礦,同比減少6%;SQM2024年全年產品銷量指引維持在19-19.5萬噸;Olaroz鹽湖二期達產后產能達到4.3+2.5=6.8萬噸;阿根廷Hombre Muerto鹽湖一期1萬噸項目全面投產;Posco年產2.5萬噸的氫氧化鋰工廠已投產;贛鋒鋰業的Caucharí-Olaroz項目2024年產量超2.5萬噸,2025年產量目標3-3.5萬噸。非洲鋰礦山運行情況:華友鈷業的Arcadia鋰礦項目、中礦資源的Bikita鋰礦項目和盛新鋰能的薩比星鋰礦項目於2022年和2023年投產后,均維持較高水平的開工率;雅化集團的Kamativi里礦項目二期已經全線投產,預計年內由35萬噸鋰精礦的產出量提升至50萬噸;贛鋒鋰業的Goulamina鋰輝石項目2024年年底投產,一期項目50.6萬噸鋰精礦的出貨量,二期項目擴建到100萬噸鋰精礦的處理量。
2.2 中國鋰資源:鋰輝石冶煉產能增量明顯
2025年一季度國內碳酸鋰冶煉產能還在持續增加,截至目前,碳酸鋰月度冶煉產能13.06萬噸,主要增量依舊在鋰輝石冶煉產能上。其中,鋰輝石月度冶煉產能已增至7.27萬噸,佔比55.67%;鋰雲母冶煉產能3.62萬噸,佔比27.72%;鹽湖冶煉產能2.17萬噸,佔比16.62%。海外輝石精礦的供應增加,國內對應輝石冶煉產能持續增長;國內雲母由於資源以及利潤因素,產能增量不明顯;鹽湖產能由於技術因素短期內也難有大幅增產預期,短期內這種供給格局難以改變。
圖 2.1:國內冶煉產能情況
2.3 全球需求: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修復,中國維持高速增長
2025年2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5.5%至12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19.3%,其中新能源輕型車滲透率達20.0%;1-2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2.8%至2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19.4%,其中新能源輕型車滲透率達20.0%;分地區看,2月僅歐洲和日本市場銷量同比下降,其余各市場銷量均同比增長,其中,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83.4%至83.4萬輛,市場份額約69.5%,新能源滲透率達39.2%,其次是歐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6.1%至19.0萬輛,市場份額約15.8%,新能源滲透率約16.9%,北美市場銷量為12.8萬輛,銷量份額為10.7%,新能源滲透率約8.5%;1-2月,除日本市場同比下降外,其余各市場均呈同比增長趨勢,中國、歐洲和北美銷量分別為172.3萬輛、42.8萬輛和25.7萬輛,滲透率分別為37.8%、17.6%和8.9%。
圖 2.2: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
圖 2.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萬輛)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9.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1.5%和87.1%。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0.3萬輛和183.5萬輛,同比均增長52%。2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76萬輛,環比下降4.2%,同比增長92.6%。1-2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155.4萬輛,同比增長51.6%。2月,新能源汽車出口13.1萬輛,環比下降12.6%,同比增長60.5%。1-2月,新能源汽車出口28.2萬輛,同比增長54.5%。
圖 2.4: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
圖 2.5: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萬輛)
2.4 電池:儲能鋰電池維持高速增長
全球看,SNEResearch發佈了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使用數據,全球電動汽車行業持續升溫,動力電池的總使用量達到了894.4GWh,同比增長高達26.8%;2024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超55%,其中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超60%。具體來看,電力/户用/工商業儲能鋰電池2024年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超+70%/+25%/+40%。2024年全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海訂單超120GWh,以美國、歐洲、東南亞、中東等為主,其中歐美業主需求佔比達73%。
圖 2.6:中國鋰電池產量(單位:GWh)
圖 2.7:中國儲能電池產量(單位:GWh)
圖 2.8:中國鋰電池裝機量(單位:GWh)
圖 2.9:中國電池出口(單位:個)
3. 碳酸鋰基本面:國內供需分析
3.1 鋰礦:港口庫存增加,礦價松動
2025年一季度,前期鋰礦價格表現非常堅挺,澳礦價格持續持穩於880美元/噸附近,非洲6%鋰輝石價格持穩於795美元/噸,國內現貨市場5%-5.5%鋰輝石精礦價格持穩於5800元/噸上下,2%-2.5%鋰雲母價格持穩於1950元/噸,進入3月后,礦價逐漸松動,目前澳礦價格下跌至835美元/噸附近,非洲6%鋰輝石價格下降至789美元/噸,國內現貨市場5%-5.5%鋰輝石精礦價格下跌至5600元/噸上下,2%-2.5%鋰雲母價格下跌至1780元/噸。礦價的松動給盤面帶來了較大壓力,破位下行。
圖 3.1:鋰輝石6%CIF報價(美元/噸)
圖 3.2:國內鋰輝石與鋰雲母報價(元/噸)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月中國鋰輝石進口數量為56.71萬噸,環比減少3.9%。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23.21萬噸,環比減少32.0%,同比增加77.1%;自南非進口14.95萬噸,環比減少48.1%;自津巴布韋進口9.72萬噸,環比增加81.1%;自尼日利亞進口4.66萬噸,環比增加18.50%。2025年1-2月中國鋰輝石進口數量為115.7萬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57.4萬噸,從南非進口25.0萬噸,從津巴布韋進口15.1萬噸。
從港口庫存數據來看,鋰礦庫存在經歷了長期去化之后,低位反彈,礦價因此有所松動,這也是盤面破位下行的主要原因,短期看非洲礦供應增量明顯,后期仍存累庫預期。
圖 3.3:鋰礦進口:分國別(噸)
圖 3.4:鋰礦港口庫存(噸)
3.2 碳酸鋰:大廠復產,產量低位反彈
根據SMM數據,國內2月國內碳酸鋰總產量為64050噸,環比增加2%,同比增加97%;1-2月國內碳酸鋰累計產量12.65萬噸,累計同比增加71%。其中,鋰輝石產碳酸鋰6.95萬噸,同比增長126.10%;雲母產碳酸鋰2.59萬噸,同比增長30.48%;鹽湖提鋰1.95萬噸,同比增長35.74%;回收1.16萬噸,同比增長28.78%。
圖 3.5:碳酸鋰總產量(噸)
圖 3.6:碳酸鋰開工率(%)
圖 3.7:外採鋰輝石冶煉成本利潤(元/噸)
圖 3.8:外採雲母冶煉成本利潤(%)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月中國碳酸鋰進口數量為1.23萬噸,環比減少38.7%,同比增加6.4%。其中從智利進口7572噸,環比減少40.0%,同比減少15.5%。自阿根廷進口4388噸,環比減少34.5%,同比增加77.3%。2025年1-2月中國碳酸鋰進口數量為3.25萬噸,同比增加47.5%。其中從智利進口2.02萬噸,同比增加34.9%,從阿根廷進口1.11萬噸,同比增加68.0%。
圖 3.9:碳酸鋰進口 (噸)
圖 3.10:碳酸鋰進口量:分國別(噸)
3.3 下游消費:正極材料以及電解液六氟磷酸鋰生產情況
2月中國三元材料產量在48275噸,環比增幅-11.6%,同比增幅2.5%;預計3月產量在54295噸,環比增幅12%,同比增幅-13.4%;預計一季度三元正極材料總產量15.72萬噸,同比減少4.84%。2月中國磷酸鐵鋰產量為228480噸,環比增加-9.28%,同比增加184%;預計3月產量為274600噸,環比增加20.19%,同比增100%;預計一季度磷酸鐵鋰總產量75.49萬噸,同比增長138.62%。2月鈷酸鋰產量為6550噸,環比增幅-6.96%,同比增幅48.86%;預計3月產量為7080噸,環比增幅8.09%,同比增幅11.58%;預計一季度鈷酸鋰總產量2.07萬噸,同比增長13.92%。2月中國錳酸鋰產量為11021噸,環比增加7%,同比增加94%;1-2月國內錳酸鋰總產量2.14萬噸,同比增長64.36%;2月份全國六氟磷酸鋰產量為17670噸,環比增加-3%,同比增加110%;1-2月六氟磷酸鋰產量為3.58萬噸,同比增加93.15%。
圖 3.11:三元正極材料產量(噸)
圖 3.12:三元正極材料開工率(%)
圖 3.13: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量(噸)
圖 3.14: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開工率(%)
圖 3.15:鈷酸鋰正極材料產量(噸)
圖 3.16:鈷酸鋰正極材料開工率(%)
圖 3.17:錳酸鋰正極材料產量(噸)
圖 3.18:錳酸鋰正極材料開工率(%)
圖 3.19:六氟磷酸鋰產量(噸)
圖 3.20:六氟磷酸鋰開工率(%)
4. 庫存與供需平衡
4.1 庫存分析:庫存增至較高水平
2025年前兩個月終端數據表現較好,但未給到價格明顯的利好傳導,主要原因是產業鏈依舊處於累庫狀態。終端新能源汽車隨着產量的大幅增加,庫存在經歷了2024年三、四季度的低庫存狀態后迅速累庫;電池方面,庫存增速相對緩和,截至2月底,國內鋰電池庫存合計212.7GWh,相較2024年年底增加7.5GWh。其中動力電池161.8GWh,相較2024年年底增加5.1GWh;儲能電池50.9GWh,同比增2.4GWh。上游正極材料產成品庫存持續增加,從明細看,增量主要來自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庫存,與2024年年底相比,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庫存增加1.96萬噸,三元正極材料庫存增加419噸。上游碳酸鋰庫存持續增加,從周度數據看,當前庫存已經增加至12.64萬噸,其中鋰鹽廠4.97萬噸,下游3.68萬噸,其他貿易商以及期現商庫存3.99萬噸。
圖 4.1:新能源汽車累計庫存(單位:萬輛)
圖 4.2:鋰電池庫存(單位:GWh)
圖 4.3:正極材料產成品庫存(單位:噸)
圖 4.4:碳酸鋰庫存:明細(單位:噸)
4.2 全球供需:過剩格局持續
全球範圍內,2024年全年澳礦數據,2025年一季度海外相關礦山產量數據尚未出爐,對於2025年的全球供需平衡表中的供給部分,我們維持年報中的數據暫不做調整;需求端,動力電池部分我們暫不做調整;儲能電池方面,根據EVTank數據,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369.8GWh,同比增長64.9%,其中中國企業儲能電池出貨量為345.8GWh,佔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的93.5%。由於搶裝,中國一季度儲能電池出貨量維持較高增速,根據SMM數據,1-3月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94.53Gwh,同比增長125.02%,2025年2月份國內出臺關於強制配儲取消的相關文件,旨在解決強制配儲導致的低效資源配置,間接影響儲能系統裝機增速,因此我們將儲能電池增速進行了小幅下調,對應儲能電池的碳酸鋰需求量微降。
表 4.1:全球鋰資源供需平衡表
4.3 國內供需:階段性短缺和階段性過剩並存
2025年1月份,國內產量因為大廠前期的停產以及鹽湖的季節性減產,供給量一直維持較低水平,終端汽車以及電池維持2024年四季度的高速增長態勢,所以1月份月度供需平衡維持緊張狀態;進入2月后,大廠復產,供給逐漸增加,需求環比趨弱,月度供需轉為過剩。一季度碳酸鋰維持過剩狀態,庫存再次轉增至高位。二季度,預計碳酸鋰進口量會有所抬升,由於儲能二季度偏弱,相對應的磷酸鐵鋰產量環比微降,整體供需評估數據依舊偏過剩。從2024年三季度開始至今,月度數據看,國內供需呈現階段性的過剩,亦或階段性的短缺,導致盤面相應上漲或回落,但在年度過剩的大背景下,上方空間以及下方空間都相對有限。
表 4.2:中國碳酸鋰供需平衡表
5. 總結與展望
從供應端看,海外澳礦增量有限,南美和非洲增量明顯,國內鋰輝石冶煉產能增量明顯,雲母以及鹽湖提鋰產能增量較少,自碳酸鋰上市以來,國內鋰礦港口庫存維持去化狀態,近期雖然澳礦發貨量維持較低水平,但非洲鋰礦的迴流使得國內鋰礦港口庫存轉增,這一現象使得市場對於資源端的增量預期趨於樂觀。
從需求端看,終端新能源汽車前兩個月數據累計同比維持較高增速,2024年三季度較為低迷的歐洲市場環比轉增,國內由於滲透率的較高水平后期增速或將承壓;儲能方面,2024年四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搶裝提前消費2025年二、三季度需求,疊加2月份國內出臺強制配儲取消政策,對於全年儲能裝機增速產生一定影響。
從供需平衡表看,過剩格局不改,過剩量相較2024年全年有所收窄。成本支撐角度看,前期澳礦750美元/噸、鋰鹽7萬元/噸附近均有資源端的減產。階段性的過剩以及短缺給市場帶來一定波動,短期內趨勢性行情難有,預計二季度碳酸鋰盤面密集震盪區間或在【70000,85000】,操作上區間對待。
審覈:王偉偉/F0257412、Z0001897/
複覈:何牧
報告完成日期:2025年3月31日
交易諮詢業務資格:證監許可〔2012〕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