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遊日熱北上消費 港零售復甦艱難

2025-04-01 12:30

京東(09618)高調進軍香港電商市場,推出一系列極具競爭力的優惠活動,包括「一件包郵」、「買貴就賠」等,另據報有意在本港開設線下自營「京東MALL」,售賣家用電器產品。正值本港零售業風雨飄搖之際,這個電商新戰場勢必令傳統電器零售商更受打擊。然而,電商並非港零售致命因素,日本與內地物價低廉影響更大,港零售業須經租金成本再大幅調節才能復甦,過程十分漫長。

01

京東銀彈來襲 電器店難招架

港人透過內地電商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但京東還是首家,以類似於香港科技探索(01137)旗下HKTVmall兼具線上及線下元素,攻港的內地電商。從京東旺角大型廣告可以看出,位置鄰近中原電器、百老滙、豐澤等傳統電器零售店,擺明下戰書。其營運模式估計與HKTVmall相當接近,連手機App頁面排版都有八九成似。香港科技探索剛公佈去年業績由盈轉虧,蝕6670萬元,京東踩入香港網購市場,下期業績看來更難好轉。

經內地電商購買電器,普遍消費者會有戒心,第一是集運需時;第二是隻有平面照或視頻,有可能出現貨不對辦;第三是缺乏安裝維修服務,令消費信心不足。京東針對以上缺點專攻這個市場,有一定理據,惟效果有待驗證。而推出「買貴就賠」,等於用保證低價促銷作噱頭,這明顯是京東打算用補貼打擊行家,用銀彈爭奪市場佔有率,複製美團(03690)旗下Keeta在香港的策略。

京東去年業績好於預期,公司去年第三季就已初期投入15億元人民幣加碼佈局香港市場,可見對進軍香港有很大決心。京東在港新業務是否能賺錢仍未可料,但攻美國市場已因關税更顯得困難,歐洲亦逐步增設關卡,出海並不容易。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2024年全年零售銷貨總額按年下跌8.9%,4至8月均錄得雙位數跌幅【圖1】,至今年1月,已連續11個月錄得按年下滑。疫情期間本港零售銷售總值就算偶有跌至負數,但都很快重回增長,本港零售業真正走下坡,是在兩地恢復通關之后。

兩個重要因素重創本港零售業。第一,當然是捱了幾年被困孤島日子,市民蜂擁外遊,日本尤其是港人的旅遊聖地。適逢日圓近年大幅貶值,港元在2021年初時兑日圓是7.5算,現在已跌至5算【圖2】,日本物價不變情況下,港元購買力大增,有得揀,很多香港人都會留錢去日本消費。

據金管局數字,去年第三季在港發行的信用卡交易總額中,海外消費金額達759億元,佔比首次超過30%,疫情期間僅9.8%至20%。

第二,是北上消費,這與內地物價有莫大關係。內地物價受通縮影響,雖然官方所報出的消費物價數據跌得不多,CPI停留在負數的日子也不算長,但各行各業根本在割價競爭,由飲食業到衣服鞋襪,內捲競爭嚴重。據報羅湖有眼鏡店兩副眼鏡僅盛惠79元人仔,相當誇張。

02

鋪租人工高企 零售業死穴

相對來説,在本港零售層面,受舖租人工等因素影響,質量差不多的貨物,零售價格貴一大截。直接北上消費,性價比高得多。這兩個致命原因,香港零售業再難守得住。

恆基地產(00012)早前公佈去年業績,可見本港零售業持續惡化。集團零售業務透過恆基發展(00097),經營五間名為「千色Citistore」的百貨公司及兩間名為「C生活」的實用家品專賣店;以及兩間名為「APITA」或「UNY」附設超級市場的百貨公司和兩間名為「UNY」的超級市場。恆發去年全年股東應佔虧損1.25億元,2023年蝕7200萬元,已經連蝕兩年,虧損進一步增加。日用品與百貨行業對價格頗為敏感,不論網購抑或線下購物,內地低價貨搶走了不少生意。

以往飲食業老闆最怕續租約時生意突然火爆,因業主很多時續租只看生意,不會理你成本結構、餐牌及價格競爭力,一見生意好,就會大幅加租。舖市投資者亦往往喜歡薄利多銷的食肆,因可以用人流來為舖位定價,一些人流旺、生意好的位置,舖價與租金愈炒愈高。呢支歌仔現在已經無得唱了,舖市價格與租金向下走已成定局。去年第三季本港四大核心區零售鋪空置率為11.7%,創3年半新高,空置率顯然未見頂,日后因街坊式電器舖紛紛結業,情況會更惡劣。

本港零售業要真正復甦,第一是需要內地經濟企穩,物價回升,令購買力迴流,這恐怕需要較長時間;第二是日圓升值,至少都上返6算,纔可減低港人遊日熱情。隨着日債息持續上揚,這一條件正逐步實現。不過還要本港零售租金下調,物價吸引力提升配合,這會是一個漫長過程。

講返個市,港股本周悶極,恆指回落152點,全球股市都等緊特朗普下周三的大龍鳳,本周寧可先減倉,儲備一些彈藥,一來避險,二來若是股市突然因對等關税而大跌,也可趁低買貨。美股表現亦不例外,納指繼周三晚大挫2%之后,周四續跌逾0.5%,周一留下的上升裂口轉眼已經補回。由AI人工智能推動的科技股升浪,已初見泡沫爆破的跡象,AI數據中心可能已出現供過於求。

TD Cowen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微軟放棄了在美國和歐洲建設約2千兆瓦電力容量的新數據中心項目,撤退行動歸因於人工智能的計算機集羣供應過剩。此外,微軟在2月的業績中披露其在美國放棄的數據中心租約,連串行動反映公司對AI發展也有保留。TD Cowen的分析報告結論是,租約取消和容量推迟,表明數據中心建設相對於當前需求預測存在供應過剩。阿里巴巴(09988)主席蔡崇信本周亦曾警告,數據中心建設可能存在泡沫,新項目或會超過對人工智能服務的需求。

03

憂數據中心過多 納指受壓

為AI數據中心伺服器供應冷卻系統的美國企業Vertiv(VRT)近幾日跌幅可觀,自1月中見頂以來,其股價已經砍半,去年9月以來升幅幾乎打回原形。另一支有AI概念的股王AppLovin(App)亦在過去兩三個月股價腰斬,自從2月公佈佳績股價創新高見525美元后,僅14個交易日就跌了逾半,低見258美元。

沽空機構Fuzzy Panda Research與Culper Research相繼批評AppLovin的AXON軟體,涉違規收集數據,核心競爭力被質疑。最新加入沽空的是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指AppLovin的廣告策略「系統性地」違反了應用程式商店的服務條款,在未經用户同意的情況下向用户投放目標廣告。當泡沫爆破,會有更多這類暴跌股出現,科技股投資者宜小心,沽空者卻是出擊機會。

(轉自:信報手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