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海康成-B3月31日收盤上漲8.07%,成交16.57萬港元

2025-03-31 16:17

3月31日,截至港股收盤,恆生指數下跌1.31%,報23119.58點。北海康成-B(01228.HK)收報0.174港元/股,上漲8.07%,成交量107.7萬股,成交額16.57萬港元,振幅18.01%。

最近一個月來,北海康成-B累計跌幅10.56%,今年來累計漲幅21.05%,跑贏恆生指數16.78%的漲幅。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海康成-B實現營業總收入4479.4萬元,同比增長4.05%;歸母淨利潤-2.47億元,同比減少13.34%;毛利率65.72%,資產負債率212.57%。

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投資評級建議。

行業估值方面,藥品及生物科技行業市盈率(TTM)平均值為11.18倍,行業中值4.65倍。北海康成-B市盈率-0.15倍,行業排名第148位;其他精優藥業(00858.HK)為0.61倍、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為1.19倍、百信國際(00574.HK)為1.49倍、東瑞製藥(02348.HK)為3.03倍、三愛健康集團(01889.HK)為3.24倍。

資料顯示,北海康成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海康成」,股票代碼1228.HK)是一家在中國領先並專注罕見疾病領域的全球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創新療法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公司目前擁有12 個具有可觀市場潛力的藥物資產組合,其中包括3種已獲批上市產品和9個在研藥物。這些產品均針對一些較普遍的罕見疾病和罕見腫瘤適應症, 比如亨特綜合徵和其他溶酶體貯積症、補體介導的疾病、血友病 A、代謝紊亂、罕見的膽汁淤積性肝病、以及神經肌肉疾病等。

北海康成的新一代基因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正在開發針對罕見遺傳病,包括龐貝氏症、法佈雷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和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的新型及潛在治癒性的基因療法,並與世界領先的研究人員和生物技術公司合作。來自 SMA 基因治療的動物數據已在美國基因和細胞治療學會 (ASGCT)、歐洲基因和細胞治療學會 (ESGCT) 以及世界肌肉組織大會上發表。

公司的全球合作伙伴包括不限於 Apogenix、GC Pharma、Mirum、藥明生物、Privus、UMass Chan醫學院、華盛頓大學醫學部,Scriptr Global和Logicbio 等。

公司由一支擁有豐富罕見病行業經驗的管理團隊領導,彼等的經驗涵蓋研發、臨牀開發、法規事務、業務發展及商業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100名僱員,其中13人擁有博士學位及╱ 或醫學博士學位,有超過70%的僱員擁有在跨國生物製藥公司工作的經驗。公司的管理團隊擁有在各主要市場(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拉丁美洲及東南亞)成功取得批准並商業化罕見病療法的良好業績。憑藉管理層的專業知識,公司在推動中國罕見病行業的發展及打造罕見病生態系統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例如,公司的創始人薛羣博士(「薛博士」)目前擔任中國罕見病聯盟(CHARD)副理事長。

(以上內容為金融界基於公開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為投資建議或交易依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